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我國水路貨運量突破90億噸 發展韌性足潛力大

發布時間:2024-08-27 11:02:01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水路運輸運載能力大、運輸成本低、單位能耗少,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有力支撐。2023年,我國水路貨運量首超90億(yi) 噸大關(guan) ,規模達到2012年的兩(liang) 倍。當前,我國水路貨運發展情況如何,如何更好激發水運效能?記者采訪了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

港口星羅棋布,每天有超8.3萬(wan) 艘次船舶穿梭進出;航道縱橫交織,每天有約256萬(wan) 噸貨物駛向目的地。

據統計,去年我國水路貨運量、水路貨物運輸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占比分別達到17.1%和54%,其中海運更是承擔了我國約95%的對外貿易運輸量。一個(ge) 具有相當規模的水運體(ti) 係,正成為(wei)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有力支撐。

水路貨運持續較快增長,彰顯水運發展強大韌性和強勁活力

東(dong) 海之濱,兩(liang) 座世界級港口,映射水運強勁活力。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近日,遠海汽車船公司汽車滾裝船“閩江口”輪首航靠泊外高橋海通碼頭。經過約19小時的裝貨作業(ye) ,4800多輛國產(chan) 品牌汽車開上新船,開啟前往波斯灣的航程。兩(liang) 天後,同批交付的“遼河口”輪也在這裏完成靠泊,裝載超4100輛車前往歐洲。

新船裝新車,延續出口熱。今年上半年,超過61萬(wan) 輛國產(chan) 汽車經上海外高橋口岸出海,同比增長約28%,平均每天有超3000輛汽車裝船出海,去往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寧波舟山港,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港。浙江海寧晶科能源尖山工廠生產(chan) 的光伏組件剛一下線,就快速運抵梅山港區裝船發運至沙特阿拉伯。“上半年,公司有約2.3萬(wan) 個(ge) 集裝箱的產(chan) 品從(cong) 寧波舟山港出口,銷往中東(dong) 、歐洲、亞(ya) 太等地區,同比增長超50%。”晶科能源(海寧)有限公司組件負責人劉誌剛說。

開辟新航線,拓展新市場。上半年,寧波舟山港向東(dong) 出海,新辟3條國際航線;向西延伸,新開多條鐵水聯運班列,助力完成貨物吞吐量7.08億(yi) 噸,同比增長4.2%。

麵向太平洋,以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為(wei) 龍頭,南京、杭州、蘇州等16個(ge) 港口為(wei) 骨幹,中國沿海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不僅(jin) 成為(wei) 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引擎,更支撐水路貨運量再創新高。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完成水路貨運量93.67億(yi) 噸,同比增長9.5%,增速創2014年以來新高,運量規模達2012年的2.04倍。

“水路貨運量首次突破90億(yi) 噸,充分彰顯了我國水運發展的強大韌性、澎湃活力和巨大潛力。”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航運市場需求回升、有效供給加大,助推水路貨運量屢創新高

水路貨運量屢創新高,得益於(yu) 近年來運輸結構的持續調整和水運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一方麵,深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助推水路運輸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

4月13日,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裝載著600餘(yu) 噸進口苜蓿草的集裝箱班列,從(cong) 天津港中鐵天津集裝箱中心站緩緩駛出,直奔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標誌著“天津港—呼和浩特”保稅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成功開通。

“相較於(yu) 傳(chuan) 統模式,鐵水聯運有效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天津港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天津港服務內(nei) 蒙古地區鐵水聯運量完成20.1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46%。

“近年來,通過大力推動‘公轉鐵’‘公轉水’以及江海聯運、水水中轉,水路運輸持續較快發展。”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以鐵水聯運為(wei) 例,2023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1018萬(wan) 標箱,較2022年增長15.9%,助力水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ti) 係中的地位持續提升。2023年,水路貨運量、水路貨運周轉量在綜合運輸體(ti) 係中的占比分別提升0.2個(ge) 百分點、0.3個(ge) 百分點。

另一方麵,水運有效供給持續加大,為(wei) 運量增長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今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建設進展順利,目前三座樞紐船閘均已進入主體(ti) 施工階段,累計完成投資約340億(yi) 元;長江幹線武漢至安慶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建成投用,萬(wan) 噸級江海船舶可常年直達武漢;寧波舟山港蝦峙門口外30萬(wan) 噸級人工航道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將進一步提升寧波舟山港進出超大型船舶的通航效率。

“隨著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運輸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水運對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平穩運行的保障能力、服務韌性不斷提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水路貨運量屢創新高,也是供需協同作用的結果。該負責人說,港口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海運是對外貿易的“壓艙石”,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回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暖,助力航運市場需求回升,為(wei) 水路運輸提供了持續增長的發展空間。

強基建、優(you) 結構、謀創新,推動水運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更好激發水運效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賴於(yu) 高質量構建現代化港口與(yu) 航道體(ti) 係。

在港口方麵,2023年,我國港口生產(chan) 用碼頭泊位達2.2萬(wan) 個(ge) ,增加萬(wan) 噸級泊位127個(ge) ,港口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總體(ti) 位居世界前列,有力提升了我國港口生產(chan) 運營管理服務水平。

在航道方麵,三級及以上航道通航裏程達1.54萬(wan) 公裏,幹支銜接、通江達海的內(nei) 河航道體(ti) 係加快建設。在運力方麵,水上運輸船舶淨載重量達3.01億(yi) 噸,集裝箱箱位增加5.5萬(wan) 標準箱,船舶運力保障更加有力。

“十四五”以來我國水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年均增速達14.9%,助力水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今年上半年,水路貨運繼續保持良好增勢:水路貨運量完成47億(yi) 噸,同比增長6.3%,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完成85.6億(yi) 噸、1.6億(yi) 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4.6%和8.5%。長江和西江幹線上的三峽船閘和長洲樞紐船閘合計通過貨物1.74億(yi) 噸,同比增長10.7%。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基建,增強水運韌性,大力發展以港口為(wei) 樞紐的聯運業(ye) 務,實現結構性降本增效,提升水運效能。推動大宗貨物、集裝箱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由公路向鐵路、水路轉移。此外,進一步優(you) 化海運船隊規模結構,提高糧食、能源、集裝箱等重點物資運輸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海運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

“當前,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正逐步成為(wei) 水運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名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加快推進智慧化建設、數字化轉型,既是當前水運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未來持續堅持的重點工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