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譜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篇章——寫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之際

發布時間:2020-12-23 09:40:48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shu) 。這是繼2016年12月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shu) 形式,對交通運輸工作進行全方位展示,闡述了新時代我國交通運輸發展之路,以及對全球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論述。這些論述聚焦問題、指明航向,明確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發展目的、發展主線等一係列重大問題,為(wei) 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e)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譜寫(xie) 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嶄新篇章。

奮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是中國交通發展的初心和使命,新時代的中國交通,秉持人民至上、以人為(wei) 本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奮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河南省蘭(lan) 考縣,曾經深受風沙、鹽堿和內(nei) 澇“三害”困擾,交通發展滯後。近年來,蘭(lan) 考加快完善農(nong) 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逐步建立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xiang) 一體(ti) 的基本公共交通體(ti) 係,實現從(cong) 縣到鄉(xiang) 到村交通運輸工具的無縫銜接,不僅(jin) 村村通客車,還建立了統一規範的農(nong) 村三級物流體(ti) 係。

蘭(lan) 考縣儀(yi) 封鄉(xiang) 代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代玉建感慨道:“過去,村裏的路不僅(jin) 窄,還坑窪不平,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是最大的難題。”如今,當地村路拓寬到10米,還形成入村路與(yu) 出村路的環線,貨車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保證農(nong) 產(chan) 品新鮮發貨。

漫步在徐場村街頭,從(cong) 農(nong) 家院落裏傳(chuan) 出的悠揚琴聲不絕於(yu) 耳。蘭(lan) 考盛產(chan) 的高質量泡桐樹,是製作古琴重要的原材料,目前蘭(lan) 考古琴產(chan) 量占全國30%,製作古琴成了村民的主要營生方式。依托便捷的公路和物流網絡,古琴從(cong) 這裏走向全國。

從(cong) 集鎮到鄉(xiang) 村、從(cong) 幹線公路到偏遠村道,一條條“暢、潔、美、安”的農(nong) 村公路縱橫交錯,編織出四通八達的鄉(xiang) 村公路網絡。蘭(lan) 考縣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發自內(nei) 心的笑容浮現在每個(ge) 蘭(lan) 考人的臉上。

蘭(lan) 考的變化是全國交通運輸發展的縮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進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城鄉(xiang) 居民行有所乘,讓人民共享交通發展成果。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100%通硬化路;截至2020年9月,實現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100%通客車。城鄉(xiang) 道路客運一體(ti) 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以縣城為(wei) 中心、鄉(xiang) 鎮為(wei) 節點、建製村為(wei) 網點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鄉(xiang) 村之間、城鄉(xiang) 之間連接更加緊密,6億(yi) 農(nong) 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成為(wei) 現實。

交通擁堵是廣大群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也是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2012年起,交通運輸部在全國組織開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經過持續深入推動,社會(hui) 各界廣泛參與(yu) ,公交優(you) 先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出行蔚然成風。

2013年11月,遼寧省沈陽市啟動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工作。7年來,隨著公交線路不斷開通、優(you) 化,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加方便;隨著新能源公交車不斷投運及智能調度的應用,市民乘車體(ti) 驗持續提升;隨著科技進步,市民出行方式和支付選擇越來越多樣、快捷。沈陽市基本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wei) 骨幹、常規公交為(wei) 主體(ti) 、慢行交通為(wei) 補充的公交都市體(ti) 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到411萬(wan) 人次。

2020年9月,沈陽市成功入選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目前,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數量達26個(ge) ,以公交都市為(wei) 標杆的城市交通出行服務係統,對城市經濟產(chan) 生了全局性、先導性影響,促進了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旅客運輸專(zhuan) 業(ye) 化、個(ge) 性化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以道路運輸為(wei) 基礎,高鐵、民航為(wei) 主要發展方向的出行服務體(ti) 係更加完善。在春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大規模客流運輸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人們(men) 不僅(jin) 能夠“說走就走”,還走得“舒適、優(you) 雅、愜意”,“人享其行”的期盼逐步成為(wei) 現實。

當好經濟社會(hui) 發展“先行官”

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要先強起來。交通運輸勇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先行官”,堅持先行引導、適度超前,公路成網,鐵路密布,西氣東(dong) 輸,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這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以其宏大規模、磅礴氣勢、騰飛姿態,讓“中國跨度”以直觀而震撼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麵前。

穿梭巴士是港珠澳大橋粵港及港澳口岸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24小時運行,繁忙時段最快每5分鍾一班。大橋開通首日,家住珠海的馬老伯特意乘坐穿梭巴士體(ti) 驗了一次。9時56分,穿梭巴士從(cong)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發車。巴士行駛在雙向6車道的大橋上,乘客們(men) 眺望遠處的伶仃洋,對著窗外的大橋拍照留念。

