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前7月鐵路貨運量增長4.3% 創新服務助力鐵路貨運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0-08-11 09:10:25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前7月,鐵路貨運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發送量累計完成20.1億(yi) 噸,同比增長4.3%。

“公轉鐵”穩住鐵路貨運基本盤,“散改集”優(you) 化鐵路貨運結構,國際聯運增勢喜人。一係列創新服務舉(ju) 措,助力鐵路貨運跑出加速度。

16.8萬(wan) 車,7月鐵路日均裝車量刷新曆史紀錄;

1232列,中歐班列連續第三個(ge) 月開行超千列。

翻開中國鐵路貨運成績單,一串亮眼的數據振奮人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9日披露,今年前7月,被稱為(wei) 經濟運行“晴雨表”的鐵路貨運跑出“加速度”,發送量累計完成20.1億(yi) 噸,同比增長4.3%,為(wei)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搶抓機遇“公轉鐵”,日均裝車量再創單月新高

7月16日下午5時35分,滿載著1080噸銅精礦的41510次貨物列車,駛入福建龍岩市上杭火車站。4小時後,這些礦石原料順利送抵紫金銅業(ye) 有限公司陰極銅生產(chan) 線。

這樣的鏡頭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是我國重要的貴金屬基地。今年以來,其支柱企業(ye) 紫金銅業(ye) 陰極銅產(chan) 量同比增長12%,企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13.4%。

然而,在疫情防控最嚴(yan) 峻的時候,公司2月出口合同有5000噸陰極銅產(chan) 品,一下子難以組織發運到廈門港口。

紫金銅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元杭回憶,幸好上杭火車站主動找上門來,指導廠家實地測量貨物尺寸、重量等信息,當日就確認了加急運輸方案,僅(jin) 用4天時間,便將5000噸陰極銅全部運輸完畢,確保了紫金銅業(ye) 按時履行合同。

鐵路的雪中送炭也贏得了企業(ye) 的信任,紫金銅業(ye) 決(jue) 定把全年90%、約50萬(wan) 噸的銅礦運輸交給鐵路。今年以來,上杭站已為(wei) 紫金銅業(ye) 運輸銅礦6060車,共計33.2萬(wan) 噸。

對鐵路貨運來說,大宗物資運輸是重頭戲,抓好大宗物資“公轉鐵”運輸,就牽住了貨運增量的“牛鼻子”。今年全國複工複產(chan) 以來,鐵路貨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加大“公轉鐵”運輸組織力度。

在大宗物資運輸中,煤炭運輸是重中之重,鐵路部門查擺問題、分析原因,各出奇招,力保鐵路基礎貨源。貨源78%以上為(wei) 煤炭的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公轉鐵”運輸為(wei) 重點,7月以來,日裝車連續保持在1萬(wan) 輛以上。今年前7個(ge) 月,浩吉鐵路日均開車14列,進入7月日均達到了20列。大秦鐵路運輸潛力也得到充分釋放,7月貨運量同比增4.7%,創下年內(nei) 新高。

“公轉鐵”不僅(jin) 穩住了鐵路貨運基本盤,也進一步降低了貨主企業(ye) 運輸物流成本。以北京局集團公司為(wei) 例,今年上半年,為(wei) 支持企業(ye) “公轉鐵”,他們(men) 減免26項貨運雜費,累計為(wei) 企業(ye) 降低成本9億(yi) 元;降低電氣化附加費收費標準,整車貨物運輸每噸公裏降低0.005元,累計為(wei) 企業(ye) 降低成本12.7億(yi) 元。

一係列組合拳使鐵路運輸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7月,全國鐵路日均裝車量16.8萬(wan) 車,同比增加1.4萬(wan) 車,同比增長9.3%,再創單月曆史新高。

大力推行“散改集”,為(wei) 貨運增運提供新動能

6月23日淩晨,一列滿載洗塊煤的敞頂集裝箱列車,從(cong) 焦作車務段嘉峰站開出,駛往連雲(yun) 港港口。這趟裝載了54個(ge) 35噸標準集裝箱的列車,開啟了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敞頂集裝箱鐵水聯運新模式。

