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解讀《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幹意見》

發布時間:2015-11-10 10:12:34 第一物流網

今年10月國務院出台的《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與(yu) 去年9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向外資開放國內(nei) 快遞市場的決(jue) 定一脈相承,都是推動快遞市場的改革開放,進一步發揮市場的決(jue) 定性作用,促進更大發展。特別是《意見》明確了快遞業(ye) 的新定位和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非常振奮人心。

新定位有充分依據

國務院給快遞業(ye) 的新定位是“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詞是現代服務業(ye) 的先導性產(chan) 業(ye) 。

這個(ge) 定位有充分的依據。首先,快遞業(ye) 務收入超過了郵政業(ye) 務收入,2014年占郵政業(ye) 業(ye) 務總收入3203.2億(yi) 元的63.8%,今後比重還會(hui) 提高。其次,快遞業(ye) 持續多年的增速都遠高於(yu) GDP年增速的數倍並將繼續保持。第三,快遞業(ye) 聯動多業(ye) 發展,不僅(jin) 城市電商,還與(yu) 農(nong) 村電商、跨境電商,快遞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新型城鎮化等的融合發展勢不可擋。第四,快遞業(ye) 對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影響大,它一手連著生產(chan) ,一手連著生活,遍布城鄉(xiang) ,進入千家萬(wan) 戶,拉動內(nei) 需,促進消費,改善民生,未來的帶動作用將更多。第五,快遞業(ye) 政策的製定與(yu) 協調,不隻涉及郵政部門,更有發改委、交通運輸、商務、公安、工信、財稅、一關(guan) 三檢等多部門,協調、落實政策具有了全方位的特點。

所以,快遞業(ye) 已經超越了傳(chuan) 統郵政業(ye) 以郵政普遍服務為(wei) 宗旨和提供基本公共產(chan) 品的格局,從(cong) 過去郵政業(ye) 附屬物或“店小二”的邊緣性地位,躍升為(wei) 對全局具有影響力的戰略性產(chan) 業(ye) 地位。是國民經濟新的支柱,新經濟動力源之一,現代服務業(ye) 的先導性、領軍(jun) 性產(chan) 業(ye) 。這就是快遞業(ye) 新定位的重大意義(yi) 。

快遞業(ye) 新目標鼓舞人心《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與(yu) 主要任務,是快遞業(ye) “十三五”發展的路線圖。到2020年,快遞市場規模要穩居世界首位,快遞年業(ye) 務量達到500億(yi) 件,年業(ye) 務收入達到8000億(yi) 元;要求快遞業(ye) 的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國內(nei) 重點城市間實現48小時送達,國際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寄遞服務產(chan) 品體(ti) 係更加豐(feng) 富;快遞業(ye) 的綜合效益要更加顯著,年均新增就業(ye) 崗位約20萬(wan) 個(ge) ,全年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0萬(wan) 億(yi) 元,日均服務用戶2.7億(yi) 人次以上,有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快遞企業(ye) 的實力要明顯增強,快遞企業(ye) 自主航空運輸能力大幅提升,建設一批輻射國內(nei) 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骨幹快遞企業(ye) ;基本建成普惠城鄉(xiang) 、技術先進、服務優(you) 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ti) 係,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

新定位倒逼政府加快改革

麵對快遞業(ye) 的新定位、新任務,確實需要管理者解放思想,與(yu) 時俱進。國家郵政局領導要求各級郵政管理部門要把認識統一到國務院的《意見》上來,這是新形勢下貫徹好《意見》,創新快遞業(ye) 管理與(yu) 服務的重要前提條件。

新的定位需要認識上的新境界與(yu) 監管的新思路。一要從(cong) “我管你服從(cong) ”的傳(chuan) 統管理思路向服務導向轉變。過去郵政壟斷的舊體(ti) 製決(jue) 定了打壓非郵政快遞的思維方式。政企分開後郵政監管體(ti) 製有了重大變革,但部分管理者頭腦中“快遞歸我管,必須聽我話”的舊式思維依然有市場,妨礙著快遞業(ye) 的管理創新。現在應當重新審視快遞業(ye) 的定位與(yu) 作用,尊重快遞業(ye) 超越傳(chuan) 統郵政業(ye) 的現實,歡迎已成長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領軍(jun) 產(chan) 業(ye) 的快遞業(ye) 曆史新地位。

二要從(cong) 被動服務轉為(wei) 主動服務。堅持以問題為(wei) 導向,想快遞業(ye) 之所想,急快遞業(ye) 之所急,千方百計去解決(jue) 問題。當前,特別要加快簡政放權,落實降低快遞企業(ye) 行政成本的各項具體(ti) 措施。例如《意見》提出探索對快遞企業(ye) 實行同一工商登記機關(guan) 管轄範圍內(nei) “一照多址”模式,簡化快遞業(ye) 務經營許可程序,精簡企業(ye) 分支管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等改革舉(ju) 措,這方麵的管理現狀已成為(wei) 製約快遞業(ye) 規模化、網絡化發展的嚴(yan) 重瓶頸,解決(jue) 了馬上就能減少快遞企業(ye) 的行政管理費用和時間成本,讓企業(ye) 有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抓市場,改進服務質量。

