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印發五周年,目前我國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總裏程超過600萬(wan) 公裏,“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加快建設,橫貫東(dong) 西、縱貫南北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貫通,“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願景正加快實現。
從(cong) 2023年12月底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到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均明確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這不僅(jin) 為(wei) 高水平建設現代物流體(ti) 係、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進一步推動物流業(ye) 降本提質增效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交通運輸部門如何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打破物流堵點卡點?當前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還有哪些重點工作需要推進?本期《交廣會(hui) 客廳》我們(men) 專(zhuan) 訪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周曉航。
多措並舉(ju) ,保障“物暢其流”百業(ye) 興(xing)
物流業(ye) 一頭連著生產(chan) 、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近年來,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圍繞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2022年,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財政部啟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目前已確定三批共37個(ge) 城市,推動了178個(ge) 綜合貨運樞紐建設。二是推進內(nei) 河水運體(ti) 係聯通工程,全麵暢通高等級航道網,推動內(nei) 河水運重點工程建設,鞏固提升港口樞紐能級。三是多式聯運組織模式不斷創新推廣,發展“一單製”“一箱製”服務模式,進一步釋放多式聯運降本增效作用。四是健全完善國際物流通道網絡,組織召開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與(yu) 吉爾吉斯斯坦、新加坡等國家簽署多份交通運輸領域雙邊合作文件。五是創新發展智慧物流,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加快促進網絡貨運新業(ye) 態發展。
多式聯運,促進係統性結構性降本
周曉航指出,新時期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要努力實現從(cong) 單一環節降本向係統性、結構性降本轉變。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23年,鐵路、水路貨運量在總運量中占比較2017年分別增長1.4和3個(ge) 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全國鐵路、水路運量分別同比增長0.6%和6.3%。
針對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綠色集疏運不斷擴展,鐵路、水路的骨幹作用進一步鞏固。今年上半年,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鐵路、水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煤炭的比例達到91.9%。
多式聯運組織模式不斷創新推廣,發展出江海直達、水水中轉等新模式。如安徽蕪湖深化與(yu) 長三角重要港口的合作,推動實現滬皖一體(ti) 化通關(guan) ,節約通關(guan) 時間1-2天。多式聯運“一單製”“一箱製”運輸模式加快推進,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例如寧波舟山港實現海鐵聯運“一次委托、一口報價(jia) 、一單到底、一票結算”全程服務,平均每箱降低物流成本約500元。
“新質”賦能,培育智慧物流新業(ye) 態
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交通物流行業(ye) 積極與(yu) 人工智能融合創新,主動擔當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陸續出台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等相關(guan) 政策,無人駕駛商業(ye) 化應用駛入“快車道”。以上港集團為(wei) 例,其新能源自動駕駛集卡已實現全天候常態化運行,累計試運營600萬(wan) 公裏,通行效率提升40%以上。無人機技術也進入物流行業(ye) ,執行偏遠地區和緊急情況下的物流配送,效率和範圍大幅提升。截至2023年底,順豐(feng) 豐(feng) 翼無人機已在全國開通215條航線,飛行80餘(yu) 萬(wan) 架次,運貨300萬(wan) 件。
在無人倉(cang) 運營管理方麵,物流企業(ye) 通過自動搬運機器人、智能分揀機等多種智能軟硬件設備,實現物流倉(cang) 儲(chu) 全流程的高度自動化和柔性化。例如京東(dong) 物流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精準調度,運營效率提高至傳(chuan) 統倉(cang) 庫的5-10倍。
2012年以來,我國也先後建成廈門遠海、青島前灣、上海洋山四期等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規模均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洋山港四期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生產(chan) 效率為(wei) 傳(chuan) 統碼頭的2倍。
整合資源,補齊城鄉(xiang) 末端服務短板
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城鄉(xiang) 物流發展,圍繞完善城市貨運配送、創新組織模式、推進客貨郵融合等方麵開展工作。
“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ti) 係不斷完善,“幹支貨運樞紐、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的三級節點體(ti) 係加快建成,形成集約高效的城市貨運配送組織鏈條。
在廣大農(nong) 村地區,“統倉(cang) 統配”“一車多單、多點卸貨”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紛紛落地,末端物流節點覆蓋率也隨著“以獎代補”等方式不斷提高。通過深化交郵融合,基本實現了“縣縣有站,鄉(xiang) 鄉(xiang) 設所,村村通郵”。目前全國共開通客貨郵線路1.27萬(wan) 條,力爭(zheng) 到2027年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現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基本建成“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nong) 村運輸服務新模式。
周曉航介紹,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完善城鄉(xiang) 貨運配送體(ti) 係建設,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高質量發展,推進城市貨運配送全鏈條信息交互共享,同時不斷加快農(nong) 村物流資源整合,指導各地補齊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農(nong) 村物流服務網絡。
五個(ge) 聚焦,打通交通物流堵點卡點
當前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著基礎設施銜接不暢、上下遊融合不緊等堵點卡點。針對存在的問題,周曉航表示交通運輸部將聚焦以下五個(ge) 方麵,進一步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一是聚焦“暢網絡”,加快交通物流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優(you) 化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布局,建設係統完備、功能適配、高效實用的現代化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體(ti) 係。其次針對鐵路貨運營業(ye) 裏程較低的問題,將加快實施鐵路貨運網絡工程。全力推進內(nei) 河水運體(ti) 係聯通工程,加快“四縱四橫兩(liang) 網”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
二是聚焦“調結構”,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深化運輸結構調整。我國63個(ge) 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為(wei) 68.3%,仍然偏低。下一步將深入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並加快推動“一單製”“一箱製”發展。
三是聚焦“促融合”,推進交通物流與(yu) 上下遊各環節一體(ti) 化發展。當前我國交通物流資源配置不優(you) ,各行政區的政策差異影響了產(chan) 業(ye) 要素的自由流動,未能實現與(yu)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深度融合。未來交通運輸部將調整跨區域差異化的產(chan) 業(ye) 政策和物流發展權限,破解物流要素流動的行政阻隔。
四是聚焦“優(you) 服務”,推動智慧物流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創新發展。當前無人駕駛車輛和無人機的推廣受限於(yu) 現有通行規則與(yu) 裝備采購成本過高等問題。對此要加快交通物流技術裝備升級改造,推動標準化、輕量化、智能化、經濟型的物流裝備應用,盡快形成交通物流發展的新質生產(chan) 力。
五是聚焦“強改革”,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的交通物流大市場。目前我國部分領域還存在市場製度規則不統一、人為(wei) 市場分割等現象,亟待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交通運輸部將以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改革為(wei) 統領,進一步完善管理體(ti) 製機製,激發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
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不僅(jin) 是建設交通強國的核心任務,更是關(guan) 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將取得顯著成效,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率力爭(zheng) 降低至13.5%左右,以內(nei) 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現代物流體(ti) 係支撐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