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7 16:23:00 經濟參考報

為(wei) 了防控疫情傳(chuan) 播和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等多方需要,今年以來,新零售、遠程辦公、在線協作等新業(ye) 態和新組織方式率先進行大規模運用,越來越多的人體(ti) 會(hui) 到遠程在線協作的協同、效率與(yu) 便捷,為(wei) 此許多企業(ye) 也開始調整流程與(yu) 組織架構與(yu) 之相適應。
火幣大學校長、中國通信工業(ye) 協會(hui) 區塊鏈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於(yu) 佳寧表示,“危”與(yu) “機”總是相伴相生,疫情後的產(chan) 業(ye) 複蘇可能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機遇。這種變化意義(yi) 重大,絕不僅(jin) 僅(jin) 是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更是加速各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推進企業(ye) 組織方式變革的重要契機。
他說,未來創新轉型將成為(wei) 企業(ye) 生存的剛需。以公司製為(wei) 核心的“中心化”組織形態很可能會(hui) 逐步減少,而以平台化、社群化、在線的新型大規模協作方式將漸成主流,而區塊鏈正是實現大規模分布式協作的最關(guan) 鍵的新興(xing) 信息基礎設施。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區塊鏈已經初顯身手,特別是在多方協同的複雜場景下應用潛力開始顯現。而在這一波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區塊鏈應用將駛入快車道。
“區塊鏈+政務”:加強疫情防控
據了解,在疫情大數據管理方麵,河北省巨鹿縣與(yu) 新華網聯合推出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台,數據上傳(chuan) 到平台後,基於(yu) 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網同步、安全加密,極大提高了數據獲得效率和安全性,而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也增強了數據的公信力。
平台數據確權後,全程可追溯,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可信數據化支撐,為(wei) 政府精準施策提供決(jue) 策輔助,為(wei) 各部門的工作考評提供客觀、全麵的依據,事後還可由第三方機構用於(yu) 分析。
上海臨(lin) 汾街道使用的“智慧臨(lin) 小二”平台運用於(yu) 20個(ge) 社區,服務2萬(wan) 多人次,涉及688個(ge) 商戶,3000以上的複工人員。該平台基於(yu) 區塊鏈技術,使用電子簽名並後台存證,不可篡改。
該平台具有口罩預約、回滬登記、健康打卡、訪客登記、社區關(guan) 愛5大功能。在平台上線5分鍾內(nei) 1200戶家庭實現線上預約購買(mai) 口罩,減少社區居民因排隊購買(mai) 、領取口罩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並將各類零散數據整合後形成“大數據”,居委會(hui) 可以關(guan) 注到節後未返程的家庭,製定人員排查方案,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並且,數據上鏈後,能夠清晰顯示行為(wei) 軌跡,大量數據累計後可顯示疫情前後變化。
“區塊鏈+大數據”:助力複工管理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打亂(luan) 了許多行業(ye) 和地區的正常生產(chan) 、運營的節奏,尤其是工業(ye) 、服務業(ye) 的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較大的市場和資金壓力。因此,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動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成為(wei) 當務之急。
但是複工的前提是對人員的有效管理,其中最關(guan) 鍵的是“穿透式”的實時數據管理能力。區塊鏈不僅(jin) 僅(jin) 是“信任的機器”,更是“協作的機器”“監管的機器”,區塊鏈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助力實現“穿透式監管”“精細化治理”,區塊鏈可以巧妙地幫助在本次疫情期間的複工過渡。
