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概況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dong)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dong) 移動)隸屬於(yu)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於(yu) 1999年7月23日正式成立,山東(dong) 移動作為(wei) 根植於(yu) 齊魯的通信運營企業(ye) ,始終以服務於(yu) 山東(d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於(yu) 廣大客戶為(wei) 己任,秉承“責任”與(yu) “卓越”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充分發揮服務與(yu) 業(ye) 務領先優(you) 勢,做“移動信息專(zhuan) 家”,在實施信息化帶動戰略和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中積極發揮主力軍(jun) 作用。截止目前,通話客戶數超過6000萬(wan) ,居全國第二位,公司先後獲得 “全國用戶滿意企業(ye)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最具成長性企業(ye) ”、 “改革開放30年山東(dong) 省優(you) 秀企業(ye) ”、“山東(dong) 省管理創新十佳企業(ye) ”等榮譽稱號。
二、背景分析
近年來,國家持續強化通信行業(ye) 管理,從(cong) 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機製與(yu) 市場環境等方麵出台了係列政策,不斷規範和促進通信行業(ye) 健康發展,同時我國信息通信業(ye) 也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都對運營商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推進5G建設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wei) 響應國家相關(guan) 政策的支持與(yu) 推動,三大運營商正相互配合,共同搭建5G網絡。目前已實現5G網絡初步的商用部署,並在2020年推進更大規模的部署和規劃。可以料想,隨著5G技術的廣泛運用,電信行業(ye) 所需物資的供應鏈服務管理體(ti) 係會(hui) 越來越複雜,對時間響應、管理精細化會(hui) 有更高要求。
中國移動積極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貫徹創世界一流企業(ye) “力量大廈”戰略,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hui) 主力軍(jun) ,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推動實物資產(chan) 數字化管理,促進智能、高效、低成本運營。為(wei) 支撐集團戰略實施要求,以推動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線,加快“三轉”、拓展“三化”、深化“三融”、提升“三力”,深入實施“5G+”計劃,加快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ye) 、服務大眾(zhong) 。中國移動以提升治理效能為(wei) 主線,實現供應鏈數智化轉型高質量發展;從(cong) 協同化、集中化、精益化、智慧化出發,實現物資在需求計劃、采購、倉(cang) 儲(chu) 、工建、轉資、運維、報廢等全生命周期的拉通和協同管理,深入挖掘降本增效潛力。采購共享中心李威總經理提出:堅持供應鏈總成本最優(you) 原則,實現物資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在庫、就在網”,協調計劃、工建、網絡等部門加強出庫後物資精益管理,實現在庫和出庫物資有效聯動,明確在建工程物資退庫要求,有效防止 “跑、冒、滴、漏”等資源浪費,以及長時間領用出庫的在建工程物資退庫帶來的呆滯庫存突增的風險。
