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9 09:51:35 中國紀檢監察報

3月18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發布《2020貿易和發展報告》更新版,報告稱,中國去年下半年的出口複蘇強於(yu) 預期,初步估計去年中國商品的出口量增長約4%。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7%,其中中國經濟將增長8.1%。
疫情之下,全球貿易麵臨(lin) 挑戰,而中國實現了新的飛躍。過去一年,中國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曆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創曆史最好紀錄,成為(wei) 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與(yu) 此同時,中國成為(wei) 美國、歐盟、日本、印度等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最大貿易夥(huo) 伴。今年1至2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4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2.2%,中國外貿實現開門紅。
中國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正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形成匯聚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大引力場。國際輿論認為(wei) ,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貿易複蘇的重要貢獻者。中國美國商會(hui) 發布的《2021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75%受訪企業(ye) 對今後兩(liang) 年中國市場前景持樂(le) 觀態度,81%企業(ye) 認為(wei) 2021年本行業(ye) 的中國市場將實現正增長,中國市場仍是其重中之重。
美國對華大豆石油出口額上漲,中國再度成為(wei) 美國最大貿易夥(huo) 伴
美國《福布斯》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國再次成為(wei) 美國的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但不是因為(wei) 美國從(cong) 中國進口,是由於(yu) 向中國出口。
大豆成為(wei) 美國對華出口的頭號產(chan) 品。大豆是養(yang) 豬的主要飼料,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生豬生產(chan) 國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中國已經成為(wei) 美國大豆的主要買(mai) 家。據美國媒體(ti) 報道,農(nong) 業(ye) 貿易會(hui) 將中美兩(liang) 國緊密結合,美國對華的出口量成為(wei) 影響美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量的重要因素,美國農(nong) 民希望能早日打破兩(liang) 國貿易僵局,使美國的出口經濟得到恢複。
除了大豆,美國對華的石油出口也呈反彈狀態。《福布斯》網站的文章指出,近年來,石油一直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產(chan) 品之一,其最大客戶之一是中國。2020年,當“世界上大多數汽車鑰匙都還掛在門上”時,美國對華石油出口卻逆勢上揚,猛增133.02%,達到創紀錄的67.6億(yi) 美元。這顯然與(yu) 中國經濟率先複蘇不無關(guan) 聯。
過去一年,大豆和石油為(wei) 美中出口貿易增長貢獻超過了100億(yi) 美元,其他增長額超過10億(yi) 美元的商品主要包括:計算機芯片,製造計算機芯片的機器和零件,棉花和玉米等。
《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今年1至2月,中美貿易數據“突出”。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前2個(ge) 月兩(liang) 國貿易總值為(wei) 7163.7億(yi) 元人民幣,增長69.6%,自美進口1909.7億(yi) 元人民幣,增長56.1%。
2020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wei) 歐盟最大貿易夥(huo) 伴,再次成印度最大貿易夥(huo) 伴
日前,歐洲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歐盟去年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2.2%,進口增長了5.6%。相比之下,歐盟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8.2%,進口下降了13.2%。2020年歐盟與(yu) 中國的貿易總額達到5860億(yi) 歐元,與(yu) 美國的貿易總額為(wei) 5550億(yi) 歐元。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wei) 歐盟最大貿易夥(huo) 伴。
中國為(wei) 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歐盟為(wei) 世界最大區域經濟集團,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經貿合作基礎深厚。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學院院長、中國貿促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張曉濤介紹,正常年份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通訊設備、計算機配件、燈具、視頻設備、玩具等,歐盟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汽車、汽車零部件、藥品試劑、航空航天器、集成電路等。“中歐投資協定簽署成為(wei) 中歐經貿關(guan) 係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未來中歐雙向投資將呈快速增長態勢,並進一步帶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發展。”
中國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仍然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huo) 伴,中國的重要性在持續增長。據德國媒體(ti) 報道,1980年,中國在德國的最重要進口國排行榜上排名第35位,1990年升至第14位。從(cong) 2015年至今,中國一直是德國進口貨物的第一大來源國。2020年,中國總計向德國出口商品1163億(yi) 歐元,出口額比2019年增長5.6%。
