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2023年1月份CBMI顯示: 經濟回升提振消費 市場預期正在向好

發布時間:2023-02-05 08:44:50 科技信息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3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100.4%,較上月回落0.6個(ge) 百分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回落明顯,銷售指數均微幅下跌,庫存指數則持續明顯上升。從(cong) 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受春節因素影響較為(wei) 明顯,特別是終端需求一度停滯,商品庫存仍在積壓,市場運行壓力較大。不過本月指數在回落中仍有積極因素在顯現,特別是消費指數跌幅有限,基本呈現築底態勢,我們(men) 認為(wei) 隨著宏觀政策持續加碼,防疫政策優(you) 化調整,國內(nei) 經濟將穩步回升,當前行業(ye) 企業(ye) 信心明顯增強,需求恢複性回升將很快到來。同時,今年防控政策調整預計返鄉(xiang) 人數及停留時間或將增加,從(cong) 百度遷徙指數來看節後返工進展較為(wei) 迅速,往年節後的用工荒今年或將出現明顯改善,將會(hui) 給終端需求的恢複帶來有效的支撐。綜合來看,2月份隨著經濟繼續複蘇的趨勢高度明確,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市場心態向好,大宗商品市場正在轉向強勢格局,預計商品價(jia) 格將會(hui) 逐步上揚,企業(ye) 盈利將逐步回升。

一、商品供應明顯減少

20231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跌至202112月份以來的最低,本月較上月回落1.9個(ge) 百分點,至99.6%,顯示受春節因素的影響,大部分生產(chan) 企業(ye) 提早進入假期模式,導致商品產(chan) 量下降,市場供應出現明顯減少。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鋼鐵和汽車供應量止跌回升,成品油供應量增速減緩,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和化工供應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

1、生產(chan) 利潤逐漸修複,鋼鐵供應開始回升

20231月份,鋼鐵供應量止跌回升,當月較上月增加1.6%,顯示隨著利潤回升和對後市預期良好,鋼廠生產(chan) 積極性上升,產(chan) 量增加令市場供應回升。整體(ti) 來看,1月份,受鋼材冬儲(chu) 需求釋放、企業(ye) 對後市預期上升等因素帶動,鋼廠在勞動力供給偏緊的情況下加大了生產(chan) 組織力度,實現了生產(chan) 的穩定增加。1月份鋼鐵行業(ye) PMI生產(chan) 指數為(wei) 50.2%,環比上升6.8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環比回升。據中鋼協統計,20231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共生產(chan) 粗鋼1925.67萬(wan) 噸,粗鋼日產(chan) 192.57萬(wan) 噸,環比增長0.51%。進入2月份,春節過後企業(ye) 務工人員將陸續返崗,隨著需求端逐步回升,加上企業(ye) 對後市預期看好,企業(ye) 生產(chan) 意願增強,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預計2月份鋼廠生產(chan) 有望繼續上升,市場供應將會(hui) 繼續增加。

2、春節假期影響礦石生產(chan) ,鐵礦石供應量出現下降

20231月份,鐵礦石供應指數跌至20211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月供應量較上月減少1.6%,顯示受春節假期影響,各區域礦山停產(chan) 放假增多,疊加部分大礦常規檢修,精粉產(chan) 量下降明顯,加之本月全球鐵礦石發運量明顯減少,國內(nei) 到港量未見明顯增加,導致本月鐵礦石供應量出現減少。數據顯示,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明顯減少。預計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環比減少2100萬(wan) 噸至1.18億(yi) 噸,折算日均發運量382萬(wan) 噸/日。其中巴西礦鐵礦石發運環比降幅最大,發運量環比減少1163萬(wan) 噸至2102萬(wan) 噸;澳礦發運量環比減少653萬(wan) 噸,本月發運總量7891萬(wan) 噸;除澳巴外礦石發運環比減少283萬(wan) 噸,本月發運1859萬(wan) 噸。20231月份全球鐵礦石共計發運量11851萬(wan) 噸,同比下降149萬(wan) 噸,降幅1.2%1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環比增加。預計1月份中國45港到港總量10792萬(wan) 噸,環比微增16萬(wan) 噸。1月份國內(nei) 礦山產(chan) 能利用率呈下降趨勢,環比降4%。主要是本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各區域礦山停產(chan) 放假增多,疊加部分大礦常規檢修,精粉產(chan) 量下降明顯,河北區域因原料資源持續偏緊,精粉生產(chan) 受限,整體(ti) 礦山產(chan) 能利用率呈下降趨勢。展望2月份,1月份海外鐵礦石發運量環比下降,或使得2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出現季節性回落。不過國內(nei) 礦山節後複工複產(chan) 或對供應形成補充,但部分地區去年事故影響後的限產(chan) 仍未解除,這種補充會(hui) 比較有限。綜合來看,2月份鐵礦石供應仍將呈現整體(ti) 下降的趨勢。

