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健全社會信用體係,這場發布會給你劃重點

發布時間:2025-04-02 14:31:21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為(wei) 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的意見》。4月2日上午,國新辦就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為(wei) 何出台《意見》?《意見》部署了哪些政策舉(ju) 措?公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的信息安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等問題如何在實踐中優(you) 化?跟隨權威解讀,一起了解。

  01 為(wei) 何要在此時出台《意見》?

  社會(hui) 信用製度是市場經濟基礎製度,近年來,我國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取得了重要進展。

  對於(yu) 《意見》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

海報製作:王 瑩

  02 《意見》做出了哪些重要部署?

  作為(wei) 推動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頂層設計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lin) 在4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

  《意見》部署了五方麵23項重點任務包括構建覆蓋各類主體(ti) 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夯實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數據基礎,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健全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監管和治理機製,提高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市場化社會(hui) 化水平。

長圖來源:新華社

  03 如何持續推進信用信息開發利用?

  信用信息是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的基礎,沒有數據的支撐,信用的各項應用場景就難以落地。“信用能不能發揮作用,關(guan) 鍵看信用信息能不能用好、用準、用到位。”李春臨(lin) 表示。

  那麽(me) ,如何持續推進信用信息開發利用?  

長圖製作:馮(feng) 文雅

  04 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在實踐中如何應用?

  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是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基本製度。《意見》第四部分明確要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這一機製在實踐中如何應用?

  李春臨(lin) 在4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

  守信激勵方麵,《意見》特別強調要構建全方位的信用激勵政策環境,在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活動兩(liang) 大領域,為(wei) 守信主體(ti) 提供便利或者優(you) 惠。

  在實踐中,各地方和有關(guan) 部門也形成了很多很好的激勵應用場景,惠民便企取得了積極成效。比如:

  浙江省大力推進“信用+公共服務”,在“信用+審批”場景中,為(wei) 全省121個(ge) 係統的政務審批提供信用核查服務3433萬(wan) 次,支撐對信用良好的主體(ti) 實行“容缺辦理”861萬(wan) 次。也就是說,對缺少材料但做出按期補全承諾的經營主體(ti) ,先行受理其申請。在“信用+就醫”場景中,推行就診結束後一次性付費,累計金額已經達到了24億(yi) 元。

  江蘇省鼓勵招標人接受投標人以信用承諾書(shu) 替代投標保證金,全省共91萬(wan) 投標人使用信用承諾書(shu) ,減少經營主體(ti) 資金占用1687億(yi) 元。

  失信懲戒方麵,既要堅持依法依規懲戒到位,也要堅持過懲相當,避免泛化濫用懲戒措施。

  《意見》對失信懲戒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了對被列入嚴(yan) 重失信主體(ti) 名單的對象,在申請政府資金、享受稅收優(you) 惠、參與(yu) 公共資源交易活動、股票債(zhai) 券發行、評先評優(you) 、公務員錄用遴選調任聘任和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等方麵,依法依規予以限製或者禁止,這就是要保證將失信懲戒措施剛性執行到位。

  同時,也將根據《意見》的要求,結合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建立信用政策出台前的評估措施,清理假借信用評價(jia) 、信用管理之名變相設置市場準入門檻,設立交易壁壘,製造地方保護等行為(wei) ,堅決(jue) 防止信用管理措施泛化濫用。

  05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如何確保信息安全?

  信用信息往往涉及隱私和敏感信息,保障信息安全和信息主體(ti) 權益非常重要,是做好信用工作的底線要求。那麽(me)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中如何確保信息的安全?

  李春臨(lin) 在4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意見》對於(yu) 加強信用信息安全保護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將重點從(cong) 三個(ge) 方麵抓好這項工作:

  健全信息安全製度。始終堅持“最小、必要”原則,嚴(yan) 格限定公共信用信息範圍,嚴(yan) 禁超範圍采集信息,嚴(yan) 禁將非信用信息和隱私信息納入信用評價(jia) ,持續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授權使用製度,明確要求查詢或使用未公開信息時,均需取得信用主體(ti) 的授權。將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追溯和侵權責任追究製度,將信息處理各環節的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完善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機製,確保信息安全管理無死角。

  提升係統安全水平。要求各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均需要達到與(yu) 重要信息係統相匹配的中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認證,嚴(yan) 格各項安全防護標準,對信用主體(ti) 的隱私敏感信息起到係統保護作用,堅決(jue) 防止信息不當泄漏。

  強化技術支撐保障。已經將隱私計算等新技術應用於(yu) 信用信息的共享應用當中,大力推廣“數據可用不可見”理念,降低信息泄漏風險。同時,也將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關(guan) 鍵數據上鏈,實現數據加密處理和流程可溯。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