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21 16:13:14 商務部網站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數字技術與(yu) 國際貿易領域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數字貿易已然成為(wei) 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力量。放眼全球,哪裏才是數字貿易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非RCEP區域莫屬。有研究顯示,RCEP數字貿易生態已經初步形成,各方著力完善RCEP區域內(nei) 國家數字貿易生態也正當其時。
從(cong) RCEP條款來看,其本身就對電子商務十分看重。RCEP電子商務章節是首次在亞(ya) 太區域內(nei) 達成的範圍全麵、水平較高的諸邊電子商務規則成果。這不僅(jin) 繼承了部分傳(chuan) 統電子商務規則,還首次就跨境信息傳(chuan) 輸以及數據本地化等議題達成重要共識,為(wei) 各成員國加強電子商務領域合作提供製度保障,有利於(yu) 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增強各成員國電子商務領域的政策互信、規製互認和企業(ye) 互通,大大促進區域內(nei) 電子商務的發展。
從(cong) 生效實施後的情況來看,RCEP數字貿易發展潛力巨大,這是由以下六大驅動力所決(jue) 定的。
一是龐大市場驅動。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它涵蓋全球29.7%的人口、28.9%的GDP以及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中國和東(dong) 盟兩(liang) 大市場。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16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cong) 22.6萬(wan) 億(yi) 元增至45.5萬(wan) 億(yi) 元,增長1.01倍,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39.8%。
二是貨物貿易驅動。RCEP生效後,區域內(nei) 貿易額持續走高。其中中國貨物貿易承受住了疫情的打擊,實現了持續增長。2022年上半年,我國與(yu) 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額達60423.1億(yi) 元人民幣,其中進口30282.8億(yi) 元人民幣,出口30140.3億(yi) 元人民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和5.6%。再看柬埔寨,其首季出口至RCEP成員國的商品總值增長了11%,對RCEP其他14個(ge) 成員國的出口總值高達19.56億(yi) 美元。
三是政策製度驅動。中國近年來十分重視數字經濟發展。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發展數字經濟形成係統部署,數字經濟頂層戰略規劃體(ti) 係漸趨完備,行業(ye) 與(yu) 地方形成落實相關(guan) 戰略部署的係統合力,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具備較強的政策製度優(you) 勢。尤其是2022年7月25日,國務院發函同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hui) 議製度,標誌著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得到完善,未來我國將更加係統、全麵地自上而下推進數字經濟戰略的實施。其他RCEP成員國也紛紛出台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四是技術發展驅動。近年來,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推廣應用,為(wei) 數字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chan) 業(ye) 基礎。數字貿易平台借助物聯網技術下的智慧倉(cang) 儲(chu) 及配送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通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降低融資信用門檻;以大數據積累優(you) 勢形成對市場的預判。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將持續推動數字貿易快速發展,助力數字貿易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與(yu) 資金流的高效配合與(yu) 流通。
五是基礎設施驅動。在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方麵,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與(yu) RCEP成員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得到進一步深化。例如,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總量達到20000列,今年1月至7月,通道發運外貿貨物9.2萬(wan) 標箱,比2021年同期增長52%;中老鐵路貨運列車全程最快僅(jin) 需30小時,運輸成本下降40%至50%。可以預期的是,隨著RCEP的生效,新一輪的基建大潮也將到來。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麵,中國可以說是領跑RCEP區域。來自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具備覆蓋3.2億(yi) 戶家庭能力,建成5G基站超過160萬(wan) 個(ge) 。其他RCEP成員國也在不斷加碼投資數字基礎設施成員國建設。