3、春節期間部分礦區停產(chan) 放假,煤炭供應量較上月有所減少

20231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減少1.7%,自20218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下降趨勢,本月煤炭供應指數跌至20216月份以來的最低,顯示持續困擾煤市的供應壓力開始出現緩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供應量持續穩定增長,雖本月出現減少,但基數依然較高,另外本月供應量出現下降也和春節假期因素有關(guan) ,今年春節偏早,1月份元旦和春節假期同時存在,加之202212月份疫情全國性蔓延,用工困難導致礦區,特別是民營企業(ye) 提前放假停產(chan) ,這也是本月煤炭供應量出現下降的重要因素。據Mysteel調研全國406家動力煤礦山樣本春節放假情況,剔除未明確放假安排及倒工作麵或其他原因停產(chan) 煤礦176家,有效樣本煤礦230家,合計產(chan) 能11.95億(yi) 噸。據調研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放假礦山多為(wei) 民營煤礦,約占80%;國有大礦居少數,約占20%。放假煤礦14家總產(chan) 能2.67億(yi) 噸,最早於(yu) 1月初陸續開始放假,依今年平均放假時長15.3天計算,預計比節前產(chan) 量減少1089萬(wan) 噸左右,鑒於(yu) 新年度長協合同進入執行期,國有大礦基本保持正常生產(chan) ,且山西國有大礦居多,陝蒙地區減量幅度有限。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127日,全國527家煤礦開工率為(wei) 72.5%,周環比下降3.7%,其中內(nei) 蒙古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77.0%,周環比下降6.6%;陝西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63.3%,周環比下降4.8%。展望2月份,2023年將繼續發揮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全麵增強煤炭安全增產(chan) 保供的能力和韌性,電煤長協簽訂量以及兌(dui) 現率將繼續保持高位,煤炭供應相對充裕,預計煤炭供應量將會(hui) 再度呈現增長態勢。

4、春節假期令煉廠產(chan) 能利用率下降,成品油供應增速減緩

20231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5%,增速較上月減緩2.7個(ge) 百分點,顯示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地方煉廠加工負荷維持偏低水平,國內(nei) 汽柴油資源供應相對減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供應量已連續八個(ge) 月呈現增長勢頭,市場供應壓力依然較大。截止2023126日,中國主營煉廠產(chan) 能利用率為(wei) 73.55%,較春節前持穩,中國獨立煉廠產(chan) 能利用率62.49%,較春節前下跌0.16個(ge) 百分點,小幅下跌,導致獨立煉廠負荷下滑的主要原因為(wei) 盤錦浩業(ye) 煉廠故障停工,其他獨立煉廠均保持穩定生產(chan) 未有明顯變化。春節期間國內(nei) 煉廠產(chan) 能利用率變化較小,主因隨著需求超預期恢複中下遊備貨積極,節前煉廠出貨普遍較好。截止119日中國獨立煉廠汽油庫容率為(wei) 17.67%,柴油庫容率為(wei) 20.6%,均處於(yu) 較低位置,主流區域山東(dong) 獨立煉廠汽柴油庫容率更低至19.34%18.59%,不足20%的庫容率水平,均無節前排庫壓力,春節期間均保持穩產(chan) 。進入2月份,並未有煉廠計劃檢修或開工,但隨著消費的快速複蘇,主營煉廠2月或有煉廠提高原油加工負荷,產(chan) 能利用率或上漲1%-2%左右。中國獨立煉廠方麵,盤錦浩業(ye) 因故障2月或繼續保持停工,山東(dong) 淄博某煉廠計劃年後大檢修,具體(ti) 時間未定,大概率2月伊始開始檢修,除此外並未有計劃檢修及開工的煉廠,但考慮目前獨立煉廠庫存普遍偏低,而市場從(cong) 業(ye) 者對需求普遍看好,不排除2月部分獨立煉廠提高原油加工量,產(chan) 能利用率仍存上漲預期,或抵消因浩業(ye) 故障及淄博某煉廠停工帶來的下滑。綜上所述,預計2月份中國煉廠產(chan) 能利用率存上漲預期,漲幅2%左右。