10時40分,巴士順利抵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意猶未盡的馬老伯感慨地說:“港珠澳大橋不愧是世界第一橋,身為(wei) 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

一橋飛架三地,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yu) 香港的陸路連接。人員交流更便利,經貿往來更暢達,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港澳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意義(yi) 重大。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黨(dang) 中央在新時代根據區域協調發展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無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還是推進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型城鎮化等重大決(jue) 策部署中,交通運輸都是重點部署、優(you) 先保障的先行領域。

我國堅持適度超前布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打造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高效率的普通幹線網、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加快形成立體(ti) 互聯的綜合交通網絡化格局和橫貫東(dong) 西、縱貫南北、內(nei) 暢外通的綜合交通主骨架。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ye) 裏程達到13.9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鐵路營業(ye) 裏程超過3.5萬(wan) 公裏;全國公路裏程達到501.3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公路裏程15萬(wan) 公裏;擁有生產(chan) 性碼頭泊位2.3萬(wan) 個(ge) ,其中萬(wan) 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ge) ;內(nei) 河航道通航裏程12.7萬(wan) 公裏;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ge) ;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裏程達到15.6萬(wan) 公裏,互聯互通程度明顯加強;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單程)4085.9萬(wan) 公裏,實現鄉(xiang) 鄉(xiang) 設所、村村通郵。

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初步形成,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區域間人員交流、物資流通日益便捷,交通運輸在國土空間開發、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城鎮布局優(you) 化、經濟貿易交流中的先導作用進一步顯現,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也為(wei) 未來發展留足了空間。

全麵奔小康,關(guan) 鍵在農(nong) 村;農(nong) 村奔小康,交通要先行。交通運輸部門完善扶貧規劃政策體(ti) 係,創新扶貧工作模式,以超常規的舉(ju) 措和力度,堅決(jue) 打贏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

陝西省淳化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縣有95個(ge) 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萬(wan) 多人。山大溝深,坡陡彎急,崎嶇難行的道路把祖祖輩輩的淳化人困在了大山裏,也把發展的機遇擋在了大山外。

要致富、先修路,要脫貧、先通路。路通,思想通;路寬,天地寬。作為(wei) 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淳化全力推進“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經過不懈努力,203個(ge) 建製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全縣所有貧困村實現“通村、連組、到戶”目標,還實現了高速客運、縣際客運、通村客運“零距離”換乘。

村民高興(xing) 地說:“路修好了,咱老百姓出行太方便了,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實惠。”

長期製約淳化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徹底解決(jue) ,為(wei) 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奠定了堅實基礎。2019年5月,淳化順利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四好農(nong) 村路”是新時代中國農(nong) 村變化和社會(hui) 變遷的重要標誌。截至2019年年底,農(nong) 村公路總裏程占全國公路總裏程的83.8%,其中等級公路比例達到93.7%。出行難等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老大難問題普遍得到解決(jue) 。

“四好農(nong) 村路”連片成網,極大縮短了城鄉(xiang) 的時空距離,深刻改變了農(nong) 村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社會(hui) 麵貌,為(wei) 偏遠閉塞的鄉(xiang) 村開辟了一條通往現代文明的大道,人流、物流帶動了知識流、信息流、資金流,促進了貧困地區知識傳(chuan) 播、思想開化、文化交流、風俗改進,真正使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為(wei) 廣大農(nong) 民脫貧致富提供了堅實保障。

得益於(yu) 交通發展,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銀木村設立了“郵樂(le) 購”站點。這裏不僅(jin) 能寄遞信件、包裹,還提供網購、生活繳費、車票購買(mai) 等多種服務。

名山區華光村村民胡榮海是當地的獼猴桃種植大戶。以前,獼猴桃都賣給前來收購的果商,價(jia) 格被壓得很低。現在通過郵樂(le) 網銷售,網上接訂單,郵政公司安排專(zhuan) 人上門攬收,還免費提供專(zhuan) 用包裝箱。“坐在家裏就把錢賺了,收入也多了!”胡榮海說。

