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15 09:33:25 中國交通新聞網

中歐班列是依托亞(ya) 歐大陸橋,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運行於(yu) 中國與(yu) 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相關(guan) 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我國與(yu) 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ti) 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10年來,中歐班列作為(wei) 國際陸路運輸的新型組織方式,應中歐投資貿易的穩步發展而產(chan) 生,隨“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而壯大,是目前我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係最為(wei) 緊密的路徑,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紮實落地最成熟的典範。
十年發展取得突出成就
“鋼鐵駝隊”不斷壯大。2011年,在國家區域政策和企業(ye) 服務中歐貿易現實需求的疊加效應下,重慶率先開行了直達歐洲地區的班列。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全國各地的中歐班列開始快速發展。10年來,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由最初不到20列發展到突破1.2萬(wan) 列,年均增速達108%,累計開行達3.36萬(wan) 列,運送集裝箱近300萬(wan) 標箱,運送貨物貨值超過1600億(yi) 美元。截至2020年年底,國內(nei) 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100列的城市增長至29個(ge) ,專(zhuan) 業(ye) 運行線路達73條,通達歐洲21個(ge) 國家和地區、92個(ge) 城市,大多數班列平台企業(ye) 基本實現了由單一線路向“1+N”服務網絡的轉變。
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在班列開行規模大幅提升的同時,班列服務質量也逐年得以改善。在高質量發展方向指引下,鐵路部門和各主要班列平台企業(ye) 更加聚焦班列開行質量和效益,通過編製“國內(nei) 段+寬軌段統一運行圖”、施行“量大從(cong) 優(you) 、內(nei) 外聯動”的運價(jia) 機製、開展“運貿一體(ti) 化”、應用“統一運單”和嚐試“運單提單化”等係列舉(ju) 措,改善運輸組織、拓展貨源品類、降低物流費用、延伸服務鏈條、提高運輸效率、提升附加值。近兩(liang) 年來,去程班列重箱率基本達到100%,月度開行方案兌(dui) 現率總體(ti) 在70%以上,回程班列數占比總體(ti) 在50%左右,基本實現班列開行數量的雙向均衡,班列運行速度已達到日行1300公裏,國內(nei) 段開行僅(jin) 58個(ge) 小時,全程運輸時間較早期縮短12%到20%,全程費用較早期下降了約30%。
國際運輸地位日益突出。從(cong) 運輸經濟成本看,中歐班列運費是空運的1/4到1/5,運輸時間是海運的1/3到1/2,綜合考慮高附加值貨物的在途時間成本,中歐班列可比傳(chuan) 統的海鐵聯運節約8%至20%的綜合物流成本,對於(yu) 高附加值、強時效性等特定物流需求具有比較優(you) 勢。從(cong) 服務空間範圍看,中歐班列依托亞(ya) 歐大陸橋聯通沿海地區和內(nei) 陸腹地間的廣闊市場,不僅(jin) 是沿線內(nei) 陸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也是沿線均深居內(nei) 陸腹地供需雙方的最佳運輸工具,還是日韓等周邊國家對接亞(ya) 歐內(nei) 陸市場的過境運輸方案。近年來,中歐班列運載的出口貨物貨值占我國向班列通達國家出口額的比重,均高於(yu) 同期相應出口額的年均增速,其所承載的貿易貨值對相應貿易增量的貢獻超過20%。疫情發生後,中歐班列憑借上述比較優(you) 勢特別是其國際鐵路聯運分段運輸所獨具的“無需人員跨境流動”特性,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因海運空運通道不暢對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為(wei) 應對疫情防控、穩定國際供應鏈運轉、保障生產(chan) 生活有序恢複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些技術特征和比較優(you) 勢使得中歐班列發揮著“平時”補充貿易運輸能力、“急時”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作用,成為(wei) 國際貿易運輸體(ti) 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成為(wei) 開放型經濟的生力軍(jun) 。中歐班列通過提升交通區位優(you) 勢和優(you) 化供應鏈要素空間組織,推動了我國內(nei) 陸相關(guan) 地區的高水平開放。比如,中歐班列(重慶)線路的開通,帶動重慶外向型產(chan) 業(ye) 實現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長,世界500強企業(ye) 半數以上落戶重慶,團結村口岸外貿集裝箱處理量年均增長10%以上,奠定了重慶成為(wei) 亞(ya) 洲較大咖啡交易中心的地位,使得地處內(nei) 陸腹地的重慶逐漸成為(wei) 我國麵向歐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轉站和“橋頭堡”,助推重慶由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向內(nei) 陸國際物流和貿易樞紐轉變。此外,中歐班列也為(wei) 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中歐班列的開通促使歐洲內(nei) 陸國家的物流網絡利用率大幅提升,為(wei) 歐洲生產(chan) 商、貿易商開辟出新的運輸途徑,特別是為(wei) 其中一些中小企業(ye) 提供了經濟快捷的運輸方式,使得俄羅斯、波蘭(lan) 、德國、荷蘭(lan) 等歐洲國家的木材、糧食、畜牧業(ye) 副產(chan) 品等貨物有了更廣的銷路。
實踐中探索出寶貴經驗
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中歐班列是國家戰略、地方開放和市場需求高度契合的創新成果,其產(chan) 生、發展和壯大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早期班列線路、服務網絡的快速拓展,與(yu) 各地普遍響應“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探索、大力支持發展的實踐密不可分,在一定階段內(nei) 發揮了積極作用。又如,在總結早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一帶一路”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hui) 同中國鐵路總公司(現為(wei) “國家鐵路集團”)編製形成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wei) 係統謀劃和統籌推進中歐班列持續有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製度保障。又如,通過統一中歐班列品牌建設,積極集合各地力量,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將中歐班列打造成為(wei)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和信譽度的國際知名物流品牌;再如,重慶早期探索建立了“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hui) 議製度,此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沿線七國簽署了《關(guan) 於(yu) 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從(cong) 更高層次推動了國際鐵路協調機製的完善。
