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7 15:25:03 人民網-人民日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了巨大衝(chong) 擊。在抗疫中,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在保障人們(men) 生活學習(xi) 、支撐複工複產(chan) 、提振經濟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3.2%。
近期國家積極布局新基建、數據要素培育,以“上雲(yun) 用數賦智”等舉(ju) 措助力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給數字經濟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勢能,推動邁向一個(ge) 以新基建為(wei) 戰略基石、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以產(chan) 業(ye) 互聯網為(wei) 高級階段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
以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為(wei) 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wei) 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與(yu) 傳(chuan) 統基礎設施一樣,新基建是關(guan) 乎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工程,同時服務於(yu) 生產(chan) 和生活兩(liang) 端,需要做長遠規劃和頂層設計。與(yu) 傳(chuan) 統基礎設施不同,新基建受物理空間限製較小,可以跨區域跨時段高效配置,對抗突發事件的彈性和韌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新基建所在的領域都是基於(yu) 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形成的朝陽產(chan) 業(ye) 集群,正處在快速發展期,雖然短期內(nei) 無法像傳(chuan) 統基建投資那樣迅速形成固定資產(chan) 拉動經濟增長,但長期發展潛力巨大,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新基建與(yu) 傳(chuan) 統基建的關(guan) 係是互補相融,而不是互斥對立的。實際上,隨著數字技術日益成熟、應用場景日漸增多,鐵路、公路、機場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越來越智能化和自動化,與(yu) 數字技術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未來,新基建與(yu) 傳(chuan) 統基建必然會(hui) 深度融合,界限逐漸模糊,共同服務於(yu) 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要素
生產(chan) 要素的形態隨著經濟發展不斷變遷。早在300多年前,被馬克思稱作“政治經濟學之父”的威廉·配第就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著名論斷。工業(ye) 革命之後,資本、知識、技術和管理相繼成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和財富之源。
隨著數字技術和人類生產(chan) 生活交匯融合,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數據日益成為(wei) 重要戰略資源和新生產(chan) 要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構建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wei) 生產(chan) 要素參與(yu) 分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製機製的意見》,將數據作為(wei) 與(yu) 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的生產(chan) 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數據要素涉及數據生產(chan) 、采集、存儲(chu) 、加工、分析、服務等多個(ge) 環節,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助燃劑”,對價(jia) 值創造和生產(chan) 力發展有廣泛影響。中央將數據作為(wei) 一種新型生產(chan) 要素,有利於(yu) 充分發揮數據對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意義(yi) 十分重大。我們(men) 要秉持開發利用和安全保護並舉(ju) 的基本原則,充分釋放數據紅利,不斷彌合數字鴻溝,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向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新階段。
產(chan) 業(ye) 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心正在從(cong) 消費互聯網向產(chan) 業(ye) 互聯網轉移。產(chan) 業(ye) 互聯網以企業(ye) 為(wei) 主要用戶,以提升效率和優(you) 化配置為(wei) 核心主題,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2018年9月30日,我們(men) 提出“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新戰略,引發了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熱潮。疫情防控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健康碼和智慧零售等典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迅猛,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複工複產(chan) 和增強國民經濟韌性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2020年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上雲(yun) 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構建多層聯動的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的工作推進思路,努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夥(huo) 伴行動。加快製訂實施產(chan) 業(ye) 互聯網國家戰略,用數字技術助力各行各業(ye) 和公共服務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越來越成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在此背景下,騰訊更加堅定要成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數字化助手”,啟動了“數字方舟”計劃,助力“農(nong) 工商教醫旅”六大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網絡、算力、算法和安全等方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快以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新基建是“數字土壤”,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石,將為(wei) 產(chan) 業(ye) 互聯網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和必要條件。另一方麵,產(chan) 業(ye) 互聯網是新基建的市場先鋒,是新基建的需求來源,將對新基建起到自上而下的反哺作用。準確研判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態勢,有助於(yu) 廓清新基建的主攻方向,避免其盲目投入。而數據作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它的感知、采集、傳(chuan) 輸、存儲(chu) 、計算、分析和應用實際上貫穿了新基建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每一個(ge) 環節。
綜合起來,新基建、數據要素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緊密相連、互相促進。有專(zhuan) 家將三者關(guan) 係類比成“路—油—車”。新基建是通往全麵數字社會(hui) 的“高速公路”,數據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石油”,產(chan) 業(ye) 互聯網則是高效運行的“智能汽車”。當然,這隻是一個(ge) 大致的類比,實際上三者關(guan) 係遠比“路—油—車”複雜得多,比如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等底層業(ye) 務形態實際上也兼具了“路”的功能。隻要“路—油—車”三者協同發展,我們(men) 一定能夠構建出一個(ge) 包括線上線下企業(ye) 、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公益機構和廣大用戶在內(nei) ,充滿韌性的數字生態共同體(ti) 。騰訊在其中將秉承“科技向善”理念,專(zhuan) 注做好連接和工具,立足成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數字化助手,與(yu) 合作夥(huo) 伴共建新生態,助力新基建、數據要素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各方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繁榮數字經濟生態,就可以合力推動經濟發展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提升國家數字競爭(zheng) 力。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