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努力開創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有力支撐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解讀

發布時間:2022-12-31 08:40:48 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在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開啟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關(guan) 鍵時期發布的一個(ge) 十分重要的關(guan) 於(yu) 物流業(ye) 發展的專(zhuan) 項規劃。《規劃》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推進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和總體(ti) 思路,圍繞“明確新方向、培育新動能、挖掘新潛力”,對未來一段時期物流業(ye) 發展進行係統謀劃、統籌安排,是加快物流業(ye)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現代物流發展的新方向

物流業(ye) 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係統,在暢通物資周轉、促進資源要素流通、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空間、提升消費品質等方麵意義(yi) 重大。《規劃》從(cong)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出發,結合我國物流業(ye) 發展的新階段、新方位,進一步明確和突出了現代物流發展的重點方向,這是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ti) 係的邏輯出發點。

一是以服務國土空間開發和國家重大戰略為(wei) 要求,加快推進物流樞紐網絡體(ti) 係和國際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建設,不斷夯實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支撐。《規劃》強調,要依托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建設,加快整合社會(hui) 物流資源,強化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依托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建設,充分發揮物流骨幹通道支撐作用,規劃布局“四橫五縱”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和“兩(liang) 沿十廊”國際物流大通道,進一步暢通國內(nei) 國際間、東(dong) 中西區域間和城市群、城鄉(xiang) 間流通網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二是以服務實體(ti) 經濟、暢通經濟循環為(wei) 導向,不斷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ti) 係,延伸服務鏈、提升價(jia) 值鏈。《規劃》進一步明確和突出物流業(ye) 的服務屬性和基礎支撐功能,強調要圍繞實體(ti) 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構建,加快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等環節的有效串聯、整體(ti) 集成,提升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以物流鏈支撐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現代化,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的競爭(zheng) 力。

三是以有效服務民生改善、促進消費升級為(wei) 目標,進一步暢通現代流通體(ti) 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物流業(ye) 聯係著千家萬(wan) 戶,溝通著生產(chan) 、流通和消費。《規劃》圍繞充分發揮好物流業(ye) 在現代流通體(ti) 係中的戰略支撐保障作用和動脈循環係統功能,進一步強調要推動物流幹線、支線和末端配送有機銜接、高效貫通、一體(ti) 發展,不斷降低循環成本,提升循環質量,加快補齊區域間、城鄉(xiang) 間服務短板,支撐擴大優(you) 質消費品供給和服務保障。

四是以踐行國家總體(ti) 安全觀、切實維護經濟發展安全為(wei) 底線,不斷提升現代物流安全應急能力。安全穩定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根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的前提。《規劃》堅持底線思維,積極貫徹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把提升現代物流安全應急能力建設作為(wei) 重要努力方向,積極應對各種傳(chuan) 統、非傳(chuan) 統風險挑戰,提升戰略物資、應急物流和國際供應鏈等保障水平,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二、物流業(ye) 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新路徑

“十四五”時期,我國物流業(ye) 發展進入新階段。一方麵,物流業(ye) 具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內(nei) 需潛力,2021年全社會(hui) 物流總額突破300萬(wan) 億(yi) 元,物流業(ye) 總收入超過11萬(wan) 億(yi) 元,公路貨運量391億(yi) 噸,同比增長14.2%,中歐班列開行量達到15183列,2016—2021年年均增長55%,物流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對全球市場引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麵,我國物流業(ye) 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還很明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著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物流業(ye) 發展麵臨(lin) 不少困難,亟待加快培育推動行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規劃》立足發展新階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出了“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推動物流業(ye) 轉型升級的動力路徑和重點方向。

一是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升級版。在係統總結我國物流降本增效工作經驗基礎上,《規劃》進一步突出了提質增效降本的新方向,即著力推動全鏈條降本和結構性降本,改變過去單純強調降低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等單一環節成本的做法,更加突出物流係統性、整體(ti) 性本質要求,不斷提高幹支倉(cang) 配一體(ti) 化運行效率。

二是促進物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的深度融合。《規劃》突出物流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屬性,麵向打造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升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新要求,促進企業(ye) 協同發展、推動設施聯動發展、支持生態融合發展,組織開展物流業(ye) 製造業(ye) 融合創新工程,不斷提高物流業(ye) 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和運行效率。

三是加快物流業(ye) 數字化轉型和科技賦能。現代信息科技發展已成為(wei) 當今經濟社會(hui) 最具影響力和變革力的積極因素,《規劃》主動適應未來產(chan) 業(ye) 變革新趨勢,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智慧化改造、網絡化升級,推動更多物流服務“上雲(yun) 、用數、賦智”,打造物流運行的“智慧大腦”,為(wei) 物流業(ye) 創新發展、提質增效注入強大動力。

