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支持實體經濟,金融加力提效

發布時間:2022-11-28 09:12:21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於(yu) 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將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yi) 元,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分析人士表示,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近期出台了許多具體(ti) 舉(ju) 措進一步支持實體(ti) 經濟,有利於(yu) 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穩預期,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有力嗬護宏觀經濟

據測算,本次降準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wei) 7.8%,將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yi) 元,進而促進降低實體(ti) 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從(cong) 經濟運行效果看,中國宏觀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較合適的。既有力支持了宏觀經濟大局的穩定,又在全球高通貨膨脹背景下保持了物價(jia) 形勢的基本穩定,還兼顧了內(nei) 外均衡。“穩健貨幣政策不僅(jin) 有總量上的支持,也有結構上的特色。我們(men) 聚焦供給側(ce) 結構性的堵點、難點,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持續加強對‘三農(nong) ’、小微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推動普惠金融‘量增、麵擴、價(jia) 降’。”易綱說。

易綱介紹,2018年以來,央行累計實施了降準13次,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cong) 15%降到了大約8%,共釋放了長期流動性約10.8萬(wan) 億(yi) 元,央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規模基本穩定在38萬(wan) 億(yi) 元到40萬(wan) 億(yi) 元之間。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達到了23萬(wan) 億(yi) 元;授信戶數近5400萬(wan) 戶,是2017年末的4倍;今年9月份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4.7%,較2017年同期下降了1.8個(ge) 百分點。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適時、適度降準有利於(yu) 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助力穩增長、擴內(nei) 需,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降低居民消費負擔,提升實體(ti) 經濟活力。“中國貨幣政策近年來加大了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並保持穩健的基調不變。10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jia) 指數(CPI)同比上漲2.1%,通脹形勢溫和可控。”董希淼說。

傾(qing) 心服務重點領域

今年以來,不少金融機構都聚焦主責主業(ye) 、發揮自身特色,向實體(ti) 經濟關(guan) 鍵領域提供優(you) 質服務。

有的傾(qing) 力支持國家戰略。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副行長徐一丁介紹,今年以來,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加快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累計投放各項貸款2.38萬(wan) 億(yi) 元,淨增1.07萬(wan) 億(yi) 元,切實發揮了政策性銀行跨周期、逆周期的調節作用。未來,農(nong) 發行將堅守政策性銀行職能定位,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重大戰略。

有的積極服務民生熱點。11月25日,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首單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在京售出。此後不到一天時間裏,其36家省級分支機構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全部出單。中國人壽集團總裁蔡希良說,中國人壽將把自身高質量發展融入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領域。

有的不斷拓展企業(ye) 融資渠道。11月21日,北證50成份指數正式上線,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又跨過一個(ge) 新節點。“我們(men) 將盡快推出公開發行可轉債(zhai) ,研究探索信用債(zhai) 、資產(chan) 證券化等品種,圍繞‘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需求開發特色產(chan) 品,更好發揮服務中小企業(ye) 、支持創新的功能。持續豐(feng) 富完善市場指數體(ti) 係,積極探索推出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北交所上市基金產(chan) 品,全麵提升北交所市場功能和服務能力。”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說。

積極穩妥擴大開放

隨著中國金融業(ye) 進入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階段,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舞台也越來越寬廣。

中國銀保監會(hui) 副主席周亮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先後推出50多項金融開放政策,有120多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新落戶中國。與(yu) 10年前相比,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資本分別增長50%和130%。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充滿信心。銀保監會(hui) 還將堅定不移擴大金融業(ye) 對外開放。“鼓勵中外資金融機構發揮各自資金、技術和經驗優(you) 勢,在產(chan) 品、業(ye) 務、管理和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廣泛合作,互惠共贏。”周亮說。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介紹,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債(zhai) 券普遍收益率上升、價(jia) 格下跌,人民幣債(zhai) 券成為(wei) 少數價(jia) 格穩定的金融資產(chan) 。與(yu) 其他新興(xing) 市場債(zhai) 券不同,人民幣債(zhai) 券為(wei) 準安全資產(chan) ,風險收益特征與(yu) 發達國家債(zhai) 券更接近。潘功勝說,未來,內(nei) 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將有助於(yu) 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穩健運行,有關(guan) 部門將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全力構建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外匯管理體(ti) 製,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