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05 07:56:57 科技信息部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2年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103.1%,指數兩(liang) 連升至2021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當月較上月上升0.8個(ge) 百分點。各分項指數中,銷售指數繼續上升,供應指數止跌回升,庫存指數出現回落。從(cong) 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本月指數繼續上升,且供需雙側(ce) 聯動上升,特別是需求端回升力度強於(yu) 供應端,需求的增量令市場庫存壓力得到緩解,行業(ye) 預期持續向好,采購、生產(chan) 等經營活動積極,9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表現符合我們(men) 前期預判的“供需雙旺、穩中向好”的特征。進入10月份,穩增長效應將進一步顯現,製造業(ye) PMI在連續2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回擴張區間,顯示經濟走勢穩中向好。隨著悲觀情緒的緩和以及國內(nei) 政策加碼,市場信心將迎來修複,旺季需求仍有較大的增量,加之各地限產(chan) 政策的實施,供給層麵預計會(hui) 有所減少,我們(men) 認為(wei) 短期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較為(wei) 均衡,庫存壓力有望繼續緩解,市場仍將處於(yu) 去庫存化階段。基於(yu) 此,我們(men) 預計10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商品價(jia) 格整體(ti) 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一、商品供應增速加快
2022年9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止跌反彈至102.6%,較上月回升0.5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國內(nei) 經濟和製造業(ye) 的複蘇,市場需求持續回暖,生產(chan) 企業(ye) 對後市預期良好,生產(chan) 熱情高漲,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應量不斷增加,增速有所加快。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有色金屬供應量止跌回升,鋼鐵、煤炭、成品油和化工供應量繼續上升,且增速加快,鐵礦石和汽車供應量雖較上月繼續增加,但增速有所減緩。
1、需求放量疊加利潤擴大,鋼鐵供給釋放顯著回升
2022年9月份,鋼鐵行業(ye) 供應量較上月增加3.7%,增速較上月擴大1.9個(ge) 百分點,指數到達2021年3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從(cong) 供應端的情況來看,7月份鋼廠因虧(kui) 損大幅減產(chan) ,原燃料價(jia) 格承壓下行,隨著成本明顯下降,8月份開始,鋼廠複產(chan) 節奏較快。進入9月份,需求端改善和利潤修複對企業(ye) 生產(chan) 有所帶動,此外,市場傳(chuan) 言明年壓減粗鋼產(chan) 量將以今年產(chan) 量為(wei) 基數,因此企業(ye) 抓緊生產(chan) 以提高基數。9月份,鋼廠生產(chan) 積極性較高,開工率持續回升,產(chan) 品產(chan) 量有所增加,市場供應持續上升。截至9月23日,Mysteel調研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82.81%,環比9月2日上升1.96%;高爐煉鐵產(chan) 能利用率89.08%,環比上升2.25%。全國85家獨立電弧爐鋼廠平均開工率為(wei) 62.07%,環比上升5.33%;平均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52.81%,環比上升6.98%。據中鋼協統計,截止到9月中旬,全國粗鋼日產(chan) 量為(wei) 285.70萬(wan) 噸,環比增長1.52%;生鐵日產(chan) 量251.59萬(wan) 噸,環比增長1.28%;鋼材日產(chan) 376.40萬(wan) 噸,環比增長1.21%。進入10月份以後,由於(yu) 利潤恢複較慢,鋼廠繼續增產(chan) 動力不足,加上重要會(hui) 議的召開,局部或有限產(chan) 要求,屆時將對供給產(chan) 生負麵影響。我們(men) 預計,經過9月份的複產(chan) 之後,10月份供給量不會(hui) 繼續提升,大概率會(hui) 出現產(chan) 量見頂回落的態勢,
2、到港有所下降疊加礦企停車增多,國內(nei) 鐵礦石供應增速減緩
2022年9月份,國內(nei) 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5%,增速較上月減緩2.3個(ge) 百分點,增速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減緩態勢。從(cong) 本月市場供應情況來看,9月份鐵礦石日均發運環比回升。但到港因台風影響有所下降。與(yu) 此同時,因礦企停產(chan) 增多,9月份國內(nei) 精粉產(chan) 量出現環比下降。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鐵礦石日均發運量環比回升,但因天數影響總量下降。總發運下降139萬(wan) 噸至1.29億(yi) 噸,折算日均發運量431萬(wan) 噸/日。其中澳礦發運量環比微增184萬(wan) 噸,本月發運總量7924萬(wan) 噸;巴西鐵礦石發運有所回落,發運量環比減少195萬(wan) 噸至3115萬(wan) 噸;除澳巴外礦石發運連續兩(liang) 月下降,本月發運1903萬(wan) 噸,環比減少129萬(wan) 噸。9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環比出現小幅回落。9月份中國45港到港總量9506萬(wan) 噸,環比下降401萬(wan) 噸。