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天津市開展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報審〈天津市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及試點任務申請書(shu) 的請示》(津交報〔2020〕43號)收悉。為(wei) 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guan) 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複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打造新型監管機製、交通運輸大數據共享交換及應用、全生命周期工程質量安全溯源技術研發應用、特殊場景智慧交通應用等方麵開展試點(具體(ti) 要點附後),請進一步完善試點實施方案,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ti) 舉(ju) 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製,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持。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鼓勵各方積極參與(yu) 。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zheng) 在提升港口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交通運輸全生命周期監管體(ti) 係建設、提升大數據平台核心競爭(zheng) 力、工程質量溯源平台研發應用、部分生產(chan) 生活場景下智慧交通應用及數據分析等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wei) 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單位、專(zhuan) 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guan) “十四五”規劃編製等工作中加強支持。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chuan) 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8月26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天津市試點任務要點
一、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一)試點單位。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提升港口安全發展水平。打造安全管控平台,構建港口物流企業(ye) 智能化視頻安全管控體(ti) 係,推動物流企業(ye) 倉(cang) 庫、公共區域以及園區周界等智能化實時監控。推廣安全生產(chan) 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製,強化安全生產(chan) 風險分級管控,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2.提升港口綠色發展水平。著力推動“公轉鐵”“散改集”,持續推動運輸結構調整。積極推動清潔能源應用,著力提升岸電覆蓋率和使用率。搭建生態環境監測管控與(yu) 管理平台,全麵加強內(nei) 部汙染源分析,提升管理智慧化、精細化水平。
3.提升港口智慧發展水平。推動大型裝卸設備自動化升級。創新碼頭運輸模式,開發智能電動集裝箱牽引車管理調度平台,推廣應用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優(you) 化升級集裝箱碼頭一體(ti) 化操作係統,推動集裝箱業(ye) 務生產(chan) 組織流程標準化、調度指揮智能化、資源利用合理化、客戶服務便捷化。打造集裝箱全物流鏈綜合服務平台,完善集裝箱業(ye) 務受理中心、電子單證服務平台和增值服務中心子係統,推動集裝箱電子單證在天津口岸全部進出口環節推廣應用。加快提升港口數據中心服務能級,擴容雲(yun) 平台,強化數據開發利用,打造集生產(chan) 調度、運營管控、狀態監測等多維可視化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港口數據信息樞紐。
4.強化港口樞紐地位。提高航道錨地基礎能力,推進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及天津港北支航道拓寬、浚深等工程。持續推動降費提效,提升港口競爭(zheng) 力。大力提升海陸雙向開放水平,積極推進無水港向物流服務營銷網絡轉型,建立高效、便捷港口物流服務網絡,加強環渤海支線建設。提升樞紐物流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具備進口商品分撥、出口商品集散的國際物流分撥基地,完善港口冷鏈產(chan) 業(ye) 布局,拓展中蒙俄國際貿易、國際中轉、國際進出口及其加工生產(chan) 業(ye) 務,打造過境物流中轉公共平台。打造國際郵輪旅遊精品品牌,拓展國際郵輪海上遊航線,強化海港、空港合作聯動,探索“郵輪+飛機”的聯動旅遊產(chan) 品,優(you) 化郵輪旅遊核心區規劃,促進郵輪港城建設,持續提升郵輪港口服務能力。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港口安全發展水平顯著提高,雙重預防機製實現碼頭企業(ye) 和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全覆蓋,在企業(ye) 危險源辨識、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風險管控措施、企業(ye) 風險管控對象評價(jia) 和分級工作等方麵總結形成相關(guan) 技術標準、工作指南等。港口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建立安全綠色港口指標體(ti) 係,“散改集”作業(ye) 綠色新模式全麵推廣,建成生態環境智能監測管控平台,港作船舶岸電使用率達到100%,運輸船舶岸電使用率穩步提高。智慧發展取得初步成效,傳(chuan) 統碼頭自動化改造取得顯著進展,數據驅動能力大幅提升,形成無人駕駛集卡操作規範、自動化軌道場橋(RMG)操作規範、自動化輪胎場橋(RTG)操作規範等多項企業(ye) 標準。港口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海鐵聯運箱量比重逐步提升,國際物流基地布局不斷完善,主要船公司船舶直靠率達到88%以上,口岸合規時間及成本逐步優(you) 化,港口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
