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概況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分公司,是中國電信首批在海外上市的四家省級公司之一,是浙江省內(nei) 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的電信運營企業(ye) 。公司旗下擁有11個(ge) 市分公司、63個(ge) 縣(市)分公司、1個(ge) 直屬單位(省長途電信傳(chuan) 輸局)、2個(ge) 專(zhuan) 業(ye) 分公司(省公用電話分公司、省號碼百事通信息服務分公司)。
二、案例介紹
(一)建設背景1. 戰略背景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供應鏈發展國家戰略,落實集團工作會(hui) 議要求,提升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快供應鏈數字化建設,加強支撐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具體(ti) 舉(ju) 措落地,保安全、強服務、提價(jia) 值,持續打造廉潔規範、高效協同、集約經濟、安全可靠、智慧運營的現代供應鏈運營體(ti) 係,向建設“國內(nei) 一流、央企領先的現代化企業(ye) 供應鏈”總體(ti) 目標邁出堅實步伐,集團公司決(jue) 定進一步推進集中倉(cang) 儲(chu) 體(ti) 係建設工作,並下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集中倉(cang) 儲(chu) 庫存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江電信積極響應集團建設管理要求,大力推進倉(cang) 儲(chu) 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
2. 問題分析
浙江電信原以地市分為(wei) 單位的三級倉(cang) 儲(chu) 物流運營體(ti) 係,存在采購集約力度弱、倉(cang) 庫數量眾(zhong) 多、庫存金額高等問題,存在較大的倉(cang) 庫管理風險。具體(ti) 包括:
(1)自有庫存高。浙江電信通用物資庫存金額與(yu) 呆滯物資庫存金額居高不下,物資共享及流轉效率低,相應庫存及呆滯管理指標均在全集團排名靠後;
(2)供應商管理協同難。浙江電信原分散管理模式下,存在對供應商的談判能力弱,對供應商管理難度大、地市分散檢測背景下,送檢率低,物資質量管理不足、供應商供貨不及時,送貨數量穩定性差等問題;
(3)單據流程不規範。各地市自行下單、掛賬、付款,存在單據操作標準不統一、流程不規範、付款不及時等問題。例如為(wei) 了在保證市場響應的同時滿足庫存指標,分公司存在未及時收貨入庫、係統外領用等不規範操作,造成庫存賬實不符,存在較大經營風險;
(4)倉(cang) 儲(chu) 集中率低。倉(cang) 儲(chu) 資源較分散,人力、倉(cang) 庫、設施存在交叉冗餘(yu) 。縣庫數量較多,省庫麵積不足,存在倉(cang) 儲(chu) 資源分配不合理、管理優(you) 勢不突出等問題。
(二)主要做法
1. 優(you) 化倉(cang) 儲(chu) 集約策略
(1)成立訂單與(yu) 配送中心
通過訂單及倉(cang) 儲(chu) 物流集約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加強操作規範,實現降本增效,有效控製庫存風險。
(2)構建兩(liang) 級倉(cang) 儲(chu) 管理體(ti) 係
1)設立省級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集中存放供應商VMI備貨物資,響應地市批量備貨需求,集中配送至市分屯庫,具備集貨、備貨、儲(chu) 存、配貨、加工等主要功能;
2)弱化地市分屯庫:存放當期建設或市場需要的自有物資、應急相應物資和逆向回收物資等,具備臨(lin) 時存儲(chu) 和中轉功能;
3)逐步取消縣分屯庫:臨(lin) 時存放待建工程物資、營銷物資、辦公用品等,短期維持現狀以支撐生產(chan) ,逐步取消縣庫。
圖1 兩(liang) 級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示意圖
(3)建立與(yu) 集中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相適應的物資分類分級存儲(chu) 體(ti) 係
