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公開發布《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以服務實體(ti) 經濟和人民群眾(zhong) 為(wei) 出發點、落腳點,以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為(wei) 基本前提,以調結構、促改革為(wei) 主要途徑,提高物流組織化程度和效率,促進物流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統籌推動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為(wei) 增強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供有力支撐。《行動方案》既著眼於(yu) 物流行業(ye) 優(you) 化,加快物流體(ti) 係建設,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也以物流降成本為(wei) 切入點,統籌物流供給優(you) 化與(yu) 產(chan) 業(ye) 組織變革,支撐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統籌物流供給結構與(yu) 生產(chan) 力布局,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從(cong) 全局和戰略高度推動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的頂層設計。
一、突出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破除降成本深層障礙
伴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在服務實體(ti) 經濟中,形成了巨大的物流能力和規模,物流成本對經濟運行效率的影響發生了數量級的變化,但降低成本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也同步放大。進一步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必須通過調結構、促改革,係統性重塑物流供給體(ti) 係,融合性培育物流服務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互促發展生態,全局性優(you) 化物流空間與(yu) 生產(chan) 力布局結構,才能達到效果。係統性、融合性、全局性地開展降低成本工作,需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實現資源的有效統籌和科學配置,破除物流不同行業(ye) 領域之間、物流與(yu) 經濟產(chan) 業(ye) 供需之間、跨區域一體(ti) 化整合中存在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以便夯實發展基礎、形成發展新動力。
《行動方案》將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作為(wei) 第一任務加以推進,正是著眼解決(jue) 物流發展中存在的深層問題的具體(ti) 體(ti) 現。推進鐵路重點領域改革,拉平我國物流不同領域市場化進程,促進資源有效整合,是構建物流統一大市場的關(guan) 鍵舉(ju) 措。推動公路貨運市場治理和改革,營造支持規模經營的公路貨運政策環境,是提高我國物流網絡運行水平,特別是末端網絡服務質量的重要基礎。推進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強調在物流公共性的底層數據領域,創新管理和運營機製,形成統籌、開放的服務環境,支持我國物流資源實現深度整合。
二、強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融合,拓展降成本戰略空間
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核心目的是降低實體(ti) 經濟運行的成本水平,從(cong) 我國物流運行基本情況看,要達到這一目的,不是降低我國物流服務的價(jia) 格,更不是降低物流企業(ye) 的收益,而是統籌物流服務供給和實體(ti) 經濟需求,通過供應鏈組織的優(you) 化,拓展巨大的降成本戰略空間。需通過物流服務供給的創新提質,適應並促進製造業(ye) 商貿業(ye) 深化供應鏈組織變革,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組織物流流程、減少冗餘(yu) 環節和規模、創造產(chan) 業(ye) 新價(jia) 值,在支持現代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中,達到降物流成本水平的目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率力爭(zheng) 降至13.5%左右,選擇這一結構性指標作為(wei) 核心目標,本身就隱含著優(you) 化物流供給和產(chan) 業(ye) 供應鏈組織變革上的雙重戰略意圖。
《行動方案》提出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融合發展,並將其置於(yu) 物流樞紐和通道建設等行業(ye) 任務之前,既反映了其巨大的降本戰略空間價(jia) 值,也體(ti) 現了物流體(ti) 係建設的重要性,同時還強調了要站在高質量發展和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戰略維度,統籌推進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的發展要求。《行動方案》指明了當前建設現代化供應鏈體(ti) 係的主要方向。強調了發揮商貿流通體(ti) 係建設在串接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作用。針對大宗商品、“新三樣”、國際供應鏈等重點領域,提出了供應鏈建設的重點。圍繞培育供應鏈服務企業(ye) ,明確了加快傳(chuan) 統物流服務向供應鏈服務轉型的具體(ti) 任務。
三、立足優(you) 化現代物流體(ti) 係,確立降成本關(guan) 鍵抓手
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ti) 係,是提高物流組織化水平,提供適配需求、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服務供給的必由之路,是物流領域落實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進一步優(you) 化物流體(ti) 係,必須遵循物流網絡規模經濟發展趨勢,緊扣“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ti) 係,以物流組織中樞的建設為(wei) 突破,抓緊落實相關(guan) 發展任務。國家物流樞紐是我國物流要素高度集聚的核心載體(ti) ,承擔塑造骨幹物流通道網絡組織中樞功能,在產(chan) 業(ye) 組織中發揮集成供應鏈的重要平台作用,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體(ti) 現各地經濟運行成本效率關(guan) 鍵條件,成為(wei) 推進降成本各項工作的關(guan) 鍵抓手。
《行動方案》緊抓樞紐和通道網絡關(guan) 鍵,提出健全國家物流樞紐和通道網絡任務。強調優(you) 化布局、提升能力、升級通道網絡運行,推進物流樞紐設施的功能整合與(yu) 提升。用好樞紐銜接物流供給與(yu) 地區產(chan) 業(ye) 需求作用,以適配需求和具有規模經濟性、網絡高效性的聯運服務提升發展為(wei) 指向,完善聯運設施、標準等,健全多式聯運體(ti) 係。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改革,推進水運、鐵路等幹線大通道優(you) 化,打通堵點卡點,開展優(you) 化運輸結構攻堅行動。強調一體(ti) 規劃、同步推進產(chan) 業(ye) 布局與(yu) 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臨(lin) 空經濟、臨(lin) 港經濟,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探索以供應鏈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發展模式,促進各地按照物流成本效率比較優(you) 勢打造經濟增長極,全麵優(you) 化生產(chan) 力布局,促進降低物流成本。
四、強化創新驅動提質發展,明確降成本推進路徑
在現代技術革命的大背景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5G、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網絡貨運、無人配送、智慧物流大語言模型等物流新業(ye) 態不斷湧現,現代物流已經成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場景和創新生產(chan) 要素配置的重要手段。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ti) 係、加快深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融合,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走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徑。為(wei) 此,《行動方案》單列一章,明確提出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的發展任務。重點從(cong) 技術裝備應用、設施改造和場景培育、業(ye) 態模式融合創新等多角度,推進物流數智化發展。部署物流領域設施、裝備、包裝等綠色發展任務,加快物流綠色轉型。推動實施物流標準化行動,建立協同銜接、係統高效的現代物流標準體(ti) 係,夯實資源整合、創新發展的基礎。(陸成雲(yun) 汪鳴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