山東(dong) 移動作為(wei) 網絡建設的排頭兵,積極響應國家和集團號召,搭建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支撐,強化數據綜合處理、分析能力,借以促進供應鏈體(ti) 係進一步的集約化、高效能運作,實現智慧采購、智慧物流、智慧運營,助力網絡強國建設。目前山東(dong) 移動擁有2個(ge) 省級倉(cang) 庫、17個(ge) 市級倉(cang) 庫,140個(ge) 縣級倉(cang) 庫,保證物質供應、支撐業(ye) 務發展。
目前供應鏈服務項目業(ye) 務維度多、信息多、係統多,缺乏專(zhuan) 業(ye) 的數據收集、分析、挖掘和展示工具,未能有效整合利用數據資源進行大數據分析、最大限度發揮數據價(jia) 值,導致需求預測不準確、框架合同斷檔、缺貨與(yu) 爆倉(cang) 現象並存、供貨質量問題頻發、供貨配送不及時、庫存呆滯嚴(yan) 重等問題長期存在。
為(wei) 實現更高效的供應鏈運營,山東(dong) 移動研發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將目前相對孤立的數據有機聯係起來。通過係統間的對接打通與(yu) 數據整合,形成大數據倉(cang) 庫,利用設計模型算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挖掘,提供業(ye) 務提供全程跟蹤以及物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展示。並提供精準、快捷、多維度的數據分析結果和智能預警,引導用戶準確評估業(ye) 務現狀,提前采用合理的管控措施,大大降低集約化供應鏈運營的風險,實現供應鏈智慧化運營。
三、實施步驟及內容
(一)加大智能設備投入,提升數據獲取能力
RFID電子標簽作為(wei) 倉(cang) 儲(chu) 物流與(yu) 供應鏈一碼到底管理過程中物品的信息載體(ti) ,以RFID讀寫(xie) 器及手持設備作為(wei) 信息采集設備,實現在倉(cang) 儲(chu) 物流與(yu) 供應鏈一碼到底管理過程中入庫、出庫、盤點、移庫、安裝、交維、轉資等關(guan) 鍵作業(ye) 環節中信息的快速、自動、有效、批量的采集,實現在倉(cang) 儲(chu) 物流與(yu) 供應鏈一碼到底管理中信息采集的自動化管理,保證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各個(ge) 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確保企業(ye) 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和在途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製庫存,提升倉(cang) 儲(chu) 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效率。
倉(cang) 儲(chu) 物流係統由管理子係統、倉(cang) 庫作業(ye) 管理係統(WMS)、手持終端作業(ye) 係統組成, 其中管理子係統是整個(ge) 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係統的業(ye) 務核心,其主要功能包括對數據的采集、數據備份,各個(ge) 應用業(ye) 務模塊如:入庫單下發、物資出庫單下發、物資移庫單下發、物資盤庫單據下發以及物資查詢管理、基礎數據管理、倉(cang) 庫授權管理等。標簽發行子係統是物資在倉(cang) 儲(chu) 生命周期中的起點,它的主要功能是對新增物資加裝寫(xie) 入物資信息的電子標簽,完成物資在係統中的信息標識。手持終端作業(ye) 係統在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中起支撐作用,其主要是通過RFID固定式讀寫(xie) 器、RFID手持設備完成物資在整個(ge) 倉(cang) 儲(chu) 生命周期中各個(ge) 操作環節的物資數據信息采集,並將采集數據上傳(chuan) 數據庫,支撐係統運行。各階段操作步驟如下:
入庫操作:當產(chan) 品進入庫房時,在庫房入口處安裝固定的RFID讀取設備或通過手持設備自動對入庫的貨物進行識別,由於(yu) 每個(ge) 包裝上安裝有電子標簽,可以識別到單品,同時由於(yu) RFID的多讀性,可以一次識別很多個(ge) 標簽,以便做到快速入庫識別。
庫內(nei) 操作:安裝有RFID電子標簽的貨物入庫後,配合RFID手持終端在庫內(nei) 可以方便的進行查找、盤點、上架、揀選處理,隨時掌握庫存情況。揀選後可以將供應商等信息寫(xie) 入RFID電子標簽以便方便進行發貨識別、監管。
出庫操作:在領料出庫區安裝固定的RFID讀取設備或通過手持設備自動對發貨的貨物進行識別讀取標簽內(nei) 信息與(yu) 領料單匹配進行出庫檢查確認。
通過在物資RFID電子標簽的粘貼,係統可以實現對物質的快速、批量的識別,並準確地隨時獲得產(chan) 品的相關(guan) 信息,例如物資種類、供貨商、供貨時間、有效期、庫存量等等,可以大幅降低差錯率,從(cong) 而顯著提高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RFID在物流與(yu) 供應鏈管理的應用有助於(yu) 企業(ye) 降低成本,取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信息暢通有利於(yu) 控製和降低庫存,並減少成本(包括人力成本),使企業(ye) 在對倉(cang) 儲(chu) 物資的管理上更加高效、準確、科學。
(二)打造智慧供應鏈平台,強化信息管控能力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外接設備,實現數字孿生,通過庫房立體(ti) 化、貨區數字化、流程智能化、移動作業(ye) 便捷化,提升RDC運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實現係統的庫位智能管理功能。
1. 倉(cang) 庫立體(ti) 化
搭建3D數字化立體(ti) 倉(cang) 庫,實現物資全局庫存的可視化,通過集中式管理,掌握所有倉(cang) 庫庫存,從(cong) 不同角度查看庫存總量、分布情況。包括庫房園區的核心標識、室外料場、庫房內(nei) 部布局、貨區貨架等,為(wei) 倉(cang) 儲(chu) 作業(ye) 人員和管理層提供實時動態的庫存分布模型,直觀引導業(ye) 務人員作業(ye) ,對各倉(cang) 庫之間的調撥和庫內(nei) 移位提供依據和支撐。
基於(yu) 倉(cang) 庫全景地圖,可以立體(ti) 直觀展示倉(cang) 庫或料場的內(nei) 部總體(ti) 布局及實景情況,包括貨架、堆放區、路線等。
實景展示:可展示倉(cang) 庫或料場的全局立體(ti) 實景,可放大、縮小指定區域的實景。也支持展示貨架、貨區的立體(ti) 實景,包括貨架占用概況。
實物展示:主要展示貨架、貨區的分類,及時了解各類型物資存量及庫容。且可通過立體(ti) 圖像孿生實景監控,選擇接入攝像頭放大、縮小指定區域的實景。
空間展示:展示立體(ti) 實景的同時區分展現無貨區,便於(yu) 識別通道及路線。展示可行路線,用於(yu) 庫內(nei) 智能作業(ye) 全過程指引。
2. 貨區數字化
規劃貨區信息數字化,將各品類的貨區規劃、貨位層數、貨位格數、每格貨位可存放的體(ti) 積、重量等信息標準化,打造倉(cang) 儲(chu) 作業(ye) 智能化的基礎,為(wei) 庫存可視、庫容可視奠定智能化基礎。
貨區數字化是基於(yu) 貨區基本信息和管理要求製定貨區策略,通過策略的數字化應用控製倉(cang) 儲(chu) 作業(ye) 過程,實現數字化策略管理。對相關(guan) 業(ye) 務執行數據定期分析後,可對策略進行優(you) 化或調整,從(cong) 而實現策略管理閉環。
貨區基本信息:貨區的結構化信息是策略定義(yi) 的基礎,主要包括存放區域、存放單位等信息;
貨區策略管理:根據庫房精益化管理要求,製定貨區存放策略,孿生業(ye) 務軌道;
數字化應用:當作業(ye) 指令到達倉(cang) 庫後,係統能夠根據預先製定的策略,在滿足庫房各類收管理要求(例如先進先出,後進先出,按批次發貨等)的基礎上,優(you) 化倉(cang) 庫作業(ye) 動線,節省作業(ye) 人員工作量,解決(jue) 作業(ye) 瓶頸,優(you) 化庫存擺放布局,在訂單協同、約庫、上架、移位等環節實現策略控製與(yu) 智能化應用。