二、終端需求正在築底

20231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wei) 99.8%,較上月回落0.1個(ge) 百分點,本月處於(yu) 春節月份,且指數水平和上月基本持平,我們(men) 認為(wei) 這顯示市場需求基本已處在築底過程中,後期將逐步得到恢複。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鐵礦石和成品油消費量受各自終端需求的提振而持續增加,且增速加快,其他品種均呈現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鋼鐵銷售量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煤炭和有色金屬銷售量降幅較上月則有所擴大,化工和汽車銷售量均呈現由升轉降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1-12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 %,房屋新開工麵積下降39.4%,其中12月房地產(chan) 開發景氣指數為(wei) 94.35,創下2022年以來新低,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支撐作用持續趨弱。不過,2023年,我國將深入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限額或在3.8萬(wan) 億(yi) 左右。特別是隨著我國防疫政策的優(you) 化調整,以及整體(ti) 疫情進入低流行水平,1月份國內(nei) 消費市場明顯釋放,其中春節期間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0%13.5%。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製造業(ye) PMI和建築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分別提升至50.1%56.4%。其中,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和建築業(ye) 新訂單分別提升至50.9%52.5%。後期我們(men) 預計隨著政策效力進一步釋放,後續製造業(ye) PMI和非製造業(ye) PMI會(hui) 延續回暖。綜合來看,今年一季度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需求將會(hui) 穩步回升。

1、假期和天氣因素擾動,鋼鐵需求繼續下滑

20231月份,鋼鐵需求量較上月減少1.1%,連續三個(ge) 月下降,顯示受春節和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多地基建工地基本停工,加上主要用鋼方房地產(chan) 行業(ye) 繼續偏緊運行,因此相關(guan) 鋼材需求繼續有所下降。不過本月鋼鐵銷售量降幅較上月收窄0.1個(ge) 百分點,顯示由於(yu) 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優(you) 化措施落地較好,市場對節後鋼材需求釋放預期較強,因此鋼材冬儲(chu) 需求有所釋放,對鋼材需求整體(ti) 有較好托底作用。1月份鋼鐵行業(ye) PMI新訂單指數為(wei) 43.9%,環比上升5.0個(ge) 百分點,顯示鋼材市場需求整體(ti) 保持趨穩態勢。1月終端用鋼明顯減少,從(cong) 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1月份上海終端采購明顯下降58.37%,需求萎縮明顯。進入2月份,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各地工地將陸續開工複工,同時疫情防控優(you) 化措施繼續實施,之前積壓的工程將會(hui) 加速推進,基建方麵將對鋼材需求提供持續支撐。房地產(chan) 政策麵也是利好頻出,對於(yu) 鋼材需求的支撐力度將會(hui) 比2022年更強。加上3月的施工旺季預期,預計2月份鋼材需求將會(hui) 出現回升。