其中澳礦到港環比減少677萬(wan) 噸至6210萬(wan) 噸;巴西礦到港量環比增加202萬(wan) 噸至2139萬(wan) 噸;除澳巴外鐵礦石到港量1123萬(wan) 噸,也呈現微增趨勢。國內(nei) 方麵,9月初東(dong) 北受疫情影響部分礦山停產(chan) 檢修;華北區域河北山西受礦山安全檢查影響,停產(chan) 檢修礦山逐漸增多,其他地區礦山多正常生產(chan) 。9月份國內(nei) 鐵精粉產(chan) 量環比下降,預計供應總量2170萬(wan) 噸,環比降70萬(wan) 噸。展望10月份,台風期過去之後,港口鐵礦到港節奏恢複正常,且9月份季末衝(chong) 量發運陸續到港,預計10月份港口鐵礦到港或有明顯恢複。國內(nei) 方麵,臨(lin) 近“二十大”,為(wei) 確保會(hui) 議的安全穩定召開,東(dong) 北、華北等多地火工品禁止使用,礦選停產(chan) 增多,預計10月份精粉產(chan) 量呈下降趨勢。綜合來看,預計10月份國內(nei) 整體(ti) 供應難以出現明顯放量。
3、生產(chan) 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煤炭市場供應增速加快
2022年9月份,煤炭市場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3%,增速較上月加快1.5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隨著煤炭保供穩價(jia) 政策深入推進,原煤生產(chan) 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煤炭市場供應增加加快。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8月,規模以上企業(ye) 生產(chan) 原煤29.3億(yi) 噸,同比增長11.0%,8月份生產(chan) 原煤3.7億(yi) 噸,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回落8.0個(ge) 百分點,日均產(chan) 量1195萬(wan) 噸。近日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召開關(guan) 於(yu) 落實4019萬(wan) 噸電煤中長期合同補簽任務的視頻會(hui) 議,要求晉陝蒙主產(chan) 區及重點煤企協助貿易企業(ye) 按照承接任務落實中長期合同補簽任務煤源,政策端保供穩價(jia) 措施有效保障了下遊用電企業(ye) 的長協量,保障電煤穩定供應。從(cong) 分省數據來看,1-8月山西、內(nei) 蒙古、陝西、新疆、貴州5省原煤產(chan) 量合計為(wei) 24.5億(yi) 噸,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83.6%。其中,山西、內(nei) 蒙古、陝西、新疆、貴州原煤產(chan) 量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0.2%、19.0%、7.5%、36.7%和 -1.5%。全國原煤產(chan) 量不斷增長,動力煤供應方麵明顯增加。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9月23日,全國527家煤礦開工率為(wei) 85.0%,周環比下降0.5%,內(nei) 蒙古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91.5%,周環比增加4.0%,內(nei) 蒙市場基本已擺脫疫情影響,動力煤產(chan) 量已經回歸至正常水平,市場煤炭供應有所好轉,煤礦整體(ti) 開工較上周有所增加;陝西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91.4%,周環比上升0.7%,陝西市場受疫情影響逐漸淡化,多數煤礦及煤廠恢複產(chan) 銷,煤礦整體(ti) 開工較上周有所增加,下遊用戶采購積極,廠礦均出現車等煤現象。進入10月份,“二十大”召開前,主產(chan) 地煤礦安監力度及範圍均將較大,煤礦產(chan) 能釋放或持續受限,考慮到電煤長協保供政策將持續推進,短期內(nei) 市場煤資源或將維持偏緊態勢。 據了解,國務院安委會(hui) 近日派出16個(ge) 由國務院安委會(hui) 成員單位負責同誌分別帶隊的綜合督導檢查組,對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安全生產(chan) 大檢查進行綜合督導檢查“回頭看”。與(yu) 此同時,大秦線將在9月28日到10月22日展開為(wei) 期25天的秋季檢修,日發運減量約15萬(wan) 噸,港口現貨資源緊缺的局麵短期內(nei) 將延續,難有明顯改善。上述兩(liang) 方麵都是利好的,但也應看到,近年來在保供政策的影響下,安檢等常規因素對煤礦生產(chan) 帶來的影響正在減弱。以近日因發生事故而被責令停產(chan) 的塔山礦為(wei) 例,該礦自9月16日因安全事故停產(chan) 起,至9月21日開始平穩有序恢複生產(chan) ,塔山礦本次因事故僅(jin) 停產(chan) 6天,複產(chan) 速度較快。而且“二十大”後,隨著“增產(chan) 保供”政策持續發力,以及大秦線檢修的結束,國內(nei) 煤炭供應水平有望逐步回升,市場煤資源偏緊局麵將得到緩解。所以供應端的具體(ti) 情況善待進一步觀察,至少在目前不能直接判斷產(chan) 地煤礦實際生產(chan) 情況和大秦線發運情況,畢竟往年也曾出現過大秦線檢修期間運量環比增加的情況。
4、主營煉廠開工率持續小漲,成品油供應增速加快