通過3—5年時間,港口安全綠色發展水平達到新高度,生態環境智能監測模式全麵推廣,智能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危險源全麵辨識,風險管控措施有效運行,隱患排查實現閉環管理。智慧港口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建成智能化集裝箱碼頭生產(chan) 業(ye) 務係統,基本實現集裝箱碼頭大型設備全自動化應用,集裝箱單證電子化比例達到100%,集裝箱業(ye) 務線上受理率達到85%以上,軌道橋人工幹預率低於(yu) 2%。港口樞紐地位顯著增強,基本形成環渤海灣幹支中轉網絡,內(nei) 陸物流網絡實現腹地全覆蓋,郵輪港口服務功能更趨完善,品牌影響力有效提升。
二、打造新型監管機製
(一)試點單位。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擴大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範圍,加大跨地區、跨部門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力度。推進交通運輸部門信用信息歸集上報、公開共享及評價(jia) 應用,擴大信用數據覆蓋麵,打造覆蓋各領域、各地區、各類市場主體(ti) 的信用信息“一張網”。推進市場主體(ti) 信用信息與(yu) 各部門按需共享,建立信用監管協同機製。
2.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建立健全事前信用承諾教育機製。積極開展市場主體(ti) 信用承諾宣傳(chuan) ,加強法律知識和信用知識教育。建立健全事中信用評價(jia) 監管機製,大力推進信用信息業(ye) 務管理係統建設,積極推廣評價(jia) 製度標準。開展市場主體(ti) 分級分類監管,實施重點監管和精準監管。擴大開展信用評價(jia) 工作領域,在巡遊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領域開展信用實踐應用。建立健全事後信用獎懲應用機製,構建跨部門的聯合獎懲發起、響應、反饋機製,探索京津冀跨地區信用獎懲協同監管,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評價(jia) 結果互認,推動聯合獎懲與(yu) 信用修複有機融合。
3.加強“互聯網+”信用監管。構建協同監管機製,建設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管理係統,打造數據標準、製度規範相統一的“互聯網+監管”體(ti) 係。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信用監管數據可比對、過程可追溯、問題可監測。建立風險預判預警機製。建立企業(ye) 畫像和信用交通分,強化從(cong) 業(ye) 主體(ti) 分級分類監管。
4.推進行業(ye) 誠信文化宣傳(chuan) 。推動政務誠信建設,強化幹部隊伍誠信管理。發揮互聯網獨特優(you) 勢,運用媒體(ti) 融合成果,發布信用動態,公布黑紅名單,提供公眾(zhong) 服務,加強誠信文化宣傳(chuan) ,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行業(ye) 氛圍。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信用交通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在信息查詢比對、聯動監管等方麵不斷創新,信用報告、第三方評估等廣泛應用。建成天津交通運輸信用綜合管理係統,實現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數據可共享,歸集天津市的市場從(cong) 業(ye) 主體(ti) 信用信息達80%以上,監管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不斷提升。
通過3—5年時間,信用承諾審批工程深入推進,審批監管流程不斷完善,信用融合服務工程有效實施。差異化監管有力推進,跨部門跨領域聯合獎懲取得顯著進展。信用修複工程有序推進,依法執行異議處理與(yu) 信用修複製度取得顯著成效。在信用交通建設方麵取得典型經驗,並形成意見指南、標準規範等政策成果。
三、交通運輸大數據共享交換及應用
(一)試點單位。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榮程智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建立交通運輸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與(yu) 開放應用平台。打造天津交通運輸行業(ye) 統一數據資源平台,推動行業(ye) 綜合業(ye) 務協同共享,提升一站式信息服務水平。打造天津交通運輸行業(ye) 數據共享樞紐,推動跨部門、跨區域數據資源共享。打造天津數據資源應用中心,積極建設基礎類、業(ye) 務類、感知監測類等共享庫。
2.打造綜合交通數據分析服務係統。以路網運行指數、公共交通指數、綜合運輸指數和共享單車指數等交通領域指數構建為(wei) 重點,打造數據分析服務係統,提升城市道路服務水平監測能力,增強公眾(zhong) 交通出行體(ti) 驗,提高城市交通運輸治理水平。
3.打造貨車運輸服務平台。充分吸納現有互聯網貨運平台發展經驗,融合管理部門和樞紐、站場、企業(ye) 的信息數據和服務資源,打造以貨運出行服務為(wei) 核心,集路徑導航、通行管控、運政檢查、交通事故、道路擁堵、信用信息、車輛維護、道路救援、運輸交易、車務保險等多種業(ye) 務於(yu) 一體(ti) 的的服務平台,提高運輸便利化水平。提升現有互聯網貨運平台服務能級,完善車聯網綜合服務平台,大力提升在線保險業(ye) 務覆蓋麵,強化運輸業(ye) 客戶金融服務。
