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是打破地理阻礙、加快要素流動的基礎前提,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應有之義(yi)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強調要“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完善市場信息交互渠道”“推動交易平台優(you) 化升級”。
近期,記者赴多地進行采訪調研。一路行來,推動市場設施互聯互通的最新進展令人印象深刻,實現“物暢其流”在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彰顯。
強化“硬聯通” 基礎設施更加高效連接
夏日暖陽,照射遼闊邊疆。
位於(yu)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的天山勝利隧道內(nei) ,轟鳴的機器與(yu) 揚起的沙土奏出繁忙的建設“交響樂(le) ”。日前,這座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迎來8座豎井全部貫通的重要節點,為(wei) 烏(wu) 尉高速公路通車運營奠定了基礎。
“過去我們(men) 用火車將和靜縣的鐵礦運往烏(wu) 魯木齊,要在巴倫(lun) 台站上站後繞行到和靜,然後在焉耆編組,一路經過和碩、魚兒(er) 溝、吐魯番等地才能到達。”九洲恒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國勇說,天山勝利隧道通車後,穿越天山用時將大大縮短,該公司物流成本可減少7000萬(wan) 元左右。
連接“斷點”、打通“堵點”,各地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過程中,不斷豐(feng) 富高速公路、鐵路、航空等網絡的“毛細血管”,讓人流、車流、貨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硬件設施的連接聯通讓物流成本降下來,運輸方式的跨界組合讓通行效率提上去。
今年開春,一批超100標準箱的國產(chan) 太陽能光伏板搭乘“合肥—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精品快線直達寧波舟山港穿山港站後,通過“嘉華寧波”輪運往德國威廉港。
“鐵路直通港區,快航點對點直達,更適合貨量大、時效性要求高的出口貨物。”浙江海港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雪君說,在途時長從(cong) 原來的40天縮短到27天。
推進京津冀、晉陝蒙等重點區域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重點幹線鐵路和進港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推進多式聯運“一單製”“一箱製”……2024年,我國實施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促進供應鏈上下遊、物流各個(ge) 環節、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資源高效整合。
發達的交通運輸推動經濟暢通,完善的網絡設施改變人們(men) 生活。
地處閩南“金三角”的漳州擁有1.86萬(wan) 平方公裏海域。藍色的海洋給當地漁民提供了經濟來源,卻也是他們(men) 遠程通話的阻礙。
“以前出海十幾公裏就沒信號了,遇到緊急情況隻能靠對講機聯係其他漁船轉告家人。”漳州東(dong) 山島澳角村不少漁民對此很是無奈。
傳(chuan) 統漁業(ye) 發展的瓶頸,在網絡鋪就的高效率數字底座中有了突破。
近年來,漳州電信通過建設海域覆蓋精品網,實現全村千兆寬帶、4G和5G網絡100%覆蓋;引入高通量海洋衛星寬帶服務,解決(jue) 遠海通信難題;在澳角山新建高增益海域專(zhuan) 用基站,將近海手機信號覆蓋距離擴展至50公裏……
目前,漳州電信已成功實現715公裏海岸線5G信號全覆蓋,為(wei) 海洋經濟發展築牢堅實基礎。
“交通運輸、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升級,有利於(yu) 組成高標準市場網絡體(ti) 係,更好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許正中說。
做好“軟聯通” 搭建平台促進要素流動
“一直以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隻能回老家蘇州辦理,沒想到現在直接在上海就辦完了,虛擬窗口這項技術真是太方便了!”6月27日,在上海浦東(dong) 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完成個(ge) 人獨資企業(ye) 經營範圍變更的邵萬(wan) 海笑著對記者說。
邵萬(wan) 海口中的虛擬窗口,是由高清視頻通話、電子證照調用、材料在線預審等功能構成的遠程辦事係統。兩(liang) 地工作人員“屏對屏”實時連線,“手把手”操作指導,長三角三省一市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異地業(ye) 務在所在地即可辦理。
以數字化平台建設優(you) 化企業(ye) 和群眾(zhong) 信息交互體(ti) 驗。今年1月對外公布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明確,各地區要加快構建完善多級互聯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體(ti) 係,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安全共享。
包含百萬(wan) 張叉車、包裹等物流園區對象圖像及對象名稱的標注數據集,對單場景目標物、複合目標物形態比例有著嚴(yan) 格限定……
前不久,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聯合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和第三方專(zhuan) 業(ye) 數據治理機構,通過對物流園區原始影像數據進行定向裁剪、深度加工和精細標記,將原有模型對物流對象圖像類型的判斷準確度進一步提升。