2022年9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6,增速較上月加快1.1個(ge) 百分點。從(cong) 供應端的情況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汽油總產(chan) 量預計11082萬(wan) 噸,同比下跌3.2%;柴油總產(chan) 量預計13232萬(wan) 噸,同比增加15%;煤油總產(chan) 量預計2124噸,同比大跌34%。具體(ti) 來看,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國內(nei) 多地疫情反彈,國內(nei) 經濟恢複受限,成品油市場需求低迷,再考慮到,俄烏(wu) 衝(chong) 突升級後,原油價(jia) 格大幅攀升,而受製於(yu) 內(nei) 需不暢,國內(nei) 油價(jia) 漲幅受限,煉廠盈利銳減,主營以及地方煉廠紛紛下調開工負荷,國內(nei) 煉廠開工率下滑明顯。後期隨著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相關(guan) 政策有一定鬆動,疊加暑期旅遊需求釋放,成品油整體(ti) 需求向好。另外,原油走勢轉弱,成本麵壓力有一定緩解,加之煉廠開工持續走低,局部地區資源供應呈現緊平衡狀態,支撐國內(nei) 價(jia) 格堅挺,煉油利潤向好,提振煉廠開工逐步回升。前三季度整體(ti) 開工負荷仍低位去年同期。再考慮到,上半年,國內(nei) 疫情形勢對於(yu) 國內(nei) 汽油、航煤需求打壓更為(wei) 明顯,煉廠產(chan) 出比例降低,因此汽油以及航煤產(chan) 量均出現下滑。而柴油因去年上半年整體(ti) 產(chan) 量偏低,且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LCO進口基本停滯,國內(nei) 煉廠為(wei) 保證資源供應平穩,多提高柴油收率,而2022年依然延續了 2021年柴油的高收率,因此前三季度整體(ti) 柴油產(chan) 量同比去年增加明顯,但在二季度依然出現回落趨勢。9月份,全國煉廠裝置負荷為(wei) 68.25%,環比上漲0.32個(ge) 百分點,主因主營和地方煉廠負荷上漲。月底主營存追趕任務量壓力,同時節前終端備貨操作延續。進入10月份,我們(men) 預計主營煉廠開工率進一步小漲,地煉負荷或略有回落,此消彼長之下整體(ti) 資源供應穩定。10月仍處於(yu) 傳(chuan) 統需求旺季,國內(nei) 柴油消費樂(le) 觀,同時,考慮到地煉成品油產(chan) 出大概率保持偏低水平,以及出口提量預期,預計主營煉廠裝置負荷將進一步小幅提高。地煉方麵,近期地方煉廠理論煉油利潤整體(ti) 好轉,不過,多方因素影響下,10月份開工負荷將略有回落。綜合來看,此消彼長之下,預計10月份,國內(nei) 成品油市場資源供應穩定。展望四季度,國內(nei) 煉廠產(chan) 能繼續擴張,國內(nei) 新增煉廠產(chan) 能主要集中在盛虹石化與(yu) 廣東(dong) 揭陽石化,考慮到新投產(chan) 煉廠均為(wei) 進入正常生產(chan) 階段,對於(yu) 四季度資源供應量增加帶動有限。而考慮到四季度國內(nei) 市場將進一步活躍,地煉以及主營單位煉廠開工將進一步提升,將帶動國內(nei) 整體(ti) 資源供應量推漲。但臨(lin) 時追加第五批千萬(wan) 噸價(jia) 級的成品油出口配額消息傳(chuan) 出,若該消息落地,未來國內(nei) 成品油資源出口量將大幅攀升,屆時將使得國內(nei) 資源供應量出現萎縮。整體(ti) 來看,四季度成品油市場供需矛盾繼續緩解。
二、銷售增速持續加快
2022年9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較上月上升1.8個(ge) 百分點,至105.4%,指數升至2021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顯示隨著傳(chuan) 統旺季來臨(lin) ,終端用戶備貨積極,市場銷售情況向好,企業(ye) 訂單組織逐步順暢,本月國內(nei) 大宗商品銷售量增速較上月有所加快。各主要商品中,本月各商品銷售量繼續呈現全部上升的局麵,且增速均有所加快。
9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繼續恢複,銷售狀況良好,市場情緒也有所改觀,但整體(ti) 來看,需求水平仍不及預期。一方麵,隨著穩經濟政策的逐步落實,基建投資也加快落地,加上氣溫降低有利於(yu) 基建工地施工,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繼續釋放。特別是中秋節、國慶節前市場需求都有一定集中補庫釋放,顯示市場對需求有所期待。但另一方麵,房地產(chan) 行業(ye) 依舊麵臨(lin) 較大壓力,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拉動有限。1-8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4 %,房屋新開工麵積下降37.2% 。8月房地產(chan) 開發景氣指數為(wei) 95.07,刷新年內(nei) 最低點。在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市場需求繼續上升,但仍不及預期。
展望10月份,預計大宗商品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恢複。從(cong) 往年經驗看,由於(yu) 氣溫適宜作業(ye) 施工、四季度經濟衝(chong) 刺等因素,10月份需求端較9月份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今年9月末時市場成交放量表明企業(ye) 對於(yu) 國慶節後的需求有所期待。從(cong) 行業(ye) 來看,隨著穩投資政策進一步實施,加上天氣進一步轉涼對於(yu) 下遊工地施工更加適宜,基建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房地產(chan) 行業(ye) 當前已處於(yu) 相對底部,短期繼續大幅下滑概率不大,因此對大宗商品市場也有一定的需求韌性。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中下旬北方部分地區氣溫下降較快,局部地區市場需求或將有所放緩。
1、旺季需求有所顯現,鋼鐵企業(ye) 訂單穩中有增
2022年9月份,鋼鐵銷售指數五連升至2020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7.4%,增速較上月加快1.5個(ge) 百分點,顯示全國終端需求環比繼續增加,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從(cong) 本月情況來看,上中旬國內(nei) 需求表現一般,進入下旬後,尤其臨(lin) 近國慶假期,下遊提前備貨需求集中釋放,市場整體(ti) 成交明顯回暖,“旺季”特征逐步顯現。從(cong) 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9月份上海終端采購環比回升26.9%,但仍然不及往年同期水平,表明終端需求有所回升,但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進入10月份,隨著宏觀政策持續落地,基建投資有望提速,而房地產(chan) 下行趨勢有望放緩。我們(men) 判斷,10月份國內(nei) 需求端仍將保持強度。10月份為(wei) 專(zhuan) 項債(zhai) 結存限額集中發放期,基建有持續改善甚至提速的潛力,房建方麵,在各地因城施策,“保交樓穩民生”政策加速落地下,存量需求有望穩中回升,疊加部分項目趕工期的存在,終端需求仍可期待。製造業(ye) 方麵,鋼結構行業(ye) 在政策利好的支撐下,需求有望持續改善;機械行業(ye) 項目進程將進一步加快,需求穩中有升;而家電行業(ye) 多以存量需求為(wei) 主,需求難有亮眼表現;汽車行業(ye) 則受宏觀環境和外圍市場影響,需求或有回調。整體(ti) 而言,下遊需求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2、鋼廠積極複產(chan) ,鐵礦石銷售量持續穩定增加
