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08 11:31:51 人民日報

12月8日,人民日報刊發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專(zhuan) 題報道:《增運力 穩市場 保暢通》,聚焦各地各部門共謀對策,幫助外貿企業(ye) 排憂解難,積極化解國際集裝箱海運不暢問題,有效應對國際海運變化,化危為(wei) 機。全文如下↓↓↓
“堵點”增多、一艙難求、一箱難求……去年下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集裝箱海運運轉不暢,運力緊張、運價(jia) 上漲成為(wei) 全球普遍現象,給我國一些企業(ye) 特別是外貿企業(ye) 帶來不小壓力。針對這一情況,交通、商務、工信等有關(guan) 部門,以及航運、港口、集裝箱生產(chan) 等企業(ye) 紛紛行動起來,群策群力、共謀對策,幫助外貿企業(ye) 排憂解難。各地各部門及相關(guan) 企業(ye) 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記者進行了采訪。
運力緊張 運價(jia) 上漲
海運不暢給外貿企業(ye) 造成不小壓力
“6月上旬,心情十分緊張,生產(chan) 線一度差點被迫停掉!”浙江巨一集團是一家生產(chan) 鞋類產(chan) 品的外貿企業(ye) ,年出口額近1億(yi) 美元,產(chan) 品主要銷往歐美國家。讓董事長潘建中緊張的主要原因,正是國際海運不暢,“訂單不缺,可廠房裏積壓了200個(ge) 貨櫃的鞋品。一來,倉(cang) 儲(chu) 空間有限;二來,拿不到回款,資金成了問題。”
同我國大多數出口企業(ye) 一樣,巨一集團與(yu) 國外客戶簽署的是FOB條款貿易合同,即由境外買(mai) 家負責物流、支付運費,理論上不受運價(jia) 波動的影響。“以前,我們(men) 不用操心出口物流。但現在全球海運不暢,國外客戶也很難解決(jue) ,我們(men) 隻好自己想辦法。”潘建中告訴記者,“十萬(wan) 火急”之時,中遠海運在交通、商務等部門積極協調下向企業(ye) 伸出援手、安排運力,“6月下旬起,每周安排10至15個(ge) 貨櫃出海。進入8月,生產(chan) 基本恢複正常,資金周轉也暢通了,我們(men) 又敢接訂單了。”
國際海運,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暢通全球貿易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國,約95%的國際貿易貨物量都是通過海運完成的。然而,去年以來,疫情在全球蔓延讓國際海運市場持續承壓。
最直接的影響,是周轉不暢、運力緊張。
“受疫情影響,一些國家港口嚴(yan) 重擁堵,內(nei) 陸運輸循環受阻,船員供給持續緊張,包括錨地待泊和碼頭作業(ye) 時間在內(nei) 的船舶在港時間大幅延長。”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大山表示,今年8、9月份,全球主幹航線準班率已從(cong) 正常情況下超過70%下降到低於(yu) 20%。據統計,過去,班輪從(cong) 上海到美國西部港口、美國東(dong) 部港口、歐洲西北部港口往返一趟的時間分別約為(wei) 46天、76天、82天,但今年7月以來,時間分別拉長到61天、87天、99天。
在船舶周轉時間拉長導致運力緊張的同時,集裝箱周轉也受到很大影響,大量空箱在一些境外港口和貨場積壓。一段時間市場上“一艙難求”“一箱難求”,成為(wei) 製約國際貿易的瓶頸。
外貿需求旺盛、運力有效供給不足,造成運價(jia) 上漲。
“去年上半年,海運市場需求下降、處於(yu) 低穀。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全球貿易複蘇,各國海運需求快速恢複。”賈大山表示,與(yu) 2019年供求基本平衡、略有富餘(yu) 的狀態相比,因為(wei) 周轉效率下降,有效運力供給出現了15%以上的損耗,這對市場上約60%的長期運輸協議合同影響較小,運力不足集中表現在40%的現貨市場,從(cong) 而造成全球海運集裝箱運價(jia) 大幅上漲。
據賈大山介紹,今年春節後到3月底,供需矛盾相對緩和,國際集裝箱市場運價(jia) 曾連續8周下降,但4月份以後,受蘇伊士運河堵航事件、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肆虐等影響,全球各主要航線運力持續緊張,運價(jia) 出現普遍性上漲。
“政府部門推動港航企業(ye) 和進出口企業(ye) 加強合作,倡導大家互利共贏,讓我們(men) 得到了實惠。”讓潘建中安心的是,中遠海運給出的價(jia) 格與(yu) 市場上平均運價(jia) 相比有明顯優(you) 惠。
增加運力 穩定市場
政府部門和相關(guan) 企業(ye) 積極行動保障海運暢通
一家家外貿企業(ye) 經營企穩、我國外貿保持較快增長背後,是政府部門和相關(guan) 企業(ye) 采取的一係列措施。
——增加運力供給,化解“一艙難求”。
“去年三季度起,中遠海運已將全部運力投入市場,公司運力達到曆史峰值。”中遠海運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中遠海運在積極加大市場租船力度的同時,將現有航線船舶加速、騰出運力,增加歐美幹線艙位供給,並組織運力提供加班船、增開專(zhuan) 線,以提供更多艙位。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已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積極協調和引導班輪公司加大對我國出口航線運力投入。前三季度,各主要班輪公司在中國主要出口航線投入的艙位數較2020年同期增長27%以上,明顯高於(yu) 全球艙位數同期4.5%的增幅。
港口企業(ye) 也積極行動起來。去年二季度起,寧波舟山港對外貿班輪公司采取了船舶優(you) 先靠泊、拖輪引航費用減免、免堆期延長等措施,爭(zheng) 取外貿船舶前去靠泊、調箱。
——積極調運和生產(chan) 空箱,化解“一箱難求”。
