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24 10:02:03 人民日報

春節,是外媒觀察中國的一個(ge) 窗口。剛剛過去的牛年春節假期裏,創新的拜年方式、旺盛的線上消費、就地過年助力的“宅經濟”……中國經濟社會(hui) 展現的蓬勃生機與(yu) 活力受到外國媒體(ti) 的廣泛關(guan) 注和積極評價(jia) 。外媒在報道中充分肯定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的重大成果,認為(wei) 中國經濟迸發出的活力,為(wei) 世界經濟穩定複蘇帶來信心。
“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消費者的力量”
一些外國媒體(ti) 對中國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和民眾(zhong) 就地過年情況進行了報道。英國路透社報道說,中國農(nong) 曆新年通常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年度“遷徙”,但今年為(wei) 了減少疫情傳(chuan) 播風險,中國民眾(zhong) 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許多人選擇就地過年。他們(men) 還收到了家人寄來的特色年貨,飽含濃濃“家鄉(xiang) 味道”的包裹拉近了人們(men) 與(yu) 家鄉(xiang) 的距離。
日本廣播協會(hui) 電視台在報道中介紹,中國采取嚴(yan) 格的疫情防控舉(ju) 措。春節返鄉(xiang) 人員做好核酸檢測、出示健康碼等措施,讓假期井然有序。日本《朝日新聞》的報道說,中國許多酒店推出了不少特色活動——包餃子、寫(xie) 春聯等,吸引了不少人參與(yu) 。
春節期間,中國無論是電影票房還是消費市場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吸引全球目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稱,中國春節檔電影票房取得很好成績。為(wei) 防控疫情,中國對影院上座率作出了規定,但春節期間中國票房收入超過2019年同期。春節檔的觀影熱潮“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強勁增長”。
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認為(wei) :“電影票房的強勁表現,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消費者的力量。”比利時《標準報》報道認為(wei) ,中國春節檔電影票房破紀錄,成為(wei) 全球最重要的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市場的複蘇將推動全球電影業(ye) 發展”。
荷蘭(lan) 國際集團網站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春節消費市場紅火,反映出消費者就業(ye) 和收入穩定。彭博社報道認為(wei) ,春節假日期間,中國消費者在餐館、網絡購物和觀影等方麵消費強勁,“有助於(yu) 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德新社的報道稱:“中國人迎來了充滿希望、更加吉祥的牛年”,人們(men) 在媒體(ti) 上紛紛表達期待:牛年會(hui) 有好運。
“證明中國經濟已邁上新的台階”
今年春節,中國數字化消費趨勢發展進一步提速。路透社稱,春節期間中國消費市場呈現新的特征和趨勢,報道援引澳新銀行報告指出,中國在線消費、快遞業(ye) 、電影票房、本地遊等在春節期間獲得強勁增長。
古巴拉美通訊社報道說,中國市場在春節假期展現了強勁的消費活力,消費指標數據增長明顯,特別是在休閑娛樂(le) 和線上購物方麵。報道稱,在商品零售方麵,電子商務的業(ye) 績突出,最受歡迎的商品包括家用電器、食品、花卉、健身器材和美容用品等。年夜飯係列商品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約54.9%。報道也提及中國快遞行業(ye) 僅(jin) 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兩(liang) 天就處理包裹超過1.3億(yi) 件,業(ye) 務量同比增長223%。
南非《索韋托人報》報道指出,數字化帶來的新業(ye) 態成為(wei) 今年中國春節假期消費的亮點。節日期間,各種人性化的數碼小家電消費需求大增。“這一趨勢反映出中國春節消費正步步升級,中國人越來越講究生活質量,證明中國經濟已邁上新的台階。”
美通社援引一家中國電商平台發布的春節消費數據指出,今年中國春節呈現新的消費特點,例如就地過年催生出異地訂單異常火爆,居家速食受到歡迎,家庭遊戲成熱門等。
西班牙埃菲社近日報道稱,據在線旅遊預訂網站的數據,春節期間,中國國內(nei) 本地遊預訂量同比漲幅超660%,部分城市周邊遊同比增長300%。目前,中國內(nei) 地已連續多日無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顯示出春節期間旨在避免疫情擴散的舉(ju) 措取得了成效。
德國《圖片報》的報道援引四川省文旅廳的數據說,今年春節假期前3天,四川全省760家A級旅遊景區恢複開放654家,共接待遊客634.49萬(wan)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3%,全省門票收入達4083.15萬(wan) 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66%。
“中國市場將為(wei) 世界帶來充沛的活力和豐(feng) 富的機會(hui) ”
中國牛年經濟實現“開門紅”,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注入了信心和力量。路透社報道說,中國經濟2021年將迎來複蘇“牛”,消費和製造業(ye) 投資奮蹄追趕。德國電視一台稱,牛年對中國具有特殊意義(yi) 。作為(wei) 去年全球唯一一個(ge) 經濟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中國人在牛年將更有信心。
南非《星報》報道,中國擁有巨大的國內(nei) 市場和不斷升級的消費結構,這正是中國經濟的底氣所在。“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其經濟複蘇對全球經濟同樣是個(ge) 好消息。中國市場將為(wei) 世界帶來充沛的活力和豐(feng) 富的機會(hui) ,成為(wei) 帶動疫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越通社報道,正月初一上午,來自越南的190噸火龍果經由雲(yun) 南省口岸通關(guan) ,銷往中國西南各地。越南乳製品股份公司生產(chan) 的杏仁奶、紅豆奶等也在春節前夕運抵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ya) 洲投資策略主管亞(ya) 曆克斯·沃爾夫的評價(jia) 稱,中國實現經濟複蘇,在全球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經濟實力持續提升,使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興(xing) 趣大增。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日前刊文稱,在十二生肖中,牛象征著力量、自律和吃苦耐勞,這些品質也是獲取發展的關(guan) 鍵。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去年,中國經濟實現2.3%的增長,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相信今年中國經濟將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世界可以通過春節更好地觀察中國經濟。”《索韋托人報》報道說,這個(ge) 牛年春節格外不一般。麵對疫情影響,中國市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無論是進影院看電影,還是網絡購物,或是在線雲(yun) 旅遊……多種多樣的過節選擇為(wei) 民眾(zhong) 帶來了豐(feng) 富多彩的節日生活。“這為(wei) 新年中國經濟的開局和世界經濟的恢複帶來了強大信心。”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