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8 10:01:04 經濟參考報

現代物流業(ye) 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chan) 業(ye) 。近期,四川、海南、湖南、江蘇等多地發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在敲定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的同時,細化實施路徑、重大項目,配套建立重大項目庫。根據相關(guan) 規劃,未來數年,大批物流重大工程將相繼落地,大規模物流樞紐集群、物流園區有望加速形成。
多地敲定物流發展規劃
近期,多地發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
《四川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四川將基本形成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經濟便捷、融合聯動的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力爭(zheng) 將四川建設成為(wei) 連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西部物流供應鏈中心和全國物流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江蘇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樞紐引領、內(nei) 聯外通、集約高效、智慧共享、綠色安全的現代物流體(ti) 係,努力把江蘇打造成為(wei) 全國物流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物流數字化建設先行區、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驗區。
海南提出,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國際化物流設施體(ti) 係,基本完成數字化物流服務體(ti) 係框架搭建,基本形成通達全球、服務全國的海洋物流和航空物流服務網絡體(ti) 係,多式聯運能力明顯加強,基本建成國際航運航空樞紐和麵向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的“國家大倉(cang) 庫”。
浙江提出,到2025年,浙江要成為(wei) 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物流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規劃建設快遞專(zhuan) 業(ye) 類物流園區12個(ge) ,快遞集散中心11個(ge) ;建成智能化、便利化的同城即時配送網絡,實現城市建成區智能快遞末端收投設施和行政村快遞服務全覆蓋,加快形成全國領先的郵政快遞服務體(ti) 係;全省快遞業(ye) 務量突破300億(yi) 件,形成日峰值超2億(yi) 件處理能力,快遞、郵政業(ye) 務收入超2000億(yi) 元。
北京物資學院教授王曉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各地結合自身區位特點展開布局,亮點之一是提出物流業(ye) 網絡化發展思路。例如,江蘇提出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ti) 係,湖南提出構建“通道+樞紐+網絡+平台”現代物流體(ti) 係,四川提出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作體(ti) 係。
王曉平認為(wei) ,加強物流網絡化規劃和布局,才能保證各地物流業(ye) 既突出重點又均衡發展。對於(yu) 物流業(ye) 而言,建設完善的物流網絡體(ti) 係才能真正實現“貨暢其流”。
“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地方‘十四五’物流規劃不一而論,但也有不少共性。一是重大局觀,在大局中定位區域物流發展;二是立體(ti) 布局,強調通道、樞紐、網絡、平台的協同性;三是數智發展,普遍強調數字科技等推進物流提質增效;四是融合發展,普遍提到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融合,以及物流與(yu) 電商等融合發展;五是普遍重視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物流行業(ye) 專(zhuan) 家楊達卿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重大項目工程有望加速落地
在提出總體(ti) 目標的同時,各地“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注重落地,明確了主要任務、實施路徑等,不少地方還配套建立了重大項目庫。
湖南提出促進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提升冷鏈物流發展水平、優(you) 化城鄉(xiang) 物流配送網絡、推動商貿物流提質升級、推進物流智慧化發展、提高綠色物流發展水平等10大主要任務。在提升冷鏈物流發展水平方麵,將加快懷化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建設20個(ge) 左右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特色基地,建設2至3個(ge) 中藥材冷鏈物流集散基地,打造1至2個(ge) 全國高端進口水產(chan) 品基地等。
江蘇提出,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wei) 骨幹、省級物流樞紐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為(wei) 支撐的物流樞紐體(ti) 係,新增5個(ge) 國家物流樞紐、5個(ge) 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40個(ge) 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建設28個(ge) 省級物流樞紐。在重大工程上,將實施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工程、物流園區織網工程、兩(liang) 業(ye) 融合創新工程、物流企業(ye) 上雲(yun) 工程、智力引擎升級工程、縣域物流提升工程、物流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工程、綠色快遞示範工程、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工程。
四川將通過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打造區域物流樞紐、布局物流園區來打造物流樞紐網絡。此外,四川圍繞做大航空物流、發展高鐵物流,敲定具體(ti) 的物流建設項目。其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項目涵蓋空港新城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園、天府空鐵公多式聯運物流港、資陽臨(lin) 空經濟區國際航空物流分撥中心、雙流區順豐(feng) 四川分撥中心產(chan) 業(ye) 園等。
海南將布局海口物流樞紐集群、洋浦物流樞紐集群、三亞(ya) 物流樞紐集群、東(dong) 方物流樞紐集群等四大物流樞紐集群,以及新海陸島物流園區、澄邁金馬物流中心、三亞(ya) 綜合物流園、瓊海綜合物流園、儋州綜合物流園、海南灣嶺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物流園、萬(wan) 寧烏(wu) 場港冷鏈物流園等七個(ge) 物流園區。
浙江計劃在全省各地市打造一批重點快遞基礎設施項目。在杭州,建設國際快遞雲(yun) 倉(cang) 、跨境供應鏈項目;在溫州,建設韻達浙南(溫州)快遞電商總部基地項目;在嘉興(xing) ,建設總投資122億(yi) 元的圓通嘉興(xing) 全球性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在紹興(xing) ,建設圓通速遞浙東(dong) 總部;在金華,分兩(liang) 期建設總投資12億(yi) 元的順豐(feng) 浙中供應鏈基地項目;在台州,建設規劃麵積660畝(mu) 的韻達快遞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園項目;在義(yi) 烏(wu) ,建設韻達小鎮韻達浙江總部項目。
因地製宜精準定位
受訪專(zhuan) 家表示,各地在發展現代物流業(ye) 時應因地製宜、精準定位。
王曉平認為(wei) ,各地應借鑒物流發達地區的經驗,以更高起點發展物流業(ye) ,並與(yu) 當地的地理位置、經濟狀況、人文特點相結合。例如,東(dong) 部沿海地區可以充分利用沿海優(you) 勢,建設發展與(yu) “外循環”相關(guan) 的物流能力,形成“向海”發展的國際物流中心;西部地區可以充分挖掘“一帶一路”的潛力,發展與(yu) 之相對應的物流實力,在增強“內(nei) 循環”能力的同時,適度提升在“外循環”中的能力,有序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部地區則應更好地挖掘在“內(nei) 循環”中的潛力,實現現代物流業(ye) 的轉型升級,連接東(dong) 部和西部,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從(cong) 而在未來向“外循環”要效益。
楊達卿認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應貼近需求,圍繞需求構建物流樞紐集群等。
對於(yu) 建設大規模物流樞紐集群和物流園區,王曉平建議,一是要充分論證,突出規劃設計的前瞻性,結合實際需求搞建設;二是在充分發揮存量作用的基礎上發展增量,充分發揮原有物流基礎設施的作用,結合新的需求打造高水平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三是要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力爭(zheng) 讓每一個(ge) 物流樞紐、物流園區充分發揮作用;四是要與(yu) 當地其他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在做好物流規劃的同時,做好當地產(chan) 業(ye) 布局的規劃設計;五是要提升物流樞紐和物流園區的應急能力,滿足應急物流的需要。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