4.打造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體(ti) 係。打造“智能雲(yun) 平台”,開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安全管理,強化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生產(chan) 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加強從(cong) 業(ye) 人員教育培訓,統一車輛通行管理政策,推進小件危險品豁免管理,強化多部門協同監管。推動平台數據對接,推進區域危險品運輸聯合監管。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建成交通運輸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與(yu) 開放應用平台,信息係統清理整合、信息資源共享交換、數據質量管控水平大幅提升。建成綜合交通數據分析服務係統和貨車運輸服務平台,內(nei) 部管理和外部協作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基本滿足企業(ye) 或司機“隻用一個(ge) 程序”和“最多跑一次”。在平台係統建設、運維策略、運行管理製度等方麵取得典型經驗,並形成意見指南等政策成果。
通過3—5年時間,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體(ti) 係基本建成,管控政策體(ti) 係基本完善,危險品倉(cang) 儲(chu) 和生產(chan) 地信息、進出廠信息、道路監控信息,“兩(liang) 客一危”車輛數據信息有效整合,實現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高效管理,在係統軟件對接、平台運行管理方麵取得顯著成效並形成相關(guan) 製度規範,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方麵取得典型經驗並出台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
四、全生命周期工程質量安全溯源技術研發應用
(一)試點單位。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中交津石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以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為(wei) 支撐,以螞蟻區塊鏈平台為(wei) 基礎,整合行業(ye) 信息化管理係統,打造覆蓋全過程、全維度、全要素的全生命周期工程質量溯源平台和工程質量大數據分析平台。構建道路高質量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
2.積極推動鐵路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係統與(yu) 工程質量溯源平台對接,推動工程質量管理實現數字化監督管理。打造現代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ti) 係,推動形成新型工程質量管控模式。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區塊鏈工程質量溯源平台和質量安全數據采集分析平台研發,建成工程管養(yang) 信息化管理係統,完成鐵路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係統開發,數字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工程質量溯源平台初步投入應用,在區塊鏈工程質量溯源方麵形成相關(guan) 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
通過3—5年時間,工程質量溯源平台、大數據采集分析平台、工程管養(yang) 信息化管理係統、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係統全麵投入運營應用,基本實現工程建設、運營、監督管理的質量安全大數據分析和研判,項目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全麵提升。完成區塊鏈技術與(yu)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合發展總體(ti) 規劃和具體(ti) 實施路線製定,在數據安全防護方麵取得典型經驗,並形成相關(guan) 政策成果。
五、特殊場景智慧交通應用
(一)試點單位。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中汽數據(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市交通工程學會(hui) 。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打造麵向群體(ti) 智能的交通物理環境。積極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部署智能路側(ce) 設備,推動智能網聯群體(ti) 交通信息交互。
2.打造智慧交通生產(chan) 生活應用場景。以增強居民出行、貨物運輸及智慧生活便利性為(wei) 出發點,加快推動車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發展,探索推動智慧物流、無人駕駛、無人遞送、無人巴士、共享出行等在部分生產(chan) 生活場景率先應用。
3.打造智能網聯群體(ti) 管控大腦。以汽車定位和高精度地圖為(wei) 基礎,強化靜態或準靜態信息獲取,深化多元化交通數據采集與(yu) 融合,建立智能網聯群體(ti) 數字化模型,推動實現實時監測與(yu) 綜合管控,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在部分路段、交叉口等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物理環境,實現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和群網群控。完成車聯網應用管理雲(yun) 平台研發,基本實現與(yu) 交通管理、出行服務、高精度定位服務、高精度地圖服務、車聯網運維等平台互通和數據共享,交通場景賦能效果顯著,交通環境更趨高效、便捷。在部分場景率先完成無人遞送、無人巴士、共享出行等交通生產(chan) 生活場景應用。
通過3—5年時間,在部分場景基本建成“人-車-路-雲(yun) ”高度協同體(ti) 係,完成交通智能網聯群體(ti) 管控大腦構建,在智慧網聯場景應用、運營管理、商業(ye) 模式方麵積累豐(feng) 富數據,取得典型經驗,並形成指南、標準等政策成果。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