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簡介
象嶼智運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象嶼智運)是象嶼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於(yu) 2020年,是廈門首家獲評網絡貨運平台AAAAA級資質的企業(ye) 。象嶼智運網絡貨運平台運營至今,整合了4萬(wan) 餘(yu) 名社會(hui) 零散公路運力,平台總承運量達1500萬(wan) 餘(yu) 噸,路線遍布中國各個(ge) 區域,最遠至新疆、黑龍江等區域;借助車輛進廠預報、物流過程可視化等工具,為(wei) 客戶提供了串聯上下遊的供應鏈綜合解決(jue) 方案。為(wei) 了豐(feng) 富象嶼股份多式聯運版圖,平台於(yu) 2021年9月啟動網絡水運項目,打造“四流合一”於(yu) 一體(ti) 的網絡水運平台,連通船東(dong) 、船舶與(yu) 合夥(huo) 人。2022年初又在後市場ETC版塊試單成功,進一步擴大了平台生態圈建設半徑。
二、網絡貨運平台行業(ye) 背景
(一)政策鼓勵
近年來,受利好政策、信息技術提升和互聯網思維影響,國內(nei) 無車承運業(ye) 務呈爆發式增長的局麵,逐步改變我國公路運輸的散亂(luan) 狀態,成為(wei) 物流行業(ye) 擁抱“互聯網+”的新方向。自2020年1月1日《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生效,“無車承運人”試點宣告結束,“網絡貨運”時代正式到來,交通運輸部、國稅總局也出台一攬子政策支持網絡貨運平台規範運作,加快促進網絡貨運新業(ye) 態規範健康發展,為(wei) 道路貨運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暫行辦法》中提到:“鼓勵發展網絡貨運,促進資源集約整合、高效利用。”在確定了網絡貨運經營條件之後,放寬市場準入限製,定下鼓勵的政策基調。
(二)平台化、數智化是象嶼股份的發展方向
作為(wei) 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ye) 的領跑者,象嶼股份提出“平台化、國際化、數智化”的發展方向。近幾年,在政策驅動、市場互換和互聯網思維影響下,國內(nei) 網絡貨運業(ye) 態呈爆發式增長的局麵。為(wei) 充分競爭(zheng) ,同步引入大量外部供應商,並解決(jue) 司機管理困難、運價(jia) 波動大、財務合規風險大等難題,改變公司各自分散,各自為(wei) 戰的公路運輸現狀,有效整合運輸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2019年象嶼股份啟動網絡貨運項目。象嶼智運網絡貨運平台是數智化轉型的重要部分,意在利用技術手段為(wei) 供應鏈運營賦能,將產(chan) 業(ye) 鏈服務平台化,打造“四流合一”的供應鏈全流程服務平台,為(wei) 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解決(jue) 方案,實現提質增效。
三、建設內(nei) 容
2020年10月,智運網絡貨運平台正式上線運營,立足於(yu) 大宗商品供應鏈,秉持“鐵水做幹線,公路在兩(liang) 端”構建多式聯運核心物流能力的使命和初心,搭建互利共生的大宗商品供應鏈物流協同網絡,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科技手段的內(nei) 生動力,助推大宗商品物流全麵化數字轉型,實現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平台從(cong) 整合象嶼體(ti) 係內(nei) 32億(yi) 公路運輸流量開始,為(wei) 股份旗下多個(ge) 事業(ye) 部和個(ge) 體(ti) 司機賦能,共享信息,提高車貨匹配效率,搭建產(chan) 業(ye) 生態圈。
(一)運營
一是整合運力資源
