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河北雄安新區開展智能出行城市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交規劃函〔2020〕410號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關(guan) 於(yu) 申請將河北雄安新區作為(wei) 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試點的請示》收悉。為(wei) 重在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guan) 領域的目標任務,根據《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函〔2019〕859號),經研究,主要意見回複如下:
一、原則同意在打造智能出行城市、通道資源綜合利用、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運營、點對點全程快遞物流服務、綠色交通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育等方麵開展試點(具體(ti) 要點附後),請進一步細化試點任務、落實具體(ti) 舉(ju) 措,明確階段目標和時間進度,並及時向我部報備。
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試點工作推進機製,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支持。加強上下聯動,強化協同配合,鼓勵各方積極參與(yu) 。
三、統籌推進、突出重點,力爭(zheng) 在智能出行城市體(ti) 係構建、通道資源高效利用、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運營管理模式創新、智慧高速建設運營、智能化物流配送、新能源交通裝備推廣應用、白洋澱交旅融合發展等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wei) 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四、加強跟蹤、督導和總結,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成功經驗模式及時報告我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報送年度試點工作總結。
我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單位、專(zhuan) 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guan) “十四五”規劃編製等工作中加強支持。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chuan) 推廣等工作。
交通運輸部
2020年6月17日
附件
交通強國建設河北雄安新區試點任務要點
一、打造智能出行城市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搭建智能交通出行體(ti) 係,構建實時感知、瞬時響應、智能決(jue) 策的新型城市智能交通體(ti) 係。在容東(dong) 片區推進自動駕駛示範應用,建設開放式智能網聯區域。推進共享化智能運載工具應用,發展定製化公共交通係統,實現城市公交和共享汽車資源的智能化配置。打造全局動態、數據驅動的交通管控係統,實現交叉口通行權智能分配。推動服務性數據資源開放,建立市場化出行信息服務運行機製。推廣電子客票,完善客運“一站式”聯程聯運服務,推進移動支付廣泛應用。
(三)預期成果。
通過1—3年時間,完成智能交通大腦總體(ti) 框架和業(ye) 務功能體(ti) 係頂層設計,出台《雄安新區交通大腦頂層設計及建設規劃》,建成交通大腦數據監測體(ti) 係和建設服務評價(jia) 體(ti) 係。建成智慧出行服務平台,實現各交通方式信息整合,在交通大數據指標體(ti) 係及數據共享標準方麵出台相關(guan) 政策性文件。建成容東(dong) 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實現智能化信號管控、數字化非現場違章監測執法。建成交通大數據中心暨綜合監測和輔助決(jue) 策平台,實現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物流運輸、對外公路等應用資源整合。車路協同、無人駕駛、響應式公交、集配物流等智慧交通廣泛應用,在係統配套支持、設施技術標準等方麵出台相關(guan) 政策性文件。
二、通道資源綜合利用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集約利用交通通道線位資源,統籌鐵路、軌道、公路、市政道路與(yu) 綜合管廊線位立體(ti) 規劃,加強廊道建設與(yu) 城市規劃銜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做到線路、車站工程與(yu) 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同步規劃、設計,具備條件的同步開工建設,引導城市空間有序拓展。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出台《河北雄安新區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以及起步區東(dong) 西軸建設實施方案、榮烏(wu) 快速路走廊綜合設計方案等,全麵完成頂層設計搭建。
通過3—5年時間,建成起步區東(dong) 西軸通道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榮烏(wu) 高速城市快速化改造工程,鐵路、城市軌道、城市道路、市政管廊、城市公園、水係等實現綜合利用、協同運營,最大程度使用通道資源,出台關(guan) 於(yu) 通道資源高效利用的相關(guan) 政策性文件。
三、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以雄安高鐵站、雄安城際站等項目為(wei) 依托,推廣樞紐綜合開發理念,推動站城一體(ti) 化發展。組建樞紐聯合體(ti) ,明確主體(ti) 責任,有效協調建設運營目標。優(you) 化進出站客流組織,減少重複安檢,實現一體(ti) 服務。推動軌道、城市道路、公交係統等與(yu) 綜合客運樞紐緊密銜接,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順暢換乘、無縫銜接。依托綜合客運樞紐設置周邊機場異地候機樓,在行李托運、安檢、進出關(guan) 等方麵提供陸空一體(ti) 化服務。創新交通運輸管理體(ti) 製機製和管理模式,製定現代化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發展規劃,明晰交通建設與(yu) 運營管理職責權限、新區相關(guan) 部門與(yu) 平台機構交通管理職責範圍。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出台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ti) 製機製管理辦法以及關(guan) 於(yu) 人才隊伍培養(yang) 模式、智慧管理裝備發展計劃等政策性文件。出台《雄安新區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專(zhuan) 項實施規劃》。建成雄安城際站綜合開發及運輸服務一體(ti) 化工程、容城城市交換中心工程,實現綜合交通和城市功能一體(ti) 化布局、容東(dong) 片區樞紐建設與(yu) 城市開發協同實施,建成一批具有餐飲、零售、加油、物流、旅遊集散等綜合功能的組團、社區、鄰裏型城市交換中心及雄安驛站,出台關(guan) 於(yu) 綜合交通樞紐站城一體(ti) 化、立體(ti) 化開發新模式的政策性文件。依托雄安高鐵站,建成無縫換乘、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係統和暢通有序、協同一致的運營管理係統。以雄安城際站為(wei) 依托,拓展城市綜合功能。雄安高鐵站、京雄城際、機場快線等周邊的大興(xing) 機場異地候機樓全麵實現行李托運、安檢、進出關(guan) 一體(ti) 化,出台綜合交通樞紐運輸服務及運營管理一體(ti) 化模式的政策性文件。