一方麵,加快境外空集裝箱回運。中遠海運通過加掛港口等方式用足回程艙位,加快海外空箱回調,今年前10個(ge) 月,從(cong) 海外累計回調空箱超490萬(wan) 標箱,同比增加23.6%。
另一方麵,加快生產(chan) 新箱。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積極協調我國集裝箱製造企業(ye) 全力擴大產(chan) 量,使月產(chan) 能由20萬(wan) 標箱提升至曆史上最高的50萬(wan) 標箱。隨著我國新造箱產(chan) 能釋放,空箱周轉加快,空箱短缺情況已基本得到緩解。目前,我國主要集裝箱生產(chan) 企業(ye) 新箱庫存已經超過70萬(wan) 標箱,新箱供給有充足保障。
——加強供需對接,維護市場穩定。
在我國,許多外貿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因對出口運輸不熟悉,往往委托貨代企業(ye) 辦理手續。艙位緊張的情況下,部分貨代企業(ye) 對海運費加價(jia) 較高,增加了中小企業(ye) 壓力。針對這一問題,中遠海運借助Syncon Hub外貿電商平台,拓寬直接服務廣大中小貨主的渠道。目前,該平台已覆蓋我國所有外貿航線,實現自助價(jia) 格查詢以及在線確認訂艙等功能。中遠海運還推出增開中小直客加班船、建立中小客戶優(you) 先放艙監督機製、開設中小客戶電商專(zhuan) 線等暖心舉(ju) 措,前10個(ge) 月服務的中小客戶箱量同比增長9.5%。
有效應對 穩定恢複
成功應對國際海運變化,
不僅(jin) 能化險為(wei) 夷,還能化危為(wei) 機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完成115.5億(yi) 噸、2.1億(yi)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8.9%、9.5%,兩(liang) 年平均分別增長5.9%、4%;外貿貨物吞吐量達35.4億(yi) 噸,同比增長5.2%——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航運市場正持續穩定恢複。
采訪中記者發現,對我國企業(ye) 來說,成功應對國際海運變化,不僅(jin) 能化險為(wei) 夷,還能化危為(wei) 機。
外貿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一些競爭(zheng) 對手因受疫情影響,或無法開工或難以出口,而我們(men) 無論是生產(chan) 還是出口,都能正常開展,由此獲得大量訂單。”浙江台州市正特股份公司副總裁張美麗(li) 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生產(chan) 和出口戶外休閑家具,這兩(liang) 年,盡管國際海運價(jia) 格上漲抬升了產(chan) 品售價(jia) ,但歐美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我們(men) 甚至可以‘挑選’客戶。”
我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複方麵都走在世界前列,讓外貿企業(ye) 收獲了更多市場機會(hui)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國際市場份額分別約為(wei) 13.2%、14.5%、12%,同比分別提升了0.8、0.9、0.8個(ge) 百分點,繼續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外貿企業(ye) 與(yu) 航運企業(ye) 的緊密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
“采用FOB方式,海運物流交給海外客戶。現在,我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簽訂CIF條款貿易合同(出口企業(ye) 負責運輸、支付運費),自己設置海外倉(cang) 、組織物流。”張美麗(li) 表示,疫情考驗之下,我國骨幹航運企業(ye) 以穩定高效的表現贏得了更多認可。
采訪中,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表達了對海運市場不確定性的擔心。從(cong) 需求看,隨著各國經濟逐漸恢複,國際貿易有所回暖,有機構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貨運量增幅在6%至9%之間。從(cong) 運力供給看,全球現有2400萬(wan) 標箱的集裝箱船隊運力絕大部分已投入運營,全年運力預計增長不足5%,不及需求增速。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供需失衡仍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應對變局,需要企業(ye) 深化長期合作。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鼓勵外貿企業(ye) 和航運企業(ye) 簽訂長期運輸協議,保障運力供給、降低運價(jia) 水平。中遠海運也積極與(yu)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加強對接、簽訂長期運輸協議,提供穩定的長期運輸價(jia) 格及運力支持。今年1月,他們(men) 與(yu) 美的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集裝箱運輸、“端到端”物流供應鏈等方麵深度合作。截至11月初,雙方全航線合作量同比增長超過600%。
除加大長期運輸協議比重之外,賈大山建議,我國應在建設、監管等方麵采取措施應對疫情對海運業(ye) 帶來的挑戰: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韌性;加速推動自動化碼頭和智慧物流建設,提高供應鏈安全可靠水平;強化相關(guan) 監管舉(ju) 措,推動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