四是推動物流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物流業(ye) 是能源消耗和汙染排放的重點領域,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是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和必然要求。《規劃》圍繞實現“雙碳”目標,通過優(you) 化調整運輸結構、實現車船和能源清潔化,促進包裝減量化、再利用,建立健全逆向物流服務體(ti) 係等方麵進行了係統部署和安排,深入推進物流領域節能減排、低碳發展。

五是推動實施現代供應鏈戰略。21世紀是供應鏈競爭(zheng) 的時代,市場競爭(zheng) 已逐步轉變到自身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價(jia) 值和作用的競爭(zheng) 。《規劃》強調要依托物流鏈、帶動產(chan) 業(ye) 鏈、創造價(jia) 值鏈、重塑供應鏈,有效整合貿易、物流、信息、資金等資源要素,推進重點產(chan)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建設,更好服務支撐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

六是著力培育物流經濟新形態。充分發揮物流鏈在匯集要素鏈、重構產(chan) 業(ye) 鏈、打通數據鏈、提升價(jia) 值鏈方麵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物流經濟,是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規劃》強調,要發揮國家物流樞紐、物流大通道在產(chan) 業(ye) 要素集聚、市場資源配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重構中的作用,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和通道經濟,加快構建現代經濟新形態。

三、挖掘重點物流領域新潛力

《規劃》從(cong)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角度出發,主動適應物流業(ye) 發展的新要求、新需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就深度挖掘國際物流、農(nong) 村物流、商貿物流、冷鏈物流、大宗商品物流、應急物流等重點領域發展潛力進行了係統部署。

一是健全完善國際物流服務體(ti) 係。主動適應“一帶一路”建設新要求和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實際需要,《規劃》提出要不斷加快國際海運、國際航空、中歐班列、國際道路、國際寄遞等發展,努力補齊國際航空物流發展短板,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提升班列開行效率和通關(guan) 便利化水平,積極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厚植國際物流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二是加快補齊農(nong) 村物流發展短板。更好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規劃》強調要以中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山區等為(wei) 重點,加快完善農(nong) 村物流縣鄉(xiang) 村三級節點網絡,加快交郵融合、城鄉(xiang) 一體(ti) ,推動“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雙向物流服務通道升級擴容、提質增效,使物流業(ye) 發展更多惠及廣大農(nong) 村地區,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全麵提升冷鏈物流發展水平。適應城鄉(xiang) 消費提質升級的緊迫需要,《規劃》把補齊冷鏈物流發展短板、改進提升服務水平、提高運營組織效率、保障冷鏈物流安全作為(wei) “十四五”時期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加快完善冷鏈物流設施網絡,推進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提高技術裝備標準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加強冷鏈物流從(cong) 源頭至終端的全鏈條透明化監管,保障食品冷鏈安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活需求。

四是培育鐵路快運物流新市場。截至2021年底,我國高鐵通車裏程突破4萬(wan) 公裏,“八縱八橫”高鐵網絡加快建設,大幅提升跨區域連接效率,也為(wei) 物流業(ye) 全麵提速提供了堅實支撐。《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鐵路場站快運服務功能設施布局和改造升級,建設專(zhuan) 業(ye) 化鐵路(高鐵)快運物流基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高鐵快運,適應電子商務、郵政快遞、高端製造和冷鏈物流等領域對鐵路快運物流服務需求。

五是提升專(zhuan) 業(ye) 物流和應急物流能力。從(cong) 服務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提升安全應急保障能力角度出發,《規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大宗商品物流體(ti) 係,加強糧食、能源、礦產(chan) 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務供給和保障水平。推動物流安全發展,提升危險品、醫藥等重點領域物流專(zhuan) 業(ye) 化、安全化水平。要主動應對疫情衝(chong) 擊、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風險隱患,加快完善應急物流設施布局,創新應急物流組織,健全物流保通保暢機製,全麵提升應急物流發展水平。

《規劃》還從(cong) 培育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ti) 、健全物流統計和標準體(ti) 係、加快信用體(ti) 係建設、建設專(zhuan) 業(ye) 物流人才隊伍等方麵提出了一係列固根基、利長遠的思路舉(ju) 措,並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體(ti) 製機製、加大政策支持、深化國際合作等務實舉(ju) 措,保障規劃落地見效。相信隨著《規劃》的深入實施,必將重塑我國物流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開創未來高質量發展新局麵。(李彥林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