3. 作業(ye) 流程智能化
基於(yu) 貨區數字化基礎,根據精益化管理要求,降低入庫、出庫、移位、盤點等庫存作業(ye) 複雜程度的同時提升業(ye) 務執行效率,增強執行質量。
入庫:實現入庫根據先進先出規則自動檢測存貨擺放位置,智能指定貨位,並創建庫內(nei) 移位作業(ye) 任務;在推薦貨位的同時,可在立體(ti) 倉(cang) 庫模型中推薦路線,實現智能向導。
出庫:實現申領單審核通過後,根據先進先出規則,智能推薦庫齡最長的物資,自動提示出庫物資所在位置,並結合立體(ti) 倉(cang) 庫模型推薦取貨路線;並在出庫物資進行掃碼出庫時自動與(yu) 智能取貨提示的物資對比檢查一致性,不一致時給予提示並禁止出庫,有效防止物資呆滯的同時,保障了管理要求落地的精準度。
庫內(nei) 移位:根據管理要求,定期按照先進先出規則自動檢測物資存放順序;並按照檢查結果自動生成庫內(nei) 移位任務派發給相應區域的實物管理員。
4. 移動作業(ye) 便捷化
搭建手機移動APP端,將PDA庫內(nei) 作業(ye) 現有的功能轉移至手機端,基於(yu) 智能化基礎,升級操作終端的便捷性,實行庫內(nei) 作業(ye) 移動辦公,提升庫內(nei) 作業(ye) 終端的通用化。
庫內(nei) 階段根據收料單、盤點任務、申領單、物資管控要求,通過手機移動APP端實現進行倉(cang) 庫內(nei) 部的物資上架、物資移位、物資盤點操作。
物資組合:n物資接收後存放在臨(lin) 時貨位,倉(cang) 庫庫管員依照倉(cang) 庫管理規範,可對多箱物資進行組合擺放到托盤上,掃描托盤碼和所有托盤上的箱碼,進行托盤和箱的關(guan) 聯綁定。
對物資申領時出庫後遺留的零散物資,倉(cang) 庫庫管員可通過物資轉移、打包組合的方式進行物資整合。庫管員進入物資組合功能,掃描零散物資S/N碼,點擊組合確認,係統自動生成新的箱號,使箱號與(yu) S/N碼進行關(guan) 聯綁定。
物資上架、轉移、盤點:n倉(cang) 庫庫管員掃描已上架物資的托碼和對應貨架碼,完成托盤上所有物資上架操作,實現S/N碼、箱號與(yu) 貨架的關(guan) 聯。
倉(cang) 庫管理員可掃描已完成實物轉移的箱號和對應的貨架號,在係統中確認後,完成已轉移箱號和當前貨架號的綁定,實現箱中所屬的S/N碼和貨架的關(guan) 聯。
倉(cang) 庫管理員依照盤點計劃,進行物資掃碼盤點,可逐一掃描S/N碼盤點,也可掃箱號、托盤碼、貨架號等進行物資匯總盤點。核對物資數量,形成盤點報告。
(三)建設報表平台,提高輔助決(jue) 策能力
隨著企業(ye) 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廣泛,一個(ge) 部門或者企業(ye) 存在非常多的報表業(ye) 務,並且因各種曆史原因,不同的報表業(ye) 務分別建設,使用不同的係統,單獨部署,相對獨立隔離。由此帶來部分係統管理工作重複,數據分散存儲(chu) ,無法進行統一的分析查詢,不利於(yu) 係統的升級維護。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dong) 移動提出了建設基於(yu) 私有雲(yun) 的統一報表平台,實現報表業(ye) 務的統一部署、統一管理。
報表平台提供完整的統計業(ye) 務建模功能,包括業(ye) 務方案、統計實體(ti) 、指標體(ti) 係,報表設計、公式引擎、數據字典等等,此外還提供數據的審核、運算、上報流程等功能。不同的統計業(ye) 務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幹擾,但可根據需要在合法授權的情況下共享數據,實現報表業(ye) 務的統一部署、統一管理。
基於(yu) 私有雲(yun) 的統一報表平台為(wei) 公司實現了如下目標:
(1)實現報表業(ye) 務靈活方便的擴展,不僅(jin) 能對具體(ti) 報表業(ye) 務進行調整,還能靈活方便增加新的報表業(ye) 務。
(2)在數據存儲(chu) 層,及業(ye) 務邏輯處理層能夠通過分布式技術進行水平擴展。
(3)針對每套報表業(ye) 務定製個(ge) 性化的報送流程。往往不同的報表業(ye) 務一般會(hui) 在報送流程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平台能為(wei) 不同的業(ye) 務定製個(ge) 性化的流程。
