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運費暴漲4倍仍缺滾裝船,汽車出口海運壓力如何緩解?

發布時間:2022-10-28 14:09:42 第一財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0月24日,繁忙的南沙汽車碼頭,蔚藍色的海麵上,一艘長約200米的“環球快線”號汽車滾裝船緩緩駛來停靠在泊位上。偌大的碼頭前沿平台,近千台嶄新的雪佛蘭(lan) 、吉利等品牌商品車,整裝待發,即將搭乘這艘滾裝船,奔赴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中東(dong) 地區國家。

這是當下我國汽車出口火爆的一個(ge) 側(ce) 影。海運是汽車出口最主要的渠道,汽車滾裝運輸船則是其主要載體(ti) 。

在“環球快線”號開啟遠洋之旅的同時,全球範圍內(nei) 還有700多艘汽車運輸船,或穿行於(yu) 茫茫大海,或停靠在喧囂碼頭,而中國船東(dong) 的專(zhuan) 業(ye) 汽車滾裝船僅(jin) 有10艘,其運力僅(jin) 占全球總運力的5%左右,相對於(yu) 持續井噴的汽車出口形勢,顯然是嚴(yan) 重的運力不足。

緊俏

李剛是國內(nei) 一家汽車主機廠國際業(ye) 務負責人,今年整個(ge) 國慶節假期他也沒能休息,一直與(yu) 船公司溝通汽車出口艙位的事宜,但僅(jin) 拿到為(wei) 數不多的幾百個(ge) 艙位,跟公司眼下數千台的汽車出口量相去甚遠。

“每個(ge) 月有將近5000台汽車的出口訂單,但是因為(wei) 沒有那麽(me) 多艙位,隻能交付2000至3000台。將近有一大半的海外訂單,因為(wei) 艙位不足,隻能延期交付。”李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李剛的忙碌與(yu) 我國汽車出口業(ye) 務的持續增加相印證。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汽車企業(ye) 出口211.7萬(wan) 輛,同比增長55.5%。其中,出口量排名前五的主機廠分別是上汽(出口61萬(wan) 輛)、奇瑞(出口31.1萬(wan) 輛)、長安(出口19.4萬(wan) 輛)、東(dong) 風(出口17.1萬(wan) 輛),特斯拉(出口16.5萬(wan) 輛)。

在從(cong) 業(ye) 20多年的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下稱“遠海汽車船”)總經理朱桂華的記憶裏,過去從(cong) 沒有遇到如此好的汽車出口行情。

“受益於(yu) 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及完善的汽車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國內(nei) 車企產(chan) 品力不斷提升,海外客戶認可度逐漸提高,這也間接促成在海外工廠整體(ti) 產(chan) 能下降,包括汽車供應鏈供應不上的情況下,國外市場需求陸續轉移至中國。”廣州港方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隨著出口持續增長,運力吃緊的現實問題無可回避。

我國汽車出口主要有遠洋汽車滾裝船、集裝箱船、中歐班列和公路汽車運輸等,其中,海運的運量排在首位,遠洋汽車滾裝船則是最主要方式。出口激增之下,主要的海運——特別是遠洋汽車滾裝船業(ye) 務的緊俏程度隨之顯著上升。

據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在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目前中國汽車出口運力的緊張態勢是由多方因素導致:首先是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汽車訂單轉移至中國;其次是在全球港口擁堵的情況下,汽車滾裝船運輸效率低下;再次是中國汽車滾裝船艙位有限,短期無法快速供給。

與(yu) 李剛一樣,另一家工程車企業(ye) 海外業(ye) 務負責人也感受到來自艙位的壓力。“去年以來我們(men) 不敢接太多來自國際市場的業(ye) 務,雖然海外對我們(men) 產(chan) 品的訂單需求很大。我們(men) 現在隻能拿到多少艙位,才敢接多少單。”

盡管當前集裝箱船業(ye) 務的價(jia) 格呈穩中趨降態勢,中歐班列也在增加運力且價(jia) 格趨降,但遠洋汽車滾裝船因其專(zhuan) 業(ye) 性、便捷性、可運達地區廣等特點,仍為(wei) 汽車出口運輸的首選。

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的整車進口口岸之一,今年以來,廣州港的汽車滾裝業(ye) 務持續增長。10月24日,廣州港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1-10月,廣州港預計完成商品汽車裝卸134.2萬(wan) 輛,同比增長約10%,內(nei) 外貿均實現較好增長,其中外貿出口累計完成17.9萬(wan) 輛,同比增長103.4%。