加強多層次多方式協調合作。中歐班列作為(wei) 一種新型的國際鐵路物流運輸組織方式,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ge) 國家和國際供應鏈中的眾(zhong) 多市場主體(ti) ,唯有共商,充分發揮對話、協商、協調作用,才能兼顧各方利益和關(guan) 切,形成更加暢通的貿易運輸體(ti) 係。可以說,中歐班列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規則和協調機製的創新。比如,通過鐵路聯席會(hui) 議製度、沿線國家鐵路部門聯合簽署合作協議等不斷完善國際鐵路協調機製;通過協調“鐵路貨協”和“鐵路貨約”兩(liang) 大鐵路組織聯合工作組,進一步完善“統一運單”並加大其應用範圍;通過跨國海關(guan) 協調機製,“安智貿”升級版“關(guan) 鐵通”項目和多國海關(guan) “一卡通”製得以加快推動;通過中歐班列協調委員會(hui) 逐步完善行業(ye) 自律機製,通過成立合資平台公司,以資本為(wei) 紐帶,有效調動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參與(yu) 中歐班列運營的積極性等。
強調高質量發展理念為(wei) 指引。中歐班列持續健康發展的關(guan) 鍵在於(yu) 能否有效滿足國際貿易運輸市場的需求,能否充分適應國際國內(nei) 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變化,能否有力支撐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需要。可以說,高質量發展是中歐班列的生命線,是正反兩(liang) 個(ge) 方麵的經驗總結。10年來,在總體(ti) 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運輸成本普遍較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競爭(zheng) 能力整體(ti) 偏弱等突出問題,有不少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班列線路、平台企業(ye) 遭到“淘汰”。近年來,通過行業(ye) 組織印發質量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主要市場主體(ti) 間簽訂高質量發展公約,行業(ye) 管理部門出台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鼓勵加強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等係列舉(ju) 措,中歐班列運輸市場的供需結構和經營績效開始逐漸調整和優(you) 化,總體(ti) 服務質量和支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未來一個(ge) 時期重點發展方向
加強共商共建促進設施聯通暢通。一是著力化解既有通道擁堵問題,推進“卡脖子”線路、場站、換裝站和配套設施設備的擴能改造。二是加快推進中歐班列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班列。三是傾(qing) 力打造國際安全運輸典範,精準研判、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四是深化國際協調推進標準規則創新,積極推動與(yu) 鐵路合作組織、國際鐵路聯盟、世界海關(guan) 組織、萬(wan) 國郵政聯盟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建立統一互認的單證格式、貨物安全、保險理賠、通關(guan) 便利、數據共享等相關(guan) 規則、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範,為(wei) 未來建立新型陸上國際貿易運輸規則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五是進一步加強規劃對接和設施聯通項目層麵的務實合作,開辟輻射更廣泛地區的新通道和新路徑。
提高服務質量精準對接市場需求。一是堅持以客戶需求為(wei) 導向,針對多層次差異化的物流需求,持續創新物流組織新模式新業(ye) 態,通過開行定製化班列,完善拚箱、包艙等多種服務方式,提供針對性強的供應鏈物流方案,同時延伸郵包、冷鏈、報關(guan) 、商品預包裝等增值業(ye) 務功能,提升附加價(jia) 值。二是努力提升各環節服務質量,通過利用各種國內(nei) 外協調機製,不斷破解運輸、關(guan) 檢、倉(cang) 儲(chu) 、配送、結算等環節的製約條件,積極推動運輸和通關(guan) 便利化,通過提升信息化和供應鏈管理水平,完善應急機製,提高物流服務能力和規模經濟效應,縮短運行周期和增加貨物實載率,持續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三是積極開展技術創新,通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能力優(you) 化運輸組織,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加大各種適應多樣運輸需求和複雜運輸環境的運輸裝備技術研發力度,不斷提高運輸安全水平。
營造公平共贏包容開放發展環境。一是構建和完善公平競爭(zheng) 的內(nei) 外資發展環境,鼓勵外資企業(ye) 參與(yu) 中歐班列建設與(yu) 運營,持續加強運營質量評估、品牌管理和市場監管,完善行業(ye) 自律機製,規範競爭(zheng) 行為(wei) ,促使參與(yu) 主體(ti) 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二是簡政放權優(you) 化開放環境,完善“一站式”服務平台,縮短審批時限,完善針對開放型人才的全方位配套服務政策,為(wei) 中歐班列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聯動和人才引進培育提供可靠保障。三是增強微觀主體(ti) 活力,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創新政策支持手段,深入實施補貼退坡機製,主要通過提升班列平台企業(ye) 服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四是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引進吸收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經驗,完善風險收益分擔機製。
強化聯動融合提升經貿發展層次。一是完善國家層麵的統籌協調機製,將中歐班列納入與(yu) 有關(guan) 國家商談“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ya) 大通道、大市場建設的範疇,促進沿線國家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二是強化中歐班列與(yu) 國際產(chan) 能合作的對接聯動,充分依托沿線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和自貿區建設,借助中歐班列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布局,在口岸、稅收、通關(guan) 等方麵加強政策溝通與(yu) 配套,促進商品和要素等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製度型開放轉變,進一步加大先行先試力度,使中歐班列與(yu) 國際產(chan) 能合作同頻共振。三是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推動沿線國家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結合中歐班列運輸物流和商品交易的特點,進一步加強在商品交割、貿易結算、融資擔保、運輸保險等方麵的服務和產(chan) 品創新。
(作者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