建立物資存儲(chu) 規則,在保障物資及時供應的前提下,推進庫存物資“橫向”、“縱向”集中倉(cang) 儲(chu) ,提高物資集中存儲(chu) 度。橫向推動工程建設、運維營銷、行政辦公等各類物資納入配送中心、分屯庫集中存儲(chu) ;縱向推動物資由縣庫向地市分屯庫、地市分屯庫向省配送中心集中存儲(chu) ,持續提升儲(chu) 備集約度。
(4)建立采購‐需求聯動、省‐市聯動機製
充分調動需求部門縱向管理職能,開展年度需求預測與(yu) 月度、季度備貨需求管理,協調省公司需求部門組織地市公司填報物資需求,由省公司需求部門審定後提交采購部組織備貨。
2. 做優(you) 做強省級配送中心
充分考慮浙江電信倉(cang) 儲(chu) 網絡整體(ti) 布局,結合物流服務水平和物流成本,設置杭州、寧波、金華、溫州4個(ge) 配送中心,實現200公裏、4小時響應服務圈。
圖2省級配送中心示意圖
秉承共享節約的原則,在省配送中心所在城市,配送中心與(yu) 地市分屯庫共享倉(cang) 儲(chu) 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其中杭州配送中心利用中通德清物流園區現代化資源,做全國標杆。
在保證滿足配送時限的要求下,盡可能降低主實業(ye) 總物流成本。終端等價(jia) 值高、體(ti) 積較小的物資(庫存持有成本較高、物流成本較低的物資),可以在德清物流園區集中倉(cang) 儲(chu) ,合理控製庫存,充分降低主業(ye) 庫存持有成本;光纜等價(jia) 值低、體(ti) 積較大的物資(庫存持有成本一般、物流成本較高的物資),可以分散在4個(ge) 配送中心,降低實業(ye) 物流成本。
加強主實業(ye) 協同和資源共享,充分利用主實業(ye) 現有資源進行配送中心和分屯庫建設,通過推進倉(cang) 儲(chu) 業(ye) 務托管、外包提升專(zhuan) 業(ye) 化管理水平。
3. 推進地市分屯庫標準化
將地市分屯庫建設為(wei) 本地區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的中轉節點,加強分屯庫軟硬件水平建設,提升運營保障能力。
(1)製定分屯庫標準化建設方案。根據倉(cang) 庫星級評定標準,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充分征求地市公司的意見,對地市分屯庫建設標準、評定方法和管理流程等進行補充完善,製定地市分屯庫標準化建設方案。
(2)組織培訓宣貫。省公司組織對地市公司進行分屯庫標準化建設培訓。
(3)試點分屯庫標準化建設。省公司根據各地市公司軟硬件條件、基礎管理水平等因素,集中確定地市分屯庫標準化建設試點。試點單位製定分屯庫標準化建設工作推進計劃,上報省公司審核。
(4)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根據分屯庫標準化建設方案和經省公司審定的工作推進計劃,試點單位在硬件建設方麵進行庫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在軟件建設方麵,合理設置人員崗位、加強業(ye) 務操作流程培訓和日常輔導,建立績效考核體(ti) 係等。
(5)評審驗收,總結經驗,全省推廣。省公司根據標準化建設方案對市分屯庫標準化建設成果進行驗收,對驗收通過的單位授予星級倉(cang) 庫稱號。依據試點經驗形成推廣模板,全省推廣實施。
4. 完善倉(cang) 儲(chu) 配送一體(ti) 化體(ti) 係
持續完善與(yu) 兩(liang) 級集中倉(cang) 儲(chu) 架構相適應的運輸配送體(ti) 係,整合配送資源,創新配送模式,提升服務水平,保障服務質量,確保物資供應。
(1)明確全省配送管理體(ti) 係架構。對於(yu) 正向配送,原則上從(cong) 供應商出發的為(wei) 幹線配送,從(cong) 配送中心出發的為(wei) 支線配送,從(cong) 分屯庫出發的為(wei) 末梢配送,各省公司要明確各級配送業(ye) 務的內(nei) 涵和功能定位。
(2)明確各級配送主體(ti) 。集團公司統一配送範圍內(nei) 的物資,要使用集團公司選擇的配送主體(ti) ;統一配送範圍以外,集采合同規定了配送方式的物資,要按照集采合同執行;對於(yu) 其它物資,幹線配送可由供應商負責或委托第三方物流自提;支線配送可劃分區域由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末梢配送應區分物資品類分別采用班車配送(含自有車輛或第三方物流)、需求單位自提、員工提帶貨、合作夥(huo) 伴配送等配送方式。
(3)明確配送計價(jia) 與(yu) 服務標準。供應商配送按照物資采購合同執行,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按照采購規範要求確定服務單位、計價(jia) 標準和服務質量。
5. 精簡縣庫
減少低效冗餘(yu) 的縣級分屯庫數量,降低縣區公司物資管理工作量與(yu) 管理風險,真正發揮供應鏈管理對一線經營發展的“倒三角”支撐能力。