另外,廣州港也增加了汽車滾裝航線。廣州港方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4月、7月和9月,廣州港積極與(yu) 船公司協調,成功爭(zheng) 取南美、澳新、東(dong) 南亞(ya) 共3條新增出口航線,經廣州出口至中東(dong) 、歐洲以及墨西哥的航線密度進一步增加。

“從(cong) 滾裝運力市場來看,近年全球滾裝船大約維持在700艘左右的規模,這其中包含一些報廢、淘汰以及更新換代的船舶,同時陸續也有新船投入使用,而國內(nei) 2021年以來陸續投入10條左右滾裝船開展相關(guan) 業(ye) 務,且主要為(wei) 內(nei) 貿臨(lin) 時調整為(wei) 外貿運輸,船舶艙位較少,顯然遠遠無法滿足國內(nei) 車企爆發式增長的出口需求。”一位國內(nei) 大型港口汽車滾裝業(ye) 務負責人表示。

這一說法與(yu) 長久物流(603569.SH)今年8月27日發布的一份投資者調研公告一致,“目前全球的汽車滾裝船數量為(wei) 700餘(yu) 艘,據公司了解,國內(nei) 主要參與(yu) 者的滾裝船總量為(wei) 80艘左右,其中遠洋滾裝船的數量在10艘左右,因此比較稀缺。”

旺盛的需求和緊缺的供給,帶動滾裝船運費飛速上漲。

最近,一家運輸企業(ye) 銷售人士向匿名訂船的第一財經記者口頭報價(jia) 稱,從(cong) 2020年低點到2022年9月左右,滾裝船運價(jia) 上漲4倍左右,未來還將持續上漲趨勢。

“以前華南港口到中東(dong) ,長約價(jia) 是在30多美元/m³,現在價(jia) 格是在120美元至150美元/m³,相比往年基本上翻了3至4倍左右。”國內(nei) 一家大型港口負責汽車滾裝船業(ye) 務的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緩解

“當前持續井噴的汽車出口形勢,一下子將中國汽車滾裝船運力與(yu) 持續暴增的車企出口需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放大。”一位汽車航運業(ye) 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但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短期內(nei) 船舶建造速度沒有那麽(me) 快,要盡快補足短板,必須尋找更為(wei) 便捷的路徑。

在9月27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專(zhuan) 門談到了國內(nei) 滾裝船運力不足的問題,“我們(men) 正在積極和交通部門一起支持航運企業(ye) 創新運輸方式,通過多用途船舶加裝專(zhuan) 用框架來承運汽車,這也緩解了汽車出口運力緊張的難題。”

比如,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中遠海特(600428.SH)從(cong) 今年年初開始就成立了多個(ge) 專(zhuan) 項小組,研究怎麽(me) 用紙漿船隊從(cong) 中國出口的時候,由原來裝雜貨改變成用框架裝載汽車,試圖解決(jue) 目前中國汽車出口艙位不足的難題。

“過去幾年,中遠海特投入巨資打造了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的紙漿船隊,已經達到擁有十幾條船的規模,每條船載重6萬(wan) 多噸,比較大型的專(zhuan) 業(ye) 紙漿船艙型非常適合裝框架。”朱桂華說,過去紙漿船一般是出口海外裝載一些雜貨,進口返回則裝載紙漿。

不僅(jin) 是針對乘用車,中遠海特還利用手頭現有的多用途船,以承運工程機械車輛。“從(cong) 去年開始,中遠海特利用多用途船型擁有2層甲板的優(you) 勢,尤其是海特手頭的鬆字號多用途船擁有三層甲板的特點,承運中國製造的卡車、挖掘機等工程車輛的出口。”朱桂華說。

早在去年10月份開始,中遠海特為(wei) 國內(nei) 工程車行業(ye) 頭部企業(ye) 柳工、三一、徐工機械等提供了定製化的專(zhuan) 線快船專(zhuan) 班服務;2021年12月,首開中國茂名到印尼的雅加達工程車專(zhuan) 班;今年初又陸續開通上海到東(dong) 南亞(ya) ,青島到東(dong) 南亞(ya) ,青島到南非等多條工程車的專(zhuan) 班航線。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合計242.33萬(wan) 美元,同比增長36.1%。

