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07 09:02:27 人民網

“五一”假期,機票、門票、酒店等預訂量顯著超2019年同期。
5月1日和2日,銀聯網絡交易金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6.9%。
5月1日至3日,海口海關(guan) 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4.85億(yi) 元,購物人次6.54萬(wan) 人次,購物件數72.9萬(wan) 件,同比大幅增長……
“五一”假期,外出旅遊、在線學習(xi) 、傳(chuan) 統商業(ye) 的線上線下融合,讓各地消費市場暖意融融。“假日經濟”不再是“日常經濟”的延續,為(wei) 儀(yi) 式感買(mai) 單、在意場景體(ti) 驗、選擇文化休閑等正成為(wei) 消費新特點。
伴隨著5G等新技術的加速應用、消費新理念促進的新業(ye) 態、“三農(nong) ”等領域的消費新增量,在“買(mai) 買(mai) 買(mai) ”節節攀升的數據背後,是“假日經濟”反映出的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新技術賦能新消費 不斷優(you) 化用戶體(ti) 驗
在北京工作的小方,一個(ge) 多月前就策劃了這場苗寨之旅。“五一”假期,小方和朋友們(men) 去了貴州西江苗寨。小方說:“汽車是落地租的,民宿是基於(yu) 興(xing) 趣選定的,除了品嚐長桌宴,我們(men) 還報名了苗族文化研學活動,希望沉浸式感受苗寨的山水風光和人文風情。”
“沒想到在西江苗寨,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這麽(me) 豐(feng) 富,信息網絡設施和消費服務保障都很完善。”這幾天,苗銀、刺繡、雷山茶葉,都給小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說:“線下體(ti) 驗,能夠增加消費粘性。線上下單,禮品比我早到家,省事多了。”
“五一”假期,有人踏上旅途,有人留在家中。現在,“不見麵服務”的消費習(xi) 慣被消費者廣為(wei) 接受。在重慶工作的陳女士,這個(ge) 假期選擇“宅”在家裏。她說:“社區裏有智慧超市、智慧餐廳等基於(yu) 新技術的消費場景;網上學習(xi) ,能夠豐(feng) 富自己的業(ye) 餘(yu) 愛好;不少博物館開通了虛擬現實網頁,動動手指就能‘神遊’展廳,假期生活也很豐(feng) 富。”
疫情以來,健身也成為(wei) 了公眾(zhong) 較為(wei) 關(guan) 注的話題,智能體(ti) 育等消費新方式被消費者認可。河北市民張先生是個(ge) 健身愛好者,一身的智能穿戴設備記錄了他的活動軌跡、心跳頻率、健身習(xi) 慣、體(ti) 能消耗,並通過大數據對其進行歸納、分析,提供運動建議。“這個(ge) 假期,我和幾位有著健身愛好的朋友,約了長途騎行,投資身體(ti) 來強健體(ti) 魄。”
新技術落地生根,需要適宜的土壤,我國巨大的市場規模為(wei) 其提供了應用的平台。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以來,加快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成為(wei) 了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抓手。通過加大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對核心商圈、重點產(chan) 業(ye) 園、交通樞紐等應用場景,進行了優(you) 先覆蓋。
新技術的應用,豐(feng) 富了市場供給,提升了配送效率。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5G、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應用,正在消費市場引發供給與(yu) 需求關(guan) 係的深刻變革,並通過優(you) 化消費體(ti) 驗、創新消費場景等方式,激發了大量新的消費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以智慧旅遊、網絡消費等為(wei) 代表的新型消費,有望成為(wei) ‘假日經濟’的重要看點。”王青認為(wei) ,在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各地抓住“五一”“十一”等假日時間點激活消費潛力,對推動宏觀經濟回歸常態化運行、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具有現實意義(yi) 。
新理念孕育新業(ye) 態 豐(feng) 富消費產(chan) 品供給
新技術的應用與(yu) 普及,激發了消費的新業(ye) 態、新模式,不僅(jin) 出現了智慧零售、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直播賣貨等新業(ye) 態,也加速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變革,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以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
“體(ti) 溫正常。”5月4日,在天津市的一家大型商超入口處,智能測溫係統對每一名顧客進行體(ti) 溫播報,消費者有序走進商場。在商場內(nei) ,記者看到,餐飲區有不少候餐的消費者,影院區域內(nei) 人們(men) 通過自助機器取票。此外,一些實體(ti) 店鋪加快了線上化的步伐,利用數據分析進行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通過推廣微信小程序增加與(yu) 消費者的互動頻率。
