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3 12:20:52 中國水運報

2019年,互聯網發展走到了十字路口。曆經了2012年以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消費端紅利流失,供給側(ce) 效能遲緩,上至互聯網巨頭,下至新興(xing) 創業(ye) 團隊日子都不好過,一邊要守住陣營,另一邊在尋找出路。2018年底,折射“互聯網寒冬”的百度指數環比激增678%,“資本降溫”“巨頭裁員”等彌漫著整個(ge) 互聯網。這期間,航運互聯網的發展有一定起色,卻沒有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傳(chuan) 統互聯網的燒錢模式也沒有點亮一個(ge) 成功的航運互聯網,很多人開始懷疑航運互聯網是個(ge) 偽(wei) 命題。但今年4月12日召開的第四屆長江航運互聯網大會(hui) ,將航運互聯網生態提到了新的高度,預示著航運互聯網的春天才剛剛開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思路,給了航運互聯網更深層的啟發,正幫助我們(men) 重新認識行業(ye) ,重新理解智慧航運。
智慧航運的主導者:航運企業(ye)
馬化騰在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表示,互聯網公司不是與(yu) 傳(chuan) 統企業(ye) 賽跑競爭(zheng) ,而是作為(wei) 其“數字化助手”,做好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幫助實體(ti) 產(chan) 業(ye) 在各自的賽道上成長為(wei) 世界冠軍(jun) 。產(chan) 業(ye) 互聯網不同於(yu) 消費互聯網,其主角是傳(chuan) 統企業(ye) ,它以生產(chan) 經營活動為(wei) 關(guan) 鍵內(nei) 容、以提升效率和優(you) 化配置為(wei) 核心主題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的互聯網應用和創新。
人類正處在勞動力大規模轉型的過程中(Dreyfuss,2017),美國早已深入企業(ye) 級服務,運用產(chan) 業(ye) 互聯網賦能傳(chuan) 統行業(ye) ,推動勞動力轉型,提高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國家的綜合實力,而中國在這方麵還處於(yu) 起步階段。中國傳(chuan) 統企業(ye) 級服務公司如用友、東(dong) 軟、金蝶合計體(ti) 量共142億(yi) 美元,與(yu) 美國巨頭Oracle、SAP、Salesforce合計4206億(yi) 美元的市值差距巨大。美國SaaS企業(ye) 市值已突破1700億(yi) 美元,但中國隻有約45億(yi) 美元,體(ti) 量更加懸殊。普華永道預計,到2025年中國科技企業(ye) 整體(ti) 市值規模將達40—5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其中T2B2C模式的代表性企業(ye) 將占據一半以上規模。
同時,國內(nei) 傳(chuan) 統航運企業(ye) 的信息化普及還處於(yu) 起步階段,傳(chuan) 統航運企業(ye) 要主導航運產(chan) 業(ye) 的進步和發展,需重新理解自己的定位和發展策略,依托產(chan) 業(ye) 互聯網深度融合企業(ye) 核心業(ye) 務,才能發揮更大的價(jia) 值,在開放的市場中提升競爭(zheng) 力,推動智慧航運的發展。
傳(chuan) 統航運企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互聯網相融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從(cong) 三個(ge) 方麵逐步實現:一是業(ye) 務數據化,企業(ye) 必須從(cong) 內(nei) 部開始進行信息化的建設,改變傳(chuan) 統紙質化辦公的現狀,實現電子數據的長期留存和積累;二是運營智能化,通過數據的完善和積累,形成自身業(ye) 務的快速整合優(you) 化能力,推進企業(ye) 智能決(jue) 策和正確發展;三是服務平台化,在自身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依托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實現互通互聯,打破信息孤島,統一整合到開放平台,更公平、公開、公正地服務航運,取長補短良性競爭(zheng) 。航運產(chan) 業(ye) 將逐漸實現低端去產(chan) 能、去庫存和中高端降成本、補短板的供給側(ce) 強有力升級。但產(chan) 業(ye) 互聯網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消費互聯網,不可能有“一夜成名”的神話,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是一條寬闊且深遠的跑道,考驗的是航運企業(ye) 的應變力和忍耐力,但終點是明確而一致的:未來成功的航運企業(ye) 必將也是互聯網企業(ye) 。
智慧航運的本質: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幫助人類在生產(chan) 過程中更好地征服和改造自然,那麽(me) 同樣科技也是航運這個(ge) 垂直細分行業(ye) 的第一生產(chan) 力。智慧航運是科技發展和進步的結果,其本質是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智慧航運不是古老行業(ye) 華麗(li) 的新衣,也不是智能應用的堆積,近些年有很多智慧航運的嚐試,比如北鬥、AIS、VTS等技術,報關(guan) 係統、購物APP、船貨匹配APP等應用,視頻監控、無人機、無人船等硬件出現在航運領域,這是一個(ge) 可喜的現象,可以說是航運發展曆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結果,但並未形成體(ti) 係,還有很多應用場景上的技術難題沒有突破,難以形成先進的動能以推動航運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那麽(me) 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會(hui) 不會(hui) 也像之前的嚐試一樣,留下“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結果呢?