匯聚上百個(ge) 全國數據需求,近年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深化推進全國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需求池建設,促進數據深度開發利用。
持續推動交易平台優(you) 化升級,也是實現“軟聯通”的重要抓手。
“沒想到我們(men) 能拿下外地的政府采購業(ye) 務,這在‘電子賣場’出現以前是很少見的。”江西控勢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總經理尚洪軍(jun) 說。
2021年底,江西省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在全省推廣,企業(ye) 在一地注冊(ce) 就能全省通賣,深化了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截至今年6月20日,全省累計上架商品1081.22萬(wan) 件,入駐供應商15.21萬(wan) 個(ge) ,其中省外供應商2.07萬(wan) 個(ge) 。
立足“軟聯通”,全國多地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新做法和有益探索。
湖南、湖北、江西做到高頻事項“三省通辦”;河北保定與(yu) 京津聯動實現經營主體(ti) 跨區域遷移登記“一地、一窗、一網、一次辦結”……跨區域智慧政務服務不斷取得新突破。
首家數據科技央企中國數聯物流成立,構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台;全國科技大市場聯盟揭牌,推動跨區域技術交易、成果轉化與(yu) 資源共享……全國一體(ti) 化技術和數據市場持續培育。
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出台;全國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平台開通運行……重點領域平台建設邁出更大步伐。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ti) 製改革綜合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加快完善市場製度規則,加強市場基礎設施支撐,不斷提升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水平,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台。
助力“雙循環” 激發內(nei) 外市場協同效能
入夏,廣東(dong) 茂名高州市根子鎮的荔枝迎來成熟采摘期。“爬山過嶺采荔枝、肩挑手扛運荔枝”的場景在這裏上演。
“我們(men) 的訂單最遠到達了西藏的阿裏地區。”高州市采鮮園果蔬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長林常珍說。
從(cong) 嶺南地區到雪域高原,一個(ge) 個(ge) 荔枝包裹在發達交通設施和高科技的助力下完成轉運,彰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成效。
湖北丹江口的清水進入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南水北調工程實現了北方向南“借”水的設想;甘肅光伏基地將數十億(yi) 度電輸送至山東(dong) 等省份,“西電東(dong) 送”破解我國能源空間製約;寧夏搭建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構建麵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以設施聯通打破跨區阻塞,讓各地不同要素資源持續流動。
國內(nei) 大循環的強大生命力,依賴於(yu) 要素的自由流通與(yu) 高效配置。通過全國性設施網絡的強力支撐,在物理上打破地域藩籬,加速人、貨、物、信息的高效流轉。
全國一盤棋構建的“內(nei) 聯”基礎設施體(ti) 係,也是“外聯”全球市場的穩固橋墩。
盛夏,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內(nei) ,兩(liang) 列中亞(ya) 回程班列貨物卸運完後,一列滿載架橋機、拖拉機等設備的中亞(ya) 班列又將啟程。
“現在,中亞(ya) 班列運輸品類已經從(cong) 最初的糧食、棉紗等初級產(chan) 品發展到機械設備、工程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 中豫港務集團鄭州陸港公司總經理陳晗說。
如今,在廣袤的歐亞(ya) 大陸上,一列列滿載“中國製造”的中亞(ya) 班列穿行於(yu) 山川戈壁,成為(wei) 連接中原與(yu) 中亞(ya) 國家的“鋼鐵駝隊”。
將鏡頭向南,廣西平陸運河施工現場,隨著龍門吊將砌築好的石板緩緩放下,三個(ge) 梯級樞紐中的企石樞紐船閘閘室首個(ge) 中墩順利封頂。
“目前,平陸運河已進入全麵攻堅關(guan) 鍵期,全體(ti) 建設者迎難而上,對完成年度目標充滿信心。”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程耀飛說。
據測算,平陸運河建成後,5000噸級江海直達船可從(cong) 西江內(nei) 河港口直通東(dong) 南亞(ya) 主要港口,這條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首個(ge) 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將進一步打開西南地區出海貿易大通道,更好聯通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
密集高效的海運航線、穩定暢通的中歐班列網絡、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ti) 的航空貨運骨幹通道……現代化樞紐通道助力中國更有效率地進行全球資源要素集聚與(yu) 產(chan) 業(ye) 對接,將世界市場與(yu) 中國市場深度融合。
麵向未來,隨著支撐高效流通的基礎製度不斷完善,現代化設施網絡更好互聯互通,經濟循環將更加通達無阻,發展動能將更加澎湃強勁。(記者葉昊鳴、張千千、黃垚、歐陽劍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