2、鋼廠利潤邊際修複,鐵礦石需求繼續上升

20231月份,鐵礦石銷售量繼續上升,當月較上月增長2.8%,增速較上月加快1.9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鋼廠利潤有所修複,鋼廠生產(chan) 加快,鐵礦石需求繼續增加。從(cong) 鋼廠生產(chan) 情況來看,1月鋼廠盈利率穩步提高,對後市預期好轉促使企業(ye) 加大了原材料采購力度,1月份鋼鐵行業(ye) PMI采購量指數為(wei) 49.1%,環比上升5.8個(ge) 百分點,為(wei) 20214月份以來的最高點,顯示企業(ye) 原材料備貨意願較快上升。與(yu) 此同時,隨著鋼廠盈利率穩步提高,日均鐵水產(chan) 量在利潤影響下小幅增加。截至127日,Mysteel統計247家鋼廠樣本預計1月鐵水產(chan) 量總量環比增加70萬(wan) 噸至6956萬(wan) 噸,日均鐵水產(chan) 量環比增加2.26萬(wan) 噸/天至224.39萬(wan) 噸/天,增幅1.02%。展望2月份,受焦炭價(jia) 格下調以及成材價(jia) 格上漲的原因,鋼廠利潤進一步修複,部分鋼廠有年後複產(chan) 計劃,且除例行檢修外,目前鋼廠並無環保限產(chan) 、產(chan) 能平控等檢修要求,因此預計2月份日均鐵礦石需求較1月小幅增加。

3、市場需求整體(ti) 疲軟,煤炭銷售量繼續下滑

20231月份,煤炭銷售量較上月減少2.5%,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降,且本月降幅較上月擴大0.9個(ge) 百分點,顯示春節期間作為(wei) 傳(chuan) 統用電低穀期,各項經濟生產(chan) 活動活躍性不高,市場需求整體(ti) 疲軟。從(cong) 需求端的情況來看,1月份,在春節假期前,終端出現一定的補庫需求,但受製於(yu) 整體(ti) 工業(ye) 需求不足,市場交易仍顯冷清。節日期間,終端電廠主要以消耗庫存為(wei) 主,耗存水平均保持偏低位置,采購方麵仍以長協拉運為(wei) 主,市場煤交易冷清。長假中寒潮對北方地區影響較大,但工業(ye) 用電需求假期也處於(yu) 淡季,雲(yun) 貴、河南、廣西等火電負荷偏高區域的長協兌(dui) 現也足以滿足需求,其他區域庫存相對充足迎峰度冬壓力不大。據Mysteel統計,截止127日全國205家電廠樣本區域存煤總計3185.9萬(wan) 噸,日耗181.7萬(wan) 噸,可用天數17.5天。目前國內(nei) 市場活力全麵恢複尚需時日,因此預計短期內(nei) 工業(ye) 用電增速較為(wei) 緩慢,下遊電企庫存普遍較為(wei) 充足,後期氣溫將逐步回暖,市場煤采購積極性不高,化工、水泥等非電行業(ye) 或展現一定補庫需求,但距離消費旺季仍有一定時間。假期期間旅遊、餐飲等第三產(chan) 業(ye) 恢複尚可,地產(chan) 、汽車銷量有所承壓,近期持續出台提振經濟相關(guan) 政策,後續工業(ye) 用電預期偏強。綜合分析,2月份煤炭市場或將穩中偏弱運行。

4、假期出行增加,成品油消費繼續增長

20231月份,成品油消費量較上月增加3.0%,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增長勢頭,且本月增速較上月加快1.2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國內(nei) 疫情管控政策全麵放開,各地區陸續經曆過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後,春節前後需求端表現樂(le) 觀。春節期間,隨著隨著疫情管控全麵放開,民眾(zhong) 私家車走親(qin) 訪友、旅遊明顯增多,汽油消費量大幅增加;柴油方麵,由於(yu) 戶外工礦、基建等終端用油單位停工放假,柴油需求降至冰點。進入2月份,隨著節後返程,汽油需求仍較旺盛;柴油方麵,隨著物流運輸逐步恢複,且元宵節後戶外工礦、基建等相繼啟動,柴油需求將緩慢複蘇。不過整體(ti) 來看,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且短期尚無節假日提振,汽油終端需求將回歸相對平穩態勢。柴油終端用油企業(ye) 全麵複工尚需時日,短期需求難有明顯提升。綜合來看,預計2月份成品油需求或將出現增速減緩甚至減少的態勢。