2022年9月份,鐵礦石銷售指數兩(liang) 連升至2020年7月份以來的最高,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6.9%,增速較上月加快3.4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鋼廠積極複產(chan) ,鐵礦石需求持續增加。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9月鋼廠利潤率維持51%的水平,多數鋼廠處於(yu) 盈虧(kui) 邊緣水平,整體(ti) 成材銷售較前期好轉,同時目前各地均無限產(chan) 政策落地,因此鋼廠依舊以積極複產(chan) 為(wei) 主。截至9月26日,Mysteel統計247家鋼廠樣本9月鐵水產(chan) 量總量環比上月增加162萬(wan) 噸至7157萬(wan) 噸,日均鐵水產(chan) 量環比增加12.9萬(wan) 噸/天至238.6萬(wan) 噸/天,增幅5.7%。隨著鋼廠積極複產(chan) ,9月疏港整體(ti) 較上月明顯增加。截至9月29日,Mysteel統計中國45港9月疏港量9237萬(wan) 噸,日均疏港環比增加31.8萬(wan) 噸/天至307.9萬(wan) 噸/天,增幅11.5%。本月疏港在鋼廠複產(chan) 和國慶節前補庫的刺激下,整體(ti) 較上月明顯增加,期間受到台風天氣影響,鋼廠提貨受阻,因此趨勢上先降後增並創下今年新高。縱觀10月份,短期鋼廠利潤將繼續維持低位,且國慶後將迎來短期行政限產(chan) ,但市場對於(yu) 下遊需求仍有改善預期,這也使得10月高爐日均鐵水減量有限,整體(ti) 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線上。
3、電力行業(ye) 和非電行業(ye) 需求雙雙上升,煤炭銷售量持續增長
2022年9月份,煤炭銷售指數兩(liang) 連升至2021年11月份以來的最高,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3.1%,增速較上月加快0.5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受冷空氣發力及全國多地降水天氣影響,促使氣溫下降,民用電負荷繼續走弱,而即將進入供暖季,大部分電廠機組已經處於(yu) 檢修狀態中,日耗表現下降,當前長協煤供應量穩定,疊加月下旬市場煤價(jia) 偏強,主要省市電廠補庫節奏放緩。隨著大秦線檢修開始即“二十大”會(hui) 議臨(lin) 近,在安全、環保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煤礦供應有收緊預期,終端需提前累庫以保證電力係統的正常運行,國慶節前采購繼續增加,庫存狀態有好轉表現。據Mysteel統計,截止9月23日全國185家電廠樣本區域存煤總計2474.6萬(wan) 噸,日耗150.4萬(wan) 噸,可用天數16.5天。縱觀後市,大環境來看,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後期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將逐步落地見效,經濟的持續恢複利好煤炭需求增加。經濟的持續恢複直接帶動水泥、化工等非電行業(ye) 對煤炭需求的增加。在水電增發依舊受限的情況下,疊加南方地區“秋老虎”再現,預計電廠日耗將繼續維持在偏高水平;而且“二十大”之前,部分電廠有提庫至高位的要求,預計電煤仍然存在一定的需求釋放。最直接的利好則來自於(yu) 冬儲(chu) 煤的采購。隨著氣溫的下降,我國北方地區供暖用煤采購全麵開啟,這對產(chan) 地周邊市場煤價(jia) 格的支撐是直接利好的,盡管占比較大的大型供熱企業(ye) 用煤也在長協合同政策覆蓋範圍內(nei) ,但民用及不成規模的中小企業(ye) 仍然需求依賴對市場煤的采購。
4、利好增多,成品油需求逐步向好
2022年9月份,成品油銷售指數繼續上升,該指數三連升至2021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4.5%,增速較上月加快1.8個(ge) 百分點,顯示國內(nei) 成品油需求持續回升。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今年以來,隨著國內(nei) 成品油價(jia) 格高企,終端用戶成本大增,以及疫情持續反複,國內(nei) 經濟恢複放緩的形勢下,汽柴油實際需求並不樂(le) 觀。而疫情對於(yu) 民眾(zhong) 跨區域長途出行影響更為(wei) 顯著,前三季度航煤需求量更是慘淡。進入四季度,國內(nei) 成品油需求存向好預期,其中柴油需求表現強勁,汽油、航煤需求穩步回暖:9月份開始,隨全國範圍內(nei) 高溫、多雨天氣退場,戶外基建、廠礦項目開工率將迅速上漲,另外三秋時節降至且沿海區域全麵開海,柴油需求麵複蘇明顯。四季度來看,因今年國家政策麵加大戶外基建投資建設,年底項目追趕工期為(wei) 柴油需求麵提供有力支撐。汽油、煤油方麵,9月份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疫情防控局勢麵臨(lin) 壓力與(yu) 考驗,雖中秋、國慶“兩(liang) 節”臨(lin) 近,但民眾(zhong) 出現半徑將相應收窄,汽油、煤油需求複蘇或不及預期。四季度來看,隨疫情防控局勢穩步向好,民眾(zhong) 出現半徑將得以釋放,民航方麵,客運量複蘇進度緩慢,但貨運業(ye) 務受下半年集中購物節點影響將穩步上漲,因此四季度汽油、煤油需求呈現穩步回暖態勢。進入10月份,戶外工礦、基建處於(yu) 密集開工期,整體(ti) 負荷高企,柴油消費保持旺盛。國慶長假期間,私家車出行頻率及半徑增加,汽油需求得以提升,但節後回歸至正常水平,且局部管控嚴(yan) 格繼續對終端消費形成製約。由此來看,國內(nei) 成品油需求呈現柴強汽弱格局,疊加出口可能放寬的影響,預計整體(ti) 基本麵偏向平衡。