中國超越美國重新成為(wei) 印度最大貿易夥(huo) 伴。據印度商工部數據,2020年印度與(yu) 中國貿易總額達到777億(yi) 美元,印度從(cong) 中國進口了587億(yi) 美元商品,排名第一,從(cong) 中國進口額是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國與(yu) 阿聯酋的總和。1990年中印剛剛恢複雙邊貿易時,貿易額隻有26億(yi) 美元,之後30年雙邊貿易額突飛猛進。
日本與(yu) 中國貿易總額達到3055.7億(yi) 美元,中國連續14年成為(wei) 日本最大貿易夥(huo) 伴。
中國對外貿易夥(huo) 伴在2020年持續發生結構性變化,前五大貿易夥(huo) 伴依次為(wei) 東(dong) 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
據了解,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逐漸取代美國成為(wei) 世界許多國家主要貿易夥(huo) 伴,2013年中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目前全球一共有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huo) 伴是中國,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最重要的貿易夥(huo) 伴。
“越來越多的國家與(yu) 中國保持緊密經貿關(guan) 係,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ti) 係深度融合。中國經濟發展與(yu) 對外貿易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外貿易為(wei) 穩定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符合人類社會(hui) 福祉發展要求,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真實寫(xie) 照。”張曉濤說。
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持續向世界釋放紅利
東(dong) 帝汶貓屎咖啡、牙買(mai) 加藍山咖啡、哥倫(lun) 比亞(ya) 瑰夏咖啡……第三屆進博會(hui) 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備受青睞。“真沒想到,最受歡迎的居然不是咖啡粉,而是更高端的咖啡豆。”墨西哥亞(ya) 太商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山姆·馬爾多納多感受到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巨大潛力:“我們(men) 計劃出口墨西哥生豆,在中國投資生產(chan) 咖啡產(chan) 品。”
中國有14億(yi) 人口,中等收入群體(ti) 超過4億(yi) ,無論生產(chan) 還是消費,都是全球最具潛力的超大市場。“中國的大市場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堅持推進以擴大內(nei) 需為(wei) 基本導向的高水平開放,不僅(jin) 能夠有效釋放14億(yi) 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而且有利於(yu) 全球共享中國市場。”張曉濤說。
以在華美企為(wei) 例。據西方有關(guan) 機構統計,截至目前,美國企業(ye) 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累計已超過7萬(wan) 家,年銷售額達7000億(yi) 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即使在中美經貿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絕大多數美國企業(ye) 仍希望繼續留在中國,並且逆勢擴大對華投資。《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是去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也是一係列美國大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地。包括星巴克、耐克和特斯拉等公司報告稱,盡管其他市場的業(ye) 務受到疫情衝(chong) 擊,在華銷售依然保持增長。
中國外貿表現搶眼的原因,從(cong) 需求端看,因為(wei) 中國是世界市場,市場多層次,增長潛力巨大;從(cong) 供給端看,中國是世界工廠,產(chan) 業(ye) 門類齊全,製造能力強,產(chan) 品規模龐大,有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作支撐。
“以出口為(wei) 例,供給端全力以赴、上下遊共同發力是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根本保障。”張曉濤舉(ju) 例說,疫情暴發後,依靠超大規模的市場及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我們(men) 迅速解決(jue) 好原材料供應緊張、境內(nei) 外物流銜接不暢等問題,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各環節恢複運轉,為(wei) 外貿回穩向好夯實了根基。
貿易本質上是生產(chan) 的下遊,不管是本土企業(ye) 還是外企,所有的生產(chan) 都依賴於(yu) 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wei) 方向,中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ge) 經濟體(ti) 中排名第31位,中國連續兩(liang) 年被世界銀行評為(wei) 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ge) 經濟體(ti) 之一。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軟”環境,助力中國貿易繁榮發展。
更為(wei) 引人注目的是,近年來中國貿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跨境電商業(ye) 務持續占領海外市場,在對外貿易競爭(zheng) 中形成新的優(you) 勢。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等多邊自貿機製、“一帶一路”倡議等新機製開花結果,貿易規模增長,成效顯著,為(wei) 維護多邊主義(yi) 和全球化做出榜樣。
大國合作是世界經濟複蘇重要動力,中美合作是世界的普遍期待
浩瀚的太平洋,千流匯聚、四海連通。
