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蔡進在“數字化供應鏈及其發展”在線論壇中的講話

發布時間:2020-06-07 15:43:53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數字化供應鏈及其發展”在線論壇中的講話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2020年6月6日

首先非常感謝宋教授的精彩報告和兩(liang) 位企業(ye) 家的精彩點評!宋華教授的報告非常有理論深度,既有很高的學術價(jia) 值,也有很好的實踐價(jia) 值。報告中有很多豐(feng) 富的知識點,特別是以下幾個(ge) 方麵論述非常透徹,受益匪淺。

一、高度論述了數字化供應鏈發展的時代意義(yi) 。      

數字化供應鏈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chan) 物,是未來供應鏈創新的基本方向。首先,當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大環境需要數字化供應鏈。雖然宋華教授沒有專(zhuan) 門講到這一點,但是他的報告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數字化供應鏈的時代背景。上個(ge) 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由短缺經濟進入到過剩經濟,我國也是在上個(ge) 世紀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紀初,開始進入過剩經濟。這個(ge) 過程是一個(ge) 經濟社會(hui) 發展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對整個(ge) 社會(hui) 生產(chan) 的組織方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是要求生產(chan) 組織方式更加柔性。短缺經濟時,生產(chan) 經營方式是大批量、少批次的,對柔性生產(chan) 與(yu) 經營要求不高。在過剩經濟下,生產(chan) 經營方式變成了小批量、多批次,需要生產(chan) 組織方式更加具有柔性化來應對經濟社會(hui) 的變化。二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金融資本大量注入到經濟社會(hui) 中並越來越占主導地位。金融資本最大的特點是流動性強、變化頻率快。這就要求生產(chan) 組織方式更加敏捷,以適應金融資本快節奏、快頻率的變化方式。三是在宋教授發言中反複提到的,客戶要求不斷發生變化。消費的多變性,使得生產(chan) 組織方式一定要適應客戶個(ge) 性化、定製化的要求。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組織方式,或是傳(chuan) 統的供應鏈,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變化,所以必然需要數字化供應鏈。

其次,應對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風險和阻力,需要數字化供應鏈。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越來越柔性,越來越敏捷,越來越個(ge) 性化,尤其是金融資本注入並占主導地位以後,經濟運行的風險越來越大,“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發。隻有打造數字化供應鏈,才能提高抗風險能力,應對經濟運行過程中各種風險和阻力。

第三,綠色發展需要數字化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是我國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內(nei) 涵。從(cong) 供應鏈角度來看,協同邊界不斷擴大,從(cong) 之前的企業(ye) 之間協同、產(chan) 業(ye) 之間協同、區域之間協同,發展到人與(yu) 自然的協同發展。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中,人與(yu) 自然的協同更加凸現出來。自然界是變化無常的,流行疾病、自然災害無法預測。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wan) 物為(wei) 芻狗”。老天爺不會(hui) 是不會(hui) 專(zhuan) 門眷顧人類的。我們(men) 要實現人類自身的發展,就要與(yu) 多變的自然界進行協同,更需要敏捷的、柔性的數字化供應鏈。

可以說,數字化供應鏈是未來供應鏈持續發展的方向。誰能夠在數字化供應鏈領域領先發展,誰就領先了全球的供應鏈,甚至全球經濟。

二、完整表述了數字化供應鏈的基本內(nei) 涵。

宋華教授對數字化供應鏈基本內(nei) 涵的描述,學術性非常高,指導性非常強。

一是要以數據為(wei) 基礎。數字化供應鏈需要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組織和運行。

二是要以流程化為(wei) 依托。數字化供應鏈要求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最前端到終端,從(cong) 設計到消費的流程是暢通無阻、無縫銜接的。這是做數字化供應鏈的前提,也是目標。宋教授的報告重點談到數據流程化。他把數據流程提煉為(wei) “3+1”的框架結構,即設計鏈、供應鏈、客戶鏈加資金鏈,劃分的十分清晰,彼此間又是有機聯係,無縫銜接的。數字化要以流程化為(wei) 依托,單個(ge) 流程的數字化不能稱為(wei) “數字化”。例如在生產(chan) 過程中形成了自動化運營,隻是智能化生產(chan) ,不是數字化供應鏈;在倉(cang) 庫中用數字化管理,隻能叫做數字化倉(cang) 庫,是數字化供應鏈的組成部分,而不能叫做數字化供應鏈。同時我們(men) 也要通過數字化來形成流程化。

三是要以數據係統控製為(wei) 手段。特別提出供應鏈控製塔,它是可視的,可實施的,可持續改進的。隻有對數據進行係統控製,以及在控製中進行係統分析與(yu) 敏捷決(jue) 策的情況下,數據才是重要的。如果沒有係統控製,數據就是一盤散沙。

四是要以協同一致、敏捷高效、需求驅動為(wei) 目標。數字化的最終落腳點就是這三個(ge) 目標,這也是我們(men) 要實現數字化的目的。

三、科學闡述了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的基本方法。

一是數字化供應鏈是生產(chan) 組織方式+數字化+先進技術三者融合,缺一不可。數字化供應鏈前提是供應鏈的生產(chan) 組織方式的轉型升級,且要具化數字化本身的條件,依托先進技術形成數字化供應鏈。二是要形成數字化的運營機製。在供應鏈的生產(chan) 組織方式+數字化+先進技術的三者融合過程中,要有數字化的運營機製。三是要形成數字化的組織體(ti) 係和文化氛圍,以往在微觀層麵做供應鏈創新時通常不會(hui) 考慮機製與(yu) 文化的靈魂作用。而宋教授在報告中特別強調在打造數字化供應鏈時,要將人文與(yu) 組織方式和技術密切聯係起來,天人合一打造數字供應鏈。這一點十分重要。四是要形成數字化產(chan) 品。每一個(ge) 產(chan) 業(ye) 或企業(ye) ,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的最終要形成數字化產(chan) 品。數字化產(chan) 品並非是千篇一律,比如聯想、菜鳥、華為(wei) 等都在打造數字化供應鏈,最終形成不同的產(chan) 品。五是要有數字化的客戶體(ti) 驗;數字化產(chan) 品最終需要客戶接受,讓客戶獲得較好的體(ti) 驗。

四、準確把握了數字化供應鏈創新中現代生產(chan) 組織方式與(yu) 先進科學技術融合關(guan) 係。

宋華教授還提到了先進技術應用是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的關(guan) 鍵所在。數字化的供應鏈一定要有先進的技術支撐,從(cong) 宋教授的報告中,我們(men) 能夠發現供應鏈業(ye) 務與(yu) 技術存在對應的關(guan) 係。我們(men) 要推動5G、區塊鏈、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先進技術運用到供應鏈當中。特別是5G技術,一旦5G技術能夠成熟運用到供應鏈中,數字供應鏈技術也將成熟和發展起來。數字信用的特征是實時、透明、互聯、可追溯,要滿足以上要求,就離不開低延時,這與(yu) 5G的特點剛好相符。相信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數字化供應鏈也將快速發展。      

謝謝大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