三、商品庫存壓力減緩
2022年9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兩(liang) 連跌至99.1%,顯示前期持續處於(yu) 積壓態勢的商品庫存開始減少,國內(nei) 大宗商品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各主要商品中,鋼鐵和成品油庫存量繼續減少,鐵礦石和化工庫存量出現去庫局麵,汽車庫存增速減緩,有色金屬庫存量增速加快,煤炭庫存量則呈現止跌回升的態勢。
1、需求持續回升,鋼市庫存繼續下降
2022年9月份,鋼市庫存量較上月減少2.5%,降幅較上月擴大0.8個(ge) 百分點,連續四個(ge) 月呈現下降格局,顯示隨著需求持續回暖,鋼市“去庫存化”進展順利,特別是本月供需兩(liang) 端雖均呈現上升態勢,但需求回升力度大於(yu) 供給增加強度,令市場庫存繼續下降。據西本資訊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國內(nei) 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wei) 1045.63萬(wan) 噸,較8月末下降98.7萬(wan) 噸,降幅8.6%,較去年同期減少251.87萬(wan) 噸,降幅19.4%。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wei) 456.72萬(wan) 噸、112.55萬(wan) 噸、234.24萬(wan) 噸、131.47萬(wan) 噸和112.65萬(wan) 噸。本月國內(nei) 五大品種庫存皆呈下降態勢,其中螺紋、熱軋庫存降幅較大。進入10月份,我們(men) 認為(wei) 需求端仍有一定回升的空間,而供給端在政策因素的製約下,繼續增長空間有限。因此,10月中旬之前,社會(hui) 庫存還有回落的餘(yu) 地。不過,10月下旬之後,隨著北方地區氣溫下降,局部需求將呈季節性放緩,資源外流節奏加快後,庫存去化麵臨(lin) 考驗。
2、鋼廠進入複產(chan) 周期,礦石庫存規模下降
2022年9月份,鐵礦石庫存量較上月減少1.6%,時隔三個(ge) 月後再現下降格局,顯示隨著供應增速減緩,而鋼廠進入複產(chan) 周期,市場需求穩步增加,鐵礦石庫存規模開始下降。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Mysteel統計45港港口庫存總量13075.64萬(wan) 噸,環比上月底降庫470.35萬(wan) 噸,在港船舶降1條至81條,隨著疏港的大幅回升,港口庫存開啟短期降庫模式。本月度內(nei) ,鋼廠高爐繼續複產(chan) ,鐵水攀升加上鋼廠國慶節前補庫提貨要求,最終導致本月月均疏港環比增加31.8萬(wan) 噸至307.9萬(wan) 噸/天;而與(yu) 此同時因為(wei) 前期高發運節奏過去,以及台風影響港口正常到船節奏,使得本月港口鐵礦到港出現了401萬(wan) 噸的減量,供應收窄需求增量後港口庫存出現大幅度的減量。分國別庫存來看,45港澳礦環比降庫627.25萬(wan) 噸至5806.4萬(wan) 噸;巴西礦環比降庫25.27萬(wan) 噸至4609.2萬(wan) 噸。展望10月份,台風期過去之後,港口鐵礦到港節奏恢複正常,且9月份季末衝(chong) 量發運陸續到港,10月份中國港口鐵礦到港或有明顯恢複。但國內(nei) 部分主產(chan) 地礦山仍在持續受到限炸藥影響,精粉產(chan) 出或繼續保持大幅下降趨勢,整體(ti) 國內(nei) 供應並未出現明顯放量。從(cong) 需求端來看,短期鋼廠利潤將繼續維持低位,且國慶後將迎來短期行政限產(chan) ,但市場對於(yu) 下遊需求仍有改善預期,這也使得10月份高爐日均鐵水減量有限,整體(ti) 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線上。同時考慮到內(nei) 礦供應減量後,需求會(hui) 轉移至外礦中來,因此我們(men) 對於(yu) 10月份港口庫存仍有降庫預期,但在港口卸貨條件好轉後,降庫幅度相比9月份會(hui) 出現收窄。
3、保供穩價(jia) 政策深入推進,煤市庫存保持穩定格局
2022年9月份,煤炭庫存量較上月增加0.8%,顯示隨著煤炭保供穩價(jia) 政策深入推進,煤炭生產(chan) 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煤市庫存穩中有升。據Mysteel動力煤港口庫存顯示,截止9月23日,全國55港動力煤庫存共計4924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284.1萬(wan) 噸,年同比增加255.0萬(wan) 噸。其中東(dong) 北港口庫存256.2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44.6萬(wan) 噸;環渤海庫存2408.6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140.8萬(wan) 噸;華東(dong) 港口庫存908.7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75.7萬(wan) 噸;江內(nei) 港口庫存508.5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43萬(wan) 噸;華南港口庫存842萬(wan) 噸,周環比減少20萬(wan) 噸。9月以來全國港口庫存整體(ti) 呈現“倒V”型,先降後增,港口調入量持續高於(yu) 調出,庫存呈現上行態勢。受到煤礦事故影響,主產(chan) 地安全檢查升級,主要保長協及履約電廠,市場煤調出較少,而臨(lin) 近國慶長假、大秦線檢修及安全、環保各項檢查落地預期下,港口市場供應依舊偏緊,優(you) 質高卡煤相對緊俏,煤源結構性矛盾短期持續。
4、市場需求季節性回升,車市庫存量增速放緩