(1)製定實施方案。省公司統籌製定縣庫精簡實施方案,將距離地市分屯庫較近、保管條件較差、庫存規模較小的縣庫列入重點壓降範圍。
(2)組織培訓宣貫。省公司組織對省、市公司相關(guan) 部門進行縣庫精簡方案的宣貫與(yu) 培訓。
(3)明確試點範圍與(yu) 推進計劃。省公司采購部門牽頭組織各地市公司對縣庫進行係統梳理,根據縣庫物資品類與(yu) 總量、物資管理水平、利用率等因素,確定開展縣庫精簡的試點地市範圍。試點地市公司製定縣庫精簡工作推進計劃,上報省公司審核。
(4)開展縣庫精簡試點工作。主要包括:①清理縣區物資。試點市公司組織各縣區公司對現存物資進行全麵清理。通過領用出庫、統一調回市級分屯庫管理等方式完成縣庫物資的清理消化;②強化末梢配送。針對建設類、裝維類、票卡類、維護類、終端類等物資類型,選擇合適的配送主體(ti) ,製定配送規則。取消縣庫後,物資應直接配送至需求部門或單位;③調整物資需求與(yu) 受理流程。按照無縣庫模式調整物資的需求發起、需求受理、到貨簽收等流程,確定工作要求與(yu) 責任人;④實施穿越測試。按照調整後的物資需求與(yu) 受理流程,進行實單業(ye) 務穿測,及時優(you) 化完善;⑤關(guan) 閉縣區倉(cang) 庫。依據穿越測試結果,逐步關(guan) 閉區縣實體(ti) 倉(cang) 庫,在完成賬務結清的基礎上,向集團提交 MSS 係統倉(cang) 庫禁用需求,完成係統禁用。
(5)積極穩妥推進相關(guan) 人員分流安置。各單位對相關(guan) 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合理調整,並妥善安排轉崗工作,進一步優(you) 化公司人才結構。
(6)形成模板,全省推廣。依據試點經驗形成推廣模板,全省推廣實施。
三、建設成效與(yu) 價(jia) 值分析
通過構建集中倉(cang) 儲(chu) 物流體(ti) 係,極大推動了全省主業(ye) 采購體(ti) 係的規範化管理、提升了物資保障效率,避免賬實、賬賬方麵的風險,為(wei) 大幅提升庫存指標奠定了基礎。
(一)倉(cang) 儲(chu) 集約化
通過建設“4個(ge) 配送中心+11地市分屯庫”二級集中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總倉(cang) 儲(chu) 麵積7萬(wan) 平方,比三級倉(cang) 儲(chu) 體(ti) 係節約6.3萬(wan) 平方;有效提升配送中心、分屯庫物資集中存儲(chu) 率,省市庫集中存儲(chu) 物資占比超過80%。
表1 倉(cang) 儲(chu) 架構調整情況
倉(cang) 庫 | 原有三級倉(cang) 儲(chu) 架構 | 目前兩(liang) 級倉(cang) 儲(chu) 架構 | ||
數量(個(ge) ) | 麵積(平方) | 數量(個(ge) ) | 麵積(平方) | |
省庫 | 4 | 3000 | 4 | 20000 |
市庫 | 11 | 50000 | 11 | 50000 |
縣庫 | 79 | 80000 | 0 | 0 |
合計 | 94 | 133000 | 15 | 70000 |
(二)倉(cang) 庫標準化
按照集團星級倉(cang) 庫評定標準,推進全省倉(cang) 庫標準化建設,提升倉(cang) 庫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管理水平,支撐集約化物流體(ti) 係順利運作。
表2全省標準化倉(cang) 庫建設情況
序號 | 倉(cang) 庫名稱 | 倉(cang) 庫類型 | 集團要求 | 浙江目標 |
1 | 杭州電信庫 | 省級庫 | 二星 | 三星 |
2 | 寧波電信庫 | 省級庫 | 二星 | 三星 |
3 | 溫州電信庫 | 省級庫 | 二星 | 二星 |
4 | 金華電信庫 | 省級庫 | 二星 | 二星 |
5 | 嘉興(xing) 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二星 |
6 | 湖州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一星 |
7 | 紹興(xing) 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一星 |
8 | 衢州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二星 |
9 | 麗(li) 水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一星 |
10 | 台州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一星 |
11 | 舟山電信庫 | 市級庫 | 一星 | 二星 |
(三)縣庫精簡化