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後”號滿載皮毛、胡椒等貨物,從(cong) 紐約港出發駛往中國,瓷器、茶葉、絲(si) 綢等從(cong) 中國運回的貨物大受歡迎,中美貿易的序幕由此拉開。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中國實施了長達30年的經濟封鎖,期間中美雙邊貿易一度中斷。1979年中美建交,雙邊貿易逐漸恢複正常,立足平等互惠基礎,經貿往來得以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國在1992年進一步擴大開放和2001年加入WTO後,中美雙邊貿易增長提速,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和企業(ye)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2015年,中國超過加拿大,首次成為(wei) 美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延續至今。其中僅(jin) 2019年為(wei) 墨西哥居於(yu) 首位。
美國一些政客聲稱,美中關(guan) 係長期不公平、不對等,美方是“吃虧(kui) ”一方。事實是,中美關(guan) 係從(cong) 一開始就建立在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基礎上,中美兩(liang) 國都從(cong) 彼此合作中獲得了巨大收益。
中美貿易額較建交之初增長了250多倍,雙向投資從(cong) 幾乎為(wei) 零攀升到近2400億(yi) 美元。中國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中國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wei) 美國企業(ye) 提供了豐(feng) 厚利潤。據統計,中美貿易關(guan) 係支撐美國國內(nei) 26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超過7.25萬(wan) 家美國企業(ye) 在華投資興(xing) 業(ye) ,絕大多數都獲益頗豐(feng) 。中美通過經貿合作,形成相互交融的利益共同體(ti) 。
中美兩(liang) 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互利共贏的合作,為(wei) 兩(liang) 國經濟也為(wei) 世界經濟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和發展機遇。
經濟下行的特殊時期,更能看到中美合作的真正價(jia) 值。“大國合作是世界經濟複蘇重要動力。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yan) 峻、複蘇不穩定不平衡的關(guan) 鍵時刻,中美合作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是世界的普遍期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王義(yi) 桅說。
立足國內(nei) 大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nei) 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
目前中國GDP總量世界第二,貨物貿易世界第一,中國在全球的經濟體(ti) 係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中國隻是貿易大國,還非貿易強國。”張曉濤介紹,在貨物貿易方麵,還麵臨(lin) “卡脖子”技術產(chan) 品的出口禁令威脅,資源、能源產(chan) 品定價(jia) 權地位缺失,部分服務貿易領域優(you) 勢競爭(zheng) 力還比較弱,未來外貿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張曉濤稱,貿易強國的衡量標準主要包括:貿易規模,即進出口總額及其占世界的比重;貿易結構,除商品貿易外,還要考慮服務貿易在世界範圍的水平;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是否具有國際知名品牌、出口產(chan) 品的附加值高低、出口企業(ye) 的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水平和企業(ye) 管理水平;話語權標準,是否能夠參與(yu) 國際規則的製定;跨國公司總數,是否具有較強的對外投資能力,能帶動本國出口發展;經濟總量及人均GDP水平,經濟強國是貿易強國存在的基本前提;國際貿易參與(yu) 度,即該國對於(yu) 世界經濟與(yu) 貿易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立足國內(nei) 大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nei) 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並辟專(zhuan) 節就“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作出部署。
貿易強國的標誌之一,就是進出口協同發展。這是國家在外貿領域相繼提出“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優(you) 化對外貿易結構”“培育出口新優(you) 勢”後的又一重大決(jue) 策部署,意味著中國更加重視貿易平衡發展。
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優(you) 進優(you) 出,也即:在堅持更加優(you) 質地做好出口的同時,根據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增強中國外貿企業(ye) 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
就進口而言,規劃綱要要求“降低進口關(guan) 稅和製度性成本,擴大優(you) 質消費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進口,促進進口來源多元化”;就出口而言,規劃綱要提出“完善出口政策,優(you) 化出口商品質量和結構,穩步提高出口附加值”。
“促進內(nei) 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ti) 製、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模式,鼓勵建設海外倉(cang) ”“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等展會(hui) ”……規劃綱要部署一係列紮實舉(ju) 措,彰顯了我國走向貿易強國的決(jue) 心。
“隻要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我們(men) 就能鞏固外貿優(you) 勢,拓展發展空間,用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良性互動推動中國經濟搶占先機、再創輝煌。”張曉濤說。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