三要加大政策協調力度。落實《意見》需要多部門和地方上的配合,快遞主管部門對上應主動協調各部委,對下積極協調地方政府,發揮協會(hui) 等中介組織作用,共同推動政策落實。例如,缺少資金擴大再生產(chan) 是現在快遞企業(ye) 的主要困難。對此,國務院提出五大支持措施的第一條、第五條都是解決(jue) 資金的。第一條鼓勵向市場融資,第五條要求政府渠道扶持,加強財稅、金融、用地等政策支持,就需要引導、協調。再如《意見》提出推動快遞“上車上船上機”的鏈接工程,也需要與(yu) 鐵路、航空、水運管理部門協調。目前我國九成快件靠汽車運輸,如果1000公裏以上的快件幹線運輸和物流節點城市間的大批量貨物以鐵路快運為(wei) 主,航空次之;短途和市內(nei) 配送以汽車運輸為(wei) 主;沿海沿江發揮水運快件的優(you) 勢,將形成較理想的運輸組合,有利於(yu) 低碳環保,顯著降低快遞成本。進而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提高全國物流運行的整體(ti) 效率。

四要統籌安排。《意見》的內(nei) 容非常豐(feng) 富。落實需要集中全行業(ye) 的智慧,遠近結合、統籌安排。緊急的要快辦;分步走的,要廣泛聽取意見,充分準備。例如規劃的製定與(yu) 銜接、郵政法規的修改等。今後還會(hui) 有新情況發生,定政策要從(cong) “關(guan) 門”變“開門”,充分聽取、吸收市場主體(ti) 和消費者的意見,使政策措施更符合實際,提高操作性。

五要懲罰嚴(yan) 明。需要根據新的政績觀改進考核機製。對於(yu) 積極作為(wei) 的部門和優(you) 秀公務員要獎勵,對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的部門和責任人要懲罰,激發管理隊伍的積極性,勵精圖治,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與(yu) 公信力。

新目標倒逼企業(ye) 轉型升級《意見》對快遞業(ye) 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對市場主體(ti) 重大的倒逼機製。是挑戰,更是機遇。到2020年快遞業(ye) 務量要達到500億(yi) 件,將是2014年139.6億(yi) 件的3.5倍;業(ye) 務收入達到8000億(yi) 元將是2014年2045.5億(yi) 元的4倍,意味著今後五年的年均增幅要保持高位。而快遞業(ye) 的現狀是資金短缺、服務質量不高、半數企業(ye) 微利甚至虧(kui) 損,整體(ti) 大而不強。兩(liang) 者的反差巨大。實現新目標需要快遞企業(ye) 付出極大的努力,必須盡快明確方向、理清思路、加快轉型升級。

一是向深度廣度拓展市場。要以“互聯網+快遞”為(wei) 方向,實施“三向”(向下、向西、向外)戰略。首先是繼續與(yu) 電商的深度結合。快遞業(ye) 與(yu) 電商密不可分,目前業(ye) 務量的70%來自電商,業(ye) 務增長快、社會(hui) 影響大。但也有兩(liang) 個(ge) 困擾。一個(ge) 是與(yu) 網購的價(jia) 格機製沒有理順,快遞費被普遍壓低,快遞企業(ye) 付出很多,卻不賺錢,長久下去將影響快遞業(ye) 的積極性,反之也會(hui) 影響網購市場發展。另一個(ge) 是消費型網購的物流費用目前僅(jin) 占社會(hui) 物流總額的小頭,而工業(ye) 品物流總額占到社會(hui) 物流總額的九成。未來快遞業(ye) 需要加快理順與(yu) 網購的價(jia) 格機製,把電商物流做得更大;另一方麵,加快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等的多業(ye) 融合,才會(hui) 在更多領域影響物流市場的規模與(yu) 水平。

二是倒逼快遞企業(ye) 改革。解決(jue) 快遞小企業(ye) 過多、大中型企業(ye) 不強、無序競爭(zheng) 嚴(yan) 重的問題,既需要政府提高快遞業(ye) 的市場準入門檻,分類指導,引導生產(chan) 要素合理流動;更需要現有企業(ye) 能夠抓住“十三五”的戰略機遇期,主動調整,自強筋骨。快遞小企業(ye) 或者抱團取暖,或者加入大中型企業(ye) ,告別單打獨鬥,減少無序競爭(zheng) ;大中型企業(ye) 通過資源整合、兼並重組、戰略合作、多元化經營等途徑做優(you) 做強做大。將會(hui) 有較多企業(ye) 擺脫單一快遞業(ye) 務和勞動密集型的困境,向資本、技術加勞動密集型的綜合物流企業(ye) 轉型,提質增效,顯著提高在國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市場的競爭(zheng) 力,大小企業(ye) 合作共生,為(wei) 實現新時期的新目標而努力奮鬥。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