三、商品庫存持續累積

20231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四連升至20213月份以來的最高點,為(wei) 103.4%,庫存量增速較上月加快1.6個(ge) 百分點,顯示當前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在供需雙弱的背景下,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整體(ti) 庫存仍在積壓,商品去庫存的難度較高。不過當前的高庫存我們(men) 認為(wei) 無需太過憂慮,這要是受春節假期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商品庫存處於(yu) 流通環節中,隨著需求啟動,庫存壓力必將有效緩解。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本月各商品庫存全麵增加,特別是鐵礦石庫存量止跌回升,除成品油外,其餘(yu) 品種庫存量增速均有所加快。

1、春節期間消耗為(wei) 主,鐵礦石庫存累庫明顯

20231月份,鐵礦石庫存量增加明顯,當月較上月增加2.5%,顯示本月雖需求整體(ti) 良好,但受春節假期因素的影響,疏港量大幅下降,導致鐵礦石累庫明顯。截至127日,Mysteel統計45港港口庫存總量13725.83萬(wan) 噸,環比上月底增加540萬(wan) 噸,在港船舶降1條至104條。本月度中上旬節前補庫疏港量處於(yu) 高位,春節期間疏港量大幅下降,港口月度日均疏港環比降低0.75萬(wan) 噸/天至301.76萬(wan) 噸/天。多數地區由於(yu) 假期間疏港下降原因被動累庫,而唐山兩(liang) 港由於(yu) 大風影響靠泊和卸貨的原因,其庫存小幅下降,最終港口庫存累庫明顯。分國別庫存來看,45港澳礦環比累庫243.7萬(wan) 噸至6426.6萬(wan) 噸,巴西礦環比累庫40.7萬(wan) 噸至4781.39萬(wan) 噸。1月中上旬,大部分鋼廠在進行不同程度的節前補庫,而春節期間鋼廠以消耗庫存為(wei) 主,截至127日調研統計,247鋼廠進口礦總庫存9228.29萬(wan) 噸,環比降庫275.94萬(wan) 噸。與(yu) 鐵水產(chan) 量相對應,247鋼廠進口礦日耗275.22萬(wan) 噸/天,環比增3.01萬(wan) 噸/天;對照庫消比來看,247鋼廠進口礦庫消比33.17天,環比降1.36天。從(cong) 絕對值來看,經過春節期間庫存消耗後,鋼廠進口礦庫存、庫消比重新回到曆史低位,但進口礦日耗仍處於(yu) 近年來中位水平,可見鋼廠仍有一定補庫空間。展望2月份,節後鋼廠進口鐵礦石庫存回落至低位,而鐵礦石需求穩步走強,因此預計20232月份日均疏港量較1月小幅增加,市場庫存將會(hui) 出現一定程度的降幅。

2、供需雙弱,煤炭庫存大幅增加

20231月份,煤炭庫存量較上月大幅增加6.2%,增速較上月加快1.6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加快,顯示煤炭庫存壓力持續加大。從(cong) 市場庫存情況來看,1月份,港口動力煤場存經曆了先降後增的過程,節前非電行業(ye) 如水泥、化工等企業(ye) 集中補庫,而上遊中小煤礦陸續停產(chan) 放假,市場煤供應水平有所下降,港口存煤減少;節後第一周,各項經濟生產(chan) 活動活躍性不高,市場需求整體(ti) 疲軟,終端電廠主要以消耗庫存為(wei) 主,耗存水平均保持偏低位置,對港口市場煤拉運積極性不高,港口存煤整體(ti) 升高。據Mysteel動力煤港口庫存顯示,截止127日,全國55港動力煤庫存共計5332.8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160.8萬(wan) 噸,年同比增加1484.7萬(wan) 噸。其中東(dong) 北港口庫存229.0萬(wan) 噸,與(yu) 上周持平;環渤海庫存2669.0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138.9萬(wan) 噸;華東(dong) 港口庫存916.0萬(wan) 噸,與(yu) 上周持平;江內(nei) 港口庫存717.8萬(wan) 噸,周環比增加25萬(wan) 噸;華南港口庫存801.0萬(wan) 噸,周環比減少3萬(wan) 噸。進入2月份,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市場供需將會(hui) 出現一定的恢複,預計煤炭庫存增速將會(hui) 有所減緩。

