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開展交通運輸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交規劃函〔2020〕409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關(guan) 於(yu) 上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報告》(新交發〔2019〕183號)收悉。為(wei) 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guan) 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複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交通運輸高水平對外開放、跨區域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綜合交通樞紐一體(ti) 化發展、交通與(yu) 旅遊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等方麵開展試點(具體(ti) 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ti) 舉(ju) 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製,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持。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鼓勵各方積極參與(yu) 。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zheng) 在雙邊和多邊交通運輸協調機製、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通道、樞紐經濟、“交通+旅遊”一體(ti) 化開發機製等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wei) 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單位、專(zhuan) 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guan) “十四五”規劃編製等工作中加強支持。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chuan) 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6月17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試點任務要點
一、交通運輸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試點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發展和改革委、財政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外事辦公室,烏(wu) 魯木齊海關(guan) 、民航新疆管理局、新疆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加強國際物流樞紐設施建設。構築國際多式聯運體(ti) 係,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大型綜合物流基地,完善冷鏈物流基地、城市配送中心布局,加快分撥集散中心、海外倉(cang) 等建設。建設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基地,加快推動“烏(wu) 魯木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烏(wu) 魯木齊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以及喀什、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等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建設。
2.加強國際鐵路貨運合作。積極開行至中亞(ya) 、俄羅斯的國際貨運班列,拓展至歐州、西亞(ya) 、南亞(ya) 、蒙古的國際貨運班列,打造烏(wu) 魯木齊中歐班列國際集散中心,大力推行中歐班列“集拚集運”再集結,吸引國際貨物在烏(wu) 魯木齊等鐵路貨運樞紐集散中轉,實現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高密度、常態化運行。推進多式聯運大數據服務應用,培育發展多式聯運經營主體(ti) ,創新多式聯運商業(ye) 模式,打造全程化物流服務鏈條。
3.落實雙邊、多邊國際道路運輸協定。積極落實國際道路運輸合作協定,建立健全與(yu) 周邊國家的雙邊、多邊國際道路運輸合作機製。積極協調解決(jue)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客貨運輸線路、運輸站場、運營班次、運輸價(jia) 格、跨國結算、運輸形式、數據共享、境外運輸安全及事故處理等問題。推動中烏(wu) 、中蒙俄國際道路運輸常態化、中蒙俄沿亞(ya) 洲公路網4號線(AH4)國際道路運輸試運行。
4.推進國際貨運航空樞紐建設。構建以烏(wu) 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為(wei) 核心,吐魯番、伊寧、喀什等機場為(wei) 輔助的航空物流網絡,建設麵向中亞(ya) 、西亞(ya) 、南亞(ya) 和連接亞(ya) 歐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和貨運中轉基地。積極建設第三方、第四方等保稅物流園,加快建設烏(wu) 魯木齊航空物流園,打造專(zhuan) 業(ye) 化國際物流中轉基地。建設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集散中心,提升航空快件運輸效率和集散能力。推動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成為(wei) 國家臨(lin) 空經濟示範區。加快機場高速公路擴容建設。
5.提高口岸物流服務效率。提高口岸通關(guan) 效率,推廣TIR國際公路運輸模式,推動海關(guan) “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和中歐“安智貿”計劃等國際合作,探索安全智能鎖在國際鐵路班列和跨境公路運輸中推廣應用。推進霍爾果斯、紅其拉甫等口岸農(nong) 產(chan) 品快速通關(guan) “綠色通道”和中哈、中吉、中塔、中蒙、中巴等“信任通道”建設。推廣全程“一次委托”、運單“一單到底”、結算“一次收取”服務方式,推廣應用電子運單、網上結算等互聯網服務新模式。加快建設跨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跨境物流大數據信息中心,提升國際貨物運輸便利化與(yu) 區域一體(ti) 化智慧物流服務水平。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國際貨運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哈、中吉、中烏(wu) 、中塔、中吉烏(wu) 、中哈吉巴等多雙邊運輸實現便利化,中蒙俄國際道路運輸實現常態化,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和TIR國際公路運輸運行更加順暢,出台TIR國際公路運輸管理細則等相關(guan) 政策成果。
