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鐵路貨運供給要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1-01-27 10:12:31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三五”時期,我國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貨運結構不斷優(you) 化,鐵路貨運量和貨運周轉量雙雙位居世界第一。鐵路和交通行業(ye) 的快速發展,為(wei) 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的通道支撐。

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也為(wei) 我國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建設明確了路徑,而保障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環節。

交通運輸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端,是建設現代流通體(ti) 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作為(wei) 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骨幹,鐵路是力保經濟循環暢通無阻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間,全國鐵路新開通貨運營業(ye) 裏程1.1萬(wan) 多公裏,網絡布局更加優(you) 化。鐵路貨運市場化定價(jia) 機製不斷完善,累計為(wei) 客戶節省物流成本600億(yi) 元。鐵路貨運量占全社會(hui) 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的骨幹作用進一步提升。

貨運量的增加和高效的貨運周轉效率,使國內(nei) 循環高效運轉,我們(men) 不僅(jin) 看到“北煤南運”這樣的大工程不斷取得新突破,還感受到高鐵快運等帶來的便捷。特別是去年在疫情衝(chong) 擊的情況下,鐵路為(wei) 保障國內(nei) 交通運輸作出了突出貢獻,促進了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有效保障了經濟的循環暢通。

在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方麵,鐵路更是發揮了突出作用。由於(yu) 疫情影響,去年航空、海運等國際交通運輸方式受到較大衝(chong) 擊,中歐班列在維護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wan) 列,首次突破萬(wan) 列大關(guan) ,是2016年開行量的7.3倍,相當於(yu) 每43分鍾就有一列班列開行。中歐班列物流組織日趨成熟,班列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趨活躍,國家間鐵路、口岸、海關(guan) 等部門的合作日趨密切,帶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有效推動了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鐵路要繼續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通道支撐,首先要進一步加大運力,完善鐵路貨運布局。要通過新建線路、優(you) 化存量、調整結構,增加鐵路貨運供給,解決(jue) 鐵路運輸“最後一公裏”問題,提高鐵路貨運的可及性,增加鐵路貨運量在全社會(hui) 貨運量中的占比,提升交通運輸效率,降低能耗,暢通經濟發展的通道路徑。

其次是要提質增效。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召開的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明確提出要開展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綜合試點。交通運輸部日前也表示,2021年將推進鐵路行業(ye) 競爭(zheng) 性環節市場化改革。這些都要求鐵路繼續加大貨運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力度,通過改革定價(jia) 機製、深化鐵路混改、完善服務保障等方麵的不斷探索,為(wei) 完善國內(nei) 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提供助力,推動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