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提速增效 成重慶與東盟經貿往來“動脈”

發布時間:2021-12-10 09:29:47 中國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老鐵路(成渝—萬(wan) 象)國際班列首趟列車9日到達磨憨口岸,標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再次提速增效。

記者從(cong) 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獲悉,自開通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帶動了重慶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多個(ge)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重慶與(yu) 東(dong) 盟國家經貿往來的“動脈”。

帶動多個(ge) 產(chan) 業(ye)

“汽摩、化工、食品,重慶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在逐年擴大。”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董事會(hui) 秘書(shu) 霍家鬆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zhuan) 訪時說,西部陸海新通道帶動了多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以重慶汽摩產(chan) 業(ye) 為(wei) 例,霍家鬆介紹,截至目前,陸海新通道摩托車整車及零配件開運行總貨值約95億(yi) 元(人民幣,下同),箱量約47000標箱,其中2021年貨值約36.5億(yi) 元,箱量約19000標箱。

“我們(men) 主要出口輕工產(chan) 品、生活消費品,進口東(dong) 南亞(ya) 的礦石、橡膠、大米等,有著廣泛的合作。”中國物流集團華貿鐵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兵說,這些合作帶動了雙方多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給企業(ye) 帶來大量機遇。

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東(dong) 盟已連續兩(liang) 年成為(wei) 重慶第一大外貿合作夥(huo) 伴,雙方的合作帶動了汽摩、輕工業(ye) 、食品等產(chan) 業(ye) 的發展。

不斷提速增效

西部陸海新通道首趟試運班列2017年5月10日首發。此前出口模式是江海聯運,相比於(yu) 長江水運通道,鐵路運輸具有時效性和穩定性。

霍家鬆介紹,重慶至北部灣港的鐵路運輸距離比重慶至上海的江運距離要短850公裏,重慶至北部灣港至東(dong) 盟的海鐵聯運通道比重慶至上海至東(dong) 盟江海聯運通道,運輸距離減少2100多公裏,全程運輸時間可縮短10天以上。

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為(wei) 西部陸海新通道再次按下了“加速鍵”。

霍家鬆介紹,在中老鐵路開通前,老撾是“陸鎖國”,重慶至老撾的貨物主要通過汽車陸路運輸,費用高昂,如果海運到東(dong) 南亞(ya) 港口,還需再轉汽運。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老撾就成了“陸聯國”,重慶至老撾的貨運時間將縮短至3天,貨物也可以借由這條鐵路轉運至泰國或者越南,大大降低企業(ye) 的運輸成本,貨運效率也大幅提高。

此外,在軟件設施建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立足具體(ti) 實務,依托鐵路集裝箱班列,銜接全球海運網絡,目前已形成“一次委托、一次保險、一單到底、一次結算”的全程服務模式。

一組數據見證了陸海新通道的發展壯大:2017年9月25日,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輸,從(cong) 此實現每周至少一班常態化運輸,2017年(全年,下同)運行47列,2018年運行609列,2019年運行923列,2020年運行1126列。

《“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50萬(wan) 標箱,跨境鐵路班列達到2000列。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介紹,重慶“一主兩(liang) 輔多節點”(以重慶主城區為(wei) 主樞紐,萬(wan) 州、涪陵為(wei) 輔樞紐,以黔江、長壽、合川、綦江、永川、秀山等為(wei) 重要節點的樞紐體(ti) 係)全麵開通陸海新通道班列,西北區域到重慶集結貨運和班列也實現常態化。此外,在鐵海聯運班列基礎上,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不斷完善。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