2022年9月份,車市庫存量較上月增加0.6%,增速較上月減緩1.5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增速放緩的跡象。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9月份處於(yu) 傳(chuan) 統旺季,市場需求季節性回升,但隨著電力供需矛盾的緩解,部分地區汽車企業(ye) 生產(chan) 供應能力得到恢複,市場供應開始回升。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2年9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55.2%,同比上升4.3個(ge) 百分點,環比上升0.5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9月處於(yu) 傳(chuan) 統旺季,市場需求將季節性回升。9月上半月疫情散發,造成部分城市新車銷量損失。廠家和經銷商終端優(you) 惠聯動推出“金九”優(you) 惠活動,包括特價(jia) 車型、車展團購禮、轉介感恩禮等活動。除此之外,購置稅減半政策和地方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疊加中秋節日、開學季、新車批量上市等為(wei) 車市帶來增量效應,支撐9月下半月市場需求回升。綜上,9月汽車終端銷量有望達到210萬(wan) 輛左右,同比去年增速在20%左右。調查顯示,9月處於(yu) 旺季加上季末考核衝(chong) 量,經銷商進車任務量和庫存將會(hui) 增加。由於(yu) 疫情散發,防控力度大,多地車展延期舉(ju) 辦,銷售節奏受到擾動,64.6%的經銷商認為(wei) 當月銷量低於(yu) 預期。目前,經銷商存在部分緊俏車型資源緊張、庫存車占用資金比例較大、新車價(jia) 格倒掛等問題,整體(ti) 盈利水平下滑。進入10月份,國慶假期,多地倡導就地過節,經銷商開展各類營銷活動引流。疊加小型車展啟動、新車集中投放、自駕遊熱潮等因素,均對銷量有一定支撐。對於(yu) 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度,經銷商表示整體(ti) 經營壓力仍然較大。由於(yu)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之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單店人員流失增加、線索轉化成本較高、進車量和庫存量也相應增加。經調查,8.9%的經銷商認為(wei) 四季度車市終端銷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34.6%的經銷商認為(wei) 四季度同比增長5-20%;此外,54.5%的經銷商認為(wei) 車購稅減半政策效果在12月達到最高點,對市場拉動效果最顯著。
綜合來看,9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形勢良好,供需兩(liang) 旺,特別是消費端增速快於(yu) 供應端,市場供應壓力得到有效的緩解。進入10月份,隨著我國穩經濟政策的持續推進,穩增長效應將進一步顯現,製造業(ye) 和基建將會(hui) 繼續帶動需求增長,特別是市場仍處於(yu) 年度施工旺季,搶工期現象客觀存在,終端需求還將保持一定的韌性。加之環保限產(chan) 會(hui) 階段性趨嚴(yan) ,較高的原料價(jia) 格也會(hui) 對產(chan) 能釋放起到抑製作用,我們(men) 認為(wei) 短期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仍處於(yu) 去庫存化階段,但全球貨幣環境偏緊以及出口形勢不佳或對市場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基於(yu) 此,我們(men) 預計10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商品價(jia) 格整體(ti) 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1、隨著穩經濟政策持續推進,國內(nei) 宏觀經濟走勢穩中向好
在疫情的逐步控製下,8月份我國經濟數據邊際好轉、基建投資繼續上行、信貸結構小幅改善和通脹表現溫和、消費超預期增長,不過出口景氣度回落、地產(chan) 投資築底,整個(ge) 經濟環境呈弱複蘇態勢。隨著接續政策接連落地,或能進一步釋放需求端,後續經濟基本麵將會(hui) 繼續得到改善。
华体会登录界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2022年9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1%,較上月上升0.7個(ge) 百分點,在連續2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回擴張區間,顯示經濟走勢穩中向好。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wei) : 9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且重回榮枯線之上,表明經濟回升態勢進一步明確。生產(chan) 指數、采購量指數、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等均明顯回升,表明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趨向活躍,經濟增長的微觀層麵活力有所增強。
從(cong) PMI分項指數來看,9月份,隨著我國穩經濟政策的持續推進,製造業(ye) 保持複蘇勢頭,供需兩(liang) 端保持回升,基本麵向好發展。生產(chan) 指數和采購量指數分別為(wei) 51.5%和50.2%,較上月上升1.7和1個(ge) 百分點,顯示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趨於(yu) 活躍。新訂單指數為(wei) 49.8%,較上月上升0.6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上升,顯示市場需求趨穩回升。另外,下半年以來,隨著我國穩投資政策逐步推進,對基礎原材料的需求也在穩步釋放,同時由於(yu)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繼續波動,一定程度上帶動我國基礎原材料產(chan) 品外部需求趨於(yu) 改善。9月份,基礎原材料行業(ye) 較快恢複,基礎原材料行業(ye) PMI為(wei) 50.6%,較上月上升4.4個(ge) 百分點,在連續3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生產(chan) 指數和采購量指數分別為(wei) 52.9%和51%,較上月上升8.6和5.5個(ge) 百分點,指數升幅較大,顯示基礎原材料企業(ye) 生產(chan) 活動明顯加快,為(wei) 下遊行業(ye) 原材料保供穩價(jia) 夯實了基礎。新訂單指數為(wei) 50.1%,較上月上升6.3個(ge) 百分點,為(wei) 近18個(ge) 月以來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新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45.5%,較上月上升0.5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上升,顯示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較好恢複。