四、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運營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以京雄高速公路等項目為(wei) 依托,建設數字化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推廣應用北鬥導航、高速無線通信、先進傳(chuan) 感、移動互聯、智能控製等新技術,探索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打造適應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的智慧高速公路,實現車車、車路協同和區域路網協同管理,滿足全天候快速通行需求。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在京雄高速河北段實現準全天候快速通行,在最內(nei) 側(ce) 兩(liang) 車道建成支持自動駕駛的專(zhuan) 用車道,形成安全輔助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應用的開放測試區。BIM技術全麵應用,建立全壽命期數字檔案,建成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示範段。完成智能貨運車輛管控關(guan) 鍵技術研究。
通過3—5年時間,在榮烏(wu) 高速新線建立分車道、分時段智能貨運車輛管控係統,實現貨運車輛智能化管理,出台智能貨運車輛管控關(guan) 鍵技術指南等政策性文件。在京德高速公路建成安全風險預警係統,利用交通仿真平台,實現實時碰撞風險預測,事故發生率大幅降低。
五、點對點全程快遞物流服務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統籌建設物流分撥中心、配送中心、貨物集散站、智能快件箱等物流節點設施,以公共交通專(zhuan) 用通道、綜合管廊和軌道交通為(wei) 依托不斷拓展物流配送功能,發展高品質、智能化的物流配送服務。探索在相對封閉的社區推廣自動駕駛物流車,在人口較分散的澱區推廣無人機遞送。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創新便利化通行政策,出台《雄安新區物流體(ti) 係布局專(zhuan) 項規劃》《高品質物流共同配送實施細則》,積極探索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運營模式,推動人工智能在城市配送領域廣泛應用。建成需求響應式末端配送服務平台和立體(ti) 化智能物流配送網絡,實現物流配送立體(ti) 化,點對點快遞物流服務高品質、低成本。在容東(dong) 片區建成物流共配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建成集約、共享、智能、高效的物流體(ti) 係,實現分撥中心到配送中心快速分撥、配送中心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推動建成可預約彈性末端配送服務機製。
六、綠色交通發展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1.綠色出行。以公共交通為(wei) 骨幹、自行車交通和步行為(wei) 主體(ti) 推廣綠色出行模式,提高綠色交通出行比例。減少私人小汽車出行,合理管控停車。
2.綠色樞紐。貫徹節能環保低碳發展理念,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技術應用,推進節能燈具和照明智能控製、供暖製冷智能控製、自然光利用、太陽能光伏應用、雨水收集利用、生態環保建材應用等。
3.綠色公路。推動新區所有公路按照綠色公路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推動生態選線、綠色服務區、汙水循環利用、旅遊服務設施、耐久性路麵、標準化施工、BIM技術等新理念新技術廣泛應用。
4.新能源清潔能源裝備。全麵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除新增注冊(ce) 特殊車輛外全部采用新能源車輛,既有車輛逐步更換為(wei) 新能源車輛。對白洋澱內(nei) 已有燃油船舶進行升級,對具備改造條件船舶進行清潔化改造,不具備改造條件船舶統一退出,合理增置燃氣船、電動船等環保船舶,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加氣站和充電設施,打造全國綠色船舶示範區。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定製化公交、響應式公交運輸服務全麵推廣,出台關(guan) 於(yu) 綠色出行正向激勵機製研究的引導政策以及新型公共交通票製票價(jia) 模式、非機動車交通發展模式等方麵的相關(guan) 文件。明確街道類別,明晰街道空間設計、要素設計指引,出台街道設計導則和容東(dong) 新型一體(ti) 化公共交通係統規劃。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成榮烏(wu) 高速公路新線、京德高速公路耐久性路麵工程,實現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麵結構整體(ti) 性能提升,在原材料質量控製、高性能改性瀝青混合料麵層、抗裂型路麵基層、路麵施工精益建造等方麵形成一係列永久路麵技術成果。出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船舶發展政策,形成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交通裝備配套保障體(ti) 係,配套設施布局完善,澱區燃氣、電動船舶廣泛應用。
通過3—5年時間,建成容東(dong) 綠色出行區,實現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90%、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80%。在容東(dong) 、昝崗和啟動區等區域建成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示範區,在白洋澱建成綠色船舶示範區,全麵完成船舶清潔化改造和利用,出台電動船舶發展的“雄安標準”。
七、新業(ye) 態新模式培育
(一)試點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hui) 規劃建設局、河北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
(二)試點內(nei) 容及實施路徑。
積極探索交通運輸向上下遊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延伸,推動與(yu) 製造業(ye) 、旅遊業(ye) 、電子商務等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推動投融資創新,探索交通廊道綜合開發新模式,打造“以產(chan) 補路、以產(chan) 養(yang) 路”的路產(chan) 融合模式,吸引更多企業(ye) 參與(yu) 新區綜合交通開發建設。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全麵建成環白洋澱旅遊風景道,分類建成白洋澱旅遊集散中心,出台關(guan) 於(yu) 白洋澱旅遊與(yu) 交通運輸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建成榮烏(wu) 高速新線智能建造和綜合養(yang) 護中心,提升高速公路經營綜合收益,出台高速公路養(yang) 護工區土地綜合利用方案以及智能建造基地和綜合養(yang) 護中心實施方案。在京雄高速、榮烏(wu) 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工程等項目建成開放式服務區,實現長途客運、公交、旅遊休閑、物流、商業(ye) 等功能綜合利用,實現服務區與(yu) 沿線地區深度融合發展。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