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東(dong) 湖大數據複工智能管理係統”——基於(yu) 區塊鏈技術特征的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疫情防控管理係統,實現企業(ye) 複工備案申報、複工員工的監測管理、疫情數據的實時獲取、數據安全機製保障等功能,通過區塊鏈技術和“可信身份認證”保障數據不可篡改,保障數據安全隱私。
廣州市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係統基於(yu) “南沙城市大腦”,運用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匯總整合疫情重點關(guan) 注人員、最新疫情數據、資源調度等各類防疫信息,打通各部門的“數據煙囪”,通過該係統企業(ye) 複工管理功能,引導人員防控,促進企業(ye) 填報防疫信息,真正實現了防疫工作信息化管理。
“區塊鏈+金融”:實現金融精準服務
春節前後是很多中小微企業(ye) 資金壓力最大的時候,疫情使得部分企業(ye) 資金問題雪上加霜。因此,需要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ye) 和企業(ye) 有針對性地采取減稅降費措施,完善差異化優(you) 惠金融服務,緩解企業(ye) 經營困難。這樣的金融支持不能是“大水漫灌”,必須是精準施策,才能實現有效幫扶,同時降低通脹風險。區塊鏈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金融科技”,在這方麵更是可以大展身手。
目前,國家外匯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試點工作範圍已擴大至22個(ge) 省區市,平台累計完成融資放款159億(yi) 美元,服務企業(ye) 近2500家,其中中小企業(ye) 占比75%。湖北省已經納入平台試點範圍,中小企業(ye) 將在出口貿易融資等金融信貸支持方麵,享受更多的優(you) 惠便利條件。
另外,北京市也提出建設基於(yu) 區塊鏈的供應鏈債(zhai) 權債(zhai) 務平台,為(wei) 參與(yu) 政府采購和國企采購的中小微企業(ye) 提供確權融資服務。2月7日,北京市海澱區正式啟用基於(yu) 區塊鏈的中小企業(ye)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並對開展確權融資業(ye) 務的企業(ye) 給予基準利率50%的貼息。2月14日完成上線後的首筆確權和貸款,成功基於(yu) 平台上對政府采購合同確權,幫助為(wei) 支援新冠肺炎疫情和保障學校遠程教育的公司從(cong) 百信銀行獲得72萬(wan) 元貸款額度,並獲得44萬(wan) 元首筆貸款,整個(ge) 流程線上操作,高效便捷,且減輕了線下業(ye) 務帶來疫情擴散的風險。
“區塊鏈+隱私計算”:破解數據利用難題
個(ge) 人隱私保護和數據的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應用一直是大數據應用麵臨(lin) 的矛盾和難題。在這次疫情中,有大量個(ge) 人信息、行程軌跡被曝光,部分民眾(zhong) 遭到惡性騷擾。對於(yu) 個(ge) 人信息、醫療信息等隱私數據,如何能夠兼顧個(ge) 人隱私保護和數據的有效利用,以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作用,成為(wei) 了刻不容緩的話題。
該問題的破解離不開基於(yu) 區塊鏈的數字身份和隱私計算等前沿技術,由於(yu) 這些技術相對不太成熟,因此在本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利用還不夠廣泛。但是,可以預期,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風口將加速到來。
目前,微眾(zhong) 銀行區塊鏈裏麵已經有分布式數字身份解決(jue) 方案,並將源代碼全部開源,供社會(hui) 免費使用。基於(yu) 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管理、可信身份認證的解決(jue) 方案,未來可以實現既能在用戶本人知情的情況下授權披露,又能讓相關(guan) 機構可信地追蹤到用戶的信息。這樣既能保護隱私,又能保障公共安全。
於(yu) 佳寧說,在區塊鏈技術尚不非常完善、基礎設施尚未完全就緒的今日,在疫情有關(guan) 的部分領域,區塊鏈的應用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發揮獨特作用。由此可見,“區塊鏈+”的規模化落地並不遙遠。可以預見的是,在全麵複工複產(chan) 後,加速創新轉型升級勢必成為(wei) 剛需。區塊鏈發展機會(hui) 和場景應用落地正在明顯提速,同時5G的普及也使得區塊鏈的價(jia) 值明顯提升,更多的人將看到並願意接受區塊鏈為(wei) 生產(chan) 生活帶來的改變,區塊鏈毫無疑問將成為(wei) 企業(ye) 創新轉型“第二曲線”,產(chan) 業(ye) 區塊鏈大時代即將到來。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