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加大保供穩價、助企紓困和金融支持力度——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斷恢複

發布時間:2022-02-15 09:26:57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4,按可比口徑環比上升0.2點,連續3個(ge) 月上升,接近2021年同期水平,中小企業(ye) 對發展環境信心不斷恢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同時,受原材料價(jia) 格高企、海外訂單和運力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物流成本偏高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ye) 恢複和發展情況仍不樂(le) 觀。下一步,要繼續做好保供穩價(jia) ,著力助企紓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

協同優(you) 化融資環境

融資難、融資貴是長期困擾中小企業(ye) 發展的難點和痛點。“從(cong) 鼓勵地方法人銀行增加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貸款,到下調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利率,再到將兩(liang) 項直達工具轉換為(wei) 支持小微企業(ye) 的市場化政策工具,融資環境不斷優(you) 化,讓企業(ye) 發展更有底氣。”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說。

“我們(men) 建立專(zhuan) 項機製,省市縣聯動,推動兩(liang) 項直達工具又好又快落地浙江。”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閆真宇告訴記者,截至2021年年底,浙江省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累計向69.6萬(wan) 戶普惠小微企業(ye) 實施貸款延期還本,向803.6萬(wan) 戶普惠小微企業(ye) 發放信用貸款。

人民銀行將延期還本支持工具轉換為(wei) 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政策執行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底,對地方法人銀行投放的普惠小微貸款,按餘(yu) 額增量的1%提供資金激勵,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促進普惠小微企業(ye) 增量擴麵。

為(wei) 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湖南一方麵抓緊建設省中小企業(ye) 融資服務平台,實現30個(ge) 涉企部門數據共享,累計注冊(ce) 企業(ye) 16152家,接入金融機構27家;另一方麵,建立產(chan) 融合作“白名單”製度,整合稅務、市場監管、海關(guan) 等多方信息,對中小企業(ye) “精準畫像”,引導省內(nei) 各金融機構對“白名單”企業(ye) 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

長沙市日業(ye) 電氣有限公司是產(chan) 融合作製造業(ye) “白名單”企業(ye) 。麵對激烈市場競爭(zheng) ,企業(ye) 需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技術新產(chan) 品。在獲悉日業(ye) 電氣實際情況後,長沙銀行10天內(nei) 為(wei) 其發放1000萬(wan) 元流動資金貸款,幫助企業(ye) 承接生產(chan) 訂單;2020年又先後為(wei) 公司提供2000萬(wan) 元固定資產(chan) 貸款和2000萬(wan) 元流動資金貸款,將綜合授信提高到5500萬(wan) 元,幫助企業(ye) 加快廠房擴建。截至2021年11月,公司銷售收入超過2.5億(yi) 元。

紓困政策持續發力

受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環境影響,中小企業(ye) 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為(wei) 此,各地區、各部門出台一係列紓困解難政策,促進中小企業(ye) 平穩健康發展。

在安徽,停產(chan) 半停產(chan) 企業(ye) 幫扶行動持續開展,省市縣三級成立139個(ge) 工作專(zhuan) 班,累計走訪企業(ye) 4500餘(yu) 次,確定重點幫扶企業(ye) 346戶,截至目前,已有71.7%的重點幫扶企業(ye) 恢複生產(chan) ;在上海,全市開展的“促發展”大走訪工作中,共收到企業(ye) 問題訴求4747項,其中已辦結2651項,正在辦理2096項,企業(ye) 發展預期進一步穩定;在福建省莆田市,接電容量在160千伏安以下的小微企業(ye) 由國家電網供電公司負責投資采用低壓接入,安排專(zhuan) 項資金對申請低息貸款用於(yu) 繳交2022年一季度電費的工業(ye) 企業(ye) 給予貼息或貼現補助……

“我們(men) 將加強督查和評估,推動各地落實好現有惠企政策。強化中小企業(ye) 運行監測,及時推動出台新的針對性政策。”徐曉蘭(lan) 說。

浙江近日出台了《關(guan) 於(yu) 減負強企激發企業(ye) 發展活力的意見》。“《意見》出台後,預計全年為(wei) 企業(ye) 減負400億(yi) 元。”浙江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諸葛建介紹,省級財政首次專(zhuan) 門設立中小企業(ye) 紓困幫扶資金3億(yi) 元,對生產(chan) 經營暫時麵臨(lin) 困難但產(chan) 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zheng) 力的中小企業(ye) ,以及勞動密集、社會(hui) 效益高的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企業(ye) ,辦實事解難題。

“普惠精準服務是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介紹,在各部門努力下,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的服務質量有效提升:企業(ye) 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得到簡化,商標注冊(ce) 審查周期大幅壓縮,全國已建成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服務中心)1077家,各類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機構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ye) 服務供給……

擴大“專(zhuan) 精特新”規模

推動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要解難,更要培優(you) 。2021年,工信部著力構建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道路越走越寬。首先是遴選規模繼續擴大,第三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2930家,是第一、二批總和的1.5倍。其次,北交所的設立也為(wei) 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對接資本市場打開了新的大門。

成績取得還得益於(yu) 充分的資金支持。“2021年中央財政新增100多億(yi) 元獎補資金,分3批支持1000餘(yu) 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ye) 局局長梁誌峰介紹,在目前的4762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超五成企業(ye) 研發投入在1000萬(wan) 元以上,超六成企業(ye) 屬於(yu) 工業(ye) 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ye) 深耕行業(ye) 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ye) 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

以湖南為(wei) 例,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數量居中部地區第一位,專(zhuan) 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you) 是這群“小巨人”的共同特點。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操作係統為(wei) 根技術研發出的信息安全、雲(yun) 計算產(chan) 品,已經在能源、金融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已成長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焊管生產(chan) 基地,市場占有率連續4年居國內(nei) 第一。

梁誌峰表示,今年還將新培育3000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全麵啟動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培育工作,鼓勵各省加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規模。在他看來,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要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支持企業(ye) 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推動大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融通發展,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