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落子鄉村振興 多方加速布局農村物流

發布時間:2021-03-18 15:14:36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我國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按下“快進鍵”,農(nong) 村物流建設迎來重大契機。與(yu) 此同時,根據《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村村通快遞”已漸行漸近。當前,一些快遞物流頭部企業(ye) 正在加速下沉,積極布局農(nong) 村物流。業(ye) 內(nei) 預計,多重利好之下,農(nong) 村物流新基建有望提速鋪開。

加快農(nong) 村物流建設利好頻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城鄉(xiang) 流通體(ti) 係,加快電商、快遞進農(nong) 村,擴大縣鄉(xiang) 消費。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強調,加快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節點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公益性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和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骨幹網絡建設。日前召開的2021年全國郵政市場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強調,把“快遞進村”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將其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

根據《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製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國家郵政局近日表示,今年將繼續落實行動方案,編製快遞進村指引,進一步提高快遞網絡鄉(xiang) 村覆蓋率;因地製宜推動郵快、交快、快快合作多模式並進,力爭(zheng) 到今年年底,東(dong) 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直投到村比例分別達到80%和60%。

“在當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背景下,發展農(nong) 村物流具有特殊重要性,既有利於(yu) 推動農(nong) 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高農(nong) 村民生保障水平,也有利於(yu) 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農(nong) 業(ye) 發展質量,培育鄉(xiang) 村發展新動能。”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表示,隨著快遞“進村”工程推進,農(nong) 村服務網絡加速覆蓋,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步伐明顯加快,預計2021年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將達1.9萬(wan) 億(yi) 元,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將超過6000億(yi) 元,農(nong) 村地區快遞業(ye) 務量增速將比城市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農(nong) 村地區攬收和投遞快遞業(ye) 務量之和將超過450億(yi) 件,是快遞新的增長點。

不少地方也在加快部署。近日,山東(dong) 發布《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麵促進農(nong) 村消費,打造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ti) 係,打通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雙向配送設施,全麵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快遞基地建設。

陝西在《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強調,加快推動交通、農(nong) 業(ye) 、商務、郵政、供銷、快遞網點等設施資源共享共用,打造功能集約、服務高效、資源整合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開展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持續推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

農(nong) 村物流亟待補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農(nong) 村物流存在不少短板。快遞企業(ye) 為(wei) 實現“村村通快遞”不斷加大資源投入,但在實際運行中還存在不少困難。

龐超然對記者表示,當前農(nong) 村物流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其中不平衡問題主要表現為(wei) 中西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覆蓋率低於(yu) 東(dong) 部地區,不充分問題主要體(ti) 現在倉(cang) 儲(chu) 、加工以及冷鏈物流功能發展相對不足,物流效率偏低等方麵。

龐超然說:“一些地方鄉(xiang) 鎮網點覆蓋率較高,但村一級網點覆蓋率較低,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統籌推進縣鄉(xiang) 村網點建設;另外,還需要解決(jue) 配送時間偏長和配送費用偏高等問題。”

據悉,快遞企業(ye) 為(wei) 實現“村村通快遞”不斷加大資源投入,在運輸工具、人工、房租等方麵成本較高,麵臨(lin) 較大的經營成本壓力。盡管不斷增加投入,但仍無法充分滿足廣大農(nong) 村地區寄遞服務要求,偏遠地區物流資源調度困難較大。

順豐(feng) 相關(guan) 負責人分析說,農(nong) 村快遞業(ye) 務標準化程度低,快遞企業(ye) 之間資源分散。一是農(nong) 村基礎配套設施不健全,二是鄉(xiang) 村物流的各快遞品牌企業(ye) 的場地、運力、人員、物料等資源較為(wei) 分散,存在快遞物流企業(ye) 網點重複建設、信息共享難、資源不互補的問題。

菜鳥方麵坦言,由於(yu) 農(nong) 村用戶居住分散,物流成本高,導致農(nong) 村快遞價(jia) 格與(yu) 成本普遍倒掛。縣鄉(xiang) 村三級快遞行業(ye) 運營壓力增大,亟須集約化發展,降本提效。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王曉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有些農(nong) 村地區交通條件相對落後,大大增加了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配送難度。同時,農(nong) 村各物流網點的建設也有待提高。應因地製宜進行“入向物流”與(yu) “出向物流”規劃建設,既要外麵的商品進得來,又要村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出得去。

農(nong) 村物流新基建有望提速鋪開

“農(nong) 村物流網點日益密集,但服務和效率有待提升,特別是農(nong) 產(chan) 品多是生鮮類產(chan) 品,對物流要求更高。”黑龍江的農(nong) 技推廣員孫斌對記者說,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保障,首先要落地數字化物流,構建完善的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解決(jue) 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賣不出去、賣不上價(jia) 的問題。

王曉平表示,考慮到農(nong) 村配送網絡體(ti) 係的構建效率和效益比大城市要低得多,因此就要創新農(nong) 村物流配送模式和配送方法,可以通過共同配送、構建聯盟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對於(yu) 受到環境限製的區域,可以考慮采用新的配送手段,例如無人機、無人配送車輛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按下“快進鍵”,農(nong) 村物流建設迎來新機遇,不少企業(ye) 正積極布局農(nong) 村物流新基建。

據了解,菜鳥打造的鄉(xiang) 村數字化物流網絡——共同配送項目已在多地落地,構建了產(chan) 、運、銷一體(ti) 的供應鏈體(ti) 係。目前,該項目已覆蓋超過1000個(ge) 縣域,部分縣域農(nong) 村已經實現收、寄上門。共同配送支持建立的鄉(xiang) 鎮或村級快遞共配屬性的公共服務站點,已經成為(wei) 農(nong) 村一個(ge) 新興(xing) 的、具有“快遞+社區生活”屬性的新型農(nong) 村消費中心。

圍繞推進“互聯網+農(nong) 村物流”,順豐(feng) 表示,將與(yu) 多業(ye) 態合作,積極參與(yu) 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體(ti) 係建設,共同建設縣域快遞物流分揀配送係統中心,致力於(yu) 提升縣鄉(xiang) 村快遞倉(cang) 儲(chu) 配送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對農(nong) 村電子商務賦能,帶動快遞進村業(ye) 務發展。逐步推動鄉(xiang) 村快遞營業(ye) 場所標準化、農(nong) 產(chan) 品國內(nei) 快遞電商倉(cang) 配一體(ti) 化,推廣鄉(xiang) 村快遞智能終端,支持應用推廣綠色包裝技術和用品。

王曉平認為(wei) ,加快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注意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謀劃好各類新基建投資參與(yu) 主體(ti) ,調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積極性,既要最大限度發揮投資帶動作用,又要盡量避免重複投資和建設。“要以政府為(wei) 主導,做好頂層設計,提供政策支持,吸引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發揮企業(ye) 經營的優(you) 勢,整合社會(hui) 資源,共同開發建設”。

龐超然表示,從(cong) 農(nong) 村物流情況看,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推動企業(ye) 按照市場化原則合理布局,平衡成本和收益;與(yu) 此同時,加大宣傳(chuan) 推廣力度,幫助更多農(nong) 村居民消除“數字鴻溝”,推動新基建更好服務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