去年底以來,朱桂華密集調研走訪了國內(nei) 頭部工程車輛廠商,包括柳工、徐工、三一等。針對乘用車市場,今年7月他又走訪了一汽、東(dong) 風、上汽、柳汽、長安、奇瑞、江淮和比亞(ya) 迪等,與(yu) 車企負責人們(men) 商談未來長遠的戰略合作。

“我與(yu) 中國的某國企的領導交流,他抱怨說公司汽車產(chan) 品想去海外一個(ge) 國家,但是國際船公司一年隻給他們(men) 掛靠一次,所以束縛了其在海外市場的開發和銷售。”朱桂華說。

中遠海特還迅速成立了新的專(zhuan) 業(ye) 汽車船運輸企業(ye) 遠海汽車船公司。與(yu) 過去船東(dong) 唱“獨角戲”不同,這家新合資公司的股東(dong) 方集齊了船東(dong) 、貨主、航運和港口物流企業(ye) 。根據中遠海特公告稱,新公司的成立旨在加強這幾家企業(ye) 之間的協同合作,立足中國汽車出口航線,輻射和深耕國際汽車運輸市場。

然而,這些隻是緩解之策,業(ye) 內(nei) 預計,汽車滾裝船運力不足的問題,在兩(liang) 三年內(nei) 依然難以有顛覆性改變。

未來

“我們(men) 已經給造船廠下了15條專(zhuan) 業(ye) 汽車船的新訂單,以服務於(yu) 中國汽車主機廠的出口。現在預計2024年8月開始,陸陸續續新船就會(hui) 下水服役。”朱桂華表示,屆時15條船將全部投入航線運營,這一速度前所未有。“現在下的新船訂單基本上都要到2027年以後才能交付。”

“現在造船市場還是處於(yu) 高位,還是很難拿到造船的船台,而且現在有實力建造這類運輸汽車的專(zhuan) 業(ye) 滾裝船的船廠和船台在國內(nei) 並不多。”朱桂華介紹,滾裝船的造船技術相對來說要求較高。同時,隨著國家提出“雙碳”要求,因此接下來的新造船舶基本上很多是新能源動力,比如LNG(液化天燃氣)雙燃料的船舶,像公司新下的這些15條汽車船舶的訂單全都是LNG雙燃料的船舶。

據克拉克森研究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共簽訂28艘汽車運輸船訂單,這些船全部為(wei) LNG燃料動力方案(部分訂單同時做甲醇預留),受汽車行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綠色議程的推動,汽車運輸船的船隊更新已成為(wei) 當前和未來船隊的發展重點。

除了中遠海特之外,國內(nei) 同行也在布局。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ge) 月全球成交的43艘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中,我國船企的新造船市場份額高達82.3%,穩居世界第一,主要是來自中集來福士、招商金陵、廣船國際等中國造船廠的訂單。

長久物流則透露,公司在2020年購買(mai) 了國際海運滾裝船“久洋吉”號,並於(yu) 去年3月進行了首航,目前航線主要覆蓋美洲、非洲等地。長久物流稱,船舶的製造周期較長,長達2年左右,因此現在的船廠訂單預計要在2024-2025年左右才可以下水,在短期難以對市場運力進行彌補。

而在需求端,我國汽車出口需求持續爆發。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預測,今年我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240萬(wan) 輛。市場預測,未來三至五年滾裝船市場依然趨於(yu) 緊張。

長久物流稱,在供給端,目前市場上滾裝船數量有限,同時大量滾裝船已經到退役年限,但疫情期間滾裝船建造產(chan) 能不足,進一步壓縮了市場運力,“在運力補充方麵,由於(yu) 船舶製造周期較長,一般需要2-3年,加上供給和需求需要時間匹配,因此預計未來3-5年對滾裝船的需求依然旺盛,之後會(hui) 逐漸趨於(yu) 供需平衡。”

談及未來的汽車運力走勢,朱桂華表示,汽車行業(ye) 運力在未來四五年還是會(hui) 比較緊缺的,如果一味地等待新造船舶可能時間會(hui) 比較久,所以公司也在關(guan) 注市場上現有的船舶信息,包括國外船東(dong) 手頭的現有的汽車船運力,“如果有機會(hui) ,我們(men) 也會(hui) 通過租賃或者二手船買(mai) 賣的方式,盡快補充運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剛為(wei) 化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