資金麵方麵,央行月末擴大逆回購操作量,嗬護季末流動性。當前仍處於(yu) 政策效果觀察期,9月LPR維持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後續視經濟增長情況,年內(nei) LPR可能繼續下調,尤其是5年期LPR下調概率較大。在強烈維穩預期下,10月資金麵將維持平穩寬鬆。
2、全球貨幣環境偏緊,大宗商品市場承壓運行
9月,全球央行應對通脹的行動日益緊迫,貨幣流動性收緊再度加碼,幅度不斷加大。但是基於(yu) 各央行采取行動快慢不一,自身經濟基本麵強弱不同,匯率市場狀況不斷。歐元、英鎊、日元兌(dui) 美元均跌至20年以上低點,美元兌(dui) 澳元等商品貨幣也一路高歌猛進,商品指數回撤加深,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jia) 格承壓運行。
首先,央行方麵,9月份,央行層麵糾正了市場對於(yu) 通脹見頂後緊縮放鬆的預期。畢竟當前通脹依然遠高於(yu) 正常設定2%水平。此輪央行加息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多集中在50-100基點,短時間內(nei) 如此多家央行,如此幅度的加息,並不常見。經此一役,市場對於(yu) 央行控製通脹的堅定信心有所強化。年內(nei) 緊縮氛圍或將保持下去,其對於(yu) 經濟成長的挫傷(shang) 預期,也被權威機構以不斷下調的增長數據所印證,也勢必會(hui) 對包括有色金屬在內(nei) 的大宗商品價(jia) 格構成壓力。
其次,通脹方麵居高不下。統計數據顯示,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jia) 指數預計同比增長4.7%,高於(yu) 前值4.6%。歐元區8月未季調調和CPI年率值9.1%,高於(yu) 前值8.9%。日本8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7%,高於(yu) 前值2.4%。中國8月CPI同比上漲2.5%,低於(yu) 前值2.7%。8月全球主要經濟體(ti) 除中國外通脹繼續高位運行,美國核心通脹繼續高位運行。歐元區受供應鏈瓶頸以及能源、糧食價(jia) 格上漲影響較大,通脹升勢短期難以遏製。9月原油價(jia) 格震蕩下行,預計全球通脹壓力或小幅緩和,但仍將維持高位。其中能源方麵,截至9月26日收盤,WTI原油價(jia) 格下跌11美元/桶,跌幅超12%,而歐洲天然氣指標荷蘭(lan) TTF天然氣期貨價(jia) 格截至9月26日當月累計下跌49.83%。歐洲作為(wei) 金屬生產(chan) 的主要地區之一,天然氣價(jia) 格的高位回撤,或舒緩前期金屬供應緊張局麵,這從(cong) 近期LME市場金屬庫存出現持續反彈可以窺一斑。航運指數方麵,波羅的海幹散指數BDI9月上漲67.56%,在連續下滑兩(liang) 個(ge) 月後止跌回升,這無疑對大宗商品市場旺季不旺的窘境帶來一抹樂(le) 觀意味。
最後,資產(chan) 價(jia) 格層麵深受加息影響承壓運行。匯市方麵,美聯儲(chu) 人士不斷強化加息控製通脹預期,盡管非美央行也同步大幅加息,但基於(yu) 基本麵狀況差異,美元指數依然不斷刷新20年來新高,非美貨幣兌(dui) 美元全線處於(yu) 守勢;股市方麵,新一輪全球加息大潮,加重了市場對於(yu) 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全球股指承壓回撤;債(zhai) 券市場上,加息預期持續支撐債(zhai) 券收益率走高,且與(yu) 美國利差不斷拉大也給各國國債(zhai) 收益率帶來上行壓力。美債(zhai) 長短期收益率長時間,大幅度倒掛加劇了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商品市場,隨著通脹高位運行,緊縮行動不斷加碼,經濟成長擔憂施壓商品,商品指數繼續承壓運行。
總體(ti) 而言,10月央行應對通脹壓力不減,經濟增長放緩擔憂持續存在,資產(chan) 價(jia) 格承壓運行,大宗商品亦不能幸免。後續,主要央行的貨幣緊縮行動不太可能出現較大轉變,大宗商品需求仍受到海外不確定性因素製約,處於(yu) 弱勢調整中。
3、大宗商品市場需求存在邊際增加的空間
展望10月大宗商品的需求,在整體(ti) 下遊終端低庫存的背景下,隨著國內(nei) 政策的持續加持和發力,疊加了季節性的消費規律,還是有望繼續向好發展。
無論是基建,還是地產(chan) ,一個(ge) 重要的製約因素是流動性。時至10月,國內(nei) 流動性持續改善,到了提振商品需求和價(jia) 格的重要臨(lin) 界點了,因為(wei) 曆史規律是,領先價(jia) 格6-8個(ge) 月的M1從(cong) 2月起持續反彈至9月,已有8個(ge) 月了。
國家部委數據顯示,8月當月稅收收入同比增長0.6%,前值是下降8.3%,自一季度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趨勢轉換傳(chuan) 遞經濟活力提升的積極信號。前8月公共財政支出預算完成率隻有61.8%,處於(yu) 16 年以來的低位,預計後續財政仍有發力空間。9月是公共財政支出大月,支出力度將影響四季度經濟運行,基建等支出支持力度有望增加。8月末土地出讓金增速回升,未來各地穩增長、保交樓政策如能逐步發力,扭轉地產(chan) 銷售端的頹勢,土地出讓金降幅或將繼續收窄。隨著年度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完畢以及5000億(yi) 結餘(yu) 專(zhuan) 項債(zhai) 的發行,以及基建對穩增長的重要意義(yi) ,預計四季度將會(hui) 有提前下發的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總之,隨著流動性的持續改善,對大宗商品需求及價(jia) 格支撐正在一步一步增強。