象嶼智運網絡貨運平台運營至今,整合了4萬(wan) 餘(yu) 名社會(hui) 零散公路運力,平台總承運量達1500萬(wan) 餘(yu) 噸,路線遍布中國各個(ge) 區域,最遠至新疆、黑龍江等區域,運輸品種聚焦在煤炭、玉米、氧化鋁等重點產(chan) 業(ye) 鏈。
二是圍繞場站和倉(cang) 庫打造專(zhuan) 屬解決(jue) 方案
以產(chan) 研思維做物流。在提供基礎服務和操作指引的基礎上,加強具體(ti) 區域、產(chan) 業(ye) 及線路相關(guan) 的運價(jia) 波動、流量流向、運輸方案、競爭(zheng) 格局等研究以提供更多谘詢,與(yu) 事業(ye) 部協作整理物流綜合解決(jue) 方案。針對三門峽氧化鋁運輸業(ye) 務、正豐(feng) 鋼材運輸業(ye) 務等,研究產(chan) 業(ye) 格局、運輸方案、運力占比和成本、運價(jia) 波動規律等,幫助其設計工作計劃、推進客戶拓展等工作。圍繞鐵路物流場站,打通汽運與(yu) 鐵路之間的信息渠道,疫情期間幫助司機群體(ti) 不下車即可通過驗證進入園區。
通過網貨平台的科技手段,廣大司機群體(ti) 減少重複信息錄入,實時承運貨源,避免空駛浪費;貨主可在發布貨源後實時監控運輸過程,保障貨物安全;雙方可在線上進行結算,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解決(jue) 開票難題。
三是後市場增值服務
作為(wei)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平台在商業(ye) 模式的創新上勤於(yu) 嚐試,2022年初在後市場ETC版塊試單成功。另外圍繞象道和速傳(chuan) 、正豐(feng) 等經營的物流節點調研設計2C增值服務,關(guan) 注貨主和運力的需求:分析運力端用戶行為(wei) 如用油習(xi) 慣、買(mai) 車養(yang) 車修車的消費習(xi) 慣、是否願意做平台長期穩定運力池等,為(wei) 後續進一步探索生態圈增值業(ye) 務做好準備。
(二)合作模式
平台包含兩(liang) 種合作模式:合作人(經紀人)模式、撮合模式。具體(ti) 內(nei) 容如圖2所示。
(三)平台基礎功能介紹
1.信息發布
平台為(wei) 托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提供一套完善的準入體(ti) 係。同時為(wei) 托運人、實際承運人提供真實、有效的貨源及運力信息,並對貨源及車源信息進行管理,包括但不限於(yu) 信息發布、篩選、修改、推送、撤回等功能。
(1)托運人信息
平台提供登記、核對托運人信息和上傳(chuan) 證件附件的功能。支持維護托運人常用的發貨地址、商品和收獲地址、線路,避免編輯訂單時重複錄入,可下拉選擇。
(2)實際承運人信息
承運商:提供承運商注冊(ce) 登記功能,並核對實際承運人名稱、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號、統一社會(hui) 信用代碼等基本信息。
司機:提供登記司機的姓名、身份證號、聯係方式、道路運輸從(cong) 業(ye) 資格證號、機動車駕駛證號等基本信息的功能。
(3)發布貨源
支持托運人在移動端或PC端手動新建訂單,支持PC端文檔批量導入、通過接口從(cong) 第三方係統直接獲取訂單。支持拷貝複製訂單,訂單可根據所載物品和所需車型等因素的計費規則自動計算預計物流費用。支持登記大訂單,並可維護運輸計劃,後台根據計劃自動生成待執行小訂單。支持例如訂單修改收貨/接貨地址、訂單加急等操作,訂單加急後可優(you) 先進行調度。
(4)發布車源
實際承運人可在平台維護車輛信息,平台提供登記車輛類型、牌照號、車牌顏色、車輛道路運輸證號、車輛行駛證檔案編號、車輛總質量、核定載質量、外廓尺寸(4.5噸及以下普通道路貨物運輸車輛從(cong) 事普通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的,無需登記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號、道路運輸證號、駕駛員從(cong) 業(ye) 資格證號)。承運商、司機和車輛分三個(ge) 對象獨立維護,但可以綁定關(guan) 係,如司機和車輛可以綁定所屬承運商,司機亦可綁定駕駛車輛。實際承運人需要通過平台資質審核後才能成為(wei) 正式車源。
