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蘇伊士運河被堵為何刺痛世界經濟敏感神經?

發布時間:2021-03-29 11:37:14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3月23日,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超大重型貨船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蘇伊士運河航運被迫暫停。這一“堵”,不僅(jin) 卡住了國際海運的一個(ge) 咽喉要道,也刺痛了世界經濟的敏感神經。

眾(zhong) 所周知,位於(yu) 歐、亞(ya) 、非三洲交界地帶的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通道之一。據業(ye) 界人士估算,此次堵塞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損失約為(wei) 每小時4億(yi) 美元。目前,“堵”在蘇伊士運河的貨船已經多達300多艘。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貨船可選擇原地等待或繞行好望角。目前,暫時沒有貨船選擇繞道,因為(wei) 繞行好望角意味著從(cong) 亞(ya) 洲到歐洲的航程增加約兩(liang) 周時間。

此次蘇伊士運河停航,最受打擊的是國際貿易。安聯研究報告顯示,蘇伊士運河每中斷一周,全球貿易增長就可能減少0.2個(ge) 至0.4個(ge) 百分點。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疫情影響的國際貿易開始緩慢複蘇,但仍有很強的脆弱性。其中,供應鏈是較為(wei) 突出的問題。此次蘇伊士運河堵塞讓全球供應鏈問題更加凸顯。

全球供應鏈受阻,讓剛剛看到複蘇曙光的全球製造業(ye) 再次遭遇重擊。年初以來,受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的全球製造業(ye) 開始複蘇,但仍麵臨(lin) 供應鏈恢複不足、運輸成本較高、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多數生產(chan) 商沒有預先儲(chu) 備大量生產(chan) 物資。如果蘇伊士運河遲遲不能複航,那麽(me) 供應鏈受阻將加劇原材料短缺問題,推高生產(chan) 成本,導致交付延遲,甚至是生產(chan) 中斷,製約製造業(ye) 複蘇。

蘇伊士運河堵塞,讓原本就舉(ju) 步維艱的國際航運業(ye) 雪上加霜。從(cong) 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貿易複蘇影響,國際航運需求大幅提升,甚至出現集裝箱一“箱”難求的“火爆”局麵,運費大幅上漲。此時,國際航運主要通道蘇伊士運河堵塞,將使國際航運業(ye) 進一步承壓,加劇集裝箱短缺局麵,可能導致海運價(jia) 格尤其是歐亞(ya) 間航線價(jia) 格暴漲,進一步加大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一艘巨輪擱淺,引發國際擔憂,一方麵凸顯了蘇伊士運河和國際海運的重要性;另一方麵,也反映出世界經濟複蘇的脆弱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在2020年遭遇重創。盡管國際機構普遍預測世界經濟將在今年迎來複蘇,但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製造業(ye) 的複蘇,都還不穩固,任何的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都將對複蘇進程產(chan) 生影響。

短期看,此次擱淺事故還不會(hui) 對國際貿易和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格局產(chan) 生影響。一旦救援成功,運河恢複通行,其帶來的供應短缺、交付延遲、運費升高等問題,將很快迎刃而解。但是,如果運河堵塞超過兩(liang) 周,甚至是更長時間,那麽(me) 將對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帶來嚴(yan) 重打擊。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繼續。負責救援的打撈公司表示,如果一切就緒,擱淺巨輪最快能在下周開始脫困。此次事故也讓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上的各環節更加警惕,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ge) 籃子裏”,無論是運輸方式還是供應渠道,都需要更加多元化,有備無患,以減少突發情況帶來的損失。(郭 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