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7 09:13:38 經濟參考報

“一季報”悉數出爐 多地密集開會(hui) 研判經濟形勢
促投資擴消費多“箭”齊發 地方穩經濟再加碼
31省份經濟“一季報”近日悉數出爐,受疫情影響,除西藏外30省份一季度GDP均出現同比下滑,不過積極因素正在累積,地方主要經濟指標已出現回升勢頭。與(yu) 此同時,新動能也在加速崛起,穩住了經濟運行基本盤。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地方在密集開會(hui) 研判經濟形勢,並加快謀劃出台穩經濟新政。記者注意到,全力擴內(nei) 需仍是各地施策重中之重,促投資、擴消費、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等多箭齊發,一係列“超常規”“強有力”舉(ju) 措將陸續落地,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
地方經濟成績單彰顯韌性
地方密集出爐的一季度經濟成績單顯示,盡管大部分地方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滑,但在疫情衝(chong) 擊下普遍表現出較強的經濟韌性。
從(cong) 經濟總量看,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浙江、河南、四川六省份GDP超萬(wan) 億(yi) 元。其中廣東(dong) 、江蘇分別達到22518.67億(yi) 元和21002.8億(yi) 元。
從(cong) 經濟增速看,雖然大部分地方經濟負增長,但經濟增速低於(yu) 全國水平(-6.8%)的省份僅(jin) 有四省份。其中,包攬經濟增速前10名的中西部省份展現出較強“抗跌力”。
積極因素也在加快累積。地方經濟運行逐步恢複常態,部分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特別是新動能加速崛起為(wei) 經濟加快複蘇注入活力。比如,四川一季度數字經濟逆勢飄紅,實現20%以上的高速增長。山東(dong) 一季度“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回升13.9個(ge) 百分點。
在國務院日前召開的部分省市經濟形勢視頻座談會(hui) 上,多個(ge) 地方也反映,抗疫期間新動能加快成長,顯示出經濟的韌性。
“雖然各地因疫情衝(chong) 擊呈現經濟增速普遍下滑態勢。但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的環境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隨著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的有序推進,各地經濟活力正在恢複,經濟增長逐步呈現良好勢頭。
硬核舉(ju) 措集中“上線”
5月6日,武漢召開全市主動作為(wei) 快幹實幹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勝利動員大會(hui) ,會(hui) 上同時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五一”小長假後第一天,武漢吹響了穩經濟集結號。
這隻是一個(ge) 縮影。近段時間,特別是地方經濟一季報出爐前後,地方密集開會(hui) 研判經濟形勢,釋放更大力度穩經濟的強烈信號。
比如,遼寧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擴大)會(hui) 議,聽取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強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抓好經濟運行,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江蘇省召開一季度設區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座談會(hui) 時強調,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ju) 措,推動經濟運行全麵加速、全麵激活。
一係列穩經濟新政也在緊鑼密鼓出台。記者5月6日獲悉,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采取超常規舉(ju) 措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的實施意見》,圍繞投資、消費、招商引資等六領域提出43條超常規措施。
而從(cong) 各地開會(hui) 部署和新出政策來看,下一步穩經濟基本脈絡已清晰,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成主線,全力擴內(nei) 需仍是重中之重。
比如,投資方麵,5月6日召開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92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潘幼成介紹,湖北省政府出台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幹意見,就是要從(cong) 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投資和項目建設看得更重,抓得更實。“我們(men) 已經按下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啟鍵,還要按下有效投資的快進鍵,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消費方麵,甘肅省5月6日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大內(nei) 需的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采取更加積極有效措施,挖掘城鄉(xiang) 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消費規模,提升消費水平,千方百計打造各層麵消費新熱點,形成消費拉動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全省經濟社會(hui) 健康發展。
此外,在培育新經濟增長點上,上海提出,聚焦在線新經濟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推進新基建、布局新產(chan) 業(ye) 、培育新消費、形成新動能。持續打造投資熱點、培育發展亮點,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複工複產(chan) 穩步推進。二季度起經濟運行大概率顯著改善,但外需乏力問題短期仍難以克服。各地仍要以擴大投資和激發消費為(wei) 工作重點,形成以消費拉動的良性循環;同時加快新基建,強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林致遠說。
需更大力度落實落細新政
在專(zhuan) 家看來,當前國際國內(nei) 經濟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各地經濟穩中求進仍麵臨(lin) 較大壓力,更大力度落實落細各類穩經濟舉(ju) 措勢在必行。
“當前製約經濟加快恢複的主要矛盾從(cong) 供給端轉向需求端。下一階段各地穩經濟工作重點在於(yu) 保市場主體(ti) ,尤其是中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力點在於(yu) 刺激新消費。”萬(wan) 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通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持續補充企業(ye) 流動性;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對衝(chong) 企業(ye) 盈利壓力;對於(yu) 困難企業(ye) 要加大員工工資、租房租金等成本端的補貼力度,緩解企業(ye) 剛性成本,保就業(ye) 保穩定。
“同時,通過產(chan) 品和服務的價(jia) 格補貼,尤其是針對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新消費領域,加大補貼力度,激活居民的消費積極性,推動消費與(yu) 供給同步複蘇,打通供需的良性循環,進而推動經濟穩步恢複。”劉哲說。
既要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還要聚焦服務於(yu) 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動搖。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dong) 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各地以更大力度政策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的同時,將緊緊圍繞三條主線:一是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和提振消費;二是努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三是大力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在這三條主線下,下一階段各地既要推動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投資,又要促進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既要著力恢複餐飲旅遊等傳(chuan) 統消費,又要大力鼓勵在線辦公和數字娛樂(le) 等新型消費;既要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又要擴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各地將充分挖掘改革潛力和運用資本市場工具,優(you) 化土地、資金和勞動力等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地服務並推動實體(ti) 經濟發展。”(記者 班娟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