(4)提供多租戶的管理模式。平台通過多租戶管理模式,覆蓋多種場景,來滿足不同的管理需求。
平台應用案例
因目前供應鏈管理係統沉澱下來的業(ye) 務數據逐步形成規模,傳(chuan) 統的統計分析和報表開發模式已越來越難以滿足持續變革的業(ye) 務決(jue) 策和管理分析要求。為(wei) 實現以直觀的方式對全省物資的分布情況進行跟蹤和展示,協助管理人員對物資進行全流程的管理,提高物資的利用率,減少物資的資金占用,山東(dong) 移動針對性推出了大數據平台的可視化方案,集成展示實時業(ye) 績、地理信息分析、運營監控等多個(ge) 需求,讓企業(ye) 能快速反應、集中決(jue) 策。
自助:用戶通過可視化數據挖掘分析公司進行數據源管理、數據治理、數據建模、分析、展示。
動態:通過用戶視角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固化後加入到業(ye) 務的實時分析,體(ti) 現數據價(jia) 值。
1. 指標看板大屏
通過大數據技術,將倉(cang) 儲(chu) 物流模板數據進行收集、清洗、整合、分析,並結合業(ye) 務考核標準,支持倉(cang) 儲(chu) 物流模塊用戶及領導,基於(yu) 地圖,通過不同的維度(地市、產(chan) 品、物資類型、供應商等)查看供應鏈總庫存情況、庫存賬齡、庫存周轉率、呆滯庫存等指標數據,並根據金額的大小顏色會(hui) 由淺到深的展示,清晰明了的看到對應查詢地市的實時數據,及時反應各產(chan) 品在倉(cang) 庫的存儲(chu) 時間情況,避免呆滯產(chan) 生;了解出入庫高峰時期,及時安排人力做好物資出入庫工作。通過可視化的分析報表展示分析結果,為(wei) 采購、需求、倉(cang) 儲(chu) 提供有效的業(ye) 務支持。
基於(yu) 指標看板,實現對已有指標進行持續監控和預警,保證業(ye) 務的正常進行。 確保各項業(ye) 務合法合規、安全透明。
2. 訂單全流程跟蹤視圖
通過大數據分析展示經清理後的所有訂單數據,支持按申請提交時間、下單單位、物資類型、來源類型、是否同步ERP分別展示,並根據單位進行數據隔離。並可對各統計數據進行逐級下鑽及導出,實現數據的統計及跟蹤。常態化開展訂單分析,對審批、發貨、接收全流程跟蹤,提高訂單交付效率。
在訂單發貨、接收各流程節點,推送工作待辦至相關(guan) 操作人員;對逾期訂單進行監控,向采購經理及供應商推送訂單逾期提示基礎上基於(yu) 時間維度對訂單執行進行多方位的分析和展示,及時對逾期行為(wei) 進行預警,提升訂單執行效率。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評估
1、效益分析
隨著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建設的推進,通過對供應鏈全流程各環節(需求審核—訂單創建—送貨—收貨確認—倉(cang) 儲(chu) 管理—運輸配送—領料出庫—安裝—發票校驗—付款結算)的處理進度進行預警監控,並按照不同維度(如:需求單位、采購方式、物資種類、物資型號、包裝方式、供應商等)進行挖掘對比分析,目前在訂單執行可視化、物流狀態可視化、風險預警、數據運營、庫存管控、一碼到底等方麵,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項目整體(ti) 運營效率及滿意度。
其中,平台對現有庫存量、曆史用量、業(ye) 務發展預判信息等運營數據的深入挖掘分析和對物資全流程的實時跟蹤及異常狀態的預警處理,方便了業(ye) 務人員快速鎖定不同需求部門、不同物資、不同供應商的供應瓶頸,並有針對性進行業(ye) 務梳理優(you) 化,為(wei) 實現精準采購、智慧運營提供有效工具。
項目投入至今,山東(dong) 移動采購需求預估準確率提升23%,結合供應商協同、監控預警等舉(ju) 措,采購物資到貨及時率已超過18%,平均到貨時長同比實施前減少9天。在庫存管理方麵,借助平台多維度的庫存分析展示、預警和需求預測等手段,山東(dong) 移動實物庫存較去年同期下降55%,庫存周轉次數已達10次,避免因市場技術更迭導致的存貨跌價(jia) 風險,降低較高庫存帶來的庫存持有成本,有效釋放企業(ye) 資金占用規模。平台為(wei) 保障年均數十億(yi) 級規模的物資采購的快速運轉,降低集約化供應鏈運營風險,實現供應鏈智慧化運營提供了有力武器。