六是資本投入驅動。據艾瑞谘詢2021年的《全球數字貿易白皮書(shu) 》顯示,近5年來產(chan) 業(ye) 互聯網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日漸提升,資本持續湧入產(chan) 業(ye) 互聯網與(yu) 傳(chuan) 統行業(ye) 融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為(wei) 數字產(chan) 業(ye) 平台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2016年,電商2B領域的融資金額占比為(wei) 36%,2C領域的融資金額占比為(wei) 64%。2021年,電商2B領域的融資數量占比為(wei) 51%,較2016年增加了15%;而2C領域的融資數量較2016年下降了15%,占比為(wei) 49%,兩(liang) 領域已相差不大。
正如數字經濟的潛力在於(yu) 與(yu) 實體(ti) 經濟結合,數字貿易也不僅(jin) 僅(jin) 是數據服務、內(nei) 容的流動,也包括傳(chuan) 統貿易數字化內(nei) 容,這貫穿於(yu) 產(chan) 品設計、製造、交易、運輸、推廣、銷售等各個(ge) 環節。未來完善RCEP數字貿易發展生態,一方麵需要對標CPTPP、DEPA等高標準自貿協定,另一方麵需要麵向RCEP中的發展中國家,提出包含產(chan) 品設計、製造、交易、運輸、推廣、銷售、數據流通等方麵的數字貿易解決(jue) 方案,站在數字貿易生態發展的角度審視RCEP全部條款。
從(cong) 以上六大驅動力來看,未來RCEP區域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通關(guan) 便利化、投資自由化、數字基礎設施、普通基礎設施、跨境物流體(ti) 係、跨境數據流動、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的營商環境,進一步促進RCEP數字化蓬勃發展。從(cong) 目前情況來看,跨境數據流動滯後、區域基礎設施水平分化、數字經濟人才儲(chu) 備較少等因素製約著區域數字貿易發展。為(wei) 此,筆者提出以下四條建議:
一是推動我國企業(ye) 利用RCEP條款實現更好布局。一方麵推動物流企業(ye) 、基礎設施企業(ye) 、數字經濟平台企業(ye) 、數字服務企業(ye) 高質量“走出去”,在區域內(nei) 更好布局,暢通數字貿易通道;另一方麵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ye) 營商服務,切實加強為(wei) 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提供有關(guan) RCEP條款、原產(chan) 地證書(shu) 申請等內(nei) 容的高質量培訓,及時宣介RCEP區域內(nei) 國家有關(guan) 政策變動和市場信息,提供高質量各類營商服務,提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水平,助力企業(ye) 開拓市場。
二是各國政府加強跨境監管合作,營造更開放、活躍、包容的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助力區域內(nei) 跨境貿易健康持續發展。例如,研究推動各國跨境支付係統建立互聯互通機製,暢通結算渠道,提升跨境支付時效,探索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支付機構接入各國支付係統,提升本地結算效率,降低業(ye) 務成本。
三是培養(yang) 吸引更多數字貿易人才。積極推動建立跨學科、操作性更強的數字經濟高等教育、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加強產(chan) 學研結合,為(wei) 企業(ye) 輸送更多的人才;提高配套服務,打造更適合國際人才生產(chan) 生活的環境,吸引更多國際化人才落戶。
四是打造數實融合典型案例,增強各方互信,為(wei) 跨境數據更好流動奠定基礎。推動企業(ye) 用好RCEP成員國市場的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優(you) 勢,在當地打造數實融合的典型案例,這既有利於(yu) 企業(ye) 重組和利用全球要素資源,賦能當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也有利於(yu) 將自身利益與(yu) 當地用戶的利益牢牢地綁定在一起,樹立企業(ye) 品牌,減少數據跨境流動的阻力,從(cong) 而更好開拓RCEP市場。
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塑的當下,世界各國都時刻關(guan) 注著RCEP這個(ge) 全球最大自貿區的發展。若RCEP區域在數字貿易發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在跨境數據流動等方麵加強互信,將進一步彰顯亞(ya) 太地區堅持多邊主義(yi) 、堅持走區域經濟一體(ti) 化道路的承諾,為(wei) 全球貿易投資發展帶來確定性因素,助推經濟全球化更深入發展。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