3、需求提前透支,車市庫存增速加快

20231月份,汽車庫存量較上月增加3.3%,增速較上月加快2.9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今年1月,有元旦、春節兩(liang) 個(ge) 假期,有效工作日較短,加上去年12月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及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到期,市場透支效應在今年1月份顯現。但防疫政策調整,節前購車需求高於(yu) 預期。據經銷商反饋,春節期間消費者到店看車、選車人數超預期,但部分車型價(jia) 格上調或優(you) 惠收窄,消費者更多處在觀望狀態,不急於(yu) 購車。預計1月汽車市場整體(ti) 平穩,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40萬(wan) 輛左右。銷售市場整體(ti) 表現平穩令車市庫存量增速加快。20232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3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61.8%,同比上升3.5個(ge) 百分點,環比上升3.6個(ge) 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ye) 處在不景氣區間。經銷商1月銷售節奏受到幹擾。目前,廠家年底促銷政策回收或減少,經銷商促銷意願不強,積攢訂單保證節後2月份銷量達標,預計2月份汽車流通行業(ye) 景氣度有所提升。2月份,春節後人員返城工作,消費者購車熱情有所降溫。節後客流出現小幅下降,但1月累計的訂單會(hui) 陸續交付,預計2月份汽車銷量好於(yu) 1月份,車市庫存壓力將會(hui) 得到一定的緩解。

從(cong) 以上情況來看,1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供需均顯弱勢,商品庫存整體(ti) 增加明顯,市場運行壓力較大。進入2月份,隨著各地重大工程項目相繼開工,需求將恢複到常態化水平,庫存累積速度有望明顯放緩,市場行情可以期待,特別是隨著國內(nei) 經濟複蘇預期強勁,市場情緒向好,將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回暖奠定重要的基礎。預計後期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將逐步回歸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2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價(jia) 格看漲。不過麵對生產(chan) 企業(ye) 產(chan) 能持續釋放以及庫存高企等因素,供給端壓力也較為(wei) 明顯,而資金狀況仍存在結構性偏緊或將製約需求釋放,此外近期油價(jia) 有所反彈,將會(hui) 給生產(chan) 和流通企業(ye) 帶來成本壓力,價(jia) 格上行或存在一定的阻礙。

1、我國經濟已站在內(nei) 生性複蘇的起點

131日,华体会登录界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了20231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chan) 出指數。其中,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1%,比上月上升3.1個(ge) 百分點,升至臨(lin) 界點以上;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chan) 出指數分別為(wei) 54.4%52.9%,分別比上月上升12.8個(ge) 百分點與(yu) 10.3個(ge) 百分點,均高於(yu) 臨(lin) 界點。PMI作為(wei) 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20231月錄得數據較去年12月大幅回升,並重回擴張區間,(20221148.0%1247.0%2023150.1%),體(ti) 現出我國經濟在疫情達峰後正走出穀底,整體(ti) 呈回升態勢。往未來看,經濟已站在內(nei) 生性複蘇的起點上,而一年之計在於(yu) 春,當前應加大宏觀財政貨幣政策調控力度,並與(yu)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所明確的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三大政策部署協調配合,形成推動經濟實現強有力內(nei) 生性複蘇的合力。

從(cong) 另一項經濟先行指標12月社融數據來看,整體(ti) 呈現出總量與(yu) 結構雙弱態勢。202212月新增社融1.31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05萬(wan) 億(yi) 元,為(wei) 近三年同期新低,其中代表市場自主融資意願的相關(guan) 科目,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1693億(yi) 元;企業(ye) 中長期貸款雖同比多增8717億(yi) 元,但主要是由政策端驅動銀行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信用債(zhai) 融資成本提升使企業(ye) 融資轉回表內(nei) 信貸所致,企業(ye) 內(nei) 生性融資發展需求並非主因。往未來看,疫情達峰後下一階段社融結構能否優(you) 化,是判斷經濟實現內(nei) 生性複蘇強弱的關(guan) 鍵。

