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02 10:07:38 人民網

去年,北京市新發地市場、遼寧省大連市、山東(dong) 省青島市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經溯源,病毒均由進口冷鏈產(chan) 品輸入。2019年底,武漢疫情最開始在華南海鮮市場暴發,該市場有許多攤位經營進口冷鏈產(chan) 品。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冷鏈產(chan) 品實現遠距離傳(chuan) 播。流行病學專(zhuan) 家表示,冷鏈產(chan) 品是疫情溯源的重要線索,要查清新冠肺炎疫情的真正來源,很有必要對冷鏈產(chan) 品病毒傳(chuan) 播進行全球溯源。
冷鏈產(chan) 品是病毒的隱秘傳(chuan) 播途徑
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零下1攝氏度到零下10攝氏度的環境下可以存活數周至數月,在零下60攝氏度的環境下可以存活數年。中國疾控中心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主任馬會(hui) 來說,冷鏈產(chan) 品一般在低溫的條件下保存和運輸,部分海鮮冷鏈產(chan) 品則需要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保存,這為(wei) 新冠病毒在體(ti) 外長期存活提供了適宜條件。
“新冠病毒傳(chuan) 播途徑多樣,可通過人與(yu) 人的接觸、飛沫和氣溶膠等方式傳(chuan) 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傳(chuan) 播。”馬會(hui) 來分析,病毒汙染物品外包裝,物品的轉運過程可能成為(wei) 隱秘的病毒傳(chuan) 播途徑,冷鏈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傳(chuan) 播方式。
2020年10月,青島發生的疫情就是證明。此前,青島已經連續5個(ge) 多月沒有病例。馬會(hui) 來介紹,青島最先感染的兩(liang) 名病例就是冷鏈搬運工人,經過流調,發現他們(men) 均無外地旅行史和醫院就診史,且境外船員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搬運過程未接觸到境外船員,唯一可能接觸到病毒的情況是他們(men) 搬運了進口冷凍鱈魚。對這批冷凍鱈魚進行大量采樣檢測,最終在進口冷凍鱈魚樣品中,檢測到了高載量病毒。病毒全基因組測序比對分析,發現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與(yu) 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一致。流行病學和基因學都證實,兩(liang) 名搬運工人感染的就是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
冷凍鱈魚包裝上的病毒從(cong) 哪裏來?馬會(hui) 來分析,鱈魚在某國海域由捕撈船船員進行捕撈、加工,儲(chu) 存在船上冷庫(零下20攝氏度),並搬運到運輸船,抵達青島的運輸船船員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但捕撈船船員未進行核酸檢測,提示存在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病毒來自捕撈船船員的可能性較大。
“病毒通過冷鏈產(chan) 品傳(chuan) 播給人,途徑更加隱秘,傳(chuan) 播周期更長,傳(chuan) 播距離更遠,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馬會(hui) 來說,病毒在冷鏈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一旦人沒有做好防護,打開貨物,接觸到了病毒,就有可能引發傳(chuan) 染。冷鏈產(chan) 品通過海運、空運實現跨國、跨洲運輸,病毒傳(chuan) 播範圍更廣。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很可能由進口冷鏈產(chan) 品輸入
“2019年末,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生的疫情存在進口冷鏈產(chan) 品輸入病毒的可能。”馬會(hui) 來說,北京新發地市場、大連水產(chan) 品加工車間發生疫情之前,兩(liang) 地都是數十天或更長時間沒有病例,國家和省級疾控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包括血清抗體(ti) 檢測、病毒核酸篩查、進口冷鏈產(chan) 品追溯,同時開展分子病毒學溯源調查,證實兩(liang) 地的病毒都是通過進口冷鏈從(cong) 境外輸入。青島發生的疫情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後,我國多地發生散發疫情,經溯源發現大多與(yu) 冷鏈產(chan) 品有關(guan) 。2020年上半年,國際上有多個(ge) 從(cong) 事冷鏈產(chan) 品加工相關(guan) 業(ye) 務企業(ye) 發生了疫情。這些都反複證明,病毒可以通過冷鏈產(chan) 品實現遠距離傳(chuan) 播。