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如何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如何保障商超快遞等重點行業平穩運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回應熱點問題

發布時間:2023-01-12 10:09:39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仍然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關(guan) 鍵。

如何做好養(yang) 老機構疫情防控?如何保障商超快遞等重點行業(ye) 平穩運行?怎樣進一步健全城鄉(xiang) 社區疫情防控體(ti) 係?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就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養(yang) 老機構疫情防控應總體(ti) 上嚴(yan) 於(yu) 社會(hui) 麵

全國有4萬(wan) 多個(ge) 養(yang) 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0多萬(wan) 人,其中多數高齡、失能、有基礎病。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重症風險比較高。

如何實現養(yang) 老機構“保健康、防重症”目標?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日前印發《養(yang) 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根據指南要求,養(yang) 老機構的疫情防控總體(ti) 上嚴(yan) 於(yu) 社會(hui) 麵。一個(ge) 地區的養(yang) 老機構是封閉管理還是有序開放管理,需要由當地黨(dang) 委政府或聯防聯控機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動態調整。

此外,李邦華還介紹,養(yang) 老機構需每天做好至少兩(liang) 次健康監測和每周兩(liang) 次核酸或抗原檢測,如果養(yang) 老機構自行聯係核酸檢測機構有困難,地方聯防聯控機製要給予協調;要落實養(yang) 老機構老年人分類分級健康服務,做到對重點老年人給予重點關(guan) 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識別”。

做好養(yang) 老機構醫藥保障工作同樣至關(guan) 重要。李邦華表示,要發揮定點協議醫療機構等作用,儲(chu) 備相應的藥物,通過遠程或者上門巡診診療服務,做到感染老年人診療的“早幹預”;要健全養(yang) 老機構感染者的轉運機製和就醫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

確保郵政快遞、商貿流通等行業(ye) 平穩運行

近期,藥品寄遞是群眾(zhong) 剛需。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為(wei) 做好重要醫療物資郵件快件的寄遞服務保障,國家郵政局督促指導郵政快遞企業(ye) 對醫療物資郵件快件進行特殊標記、重點保障以及優(you) 先投遞。同時,指導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對醫療物資郵件快件申訴優(you) 先辦理、快速處置。

“我們(men) 督促郵政快遞企業(ye) 對於(yu) 配送的醫療物資郵件快件要進行動態跟蹤和專(zhuan) 門監測。”邊作棟說,如果在傳(chuan) 遞過程中丟(diu) 失、損毀醫療物資郵件快件,鼓勵企業(ye) 采取在目的地購買(mai) 同類藥品等方式解決(jue) 用戶急需。

邊作棟還介紹,根據新階段行業(ye) 防控形勢變化,取消進口國際郵件快件“首站消毒”及生產(chan) 作業(ye) 閉環管理、從(cong) 業(ye) 人員定期核酸檢測等要求,同時優(you) 化操作環節,提升行業(ye) 運行效率。

春節是消費旺季,商場超市等地客流量較大。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一級巡視員耿洪洲表示,商務部製定了商場、超市、農(nong) 貿(集貿)市場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指導行業(ye) 做好防控工作,具體(ti) 包括做好員工自我健康監測、員工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等。

在加強環境衛生消毒方麵,耿洪洲表示,商超、農(nong) 貿(集貿)市場要每日開窗通風2-3次,商超要對公共用品和設施每日清潔消毒不少於(yu) 2次,農(nong) 貿(集貿)市場要對批發檔口進行集中統一清潔消毒,攤位經營者每日營業(ye) 後要及時消毒。

耿洪洲還表示,鼓勵顧客優(you) 先采用掃碼付款方式結賬,盡量減少人員接觸和排隊時間。鼓勵線下與(yu) 線上購物相結合,因地製宜開展即時零售、網訂店送等服務。

進一步健全城鄉(xiang) 社區疫情防控體(ti) 係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推動構建社區防疫工作共同體(ti) ,把居民群眾(zhong) 有效組織動員起來至關(guan) 重要。

在發布會(hui) 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一級巡視員李健表示,應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領導作用和村民委員會(hui) 、居民委員會(hui) 以及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作用,細化村民小組長、居民小組長、樓門棟長以及網格員的責任;創新社區與(yu) 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工作者、社區誌願者以及社會(hui) 慈善資源的聯動機製,完善社區誌願服務製度,動員居民群眾(zhong) 就近就便開展鄰裏互助等活動。

李健介紹,目前我國已有90%以上的村委會(hui) 和居委會(hui) 建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接下來要加快推進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與(yu) 其他機構一起有效協同發揮作用。

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如何協助做好“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服務保障工作?

李健表示,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要依托微信等渠道,與(yu) 重點人群及其家人保持聯絡,對沒有建立網上聯係的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采用“敲門行動”等方式,與(yu) 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共同上門,了解掌握這部分人群的身體(ti) 情況和服務需求,為(wei) 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服務打好基礎。

“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主要集中在就醫、用藥以及疫苗接種這三個(ge) 方麵。”李健說,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要加強與(yu) 家庭醫生、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轄區藥店、疫苗接種單位的對接,配合做好在線問診、就醫送藥、聯係轉診、引導疫苗接種等工作。同時還要注意組織鄰裏互助,設立“共享藥箱”,盡可能保障居民的用藥需求。

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中國疾控中心傳(chuan) 防處研究員常昭瑞在發布會(hui) 上就當前是否還應規範佩戴口罩予以回應。

常昭瑞介紹,當前國內(nei) 新冠疫情仍處於(yu) 不同流行階段,仍需繼續強調做好個(ge) 人防護,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尤其是在進入醫院、商場、超市、室內(nei) 會(hui) 場、機場車站等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飛機、火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時應全程規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

常昭瑞還表示,進入養(yang) 老機構、社會(hui) 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關(guan) 症狀時,近距離接觸或者護理新冠感染者以及有新冠感染相關(guan) 症狀人員時均應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另外,醫務工作者,交通運輸、商場、超市、餐飲旅遊、快遞、保潔等從(cong) 事公共服務以及密閉場所的工作人員也需規範佩戴口罩。

“在公共場所還需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咳嗽禮儀(yi) 以及環境通風消毒、清潔等防護措施。”常昭瑞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