隨著線上線下融合消費的雙向提速,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拓展。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當前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有四大變化,體(ti) 驗性消費、發展型消費、品質化消費、個(ge) 性化消費越來越獲得追捧。在這一背景下,迎來了線上經濟和實體(ti)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曆史性機遇,兩(liang) 者實現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共享與(yu) 合作,加速推進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模式。
不僅(jin)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了,其在價(jia) 值分工中也有了新的定位,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進行賦能。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5月1日全天,全國郵政快遞業(ye) 共投遞快遞包裹2.6億(yi) 件,同比增長近30%。攬收快遞包裹2.28億(yi) 件,同比增長25%。
“不少消費者都有體(ti) 驗,現在收快遞的時間越來越短了,‘快’的背後得益於(yu)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行業(ye) 做到了倉(cang) 儲(chu) 前置。”閃送副總裁杜尚驫表示,由於(yu) 物流效率的提升,商戶、店鋪可以不再過度依賴周圍環境的客流量來支撐營收,能夠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經營當中。快遞行業(ye) 通過對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賦能,推動了零售模式的創新升級,讓商家有了更多精力,在供給端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加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和服務。
“在這些新業(ye) 態、新模式的背後,一個(ge) 突出的特征是數據驅動。”王青認為(wei) ,在“後疫情”時期,民眾(zhong) 的消費習(xi) 慣、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發生了明顯變化。例如,線上消費從(cong) 商品進一步向服務拓展,直播成為(wei) 新銷售渠道,個(ge) 性化定製消費的市場空間迅速擴大。考慮到當前防疫措施還不能完全放開,各地會(hui) 在鼓勵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方麵下更大的功夫。
新增量帶來新機遇 消費動力足韌勁強
“五一”假期期間,各地一係列促進消費的措施效果初顯。
僅(jin) 2小時,突破20億(yi) 元!5月1日晚,“2021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上海五五購物節”在上海正式啟動,上海地區累計消費支付實時金額用時比去年縮短三分之一。
6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在河南省,從(cong) 5月開始至8月底,在全省範圍內(nei) 開展“钜惠夏季·火熱中原”促消費專(zhuan) 項行動,重點突出五一節、端午節、七夕節、暑期和開學季等時間點,通過發放消費券、獎勵補貼等方式,對文化旅遊、餐飲酒店、汽車家電等領域的消費實施補貼。
300萬(wan) 元!濟南市為(wei) 抓好“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的黃金時機,發放了文旅惠民消費券,推出了一批特價(jia) 景區門票、舉(ju) 辦了惠民觀影、推出了全民閱讀優(you) 惠等活動。
除了地方層麵的消費增量外,“三農(nong) ”等領域也是消費增長的重要板塊。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北京鄉(xiang) 村民宿的總體(ti) 搜索量達到去年同期的5.2倍,與(yu) 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2.1倍的增長。除了城裏人來農(nong) 村尋找“鄉(xiang) 愁”,更為(wei) 可喜的是鄉(xiang) 村自身消費的不斷提升。
中國貿促會(hui) 研究院發布的《網絡零售促進農(nong) 村消費研究》顯示,我國農(nong) 民收入水平穩步高速增長,農(nong) 村消費增速連續8年高於(yu) 城鎮,網絡零售成為(wei) 農(nong) 村消費的新增長極,服務性消費占比不斷提升。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表示,我國農(nong) 村人口相當於(yu) 歐洲的人口規模,這在國內(nei) 大循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價(jia) 值怎麽(me) 估量都不過分。
“農(nong) 村消費是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重要增長點。”趙萍認為(wei) ,未來增量空間體(ti) 現在農(nong) 村居民發展型消費不斷釋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le) 等消費占比越來越大;鄉(xiang) 村旅遊、休閑產(chan) 品不斷成熟,未來還有大量潛力可以釋放;農(nong) 產(chan) 品的標準化、商品化將快速發展,網購農(nong) 產(chan) 品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圍繞消費市場的發展,王青表示,伴隨著消費模式、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國內(nei) 消費抗衝(chong) 擊的韌性也會(hui) 隨之增強,這有助於(yu) 穩定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下一步促進消費,除了要通過增加收入提升民眾(zhong) 消費能力外,還要有效激發民眾(zhong) 消費需求,進而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