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4 10:35:38 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末,廣義(yi) 貨幣(M2)餘(yu) 額261.2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8%。前10個(ge) 月,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wei) 28.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2.3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8.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15萬(wan) 億(yi) 元。
專(zhuan) 家認為(wei) ,M2增速、人民幣貸款增量、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等金融數據的表現,反映出國內(nei) 經濟複蘇動能正在增強,市場信心有所恢複,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有所回暖。接下來,金融係統將繼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滿足實體(ti) 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融資成本繼續下行
今年以來,我國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人民幣貸款增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均明顯增多,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
“M2同比仍然維持高位,反映國內(nei) 貨幣環境保持適度寬鬆,繼續為(wei) 經濟複蘇提供有力支持。”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前10個(ge) 月金融數據反映出國內(nei) 經濟複蘇動能增強,也表明此前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效果正持續顯效,市場信心有所增強,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有所回暖。
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不僅(jin) 體(ti) 現在總量上,還體(ti) 現在融資成本上。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chuan) 導機製,推進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改革,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製,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創造適宜的利率條件。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貨幣政策調控,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推動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年內(nei) LPR報價(jia) 已多次下調。1年期LPR下調兩(liang) 次,共下行15個(ge) 基點;5年期以上LPR下調3次,共下行35個(ge) 基點。此外,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有序推出,引導存款利率下行。9月中旬,國有商業(ye) 銀行主動下調存款利率,帶動其他銀行跟隨調整,很多銀行還調整了存款掛牌利率。1月份至9月份,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4.24%,比上年同期下降0.29個(ge) 百分點,處於(yu) 曆史較低水平。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並加快落地,我國金融機構用足各種政策工具,從(cong) 擴增量、穩存量、降成本等方麵發力,信貸總量表現積極,助推企業(ye) 和居民部門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
中長期貸款增速提升
今年以來,金融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帶動中長期貸款增速提升。截至9月末,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8.7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0.8%;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1.5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6.3%。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長加快,中長期貸款增速提升較多,工業(ye) 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提升。本外幣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前三季度增加14.5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77萬(wan) 億(yi) 元。本外幣工業(ye) 中長期貸款前三季度增加2.6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5860億(yi) 元。
數據增長的背後,是一係列政策的加快落地。近期,國家開發銀行、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已經完成6000億(yi) 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為(wei) 多個(ge) 重大項目補充了資本金,加快了項目開工、建設進程。為(wei) 引導政策性資金和市場化資金有效匹配,人民銀行新增政策性開發性銀行8000億(yi) 元貸款額度和金融債(zhai) 發行額度,優(you) 先用於(yu) 支持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建設領域。同時,央行引導政策性銀行將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貸款最長期限提高至35年至45年,提升項目貸款與(yu) 項目建設周期、運營周期、投資回報周期的適配性。今年前8個(ge) 月,3家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基礎設施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占比超過九成。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接下來,貨幣政策將重點依托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力,銀行也將對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的基建項目持續提供配套信貸支持。
強化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國務院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金融係統將繼續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滿足實體(ti) 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完善薄弱環節金融服務。在下一步工作中,金融係統還將強化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持,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先進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同時,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資本金盡快到位。
央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普惠小微、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致力於(yu) 支持設備更新改造和基礎設施投資,四季度效果會(hui) 有所顯現。
“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增長取向。”王青表示,四季度將繼續以寬信用助力穩增長,市場利率整體(ti) 上將繼續運行在相應政策利率中樞下方。一方麵,國內(nei) 物價(jia) 將繼續處於(yu) 溫和水平,這決(jue) 定了國內(nei) 貨幣政策有條件保持自主性;另一方麵,四季度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仍然較大,宏觀經濟仍麵臨(lin) 一定下行壓力,為(wei) 助力穩增長、夯實穩就業(ye) 基礎,仍需為(wei) 宏觀經濟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wei) ,在匯率波動、國際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要堅定地以我為(wei) 主,穩增長要放在貨幣政策尤為(wei) 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操作來有效支持實體(ti) 經濟運行。從(cong) 我國實際出發,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繼續有針對性地實施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調節,並在一定時間內(nei) 保持政策基調不動搖。貨幣政策還需兼顧多方麵需求,運用相關(guan) 的總量工具、結構性工具和價(jia) 格工具等進行調節,並和財政政策等相關(guan) 宏觀政策、產(chan) 業(ye) 政策配合共同達到穩增長目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