精簡全省100%縣庫,全部物資配送至支局、施工隊或現場。同時,優(you) 化末端配送體(ti) 係,全部地市開展班車製和一站式集成配送。
截止2019年末,精簡全省79個(ge) 縣庫,精簡比例100%。
圖3縣庫精簡進度
截止2019年末,班車線路116條,覆蓋點位757個(ge) 。
表3班車點位與(yu) 線路情況
分公司 | 班車線路 | 覆蓋點位 | 班車頻次 |
杭州 | 19 | 118 | 每周一次 |
寧波 | 8 | 100 | 每周一次 |
溫州 | 18 | 110 | 每周一次 |
嘉興(xing) | 13 | 95 | 每周一次 |
湖州 | 5 | 38 | 每周一次 |
紹興(xing) | 11 | 54 | 每周一次 |
金華 | 12 | 83 | 每周一次 |
衢州 | 6 | 24 | 每月兩(liang) 次 |
麗(li) 水 | 7 | 18 | 每月兩(liang) 次 |
台州 | 11 | 98 | 每周一次 |
舟山 | 6 | 19 | 每月兩(liang) 次 |
合計 | 116 | 757 |
(四)運營效能高
訂單中心正式進入規模運營,集約效益逐步顯現。具體(ti) 表現為(wei) :
1.響應時效縮短。2020年,浙江電信集約備貨物資整體(ti) 響應時效平均2.14天,其中訂單處理時效平均0.87天、物流時效平均1.17天。各分公司對一線的整體(ti) 響應時效均控製在3天以內(nei) ,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2.庫存風險降低。通過清理曆史舊賬和呆滯物資,確保庫存物資賬實相符,減少庫存經營風險;
3.倉(cang) 庫安全提升。通過進一步加強對全省倉(cang) 庫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風險;
4.係統操作規範。通過清理MSS庫位、撤掉50%以上的長期不用庫位,提升係統操作的規範性。
四、案例總結及可借鑒經驗
(一)配套資源高效匹配
強化全網供應鏈基礎設施、數據資產(chan) 、人員團隊等生產(chan) 要素利用,統籌發展,協同運營。進一步提升人員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與(yu) 運營能力,支持實現多崗位複用,進而保障充分發揮規模化運營帶來的集約效應,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大化發揮人力資源的巨大價(jia) 值。通過信息化建設推動供應鏈各環節的資源配置合理化,大幅減少資源浪費情況,保障運輸、存儲(chu) 、配送等各環節資源的高效流轉,提升供應鏈各環節資源配置效率,推進企業(ye) 降本增效,為(wei) 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閉環管理持續改進
推進業(ye) 務全流程優(you) 化升級,持續強化企業(ye) 閉環管理能力,全力保障供應鏈安全,打造高效高質的生態圈。建立價(jia) 值導向的績效評價(jia) 體(ti) 係,強化考核應用,持續改進提升倉(cang) 儲(chu) 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提升企業(ye) 在自然災害、疫情或突發事件的應急保障能力,保障供應安全。通過考核結果分析日常運營中的風險和不足,有的放矢,同時指導並督促相關(guan) 單位進行調整和優(you) 化,據此對合作單位進行獎懲,推動上下遊企業(ye) 提升供應效率、保障供應質量,促進生態圈攜手進步、高質量發展,提升生態價(jia) 值。
(三)IT信息化支撐賦能
充分發揮科技力量賦能作用,確保IT信息化支撐到位,推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積極提升產(chan) 業(ye) 價(jia) 值,支撐構建數字中國。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提高各環節人員工作效率,以大數據分析手段加強對需求、倉(cang) 儲(chu) 、庫存、配送等業(ye) 務的數據分析,充分挖掘物流數據價(jia) 值,做準做精物資供應需求,助力實現智慧采購、數字供應鏈。例如,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幹線自提、省內(nei) 支線配送、末梢配送各環節的配送過程的可視、可管和可控,方便客戶及時查詢物流配送信息,通過推進運營數字化、可視化、智慧化,大幅提升供應鏈上下遊運轉效能,全麵提升供應鏈價(jia) 值,賦能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
圖4 浙江電信智慧供應鏈管理平台(BI大數據模型DEMO)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