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8 16:22:32 中國新聞網

“中歐班列早期所運貨物品類相對單一,10年來它運貨品類持續增多。”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馬斌17日在蘭(lan) 州談及中歐班列發展十年的變化說,“如果從(cong) 貨物附加值進行分類會(hui) 發現,中歐班列不僅(jin) 運輸了汽車、筆記本電腦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也同樣吸引了很多低附加值和大眾(zhong) 貨物。”
當日,由蘭(lan) 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辦的“‘一帶一路’投資風險及管控係列報告”發布暨學術研討會(hui) 在蘭(lan) 州舉(ju) 行。馬斌發布報告《中歐班列發展十年:成就、挑戰與(yu) 前景》。
馬斌介紹說,過去10年,中歐班列發展呈現出增長速度快、覆蓋範圍廣、貨運品類多等主要特點。在這期間,中歐班列所運貨物品類擴大到電子產(chan) 品、機械設備、化工產(chan) 品、木材紙漿、服裝鞋帽、糧食、葡萄酒、咖啡豆、冷鮮食品、醫藥和醫療設備等眾(zhong) 多品類。
目前,中歐班列已開通近70條線路,聯通中國與(yu) 歐盟、俄羅斯、中亞(ya) 、中東(dong) 、東(dong) 南亞(ya) 等五大地區或國家,初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運營格局,為(wei) 中國與(yu) 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國內(nei) ,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都已開行中歐班列;在境外,中歐班列通達包括歐盟、俄羅斯、中亞(ya) 、中東(dong) 、東(dong) 南亞(ya) 等在內(nei) 的歐亞(ya) 大陸不同地區。
10年來,中歐班列不斷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助力沿線國家深化合作、互聯互通。在發展的同時,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和“成長的煩惱”。
中歐班列沿線的蒙古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波蘭(lan) 等國家不同程度存在運輸基礎設施落後的情況。馬斌說,由於(yu) 境外鐵路老化、失修,以及配套設施不足等使得班列運行效率大打折扣,境外段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在近兩(liang) 年對中歐班列發展的製約日漸明顯。
馬斌說,中歐班列發展即將進入“後補貼時代”,其麵臨(lin) 的中短期挑戰將更加突出,需要在提升開行效率、加強運營規範、打造線路口碑等方麵實現重大突破,從(cong) 而推動發展模式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
馬斌還分析,從(cong) 目前的國際產(chan) 業(ye) 調整態勢看,中歐班列發展正麵臨(lin) 兩(liang) 類產(chan) 業(ye) 轉移機遇:一類是中國東(dong) 部沿海地區產(chan) 業(ye) 往西部內(nei) 陸地區轉移的機遇,這可為(wei) 內(nei) 陸鐵路運輸和出口提供一定產(chan) 業(ye) 基礎,有利於(yu) 補充中歐班列貨物;另一類是中國產(chan) 業(ye) 往東(dong) 南亞(ya) 國家轉移的機遇,這將拓寬中歐班列運輸的新方向。
馬斌建議,構建以中歐班列為(wei) 支撐的國際多式聯運網絡,推動中歐班列在目前已經形成的“1+N”線路網絡的基礎上,向“N+1+N”模式發展,使具有區位優(you) 勢的中歐班列國內(nei) 節點城市從(cong) 國內(nei) 集散中心向國際物流樞紐的方向發展,最終借助國內(nei) 外合力實現中歐班列發展。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