郵政係統依托遍布城鄉(xiang) 的網點、四通八達的物流網絡,構建了“網絡代購+平台批銷+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公共服務+普惠金融+物流配送+電商培訓”的農(nong) 村電商服務體(ti) 係,提供線上線下“一條龍”服務,線上服務平台和功能不斷完善,“郵掌櫃”“郵樂(le) 小店”“郵助手”“郵倉(cang) 儲(chu) ”等適應電商形態的工具不斷豐(feng) 富。線下服務渠道不斷深入,服務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涉及電商、物流、金融、保險、代收代繳等與(yu) 民生密切相關(guan) 的領域,有效解決(jue) 了困擾農(nong) 村群眾(zhong) 的“買(mai) 難、賣難、送難、貸難”問題。2018年,全國郵政企業(ye) 累計實現農(nong) 村電商交易額1.4萬(wan) 億(yi) 元。

“交通+”產(chan) 業(ye) 發展成效顯著,貧困地區交通與(yu)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交通+特色農(nong) 業(ye) +電商”“交通+文化+旅遊”“交通+就業(ye) +公益崗位”等扶貧模式不斷創新發展,為(wei) 廣大農(nong) 民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

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關(guan) 鍵。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更新觀念,轉變方式,破解難題,厚植優(you) 勢。

在北京天安門正南46公裏處,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簡稱大興(xing) 機場),於(yu) 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運。

投運一周年之際,大興(xing) 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23萬(wan) 人次。在機場周邊,集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於(yu) 一體(ti) 的“五縱兩(liang) 橫”綜合交通網正在加快構建,以新機場為(wei) 圓心,形成了內(nei) 核能量巨大的經濟圈、交通圈,引領整個(ge) 京津冀都市圈升級。

樞紐經濟是交通、物流、信息與(yu) 經濟社會(hui) 深度融合下的新經濟、新業(ye) 態代表,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ti) 。我國結合全國城鎮體(ti) 係布局,積極打造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全國性、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放眼一個(ge) 個(ge) 綜合交通樞紐,不同運輸方式有機銜接,為(wei) 優(you) 化國家經濟空間布局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cong)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ge) 聯網省份的487個(ge) 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真正實現了一網通行,“一腳油門踩到底”。

深化收費公路製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jue) 策部署,是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改革撤站涉及高速公路收費體(ti) 係重構、係統再造、政策調整等大量工作,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統籌推進,精準施策,行業(ye) 上下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省界收費站拆除後,高速公路更順暢啦!”常年奔走全國各地的貨車司機李師傅高興(xing) 地豎起了大拇指。

2017年9月,交通運輸部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全麵啟動“信用交通省”創建工作,加快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交通運輸新型監管機製。

3年來,部省合力建設,從(cong) 頂層設計夯基築台到製度標準日臻完善,從(cong) 加強信息歸集精準發力到公示公開強化監管,從(cong) 紮實推進信用評價(jia) 到加快落實聯合懲戒,從(cong) 探索信用承諾製到創新信用應用模式……行業(ye) 信用秩序正在逐步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正在形成。

天津開展巡遊出租汽車駕駛員信用積分考核,出租汽車“頂燈”顯示司機的信用等級,考核等級分為(wei) 優(you) 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ge) 檔次,對應在運營車輛頂燈上的星級分別顯示為(wei) 五星、三星、一星和無星。

“通過‘亮星’方式,讓乘客直觀掌握司機的服務水平,激勵出租汽車司機誠信服務、文明服務、優(you) 質服務,提升行業(ye) 整體(ti) 服務水平。”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

人無信不立,業(ye) 無信不興(xing) 。交通運輸部每年定期發布公路水運建設市場信用評價(jia) 結果,建立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信用檔案,不斷加強信用評價(jia) 管理與(yu) 應用。

交通運輸“放管服”改革,推動優(you) 化營商環境向縱深發展,激發了交通運輸發展活力,提高了政府服務效能,促進了交通運輸行業(ye) 健康發展。

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交通運輸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日益完善,節能降碳取得實效,環境友好程度不斷增加。在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大氣與(yu) 水汙染防治、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等領域都取得豐(feng) 碩成果。

近年來,北京公交持續加大先進科技應用力度,新能源車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9月,北京公交集團一次性接收2120輛新能源客車,有力推動了北京交通綠色智能升級。

飛越北冰洋的航線是連接亞(ya) 、歐和北美大陸的捷徑。2018年,東(dong) 航通過對2000多份航路方案進行分析,規劃出距離合適、借助西風帶特定走向的最優(you) 航線,有效縮短了航行時間、減少了燃油消耗。極地新航路實現平均每班縮短飛行時間26分鍾,減少油耗4.3噸,相當於(yu)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5噸。

以改革開放為(wei) 動力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交通運輸發展行穩致遠的強大動力。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把“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交通運輸生產(chan) 力。