以上均需支持文檔批量導入。移動端支持掃描識別自動導入姓名,證件號等信息,同時支持人臉識別,自動與(yu) 身份證信息進行校驗(可否刪除)。支持與(yu) 第三方政府或公證機構係統對接,自動進行身份合法合規認證。自動校驗證件如證件有效期等信息,到期前預警。平台首頁可按賬戶身份分別集成顯示全部可用的貨源和車源信息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訂單信息,支持按條件搜索需要的資源。
2.線上交易
平台可在線組織運力,進行貨源、運力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信息精準配置,生成電子運單,完成線上交易。
(1)托運人端
訂單維護完畢後,支持托運人通過招標、指定承運商、競價(jia) 、搶單、交由平台自動匹配等方式尋找承運商,完成匹配後自動生成運單。
(2)平台端
平台可調度貨主交由平台調度的訂單,平台可統一並單、拆單,並將並單、拆單後的訂單以及運單與(yu) 原訂單建立關(guan) 係。提供可自定義(yi) 的適配運力策略,根據設定規則自動匹配車輛。可根據不同的業(ye) 務組織隔離運輸任務信息,調度員在各自站點查看任務信息。通過過濾出可用的車輛資源進行配載調度。如果貨主發布的是多式聯運訂單,則需要提交平台進行拆單,並把屬於(yu) 水路和鐵路運輸部分經過接口發送至對應分供方,分供方執行完畢把信息反饋回平台。
(3)承運人端
平台實現主動提醒可載貨源信息,支持搶單、競價(jia) 、投標的方式匹配訂單。支持以短信的形式發送提醒。平台支持中途換車功能,如承運人接單後因故需要換車,則允許其變更承運車輛及駕駛員等信息,待平台確認方可執行。支持接單後取消訂單功能,但需提交申請給平台,平台根據實際情況裁定最終結果,支持訂單轉包。
承運人可在平台查詢自己旗下的車輛使用信息,實時掌握可用運力資源。
(4)簽訂合同
當貨源與(yu) 車源匹配成功時,係統自動生成平台與(yu) 貨主、平台與(yu) 承運人的合同,合同主要內(nei) 容包括但不限於(yu) :
A.當事人信息:包括托運人、收貨人、平台方、實際承運人的名稱、聯係方式。
B.服務內(nei) 容:包括貨物信息、運輸方式、起訖地、運輸價(jia) 格、時效要求等。
C.當事人權利義(yi) 務關(guan) 係。
D.運費結算方式。
合同保存時間自簽訂之日起不少於(yu) 3年。支持電子簽章、電子簽名。支持簽名及企業(ye) 印章上傳(chuan) ,電子簽名服務與(yu) 第三方數據簽名服務認證平台(領簽等)對接,合規安全保障。
3.全程監控
平台對運輸地點、運行軌跡、狀態進行動態監控,具備對裝貨、卸貨、結算等進行有效管控的功能和物流信息全流程跟蹤、記錄、存儲(chu) 、分析能力;實時圖像化展示實際承運駕駛員、車輛運輸軌跡,並實現實際承運人相關(guan) 資格證件到期、線路偏離預警提示、違規行為(wei) 報警等功能。
運單生成後,平台自動提供最優(you) 配送路線,係統實現多種車輛跟蹤數據源接入,實時采集實際承運車輛的運輸軌跡動態信息。支持使用電子圍欄技術,記錄進入和離開發貨和到貨地點電子圍欄時間,並發送給托運人和收貨人。支持對接地磅係統,裝貨起運和確認卸貨送達時,支持移動端拍照上傳(chuan) 相關(guan) 單據,經駕駛員授權同意,實時采集和上傳(chuan) 駕駛員地理位置信息,實現全過程透明化動態管理,確保線上提供服務的車輛和駕駛員與(yu) 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車輛和駕駛員一致。支持軌跡回放。提供各種車輛離開、到達、超速等信息,提貨超時、送貨超時、車輛停留時間超時、訂單未處理超時、司機接單超時等預警設置。並提供郵件、短信、平台提醒等多種提示方式。
4.結算與(yu) 金融支付
平台應支持核銷對賬、交易明細查詢、生成資金流水單、在線支付等功能。
(1)運費結算
確認貨物送達後,紙質回單回單周期較長,無法第一時間知悉回單簽收情況,簽收電子回單時,可通過比較簽收時APP返回的位置信息和正確簽收位置信息做比對,防止串貨。