2019年我們(men) 即將迎來5G,根據IMT-2020(5G)推進工作計劃,國內(nei) 三大通信運營商均明確了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技術就好像一把魔法鑰匙,它能夠幫助我們(men) 解鎖曾經難以數字化的現實場景,讓數字技術以最小的顆粒度重塑現實世界,與(yu) AI、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一起,推動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
以5G為(wei) 基礎,一個(ge) 新的“ABCD+X”技術周期正在形成,通過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區塊鏈、Cloud雲(yun) 計算、Data大數據,可以打通航運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打破航運產(chan) 業(ye) 邊界,擊穿利益分割的壁壘,進而重構航運產(chan) 業(ye) 鏈。隨著航運企業(ye) 的數字化升級,在互聯網的助力下,傳(chuan) 統航運企業(ye) 將從(cong) 自己的“單腿跳”變成與(yu) 互聯網協作的“雙腿跑”,二者融為(wei) 一個(ge) 命運共同體(ti) ,形成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發揮出“1+1>2”的能量,真正實現智慧航運。
大環境利好以及設施和技術的完善為(wei) 智慧航運打下良好的基礎,那智慧航運一定能成嗎?其實在國內(nei) 很多垂直領域,“互聯網+”推進的並不是很成功,都有相似的問題,他們(men) 主要依賴關(guan) 係型合約和產(chan) 業(ye) 政策來推動經濟發展,而市場在配置資源過程中並沒有發揮決(jue) 定性的作用。同樣,航運固有的特點也一直以來困擾航運互聯網的實踐者,很多人將困難歸於(yu) “不透明、不公平、不合理”,說航運是灰色的,標準化的互聯網是進不來的。那麽(me) 如何做對價(jia) 格,如何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如何充分發揮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作用?我個(ge) 人提出“航運三駕馬車”的概念——航運雲(yun) +智能物聯+應用服務,三者相輔相成,是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核心。
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大腦:航運雲(yun)
航運雲(yun) 是航運業(ye) 的大腦中樞,逐漸完善雲(yun) 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將激發每個(ge) 參與(yu) 者進行數字創新。
航運雲(yun) 能更好地支撐航運發展,為(wei) 長江環保、政府政務、港口管理、企業(ye) 業(ye) 務等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更優(you) 質的解決(jue) 方案,未來一個(ge) 企業(ye) 發展得好與(yu) 壞完全可以用企業(ye) 的用雲(yun) 量來衡量,一個(ge) 企業(ye) 用雲(yun) 量越大,也就說明企業(ye) 發展的越好、業(ye) 務越活躍,反之則企業(ye) 發展遇到了問題。那“不透明、不公平、不合理”的問題也就解決(jue) 了,雲(yun) 是開放的是標準的,如果個(ge) 別群體(ti) 仍堅持自我,將很難在航運雲(yun) 中生存下去,失去競爭(zheng) 力,隻能麵臨(lin) 自然淘汰。目前,我們(men) 無權要求公開任何一家的價(jia) 格,但航運雲(yun) 的發展是難以阻擋的。
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觸角:智能物聯