投資也是帶動需求的重要經濟活動。8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了14.2%,房地產(chan) 的銷售麵積環比也有4.9個(ge) 百分點的增長表現,製造業(ye) 投資也有10.6%的增長。
9月以來,跟基建密切相關(guan) 的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持續上升,瀝青價(jia) 格也持續反彈;近期水泥價(jia) 格也有所回升,出庫量也有所提高;9月23日當周,汽車輪胎(全鋼胎)開工率為(wei) 59.9%,較上周開工率上升9.5個(ge) 百分點;汽車輪胎(半鋼胎)開工率為(wei) 63.0%,較上周上升7百分點;貨車之家ETC公路貨運流量指數也持續處於(yu) 上升態勢;8月社零消費也出現明顯回升,同比增長5.4%。
隨著國家反複強調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wei) 。9月2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關(guan) 於(yu) 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nei) 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利於(yu) 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
此外,9月7日國常會(hui) 指出,對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前期緩繳的所得稅等“五稅兩(liang) 費”,9月1日起期限屆滿後再延遲4個(ge) 月補繳,涉及緩稅4400億(yi) 元。同時,對製造業(ye) 新增增值稅留抵稅額即申即退,到賬平均時間壓縮至2個(ge) 工作日,預計今年後4個(ge) 月再為(wei) 製造業(ye) 企業(ye) 退稅320億(yi) 元。會(hui) 議還決(jue) 定,對製造業(ye) 、服務業(ye) 、社會(hui) 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在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設備,支持全國性商業(ye) 銀行以不高於(yu) 3.2%的利率積極投放中長期貸款。此舉(ju) 有利於(yu) 刺激設備投資,進而帶動設備消費,基礎原材料的消費也就增加了一塊。
截至9月29日,已有58個(ge) 城市出台了各類穩樓市政策,多為(wei) 發放購房補貼、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及降低二套房首付。部分城市為(wei) 提振樓市,鼓勵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及大型企業(ye) 團購買(mai) 房,可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優(you) 惠;同時還有部分城市采取了不同的價(jia) 格調控措施,加大了項目備案價(jia) 的浮動空間。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期商品房和土地市場表現延續弱勢,各地樓市放鬆和政策刺激持續出台,“保交樓”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進,二者配合,或可由量變到質變,帶來樓市需求的回暖。
10月還是傳(chuan) 統的消費季節,全國建築施工的天氣優(you) 良,對今年而言,也是趕工的重要時節,疊加下遊終端低庫存的因素,實際需求超預期回升是大概率,中間補庫需求或將加大需求的彈性。
從(cong) 外需來看,隨著海外的需求回落,對10月份大宗商品的間接和直接出口會(hui) 有一定影響,但反應國際經濟和貿易的先行指標BDI指數,在前期大幅回落之後,自8月底的965反彈到9月26日的1813,反彈幅度達到88%,說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有回升跡象;而從(cong) 中國沿海散貨運價(jia) 指數看,也小幅回升了2%,進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小幅回落1%,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回落幅度較大,達到15%。近期人民幣貶值到7.2人民幣兌(dui) 1美元,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有利於(yu) 部分商品的出口。
執筆人: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wei)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關於開展物流行業與供應鏈領域企業社會責任(ESG)調查研究及優秀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3.7)
- 馬增榮:擁抱新周期,激發新動能 共繪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蔡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培育供應鏈新動能 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 崔忠付出席“星級數字化倉庫與數字供應鏈平台金融服務中國行——太原站”座談會
- 蔡進會見雲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王禮全一行
- 蔡進出席2025年首期采購供應鏈沙龍:境外采購和供應鏈出海研討會
- 胡大劍在京會見滿幫集團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徐強一行
- 2025年2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08.9點
- 指數持平,全球經濟穩定恢複 —2025年2月份CFLP-GPMI分析
- 2025年2月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