2、業(ye) 務流程精益化分析
信息化實施的逐步推進使得我公司的內(nei) 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促使進行流程優(you) 化。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市場競爭(zheng) 局勢的變化,公司所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也都發生了改變,使得原有業(ye) 務流程不再適應現有的企業(ye) 經營。內(nei) 外部的改變促使公司必須麵對新的環境重新整理審視自己的價(jia) 值鏈,重新定位核心業(ye) 務流程,對業(ye) 務流程進行優(you) 化,提高企業(ye) 目標的實現效率。通過協調和整合業(ye) 務流程,並結合信息係統實現部分業(ye) 務流程的自動化,幫助組織獲得更高的效率。
主要優(you) 化流程1:以領代訂流程
根據數據的整合分析,為(wei) 完善省內(nei) 外圍係統與(yu) 供應鏈係統全業(ye) 務流程對接,實現供應鏈與(yu) 終端係統對訂單、入庫單、出庫單的接口調用回傳(chuan) 及供應鏈相關(guan) 流程單據的自動生成,實現供應鏈與(yu) 終端係統流程銜接,提高采購效率。
主要優(you) 化流程2:“一碼到底”數據貫通
構建“一碼到底”數據平台,實現供應鏈、工建、綜資、資產(chan) 管理、運維、報廢平台等係統的數據貫通。
五、信息化實施意義(yi)
隨著通信市場交易規模的快速增長,精益供應鏈服務已成為(wei) 市場運營和企業(ye) 供應鏈管控的不可或缺部分。而供應鏈數據分析在精益運營中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並成為(wei) 通信行業(ye) 及其供應鏈服務快速發展的保障和助推器。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供應鏈運營平台項目是提升行業(ye) 服務與(yu) 決(jue) 策管理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項目總體(ti) 運營績效上升到一個(ge) 新的台階,順應行業(ye) 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六、下一步建設計劃
一是持續高壓推動賬實相符,強化呆滯物資管控。
加大檢查問責力度,提升物資管理規範意識,有效防範管理風險。合理管控需求,建立物資主動共享機製,嚴(yan) 防呆滯反彈。一是加大檢查問責,不定期開展現場突擊檢查、盤點,通報問題,嚴(yan) 肅問責。二是完善日常管控,以省庫為(wei) 試點,針對性開展審計控製點日常化管控,成果全省推廣。確保呆滯物資占比低位運行。
二是定製開發移動端5G項目監控看板,提供便捷詳實的數據查詢。
通過快速便捷的查詢核心數據信息,實施管控全省各地市的5G項目建設的規模進度以及主設備物資的到貨和配送情況,為(wei) 全省5G項目建設的統籌監控及運營決(jue) 策奠定基礎。
三是開發終端物資專(zhuan) 項管控平台,推進終端物資精準化管理。
通過數智化手段實現逐一化追蹤和數據統計決(jue) 策管理,更進一步地有效助力山東(dong) 移動解決(jue) 5G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終端物資的供應問題,為(wei) 省市協同交流,信息聯通提供可視化渠道。
山東(dong) 移動將繼續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擘畫的宏偉(wei) 藍圖,錨定集團公司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的戰略目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推進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發新動能,為(wei) 打造現代數智化供應鏈管理體(ti) 係持續發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