係統自動生成待確認狀態、與(yu) 貨主方的應收往來數據和與(yu) 實際承運方的應付往來數據,可同時勾選多條往來數據生成對賬單,對賬單可修改、撤回。支持批量導出對賬單。提供靈活計費規則和模板定義(yi) ,便於(yu) 維護更新。支持可配置的結算周期,按期自動生成應收、應付對賬單。對賬單待交易雙方均確認後方可生效。支持根據規則自動勾稽資金實收付流水。承運人可選擇平台付款方式,如部分款項可以選擇由油卡、ETC充值或車後市場抵用券等方式核銷。
(2)金融支付
對賬單各方確認完畢後,可勾選對賬單進行付款和收款核銷。支持外部導入銀行資金流水,支持在線付款。
(3)發票管理
對賬單生效後,托運人可勾選對賬單向平台提出開票申請,開票可自主選擇發票抬頭(稅源地),可選擇收票方抬頭。進項發票通過稅務接口發送數據,申請開票。進銷項發票均與(yu) 賬單做核銷。收付款、發票及核銷數據均需與(yu) 財務係統做接口,方便財務生成憑證入賬。
5.谘詢投訴
平台提供線上谘詢、舉(ju) 報投訴、結果反饋等功能。支持線上通訊,平台各方可直接在平台上交流。提供舉(ju) 報投訴和異常情況登記平台。
6.在線評價(jia)
平台提供對托運人、實際承運人進行信用打分及評級的功能。提供完整的一套信用服務體(ti) 係,圍繞運輸效率、運輸安全、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等方麵進行綜合考核評價(jia) 。可按需配置評價(jia) 指標,根據指標自動計算分數,匹配星級,評價(jia) 結果可在平台上公式。提供黑名單管理,進入黑名單的服務商無法繼續在平台提供服務。
7.查詢統計
平台提供信息分類分戶查詢等各類數據統計分析的功能,並可以圖表展示,提供方便的可自定義(yi) 的報表配置工具。所需查詢報表包含不限於(yu) 以下內(nei) 容:
(1)訂單、運單相關(guan) 查詢
提供訂單進程跟蹤查詢,跟蹤每筆訂單發貨、收貨、對賬、收付等重要節點的完成情況,方便貨主實時跟蹤自己訂單的完成進度。可統計各個(ge) 事業(ye) 部的運營單量。
(2)資金流水查詢
提供資金交易明細查詢,展示平台內(nei) 所有的資金收付明細。
(3)對賬單查詢
可分組匯總統計不同狀態下的對賬單,方便跟蹤對賬進程。提供未生成對賬單的往來數據匯總查詢。
(4)異常統計查詢
異常簽收率、破損率、丟(diu) 失率、退貨率、運輸事故率等異常情況統計查詢。
(5)駕駛員、車輛相關(guan) 查詢
提供駕駛員與(yu) 車輛的實際裏程統計分析,及車輛運輸負荷指標查詢。
(6)信用記錄查詢
公開托運人和承運人的信用記錄查詢,以及曆史評價(jia) 記錄查詢。
(7)投訴處理
提供投訴結果反饋查詢。
(8)利潤分析
提供按事業(ye) 部、稅源地等不同分組條件下的收入、成本、費用、利潤查詢。
8.數據調取
平台根據交通運輸、稅務等監管部門的要求,自動整理匹配相關(guan) 數據,並提供統一待上傳(chuan) 數據校驗平台,係統自動校驗數據是否合規並給予提示,審核無誤後通過平台接口上傳(chuan) 給相關(guan) 部門,可自由勾選需要上傳(chuan) 數據。
四、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困難
1.內(nei) 外多個(ge) 係統的銜接與(yu) 協同。為(wei) 了實現貨主、承運方及平台三方的實時、高效協同,實現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場景的數據孿生,需要對接供應鏈各個(ge) 板塊,時時關(guan) 注物聯網技術與(yu) 網貨、鐵路、倉(cang) 儲(chu) 的嫁接與(yu) 應用。
2.傳(chuan) 統的業(ye) 務模式如何與(yu) 新的數字技術充分融合,大宗商品的交易特點是不同品種的場景個(ge) 性較強,技術要針對場景做個(ge) 性化改造。
難點具體(ti) 表現在:2B2C的互聯網平台,上遊有各式各樣的貨主,下遊有大量的司機,對於(yu) 2C的應用,如何讓用戶所見即會(hui) 用,是我們(men) 數字技術上要解決(jue) 的難點,我們(men) 通過技術手段完成合同的在線簽署,通過機器學習(xi) 自動識別各式各樣磅單的文字,減少司機的手工錄入,通過5G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司機車輛的全流程跟蹤,通過在線支付手段,解決(jue) 在線結算和支付等。
五、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經驗