因此,高度提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很可能由進口冷鏈產(chan) 品輸入。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zhuan) 家組對華南海鮮市場和武漢市區的進口冷鏈產(chan) 品進行了調研。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製所研究員劉軍(jun) 就是聯合專(zhuan) 家組的一員。劉軍(jun) 介紹,聯合專(zhuan) 家組發現,經營進口冷鏈產(chan) 品的攤位,病例占比明顯高於(yu) 其他攤位,感染風險是其他攤位的3.3倍。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的最早3例感染者都是直接從(cong) 事進口冷鏈產(chan) 品的經營人員。此外,華南海鮮市場有21個(ge) 攤位的環境中存在陽性樣本,其中有16個(ge) 攤位從(cong) 事進口冷鏈產(chan) 品經營或者與(yu) 進口冷鏈產(chan) 品有業(ye) 務關(guan) 係。從(cong) 流行病學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傳(chuan) 播與(yu) 冷鏈產(chan) 品存在較強相關(guan) 性。
劉軍(jun) 說,值得注意的是,國外有報道顯示,在2019年12月之前,有的國家保存的人員血清病毒抗體(ti) 檢測顯示陽性,說明他們(men) 在那時候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華南海鮮市場進口冷鏈產(chan) 品來源國有一些與(yu) 這些國家重疊。另外,也有國外報道顯示,有的國家的菊頭蝠體(ti) 內(nei) 有與(yu) 新冠病毒相似的病毒,這些國家也有一部分與(yu) 華南海鮮市場進口冷鏈產(chan) 品來源國重疊。所以,很有必要對冷鏈產(chan) 品病毒傳(chuan) 播進行全球追溯。
冷鏈產(chan) 品病毒溯源需要國際合作
“傳(chuan) 染病的病毒溯源工作非常複雜,難度很大。”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製所所長許文波說,艾滋病病毒溯源工作由全球科學家合作,曆時長達數十年,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結果。新冠病毒發現地不一定就是起源地,病毒可能直接傳(chuan) 染給人,也可能從(cong) 自然宿主傳(chuan) 到中間宿主,再傳(chuan) 給人,最終傳(chuan) 到發現地。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ge) 科學問題,需要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從(cong) 各個(ge) 方麵做好溯源工作,其中冷鏈產(chan) 品就是一個(ge) 重要方麵。
許文波說,隻有檢測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才能發現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產(chan) 品傳(chuan) 播。冷鏈產(chan) 品傳(chuan) 播非常隱蔽,大規模暴發疫情的地區做不到有效檢測冷鏈產(chan) 品。我國對疫情進行了良好的控製,基本上實現了本土病例清零。我國有能力對每一起散發和暴發疫情進行溯源調查,查清源頭,以此來查找和堵住疫情防控的漏洞。
“冷鏈產(chan) 品病毒溯源難度很大,需要全球各國合作。”許文波說,全球冷鏈產(chan) 品貿易量巨大,涉及大量的國家。加之新冠病毒在冷鏈中存活時間長,加大了溯源的難度。國外學者發表的論文顯示,數個(ge) 國家在2019年9月至11月采集的標本中發現有人員血清抗體(ti) 陽性,若最終證實是早期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說明新冠肺炎疫情在更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了隱秘傳(chuan) 播。之後病毒可能通過旅遊和商務人員、汙染的冷鏈產(chan) 品或其他途徑進行遠距離傳(chuan) 播。
“如果開展進一步疫情溯源,應該在全球的框架下進行。由全球科學家通力合作,將冷鏈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劉軍(jun) 建議,建立冷鏈產(chan) 品全球監測體(ti) 係,並由世衛組織來領導,基於(yu) 科學態度和證據,對進口冷鏈產(chan) 品來源進行追溯。建立進口冷鏈產(chan) 品監測體(ti) 係,對阻斷全球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冷鏈傳(chuan) 播具有重要意義(yi) 。
劉軍(jun) 認為(wei) ,對華南海鮮市場在2019年經營的進口冷鏈產(chan) 品進行病毒追溯,需要國際合作。華南海鮮市場有678家商戶,其中390家商戶經營冷鏈產(chan) 品,涉及37個(ge) 國家共400多種進口冷鏈產(chan) 品。有必要與(yu) 進口冷鏈產(chan) 品來源國和地區開展合作,對從(cong) 事冷鏈相關(guan) 工作的人員當時保留的血清進行抗體(ti) 檢測,對其就醫記錄進行追溯和研究,為(wei) 查清病毒的來源找到更多線索。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