發布時間:2020-03-06 17:24:05 國家郵政局

經測算,2020年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wei) 157.3,同比提高31.6%,發展韌性十足。服務質量指數與(yu) 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wei) 263.8和124.0,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80.1%和8.1%,發展規模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wei) 114.4和66.3,與(yu) 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表明我國快遞市場在疫情期間依然表現出良好的服務水平與(yu) 承壓能力。
2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wei) 114.4,同比下降0.8%。從(cong) 分項指標看,快遞業(ye) 務量預計完成27億(yi) 件,同比下降2.2%;快遞業(ye) 務收入預計完成351億(yi) 元,同比增長0.2%,快遞業(ye) 務量收與(yu) 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疫情影響下,貨源供給不足、消費能力減弱、消費需求分化等因素使快遞市場短期規模小幅收縮,但快遞企業(ye) 積極克服人員返崗難、分撥中心開工慢等諸多難題,分區分級有序複產(chan) 複工,截止2月28日,郵政行業(ye) 人員到崗率已達90.2%,快遞日攬收量和投遞量分別達到1.62和1.6億(yi) 件,分別達到疫情前水平的81%和80%,扭轉了1月份同比下降的發展態勢,有效抵製了疫情對行業(ye) 帶來的不利衝(chong) 擊。
2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wei) 263.8,同比提升80.1%。從(cong) 分項指標看,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wei) 78.1,同比提高0.4分。72小時準時率為(wei) 70%,同比提高7.7個(ge) 百分點。疫情期間,快遞服務質量指數較高的主要原因為(wei) :第一,快遞從(cong) 業(ye) 人員不懼危險,為(wei) 百姓美好生活提供有力守護,贏得了消費者的普遍支持與(yu) 尊重,對因客觀原因出現的延誤給予了更多理解包容,有效申訴量明顯下降。第二,郵政、順豐(feng) 、京東(dong) 、蘇寧等企業(ye) 疫情期間一直保持正常運營,通過網絡重組優(you) 化、資源調配整合、業(ye) 態模式創新等多種方式保障服務質量,在特殊情況下實現了整體(ti) 服務不斷網、時效有保證。自2月10日起圓通、申通、中通等13家快遞企業(ye) 陸續正式複工,進一步緩解行業(ye) 壓力,寄遞時效平穩。第三,無人配送在業(ye) 內(nei) 大力推廣,綜合運用定點投遞、預約投送、代收驛站、智能快件箱、無人車、無人機、社區配送Mini站等新型收投方式,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提升末端配送效率,保障用戶與(yu) 從(cong) 業(ye) 人員人身安全,贏得了廣大用戶的認可。
2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wei) 124,比去年同期增長8.1個(ge) 百分點,行業(ye) 整體(ti) 能力穩步提高。城鄉(xiang) 快遞網點密度和勞動生產(chan) 率小幅微升。快遞業(ye) 在本次疫情阻擊戰中,對救災運輸、支撐電商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作用得以充分彰顯。郵政企業(ye) 緊密銜接作業(ye) 流程,通過專(zhuan) 人高鐵直送、郵政航空加班航班多次完成快速運送救命藥品的“生命接力”;順豐(feng) 航空大力整合自有58架全貨機及通航全球60餘(yu) 城的航空物流資源,運送防疫物資與(yu) 生活補給航班總量超過100架次;京東(dong) 聯手多家企業(ye) 打通高效救援供應鏈;蘇寧物流、中通雲(yun) 倉(cang) 免費開放100多個(ge) 和80個(ge) 倉(cang) 配中心,為(wei) 抗疫物資提供接收場地、存儲(chu) 、分發、配送等專(zhuan) 業(ye) 物流支援;韻達、圓通、申通、德邦等快遞企業(ye) 多次免費承運應急物資,並助力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建設。截至2月29日,郵政企業(ye) 、快遞企業(ye) 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4.35萬(wan) 噸、包裹1.52億(yi) 件,發運車輛1.72萬(wan) 輛次,貨運航班291架次。行業(ye) 在“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方麵的先行官作用有效發揮,為(wei) 打贏抗疫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郵政、京東(dong) 等企業(ye) 紛紛通過蔬菜專(zhuan) 線、生鮮綠色通道、平價(jia) 菜直配等寄遞新模式,有效緩解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與(yu) 城市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不足雙重難題。疫情期間,大到成千上萬(wan) 噸的應急物資運輸,小到百姓餐桌的一飯一果一蔬,快遞業(ye) 都發揮了積極的抗疫情、保民生底盤作用。
2月,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wei) 66.3。預計3月快遞業(ye) 務量將超52億(yi) 件,同比增長10%左右,行業(ye) 發展將基本恢複至疫情前的水平。從(cong) 資本市場預期看,受網絡消費習(xi) 慣逐漸固化、防疫物資需求旺盛、行業(ye) 對供應鏈影響能力不斷增強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對快遞業(ye) 普遍看好,增長預期穩步提升。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