通過3—5年時間,形成以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為(wei) 骨幹,國際航空運輸、道路運輸等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全程化、一體(ti) 化、國際化物流服務鏈條,通關(guan) 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建立統一的運輸協調機製,雙邊、多邊運輸協定進一步落實,國際物流合作不斷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重要進展,互利互惠水平顯著提升。出台統一互認的單證格式、貨物安全、保險理賠、通關(guan) 便利、數據共享等規則標準。
二、跨區域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
(一)試點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交通運輸廳、財政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推進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加強與(yu) 周邊國家的溝通協調,進一步發揮中吉烏(wu) 通道、中哈俄通道、中蒙俄通道的運輸潛力、推動中巴公路、中塔公路二期、中吉烏(wu) 鐵路等跨境鐵路、公路建設。
2.加快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通道建設。重點推進廈門至喀什通道,加快建設西寧至和田高速公路(新疆段)、庫爾勒至格爾木鐵路、若羌至和田鐵路,積極推動南北疆伊寧—阿克蘇鐵路、G0711烏(wu) 魯木齊至尉犁至若羌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設。加強口岸鐵路、公路建設,重點推進連接紅其拉甫、伊爾克什坦、吐爾尕特、吉木乃、紅山嘴、老爺廟、塔克什肯等口岸的項目建設。
3.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以G0711烏(wu) 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勝利隧道建設為(wei) 依托,加強高寒、高海拔、特長高速公路和山嶺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關(guan) 鍵技術研究。積極推動國家軌道交通綜合實驗與(yu) 係統測試驗證環境項目。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實現阿拉山口口岸通高速公路,紅其拉甫口岸、烏(wu) 拉斯台口岸、都拉塔口岸通二級公路。基本完成國家軌道交通綜合實驗與(yu) 係統測試驗證環境項目一期工程建設。
通過3—5年時間,“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中國—中亞(ya) —西亞(ya) 、中巴、新歐亞(ya) 大陸橋、中蒙俄方向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成效顯著。高寒、高海拔、特長高速公路和山嶺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該領域核心競爭(zheng) 力大幅增強。國家軌道交通綜合實驗與(yu) 係統測試驗證環境項目基本具備承接30萬(wan) 公裏、60萬(wan) 公裏整車運用考核測試和可變軌距技術測試的能力。在國際運輸通道的國際合作、投融資、建設運營等方麵出台一係列可推廣、可複製的政策成果。
三、綜合交通樞紐一體(ti) 化發展
(一)試點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交通運輸廳、財政廳、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烏(wu) 魯木齊海關(guan) 、民航新疆管理局、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推進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設。加快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烏(wu) 魯木齊)集結中心建設,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中心智能場站平台建設,推動設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境糧食、原木指定監管場地和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進國際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綜合配套服務區建設,加快推進空港物流服務產(chan) 業(ye) 區、鐵路國際快件交易中心、北站物流資源聚集區、“一帶一路”核心區(烏(wu) 魯木齊)國檢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國際陸港區周邊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各功能區銜接,優(you) 化港區集疏運體(ti) 係。
2.完善新疆國際陸港體(ti) 係。以全疆重要城市和口岸為(wei) 節點,建設功能覆蓋全疆的“大陸港”體(ti) 係,形成“集貨”效應,帶動全疆物流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分類建設一批陸港型、空港型、生產(chan) 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等物流設施,加快推進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加快喀什、克州、塔城、哈密等陸路口岸建設,強化大宗貨物、快速消費品等貨物中轉、倉(cang) 儲(chu) 的基礎設施建設。
3.優(you) 化提升國際陸港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國際陸港物流通道體(ti) 係、集貨體(ti) 係、功能體(ti) 係、政策體(ti) 係、設施建設體(ti) 係、信用體(ti) 係、交流機製建設,推動貿易便利化、負麵清單管理、跨地區合作、陸路規則製定等先行先試。積極推動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成為(wei) 國際運輸“始發港/目的港”,提升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運輸服務能力和運輸保險、金融代理等高端服務業(ye) 聚集能力。
4.提升國際陸港運營組織效率。加快完善內(nei) 聯國內(nei) 重點城市和港口、外通中亞(ya) 、西亞(ya) 、南亞(ya) 和歐洲的國際陸港雙向網絡節點體(ti) 係。拓展國內(nei) 互聯互通班列,實現與(yu) 國內(nei) 重點城市班列雙向穩定開行,加強中歐班列與(yu) 沿海港口鐵海聯運班列的對接。穩定西行班列,積極與(yu) 中西亞(ya) 和歐洲鐵路樞紐城市加強合作,拓展國際班列境外開行城市數量,提高班列開行數量。積極開行電商班列、冷鏈班列等,發展保稅物流。創新班列運營模式、規則標準、經營管理、技術手段以及在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創新、班列開行等方麵的優(you) 惠舉(ju) 措,提升運行效率效益。推動設立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設專(zhuan) 項基金,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
