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8 14:09:46 經濟參考報

作為(wei) 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全麵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已製定完成。交通減碳將著力抓好交通運輸結構優(you) 化、節能低碳裝備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出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麵。值得注意的是,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火熱,多地提出相關(guan) 計劃,軌道交通、充換電設施等成為(wei) 備受關(guan) 注的賽道,未來市場空間可期。
車輛進站、掃描二維碼、換電桁車抓取舊電池、置換新電池、車輛出站……在位於(yu) 江蘇省徐州市的協鑫電港徐州長山站內(nei) ,不到5分鍾,一輛渣土車就完成了換電。
今年以來,協鑫能科在衡陽、無錫、烏(wu) 魯木齊等多個(ge) 城市布局。按照其規劃,2022年將建成投運不低於(yu) 450座換電站;到2025年完成5000座-6000座換電站建設,服務超過50萬(wan) 輛電動汽車。
有此謀劃的企業(ye) 不在少數,火熱投資的背後是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全麵推進帶來的巨大市場。
在日前召開的交通運輸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hui) 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要求,全麵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並進一步明確抓好交通運輸結構優(you) 化、節能低碳裝備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出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重點任務。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鍾章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交通運輸結構優(you) 化要有係統的頂層設計,多措並舉(ju) 加快建設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客運方麵要把出行更多轉到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貨運方麵要加快發展以鐵路、水路為(wei) 骨幹的多式聯運,尤其是加強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ye) 鐵路專(zhuan) 用線建設。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2年1月,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共有51個(ge) 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70條,運營裏程8759公裏。
“目前,北京、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占到城市整體(ti) 交通比率50%以上,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一些先進城市將達到70%以上。”鍾章隊介紹說,我國規劃的34個(ge) 都市圈建設都是基於(yu) 將軌道交通作為(wei) 主要出行方式來打造的,未來有巨大發展空間。目前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約五、六千公裏,每公裏的投資額預計在7億(yi) 元左右。未來預計還會(hui) 有更多新批項目,很多二三線城市市場還沒啟動。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多地已經列出了明確的目標。近日發布的《安徽省有效投資攻堅行動方案(2022)》提出,要實施軌道交通投資專(zhuan) 項行動,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620億(yi) 元以上;今年南京市將有13條地鐵線路“齊頭並建”;“十四五”期間,青島地鐵建設預計完成投資1100億(yi) 元,並衍生出千億(yi) 級的市場場景。
節能低碳裝備推廣應用也是交通減碳的重頭戲之一。交通運輸部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加強交通電氣化替代,加快老舊運輸工具更新改造,推動前沿技術攻關(guan) 。
當前,在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中,包括私人小汽車和營運車在內(nei) 的公路交通排放占比超過85%,這一領域逐步實現淨零排放至關(guan) 重要。
“目前而言,電動汽車或氫燃料電池重卡將率先有較大發展。”鍾章隊表示,中國汽車保有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將從(cong) 2020年的2.8億(yi) 輛增至2050年的4.4億(yi) 輛,然後緩慢下降到2060年的4.2億(yi) 輛。長期看,汽車保有量結構將發生顛覆性變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將在2029年、2033年、2036年、2042年、2052年先後突破10%、20%、30%、50%和80%。
與(yu) 此相對應,充換電、加氫、加氣等相關(guan) 配套設施建設也將駛入“快車道”。近日上海市印發文件提出形成適度超前的城市充電網絡,到2025年,滿足125萬(wan) 輛以上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全市車樁比不高於(yu) 2∶1。而深圳計劃“十四五”期間累計建成公共和專(zhuan) 用網絡快速充電樁4.3萬(wan) 個(ge) 左右,基礎網絡慢速充電樁79萬(wan) 個(ge) 左右。江西2022年將實施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等行動,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chuan) 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梳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新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各省級行政單位針對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在生產(chan) 端上,主要集中於(yu) 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車聯網、高級別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等領域;在消費端,則集中在要求繼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充換電設施等方麵。其中,安徽、湖北和上海將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地區,北京和東(dong) 北則將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其他地區將圍繞氫能使用和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等領域繼續發展。
國元證券分析稱,在2030年車樁比1:1的目標約束下,未來十年充電樁市場總投資額近萬(wan) 億(yi) 元,預計2020年至2025年累計市場空間超千億(yi) 元;按照國網電動車及前瞻研究院等機構預測,到2030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將增長30倍。
不過,鍾章隊認為(wei) ,目前充換電站、加氫站等綠色基礎設施建設麵臨(lin) 著安全、布局、效率等各方麵的挑戰,他建議要因景施策,因城施策,根據具體(ti) 的應用場景和不同的城市需求來合理布局綠色基建。從(cong) 商業(ye) 模式來說,要有整體(ti) 的解決(jue) 方案和產(chan) 業(ye) 鏈條,並且盡快明確收費等相關(guan) 標準。
孫傳(chuan) 旺也表示,各省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主要是充電樁搭建,換電設備建設相對處於(yu) 前期發展階段。短期來看,縮短充電時長與(yu) 提升續航能力無疑是市場關(guan) 注的技術焦點。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