4982億(yi) 元!今年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再次刷新紀錄,而2009年,天貓“雙十一”的銷售業(ye) 績隻有5200萬(wan) 元。令人驚歎的發展背後,離不開郵政快遞的有力支撐。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2020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已超700億(yi) 件,超過去年全年。我國建成了惠及14億(yi) 人口、全球最大的郵政普遍服務體(ti) 係,基本建成了連接城鄉(xiang) 、覆蓋全國、通達世界的快遞服務網絡。全國郵政營業(ye) 網點達到5.4萬(wan) 處,快遞鄉(xiang) 鎮網點覆蓋率達到96.6%。

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xing) 寄遞市場,快遞業(ye) 務量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湧現出一批實力強大、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ti) ,形成了1家年營業(ye) 收入超1000億(yi) 元、5家超500億(yi) 元的企業(ye) 集群。這一切都源於(yu) 我國堅持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釋放交通運輸活力。

共建“一帶一路”承載著人們(men) 的美好夢想。中國堅持高水平開放,積極推進交通運輸“走出去”“請進來”,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重點,著力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ti) 聯通,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ti) ”聯通,提升與(yu) 其他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和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

2017年5月31日,中國企業(ye) 承建的肯尼亞(ya) 蒙內(nei) 鐵路正式建成通車。

作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在肯尼亞(ya) 的“旗艦項目”,蒙內(nei) 鐵路對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為(wei) 肯尼亞(ya) 乃至東(dong) 非的繁榮發展鋪就了一條快速路。布賴恩·姆布瓜是一名火車調度員,蒙內(nei) 鐵路通車後不久,他就加入了運營行列。2019年,布賴恩·姆布瓜被選派到中國參加培訓,學習(xi) 鐵路技術、安全管理等。布賴恩·姆布瓜說:“我感到非常幸運,我獲得的培訓和指導拓寬了我的視野,為(wei) 我的職業(ye) 發展奠定了紮實基礎。”

我國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與(yu) 各國在交通領域合作,積極推進全球互聯互通,積極參與(yu) 全球交通治理,認真履行交通發展的國際責任與(yu) 義(yi) 務,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麵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ti) ,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2020年10月13日,上海合作組織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聯合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召開。會(hui) 議確定,6條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將於(yu) 2020年年底如期開通。這不僅(jin) 助力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也為(wei) 區域發展帶來新機遇。

我國積極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合作平台,與(yu) 19個(ge) 國家簽署了22項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與(yu) 66個(ge) 國家和地區簽署了70個(ge) 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海運服務覆蓋沿線所有沿海國家;與(yu) 100個(ge) 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國際運輸便利化推動中國與(yu) 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我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支持多邊主義(yi) ,認真履行國際責任和義(yi) 務,加入近120項交通運輸領域多邊條約;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ti) 係建設與(yu) 變革,努力為(wei) 全球交通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推動國際海事組織向174個(ge) 成員國、有關(guan) 國際組織轉發推薦《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港口及其一線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多份文件。中國民用航空局向40多個(ge) 重點通航國家民航部門分享《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

今年3月28日,中歐班列(武漢)恢複常態化運營的消息刷屏微信朋友圈,這標誌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歐班列在全國主要城市恢複運行。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3.1萬(wan) 列,通達21個(ge) 歐洲國家的92個(ge) 城市。作為(wei) 陸路運輸通道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展現出安全高效的強大優(you) 勢,為(wei) 保障中歐及沿線國家物流暢通和物資供應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創新驅動為(wei) 支撐

創新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動力源泉,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為(wei) 牽引,大力推進管理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完善創新體(ti) 係,優(you) 化創新環境,強化人才支撐。

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上海港洋山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港珠澳大橋主體(ti) 工程全線貫通,複興(xing) 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這一切的背後,是強大科技創新能力的支撐。

從(cong) 北疆哈爾濱到明珠香港,從(cong) 山川蜀地到水域江南,中國高鐵穿山越嶺,跨江渡河,跨越平原、山區、丘陵等各類地形,複雜程度位居世界前列。從(cong) 時速200公裏秦沈客專(zhuan) ,到時速350公裏京津城際,再到世界最長的京滬高鐵,20多年來,中國高鐵不斷發展建設、積累經驗,擁有了自主知識產(chan) 權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ti) 係,實現了由追趕者到引領者的曆史性跨越。

在交通運輸領域,還有許多超級技術、世紀工程,和高鐵一起成為(wei) 彰顯國家實力強盛的重要符號。高原凍土、膨脹土、沙漠等特殊地質公路建設技術攻克世界級難題;離岸深水港建設關(guan) 鍵技術、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術以及大型機場工程建設技術世界領先……我國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梁、隧道總規模世界第一,世界主跨徑前十位的斜拉橋、懸索橋、跨海大橋,我國分別占有7座、6座、6座,世界最高的10座大橋中有8座在我國。