5.大力發展樞紐經濟。以國際陸港區為(wei) 核心,建立“物流+貿易+產(chan) 業(ye) ”的運行模式,打造國家物流樞紐、國際供應鏈組織中心、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基地,建設物流組織平台、國際商貿平台和外向型產(chan) 業(ye) 發展平台。以中歐班列運輸服務為(wei) 基礎,加大貿易、物流、金融一體(ti) 化等服務產(chan) 品提供力度,拓展國際物流、商務谘詢、交易結算等服務功能。以進出口貿易和出口產(chan) 品加工為(wei) 重點,加快構建符合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需求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發揮國際陸港區產(chan) 業(ye) 集聚和輻射作用,重點培育和發展現代物流業(ye) 、國際商貿業(ye) 、高端服務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等先導產(chan) 業(ye) 。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際陸港區取得國際港口代碼,設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境糧食、原木指定監管場地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中歐班列烏(wu) 魯木齊集結中心建成運行,班列運行線路進一步增加,運行效率不斷提高。空港物流服務產(chan) 業(ye) 區、鐵路國際快件交易中心、北站物流資源聚集區、“一帶一路”核心區(烏(wu) 魯木齊)國檢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陸港區周邊交通集疏運網絡體(ti) 係基本建立。
通過3—5年的時間,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基本建成,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喀什、霍爾果斯國際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服務“一帶一路”向西開放能力達到新台階。中歐班列集拚集運模式廣為(wei) 推廣,班列運營模式、規則標準、經營管理、技術手段不斷完善,境內(nei) 外輻射的線路、城市進一步拓展,定製化、專(zhuan) 業(ye) 化班列穩定開行,出台中歐班列烏(wu) 魯木齊集結中心東(dong) 聯西出獎勵辦法等支持政策。國際陸港體(ti) 係建設運營、協調聯動機製和服務方式等方麵形成較成熟的模式,貿易便利化、跨地區合作、陸路規則製定等方麵取得突破,形成並出台一係列政策成果。樞紐經濟發展水平大幅躍升,以國際陸港區為(wei) 核心的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不斷深化,培育形成現代物流、快消品加工、高端製造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新疆開放型經濟發展達到新高度。
四、交通與(yu) 旅遊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一)試點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文化和旅遊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民航新疆管理局、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疆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完善旅遊交通網絡。依托高速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交通網絡,完善滿足旅遊體(ti) 驗的“慢遊”交通網絡。深化綠色公路建設,推動旅遊風景道發展。重點建設天山世界遺產(chan) 廊道、獨庫公路風景道、帕米爾風景道、塔克拉瑪幹沙漠風景道、昌吉東(dong) 三縣南山伴行公路風景道、S340開都河風景道、G219新藏線風景道、草原丹霞旅遊風景道、天馬文化旅遊風景道(S237伊-昭公路風景道)、東(dong) 天山旅遊風景道和阿爾泰山千裏畫廊生態旅遊線、伊犁草原文化旅遊線、帕米爾高原風情旅遊線、絲(si) 綢之路民俗文化旅遊線、環阿爾泰山中俄哈蒙跨境旅遊線、環天山千裏黃金旅遊線、塔城博州邊境旅遊線、絲(si) 綢之路紅色軍(jun) 墾旅遊線、塔克拉瑪幹沙漠風光旅遊線、中哈吉跨境自駕旅遊線。
2.健全配套設施旅遊服務功能。加強服務設施改造,完善遊客集散中心、旅遊宣傳(chuan) 中心、道路觀景台、臨(lin) 時停車帶、停車場、自駕車房車營地等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遊服務功能。加強遊憩小徑、旅遊步道等休閑慢行係統建設,推動紅色旅遊景區配套紅色旅遊公路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風情小鎮等旅遊景點配套鄉(xiang) 村旅遊公路建設。
3.提升服務質量。推進遊客聯程聯運,加強公鐵聯運、陸空聯運,完善旅遊交通信息服務,打造“坐著火車遊新疆”“絲(si) 路驛站”等精品旅遊品牌。積極推進增開新疆主要旅遊目的地與(yu) 客源地之間的旅遊專(zhuan) 列、旅遊航線、旅遊包機、旅遊班線等。推進高端商務、觀光探險等定製化航空服務。加強旅遊交通規劃與(yu) 景區規劃、美麗(li) 鄉(xiang) 村規劃等的銜接,增強旅遊交通的帶動效應、串聯作用。依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大力發展共享交通、定製旅遊、互聯網租賃等新業(ye) 態,加強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為(wei) 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零換乘服務,打造精準客群定位的定製化、多樣化的交旅服務,構築全程無憂的旅遊交通服務鏈條,實現旅遊交通一路暢行。
4.完善“交通+旅遊”一體(ti) 化開發機製。探索交通支撐旅遊發展、旅遊反哺交通發展新模式,強化公路沿線土地利用。鼓勵自治區及各地州交投、旅投公司或其他投資運營主體(ti) 以PPP模式推動“交通+旅遊”產(chan) 品開發和項目建設。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旅遊風景道和自駕遊精品線路基本建成,旅遊交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共享交通、定製旅遊、互聯網租賃等新業(ye) 態進一步發展,“交通+旅遊”一體(ti) 化開發模式基本得到推廣。形成關(guan) 於(yu) 以PPP模式推動“交通+旅遊”產(chan) 品開發和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交旅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成果。
通過3—5年時間,旅遊風景道和自駕遊精品線路全麵建成,“快進慢遊”網絡和疆內(nei) 旅遊環線網絡基本完善,連通景區公路狀況明顯改善。打造形成一批旅遊精品線路品牌,“交通+旅遊”新業(ye) 態得到長足發展。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