(一)完善合規兩(liang) 級管控體(ti) 係,加強企業(ye) 協同,推動公司合規標準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
1.建立健全係統業(ye) 務風控規則,通過大數據分析深入業(ye) 務場景,從(cong) 業(ye) 務最前端屏蔽風險。圍繞稅務部門和交通部門兩(liang) 大部門合規性規定,建立業(ye) 務風控校驗體(ti) 係,對業(ye) 務邏輯合理性、平台會(hui) 員資質、運輸中“業(ye) 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票據流、軌跡流”等多維度信息比對分析,為(wei) 入駐企業(ye) 業(ye) 務真實性、業(ye) 務合規性、五流信息完整性提供保障。
2.以常規培訓交流引領、檢查改進為(wei) 輔助手段,幫助業(ye) 務單位規範操作,提高防範風險。一是製定網貨平台合規宣貫培訓計劃,為(wei) 每家業(ye) 務單位開展現場培訓交流;二是對經營中所涉及業(ye) 務主體(ti) 、業(ye) 務關(guan) 係、業(ye) 務邏輯和相關(guan) 資質等多維度係統數據分析的結果,出具合規指導意見,協助業(ye) 務單位整改;推動業(ye) 務合規的標準高於(yu) 監管部門的標準,引導業(ye) 務單位主動履職。
強監管、強考核、強數據是國家對整個(ge) 網絡貨運行業(ye) 有序、高質量、高效發展的基本要求,風控過程與(yu) 業(ye) 務流程深入融合,需要實現從(cong) 企業(ye) 風控到平台風控、被動風控到主動風控的迭代。
(二)鞏固平台運營,穩健推進業(ye) 務單位能力建設和資源整合
根據各事業(ye) 部的區域特點和具體(ti) 場景,靈活設計運營方案和係統對接方式,打磨作業(ye) 流程、優(you) 化崗位分工,實現象嶼物流單位的業(ye) 務轉型升級,也逐步構建對外串聯服務能力。
1.聚焦扶持企業(ye) 公路運輸能力構建、賦能一線為(wei) 核心
(1)構建平台串聯能力,延展業(ye) 務服務鏈條。通過平台業(ye) 務場景,將平台打磨成數據中台、接口中台、支付中台、客服中台等中台能力的稽核載體(ti) ,快速構建平台串聯各項業(ye) 務需求的能力;同時能力的構建也為(wei) 智運平台的業(ye) 務服務鏈條的延申打下堅實基礎,為(wei) 與(yu) 外部工廠、不同業(ye) 態、車後市場、在途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進軍(jun) 留下試驗通道。
(2)目前智運以萍鋼為(wei) 樣板梳理標準化的對接方案,並且積極引導客戶以過往的對接思路為(wei) 主建立智運統一的接口中心,在保持外延式的靈活性同時保證不因多方需求而使係統做的過重。
2.公路運輸組織結構以複用、直連、線上化為(wei) 核心搭建運力池
(1)長途、短途運力通過係統或線下溝通的方式,實現對於(yu) 運輸線路的綜合複用,對於(yu) 長途汽運實現重去重回和事業(ye) 部業(ye) 務串聯,對於(yu) 短途業(ye) 務實現不同線路之間的綜合調撥,全麵最大化實現運力運輸的綜合效率提升,進一步加強司機運力粘性,將“非”結構下各業(ye) 務部之間實現串聯。
(2)運輸車隊和司機通過線下直接電話溝通或微信等線上交流渠道,溝通一線事業(ye) 部進行業(ye) 務預約,一線事業(ye) 部通過批量調度或發二維碼等方式實現運力調度分配。通過這種緊密聯係溝通的方式,為(wei) 各事業(ye) 部建立運力一人一檔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3)將日常溝通社會(hui) 車輛及運力的工作放置到平台係統上,通過競價(jia) 、搶單、掃碼的下單方式,配合在線溝通的渠道,實現平台業(ye) 務、溝通、結算線上化的目標,為(wei) 打造公鐵水倉(cang) 全物流過程管控及數字化轉型埋下堅實基礎。
(三)統籌產(chan) 品規劃,協助物流數智化轉型升級
1.互聯互通
在股份信息部的統籌下,加強內(nei) 部係統互聯互通提升工作效率,拓展外部連接增強客戶粘性。對接智慧供應鏈各個(ge) 板塊、我司自有工廠(象明、大豐(feng) 、生化)以及速傳(chuan) 的外部客戶如萍鋼和雍和碼頭等,實現降本增效、並增強用戶黏性;加強統籌優(you) 化,如提前考慮接口中心等,對內(nei) 對外不修煙囪,也把敲煙囪的事做在前麵。