我國大力推進“互聯網+”智慧交通發展,讓人民群眾(zhong) 出行更便捷。利用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實現交通運輸裝備領域研發智能化不斷取得突破;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yu) 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全麵融合,成為(wei) 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更是推動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手機在手,說走就走。”經常乘坐飛機出行的榮先生感受很深,“以前乘機,要先去值機櫃台打印登機牌。現在簡單了,用手機就能通過安檢、順利登機,方便多了。”近年來,我國民航積極推進電子通關(guan) 、自助值機、人臉識別等新技術應用,讓群眾(zhong) 出行更便捷、更順暢。截至2019年年底,229個(ge) 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實現“無紙化”出行。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港洋山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試運行,這是全球最大的單體(ti) 全自動化碼頭和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碼頭實現了集裝箱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全過程智能化操作,整個(ge) 碼頭和堆場內(nei) 沒有一人,作業(ye) 過程極具科幻感:岸上的橋吊從(cong) 船上抓起一個(ge) 集裝箱,移動到碼頭後,在電腦的控製下,橋吊將集裝箱放置到中轉平台。此時,中轉平台的門架小車已就位,將集裝箱穩穩抓起移動到已在地麵等候的自動導航卡車上方。當集裝箱緩緩落下,箱子四角的鎖扣與(yu) 自動導航卡車連接,整個(ge) 過程耗時不到2分鍾。隨後,自動導航卡車在61483枚地麵磁釘的引導下,載著集裝箱開往堆場。同時,根據磁釘位置可以準確找到這輛車的位置,根據預設好的規劃路徑高精度運作。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的發展,拓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空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互聯網+”交通運輸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百姓的出行方式。

“很高興(xing) 成為(wei) 廣州第一批合法網約車司機!”2017年1月17日,羅先生領到了廣州市首張網約車駕駛員證。在網約車新政“落地”後,他參加培訓,並順利考取駕駛員證。截至2019年年底,網約車覆蓋全國400多個(ge) 城市,平台日均使用量達到2000萬(wan) 人次。

共享單車有效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出行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共享單車在全國360餘(yu) 個(ge) 城市投放運營,日均使用量約4570萬(wan) 人次。

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客運線上線下新消費模式,刷臉進站、無人機配送、智慧停車等新業(ye) 態,讓老百姓享受到了便利,也為(wei) 發展注入新動能。交通運輸部鼓勵和規範交通新業(ye) 態發展,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建立多層次、可選擇、多元化的運輸服務體(ti) 係,著力提高交通服務水平,推動交通可持續發展。

大力弘揚新時代交通精神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廣大交通人大力踐行“兩(liang) 路”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奮鬥精神、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精神、郵政快遞“小蜜蜂”精神,弘揚新時代交通精神,頑強拚搏、甘當路石,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奮鬥築就了宏圖偉(wei) 業(ye) 。

2020年2月15日9時,一輛綠色郵車冒著陰冷小雨,緩緩駛入了武漢郵區中心局。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和同事冒著雨雪奔波了19個(ge) 小時,顧不上休息,迅速下車幫著開箱驗貨,清點物資,轉交防疫捐贈物資清單。

危難關(guan) 頭,“時代楷模”其美多吉主動請纓,“逆行”從(cong) 成都向武漢運送郵件。他說:“30年來,我隻做了一件事,在雪線郵路上運送郵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承擔起了“綠色給養(yang) 線”的郵件運輸工作。

其美多吉是無數交通人的代表。

另一位“時代楷模”,大連海事大學學生輔導員曲建武,把教書(shu) 作職業(ye) ,把育人作追求,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學生;“改革先鋒”巨曉林,唱響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時代主旋律;“最美奮鬥者”劉傳(chuan) 健,創造了國際民航客運史上在極其艱難的緊急突發情況下成功處置特情的奇跡;“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方秋子,用陽光般的微笑和真情服務展示了新時代交通人風采……

4000多萬(wan) 交通人,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麵前挺身而出,在萬(wan) 家團圓的燈火下無私奉獻,在不被人關(guan) 注的角落默默堅守,在車、船、機、路、港、站真情服務,為(wei) 流動的、開放的、繁榮的中國添磚加瓦……

潮平兩(liang) 岸闊,風正一帆懸。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宏偉(wei) 目標,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為(wei) 奮進提供了舞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上,交通人正在昂首闊步,砥礪前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