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3 09:13:05 經濟日報

我國推進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明確具體(ti) ,為(wei) 我國航運業(ye) 盡早實現碳達峰奠定了基礎,也為(wei) 國際航運減排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航運業(ye) 是全球貿易的動脈,在推動世界經貿發展和穩定全球供應鏈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報告,當前國際貿易額的70%以上、國際貿易量的80%以上都是通過海運實現的。但與(yu) 此同時,航運業(ye) 的排放問題也長期受到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如何實現綠色轉型已成為(wei) 全球航運業(ye) 麵臨(lin) 的難題。
針對航運業(ye) 造成的汙染問題,國際海事組織(IMO)製定了有關(guan) 防止、減少和控製船舶汙染的《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MARPOL公約),其附則VI正是致力於(yu) 減排船舶大氣汙染物。隨著國際地位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提升,我國作為(wei) 該公約的締約國之一,在維護、執行和發展MARPOL公約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效踐行了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的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要求。
首先,我國積極與(yu) 國際航運減排規則相接軌,推動國內(nei) 航運業(ye) 綠色發展。借鑒IMO通過“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提升船舶節能減排設計水平的做法,我國於(yu) 2012年發布《營運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驗證方法》和《營運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驗證方法》。借鑒MARPOL公約中“船舶排放控製區”(ECA)的政策,我國2015年開始依據大氣汙染防治法,在沿海水域設立船舶排放控製區,2016年我國發布了《船舶發動機排氣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一、二階段)》,以更嚴(yan) 格的標準控製船舶的大氣汙染物排放,從(cong) 2017年起不斷增加限製船舶使用燃料油硫含量控製要求的水域範圍。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發布了《船舶能耗數據收集管理辦法》,要求進出我國港口400總噸及以上或者主推進動力裝置750千瓦及以上的船舶按規定的方法和程序收集船舶油耗、航行時間、航行裏程、貨物周轉量等數據,為(wei) 構建船舶碳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實(MRV)體(ti) 係打下了基礎。
其次,我國積極為(wei) 國際航運減排框架的建立建言獻策。作為(wei) 貿易大國和航運大國,我國已連續16次當選IMO的10個(ge) A類理事國之一,在國際航運溫室氣體(ti) 減排、船舶能效等重大議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hui) 第72屆會(hui) 議通過了基於(yu) 我國方案製定的船舶溫室氣體(ti) 減排初步戰略,推動航運業(ye) 減排進程進入快車道。中國起草了《鼓勵成員國製定和更新減少航運溫室氣體(ti) 排放的國家行動計劃》,鼓勵成員國采取自願措施,從(cong) 國家層麵推動航運溫室氣體(ti) 減排。該決(jue) 議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一致認可,並於(yu) IMO第75屆環保會(hui) 以會(hui) 議決(jue) 議的形式通過。中國提出了船舶溫室氣體(ti) 減排營運能效評級措施,這是發展中國家首次針對海運溫室氣體(ti) 減排提出一整套製度設計方案,並經過艱難的談判和與(yu) 各方的密集磋商,贏得了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以及行業(ye) 組織的支持,成功打掉了歐盟提出的剛性的船舶營運能效限值的激進方案。該方案獲得IMO環保會(hui) 一致支持,已被IMO納入MARPOL公約修正案草案中。
同時,我國自2010年起便開始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基於(yu) 國際航行船舶岸電係統操作標準處於(yu) 空白、船舶靠港連接岸電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的情況,我國主導完成了《國際航行船舶岸電係統安全操作導則》,為(wei) 國際航運綠色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
最後,我國積極研發減排技術,推動國際航運綠色轉型。為(wei) 適應航運節能減排要求,我國相關(guan) 機構不斷推進航運減排技術的研發工作。比如,“十二五”期間,我國開始推動集裝箱碼頭廣泛使用的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工作,目前已建成多個(ge) 生產(chan) 規模和作業(ye) 效率處於(yu) 全球領先水平的全電力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使用電力驅動自動導引車完成水平運輸,這些都大量減少了港區大氣汙染物排放和溫室氣體(ti) 直接排放。此外,為(wei) 實現IMO“限硫令”,我國支持相關(guan) 機構預先開展船舶加裝廢氣清洗係統(EGCS)技術開發,多家企業(ye) 已能夠提供技術成熟的廢氣清洗係統,滿足了船舶加裝廢氣清洗係統的全球市場需要,為(wei) 全球國際航行船舶適時滿足IMO的2020年船舶燃油硫含量限製新要求創造了條件。
長期以來,我國重視航運業(ye) 減排問題,推進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明確具體(ti) ,為(wei) 我國航運業(ye) 盡早實現碳達峰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相關(guan) 機構還在開發或應用動力電池或者氫燃料電池驅動運輸船舶,以及一些港口正在開發製造動力電池驅動港作拖輪的實踐,將為(wei) 國際航運減排提供新的經驗和方案。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