128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指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著力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複成為(wei) 經濟主拉動力,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保穩提質。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yi) 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此外,勞動力市場加速回暖,用工旺釋放經濟回升鮮明信號。一邊是企業(ye) 加速複工滿產(chan) 、用工需求漲,一邊是勞動者外出返崗早、求職應聘忙——兔年春節剛過,勞動力市場就呈現加速回暖兩(liang) 頭旺。用工熱度折射經濟溫度,透出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的暖意。從(cong) 跨省招工、包機包車接人返崗,到密集招聘、出台資金補貼政策……各地正加力保用工穩就業(ye) ,推動新一年經濟發展拔得頭彩

往未來看,我國經濟已站在新一輪內(nei) 生性複蘇期的起點上。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明確今年五大主要經濟工作前首先指出,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可見今年經濟工作將以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為(wei) 基礎和關(guan) 鍵。當下我們(men) 有理由以理性樂(le) 觀的心態,走在經濟周期曲線之前,抓住未來的確定性。

2、加快推動提前批次地方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使用有助於(yu) 加快消費回升

130日從(cong) 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投資工作將重點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係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動製造業(ye) 升級發展,加強社會(hui) 事業(ye) 、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市內(nei) 澇治理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領域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張建民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發揮好各項投資政策組合拳效應,以高效有力舉(ju) 措推動投資跑出加速度。一季度,將加快推動提前批次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加快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計劃。回顧剛剛過去的2022年,一係列穩投資政策積極發力,一大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全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2021年增長20.2%,這為(wei) 今年投資保持穩定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從(cong) 國家層麵,春節前後將集中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特別是將顯著加大對中西部偏遠地區信息網絡建設投入,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從(cong) 地方層麵,將支持各地通過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建設債(zhai) 券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拓寬支持領域和適用範圍,支持地方在公共技術服務、數字化轉型等方麵搭建平台,為(wei) 經濟轉型和企業(ye) 創新發展提供條件。從(cong) 企業(ye) 層麵,將綜合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等措施,引導支持社會(hui) 資本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針對融合基礎設施中的新興(xing) 投資領域,探索通過發布投資指引等方式,強化政策解讀,引導產(chan) 融對接,提高投資效益。我國潛在經濟增速在5%-5.5%左右,在去年的基礎上,各地信心滿滿,今年投資目標保持合理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加大基建投資是短期穩增長和長期擴大有效供給的手段,投資合理增長成為(wei) 必選項。從(cong) 各省透露出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目標看,擴大有效投資也是非常突出的特點。

3、我國調整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場消費信心明顯回升

消費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消費數據的變化,折射著中國經濟的脈動。多個(ge) 部門與(yu) 支付平台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裏,我國出行旅遊火爆,城市商圈客流量增多,春節檔掀起觀影熱潮,供需兩(liang) 旺的消費市場,充分展現了我國經濟強大的活力、潛力和韌性。隨著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消費信心有望進一步增強;同時,我國此前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突出穩經濟大盤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為(wei) 後續消費持續恢複提供了堅實基礎。消費活力的不斷釋放正提振著全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日前,一些外國投行紛紛上調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荷蘭(lan) 國際集團和高盛分別上調至5%5.2%。美國銀行一項麵向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近期認為(wei) 中國經濟會(hui) 出現更高增速的受訪者比例大幅提高。128日,春節後首個(ge) 工作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亮出多重舉(ju) 措,釋放出促進經濟穩步回升的積極信號。會(hui) 議指出,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複成為(wei) 經濟主拉動力。展望未來,從(cong) 大趨勢看我國處於(yu) 消費升級階段,短期因素幹擾不會(hui) 改變人們(men) 消費需求的整體(ti) 提升。同時,我國就業(ye) 基本盤總體(ti) 穩定,居民消費價(jia) 格溫和上漲,內(nei) 需規模繼續擴大,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有力政策支持,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大宗商品市場將會(hui) 得到明顯支撐和推動。

執筆人: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wei)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