為(wei) 了完善係統功能、優(you) 化開發設計,通過駐場服務、分析競品、調研同行等多種方式學習(xi) 優(you) 秀經驗,借鑒競品、友商的可取之處,構建自身核心競爭(zheng) 力。關(guan) 注物聯網技術與(yu) 網貨、鐵路、倉(cang) 儲(chu) 的嫁接與(yu) 應用,並積極向股份信息部推薦,在學習(xi) 中追趕,在追趕中超越。
2.智慧管理
(1)樹立C端敏捷性結算的行業(ye) 標杆,財務與(yu) 信息協同設計開發支付中台,在司機賬戶多維度鑒權的基礎上增加事業(ye) 部資金池獨立清分、異名委托代收等渠道優(you) 化,力求盡可能全麵的考慮司機端結算場景,做好前端服務。
(2)嵌套合規校驗規則,製定標準化流程規範運輸環節,保障數據真實,打破信息壁壘;完善風險監控,構建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體(ti) 係,提高物流服務品質、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推動行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重點推進係統核心功能建設的同時,站在貨運數字信息化層麵考慮信息化的戰略規劃及頂層架構設計,積極推進後市場、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賦能供應鏈體(ti) 係。
(四)拓展市場資源,延展服務鏈條
延展後市場,積極開拓油品、ETC等車後市場進項來源,以及保險等風控延伸業(ye) 務,以補足增值稅缺口,提高項目利潤水平,提高運輸風險可控性,構建汽運業(ye) 態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完善增值稅進項抵扣,防止鏈條割裂。酌情增加可抵扣的進項科目,如ETC、油、氣等,通過自身業(ye) 務達到降負的效果,減少對稅返政策的依賴性。通過整合資源,引導事業(ye) 部由運輸委托方轉變為(wei) 運輸承運方,以三方物流公司的形式拓展內(nei) 外部客戶,收取信息服務的運輸增值費用。
(1)獲取進項:與(yu) 主要全國油氣供應商合作,打造基於(yu) 業(ye) 務場景的貨車加油解決(jue) 方案;設計ETC進項解決(jue) 方案 ;與(yu) 大型輪胎供應商合作,發揮平台體(ti) 量優(you) 勢,為(wei) 下遊運力提供優(you) 惠產(chan) 品。既為(wei) 下遊運力降低成本,又解決(jue) 平台進項問題,降低成本。
(2)管理支持:基於(yu) 平台大數據,利用AI技術分析,進行運力跟蹤、運價(jia) 預測,輔助事業(ye) 部決(jue) 策。
六、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
象嶼智運將在2022年借助目前已有的運力貨主資源以及逐步完善的係統功能軟硬件服務能力進一步深耕網絡貨運市場,進一步打磨係統功能的便捷性和親(qin) 和力,更好地賦能前端物流事業(ye) 部提高遞推拓展能力,培育扶植更多的優(you) 質項目和典型性產(chan) 品線路,提高運力池複用率以及市場占有份額,從(cong) 而提高議價(jia) 能力。
另一方麵,智運將逐步完善網貨周邊生態能力以降本增效、提高客戶群體(ti) 使用體(ti) 驗並提高業(ye) 務的內(nei) 生價(jia) 值,從(cong) 而逐步擺脫業(ye) 務保本對稅收返還或政府補貼政策的依賴。其中重點包括:車後市場的運用開發(油品、ETC進項渠道的落地)、司機貸等主體(ti) 授信類融資服務以及從(cong) 中衍生的運單質押融資能力、車輛融資租賃渠道的搭建等。
從(cong) 業(ye) 務經營廣度的拓展上,智運與(yu) 股份內(nei) 各物流板塊將進行網絡水運、場站智能化改造等公鐵水倉(cang) 全麵物流能力的智能化建設項目,從(cong) 而完成產(chan) 業(ye) 鏈的整合優(you) 化。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