智能物聯的基礎是物聯網技術,船舶、港口是航運重要的生產(chan) 要素,技術的升級將不斷催化船舶和港口等要素的發展。以船舶為(wei) 例,目前,船舶的智能化是十分落後的,遠不如飛機,甚至不如我們(men) 的私家車。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過傳(chuan) 感器將船舶的各設備進行互聯,采集船舶運行數據,全麵實時的監控船舶狀態,包括油耗、發動機情況、航行路線等,依靠互聯網傳(chuan) 輸到雲(yun) 端,結合衛星位置信息、航道信息、服務區信息等為(wei) 船舶提供更加合理化的航行建議。近幾年,更高級的技術推動,模擬駕駛,遠程遙控甚至完全無人化的智能實踐案例都出現在各種報刊雜誌展會(hui) 上,一旦大批量產(chan) 和複製,實現船船互聯、船港互聯、港岸互聯等等,整個(ge) 航運業(ye) 將完全進入新的時代。
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手和腳:應用服務
之前我們(men) 笑稱“辦事全靠腿,溝通全靠嘴”,人作為(wei) 航運的重要參與(yu) 者,在低價(jia) 值的事情上耗費了大量時間,而應用服務是航運雲(yun) 的成果,依托航運雲(yun) 的數據和技術能力,可以創新更多的航運應用場景,為(wei) 這些場景提供更多的優(you) 質服務。
移動互聯網爆發之前,沒人想到現在出門不用帶現金,但現在走街串巷帶一部手機就行了,這就是移動互聯網創造的場景。改革開放前,中國工種占比最大的是紡織工人,但看看現在,紡織工占比不到1%,這就是社會(hui) 發展的必然結果。
航運作為(wei) 一個(ge) 古老的行業(ye) ,也在社會(hui) 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下,誕生更多的新應用場景,也許不久的將來,曾經的船長躺在家裏就可以開船運貨了。當然,發展都是需要時間的,目前應用服務可以根據政府、航運企業(ye) 、港口等實際業(ye) 務需求設計多種多樣的應用,比如報港報關(guan) 、找船找貨、維修保養(yang) 等業(ye) 務一鍵完成,將大大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智慧航運的來路與(yu) 前路:航運生態
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是智慧航運的本質,那麽(me) 智慧航運的頂層設計就是航運生態。智慧航運從(cong) 提出之日起,它的來路和前路都是航運生態。當前的航運生態老化,代謝遲緩,亟需新鮮的血液來喚醒新的生態機能,使其更有朝氣,更有活力。
航運生態的概念字麵上很好理解,其實很難說清楚。類比我們(men) 熟知的生物學生態係統,能夠讓我們(men) 更深刻意識到航運生態的重要性。為(wei) 什麽(me) 生物學家那麽(me) 在意生態圈的多樣化?因為(wei) 生物進化的曆史一再證明,並不是最強大最有效率的生物能持久存活下來,即使龐大如恐龍也有可能因為(wei) 環境劇變而迅速滅絕。同樣,當生物種群變得過於(yu) 單一的時候,其抗風險能力反而會(hui) 下降。如果在田裏推廣單一高產(chan) 作物,短期內(nei) 一定能增加收入,但是這可能降低整個(ge) 農(nong) 莊應對未來潛在病蟲害的抗打擊能力,也就是整個(ge) 係統的穩定性反而變小了。因此,簡單講航運生態不是指一棵樹,不是靠一項技術就能有很大的變化;也不是一片森林,不是靠一類人的努力就能實現智慧航運。它是一個(ge) 生態係統,隻有更加多元才能更加穩定。利用科技賦能產(chan) 業(ye) 鏈的每個(ge) 節點,更加快速高效無風險,運用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融合政府、員工、港口、客戶、貨主、機構、係統為(wei) 一體(ti) ,各角色各司其職又連接互通,更加科學、協調,航運才能煥然一新,出現更多的增長點和創新性,最終反哺獲利的是整個(ge) 航運行業(ye) 。
航運生態需要我們(men) 形成共識,用更智慧的頭腦、更開放的心態,聯合各航運要素,深入各航運領域,共建、共贏、共享航運產(chan) 業(ye) 互聯網時代。
智慧航運不應該再是一個(ge) 概念性的標簽,產(chan) 業(ye) 互聯網時代需要我們(men) 將新的理解變為(wei) 腳踏實地的行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