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2 11:27:42 經濟日報

今年一季度,麵對國際國內(nei) 多重考驗,我國經濟總體(ti) 運行在合理區間,製造業(ye) 占比繼續提升,消費主導作用明顯,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值下降,經濟結構調整優(you) 化。
製造業(ye) 占比繼續提升
4月20日,在位於(yu) 江西省遂川縣的江西吉安奧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所有流水線都在滿負荷生產(chan) 。這家研發、生產(chan) 、銷售電子產(chan) 品的企業(ye) ,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入逾7億(yi) 元。公司負責人何風波說:“組合式稅費優(you) 惠政策讓大家的信心更足了。”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一季度,在穩增長政策發力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超6%,快於(yu) GDP增速;製造業(ye) 占GDP比重為(wei) 28.9%,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ge) 百分點。
“製造業(ye) 產(chan) 出占GDP比重有所上升,表明製造業(ye) 持續恢複,產(chan) 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一係列保供穩價(jia) 、助企紓困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釋放。
製造業(ye) 比重上升的同時,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保持較快增長,新動能增長引擎作用繼續顯現。
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ye) 創新激勵力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產(chan) 業(ye) 技術密集程度穩步提升。
“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產(chan) 出保持較快增速,說明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周茂華說,我國擁有豐(feng) 富的人才資源,產(chan) 業(ye) 鏈完整,基礎設施完善,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創造了堅實基礎;我國處於(yu) 消費升級階段,需求牽引製造業(ye) 升級;全球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倒逼國內(nei) 製造業(ye) 加快升級;我國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千方百計為(wei) 企業(ye) 紓困解難,也將有力支撐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國際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及國內(nei) 散發多發疫情等因素影響下,經濟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一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3月份,部分企業(ye) 出現臨(lin) 時減產(chan) 停產(chan) ,工業(ye) 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國家統計局工業(ye) 統計司副司長江源表示,下一階段應堅決(jue) 落實關(guan) 於(yu) 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增長各項決(jue) 策部署,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暢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國民經濟循環。
消費主導作用明顯
內(nei) 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今年一季度,我國市場銷售總體(ti) 保持平穩增長,基本生活類和消費升級類商品增勢良好;網上零售增長較快,對消費市場增長拉動作用較為(wei) 明顯。
“線上消費對消費市場持續恢複起到了明顯帶動作用。”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董禮華介紹,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4個(ge) 百分點,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wei) 23.2%,對市場銷售增長拉動超過1.5個(ge) 百分點。
盡管受近期疫情影響,消費增長受到一定抑製,但消費恢複態勢不會(hui) 改變,消費“壓艙石”作用仍會(hui) 顯現。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69.4%,比上年同期提高18.7個(ge) 百分點,拉動GDP增長3.3個(ge) 百分點。
居民生活消費品市場需求擴大,也為(wei) 相關(guan) 製造業(ye) 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與(yu) 動力。一季度,消費品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1%。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得到控製,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持續發力,將促進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同時,積極推動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發展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農(nong) 村消費市場提質擴容,將有利於(yu) 消費持續增長。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hui) 經濟政策委員會(hui) 副主任徐洪才表示,要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必須堅持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千方百計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減小疫情防控對市場主體(ti) 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要繼續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積極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落實落細穩就業(ye) 措施,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提升消費能力。
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值下降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義(yi) 增長6.3%,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5.1%,收入同比增速“跑贏”了同期GDP增速。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認為(wei) ,一季度,居民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轉移淨收入平穩增長,經營收入和財產(chan) 收入持續增加,為(wei) 居民穩定增收提供重要支撐。
數據顯示,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yi) 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於(yu) 城鎮居民1.6個(ge) 和2.1個(ge) 百分點。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wei) 2.39,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繼續縮小。
“我國城鄉(xiang) 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對差距持續縮小,意味著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更加均衡,城鎮化的動力在發生重要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發展中心研究員、學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馮(feng) 奎表示,一方麵,隨著我國城鎮化率持續提高,超大、特大和大城市輻射帶動農(nong) 村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麵,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等一係列政策的落地落實落細,為(wei) 農(nong) 村居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馮(feng) 奎建議,繼續縮小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相對差距,關(guan) 鍵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各地區根據城市化、工業(ye) 化發展的不同階段,確定縮小差距的目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