作為(wei) 為(wei) 大宗散貨量身定做綠色運輸方式,敞頂集裝箱運輸方便、快捷、環保,客戶需求量不斷增加。據焦作車務段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地處沁河煤田核心區域的嘉峰站發往連雲(yun) 港,再走水運到寧波,比企業(ye) 原本陸路直送寧波每噸運費便宜15元以上,還能減少貨損,經濟環保又省心。因為(wei) 性價(jia) 比高,今年前7月嘉峰站共發運敞頂箱11954車,占總裝車數的10.1%,占比在不斷擴大。

在東(dong) 北,“散改集”也優(you) 化了鐵路貨運結構。今年7月,在貨運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沈陽鐵路部門的主力貨種煤炭的發運量占比從(cong) 40%下降至27.9%。究其原因,礦建、集裝箱等貨物品類增幅分別高達102.1%、110.5%。前7月,鐵礦粉、水泥熟料、糧食入箱等17個(ge) “散改集”項目擴大了多式聯運合作,敞頂箱及集裝箱累計發運2136.4萬(wan) 噸,同比增長75.7%,集裝箱裝車量同比增長45.6%。

“散改集”正是鐵路部門不斷創新服務的縮影。今年以來,貨運係統主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在穩定大宗貨物運輸的同時,把發展集裝箱作為(wei) 貨運增量的主要方向,並加快鐵路與(yu) 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融合。為(wei) 了加強貨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最先和最後一公裏,今年以來已建成鐵路專(zhuan) 用線24條、在建187條,建成鐵路物流基地3個(ge) 、在建23個(ge) ,為(wei) 廠礦企業(ye) 、港口提供無縫銜接的全程物流服務,也為(wei) 貨運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自今年5月份以來,鐵路貨運裝車已連續3個(ge) 月創新高,7月單日裝車創下17.1萬(wan) 車的曆史新高。

“散改集”為(wei) 貨運增運增收提供了新動能。今年前7月,全國鐵路集裝箱累計發送1171.3萬(wan) 標準箱、2.36億(yi) 噸,分別同比增長24.4%、34.3%;其中敞頂箱發送556.1萬(wan) 標準箱、1.33億(yi) 噸,分別同比增長62.8%、82.7%。集裝箱對鐵路貨運增量的貢獻率達到72.5%,單日裝車最高達到35541車,敞頂箱單日裝車最高達到17970車。

國際聯運勢頭好,中歐班列單月開行數量創新高

去年6月30日,一列滿載70個(ge) 標準集裝箱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首發駛向德國杜伊斯堡,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關(guan) 鍵項目——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正式開通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通“最後一公裏”後,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實現海鐵無縫銜接,將使該通道的綜合物流成本降低約20%。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中國西部省市區進出口貨物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多重利好政策陸續發力,重慶、雲(yun) 南、貴州等西部省份貨物經北部灣港發往全球的貨運量迅速增長。今年前7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2109列,同比增幅79.9%,貨物從(cong) 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數品種發展至汽車配件、電腦配件、平行汽車等300多個(ge) 品種,實現了到東(dong) 南亞(ya) 、東(dong) 北亞(ya) 主要港口的全覆蓋,聯通全球83個(ge) 國家和地區、203個(ge) 港口。

鐵路國際聯運增勢喜人,還體(ti) 現在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貨物發送量的逆勢增長。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揮自身優(you) 勢,為(wei) 馳援全球抗“疫”、穩定外資外貿、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暢通貢獻了“中國力量”。今年前7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354列,發送貨物57.4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1%、46%,單月開行數量連續5個(ge) 月刷新曆史紀錄,其中,7月份開行1232列,創單月開行數量最高紀錄,成為(wei) 聯通亞(ya) 歐大陸的“綠色通道”“生命通道”。

為(wei) 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打造“幹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ti) 係,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按照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部署,國家發改委於(yu) 近期下達了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2億(yi) 元,支持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wu) 魯木齊等5個(ge) 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物流樞紐,促進中歐班列降本提質增效,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按照市場需求和國際鐵路聯運發展方向,創新物流業(ye) 態,主動對接國際物流網絡和全球供應鏈體(ti) 係,為(wei) 中歐班列打造具有長久生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的經營服務體(ti) 係。”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yan) 鵬程說。(記者 陸婭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