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北京:進口冷鏈食品從業者持核酸證明上崗

發布時間:2021-08-10 09:31:00 北京青年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農(nong) 貿市場從(cong) 業(ye) 者上崗須持核酸證明

新從(cong) 業(ye) 者、進口冷鏈食品從(cong) 業(ye) 者、涉進口冷鏈食品衛生清潔人員持3日內(nei) 證明 其餘(yu) 從(cong) 業(ye) 者持7日內(nei) 證明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23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獲悉,本市將提高對農(nong) 貿市場的核酸檢測頻次,農(nong) 貿市場新從(cong) 業(ye) 人員、進口冷鏈食品從(cong) 業(ye) 人員、涉進口冷鏈食品衛生清潔人員,須持3日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在市場內(nei) 從(cong) 事經營等活動,農(nong) 貿市場每周都要對環境開展核酸檢測。據市藥監局通報,本市各藥店對購買(mai) 治療咳嗽、發熱、咽幹咽痛及抗感染等四類疫情防控藥品執行實名登記製度,在藥店購買(mai) 藥品時,請市民配合藥店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目前,全市各藥店口罩供需穩定、庫存充足。

根據發布會(hui) 上通報的疫情信息,8月8日零時至8月9日15時,本市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3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1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

進口冷鏈食品從(cong) 業(ye) 者持核酸證明上崗

在昨日的發布會(hui) 上,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唐雲(yun) 華介紹,市場防疫工作組將嚴(yan) 格落實防疫工作要求,以進口冷鏈食品生產(chan) 經營者、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第三方冷庫為(wei) 重點單位,嚴(yan) 格落實“四無五不”(即無檢驗檢疫證明、無核酸檢測報告、無消毒證明、無“北京冷鏈”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采購、不使用、不運輸、不貯存、不銷售)。

農(nong) 貿市場核酸檢測頻次也將加大,按照要求,農(nong) 貿市場新從(cong) 業(ye) 人員、進口冷鏈食品從(cong) 業(ye) 人員、涉進口冷鏈食品衛生清潔人員,持3日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在市場內(nei) 從(cong) 事經營等活動。農(nong) 貿市場內(nei) 其餘(yu) 從(cong) 業(ye) 人員,持7日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在市場內(nei) 從(cong) 事經營等活動;農(nong) 貿市場每周對環境開展核酸檢測,采樣數量不少於(yu) 20件。相關(guan) 檢測要求將隨疫情形勢變化動態調整。

326家次單位整改不力被公示

唐雲(yun) 華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場防疫工作組圍繞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物流、倉(cang) 儲(chu) 、生產(chan) 加工、經營等各環節出台防疫指引11項,督促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嚴(yan) 格落實食品追溯、場所消殺、人員防護等措施。全麵推廣使用“北京冷鏈”追溯平台,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平台累計審核通過市場主體(ti) 1.4萬(wan) 家,流通進口冷鏈食品56.13萬(wan) 噸,涉及115個(ge) 國家、地區。

本市常態化開展食品及外包裝、生產(chan) 經營環境、從(cong) 業(ye) 人員核酸檢測。7月29日以來,累計檢測各類食品、外包裝、生產(chan) 經營環境、從(cong) 業(ye) 人員等36.9萬(wan) 件次,結果均為(wei) 陰性。建立實施從(cong) 業(ye) 人員接種疫苗上崗製度,截至目前,市場領域105.79萬(wan) 人完成了兩(liang) 針劑疫苗接種。

據介紹,本市加強疫情防控執法檢查,自7月29日以來,以農(nong) 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七小場所”為(wei) 重點,高頻次開展疫情防控執法檢查,檢查市場主體(ti) 15.17萬(wan) 家次,發現問題4115個(ge) ,公示問題突出、整改不力的單位326家次。

例如,朝陽區盛華宏林糧油批發市場、大洋路市場未嚴(yan) 格落實食品從(cong) 業(ye) 人員疫苗應接盡接和核酸應檢盡檢的要求。海澱區家樂(le) 福超市中關(guan) 村店、卜蜂蓮花超市金源店未嚴(yan) 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專(zhuan) 櫃存放的要求,木北護膚造型金源店美發員工未接種疫苗、無核酸檢測記錄,未落實“一客一消”要求。石景山區魯穀路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二百九十五分店未落實從(cong) 業(ye) 人員定期核酸檢測要求。

對購買(mai) 四類藥品執行實名登記

市藥監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王福義(yi) 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為(wei) 確保全市藥店充分發揮“前沿哨點”作用,本市發現京外關(guan) 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當晚就要求全市各零售藥店嚴(yan) 格落實有關(guan) 測溫掃碼、經營場所通風、戴口罩、加強工作人員健康管理等疫情防控要求。其中,對購買(mai) 治療咳嗽、發熱、咽幹咽痛及抗感染等四類疫情防控藥品執行實名登記製度,明確上報途徑。8月以來,全市零售藥店平均登記、上報相關(guan) 銷售信息3.2萬(wan) 條/天,對發現的體(ti) 溫超過37.3攝氏度人員由各區疫情防控部門進行閉環管理。

在監測網絡藥品交易方麵,市藥監局組織各區市場監管局監測疫情防控藥品網絡銷售行為(wei) ,建立網售藥品零售企業(ye) 台賬,重點監測購買(mai) 疫情防控類藥品人員實名信息登記情況,包括銷售平台是否具備信息登記采集能力,以及姓名、聯係電話、住址、身份證號、購買(mai) 藥品名稱和數量等信息登記是否完全。對違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為(wei) ,嚴(yan) 格督促整改。8月以來,平均巡查藥店500餘(yu) 家/天。

王福義(yi) 提醒,在藥店購買(mai) 藥品時,市民需要配合藥店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主動掃碼、測溫、戴好口罩,避免人員聚集。購買(mai) 治療咳嗽、發熱、咽幹咽痛、抗感染等四類藥品,應主動出示身份證,配合進行登記。如果有發熱症狀,也請及時到指定發熱門診就診。“在口罩供應方麵,目前全市庫存口罩725萬(wan) 隻,藥店口罩供需基本穩定,庫存是充足的,請大家放心。”王福義(yi) 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