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戰“疫”穩經濟積極財政更加積極有為 ——財政部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綜述

發布時間:2020-04-23 16:51:54 中國財經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4月20日,財政部通過網絡視頻形式舉(ju) 行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財政部相關(guan) 司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具體(ti) 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財政收入下降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yun) 介紹,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yi) 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57億(yi) 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827億(yi) 元,同比下降12.3%。全國稅收收入39029億(yi) 元,同比下降16.4%;非稅收入6955億(yi) 元,同比增長0.1%。

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顯示,國內(nei) 增值稅14977億(yi) 元,同比下降23.6%;國內(nei) 消費稅4348億(yi) 元,同比下降16.4%;企業(ye) 所得稅8625億(yi) 元,同比下降12.8%;個(ge) 人所得稅3353億(yi) 元,同比增長3.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3393億(yi) 元,同比下降23.9%,關(guan) 稅598億(yi) 元,同比下降13.8%;出口退稅3651億(yi) 元,同比下降27.9%;印花稅769億(yi) 元,同比增長5%,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453億(yi) 元,同比增長14.1%。

土地和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稅收中,契稅1212億(yi) 元,同比下降19.9%;土地增值稅1467億(yi) 元,同比下降12%;房產(chan) 稅606億(yi) 元,同比下降5.8%;耕地占用稅296億(yi) 元,同比下降23.7%;城鎮土地使用稅474億(yi) 元,同比下降12.4%。

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284億(yi) 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7173億(yi) 元,同比增長3.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111億(yi) 元,同比下降7%。

主要支出科目中,教育支出7913億(yi) 元,同比下降7.1%;科學技術支出1298億(yi) 元,同比下降26.4%;文化旅遊體(ti) 育與(yu) 傳(chuan) 媒支出652億(yi) 元,同比下降8.9%;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9837億(yi) 元,同比下降0.7%;衛生健康支出4976億(yi) 元,同比增長4.8%;節能環保支出1111億(yi) 元,同比下降15.1%;城鄉(xiang) 社區支出4770億(yi) 元,同比下降23.6%;農(nong) 林水支出4031億(yi) 元,同比下降3.6%;交通運輸支出3189億(yi) 元,同比下降16.5%;債(zhai) 務付息支出1566億(yi) 元,同比增長4.6%。

1—3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2577億(yi) 元,同比下降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96億(yi) 元,同比下降30.6%;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1881億(yi) 元,同比下降10.7%。

1—3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9749億(yi) 元,同比增長4.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支出194億(yi) 元,同比下降33.6%;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9555億(yi) 元,同比增長5.2%。

劉金雲(yun) 表示,總體(ti) 看,財政運行呈現以下幾個(ge) 特點:

一是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wei) 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ye) 紓困和複工複產(chan) 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ge) 百分點;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持續釋放,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5個(ge) 百分點;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收入同比減少。

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e) 稅收降幅較大。由於(yu) 多數稅種根據上月情況申報納稅,新冠肺炎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從(cong) 2月份開始明顯顯現,3月份有所擴大,1—3月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分別下降3.9%、21.4%、26.1%。分行業(ye) 看,一季度,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ye) 、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稅收分別下降33.2%、27%、19.6%。

三是地方收入降幅低於(yu) 中央。一季度,地方本級收入同比下降12.3%,降幅比中央低4.2個(ge) 百分點,主要是部分地區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chan) ),增加非稅收入。一季度,地方非稅收入增長3.1%。其中,國有資源(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分別增長14.5%、1.1倍,合計拉高地方非稅收入增幅6.5個(ge) 百分點。同時,持續減輕企業(ye) 負擔,涉企收費繼續下降,包含教育費附加在內(nei) 的專(zhuan) 項收入下降5.7%,行政事業(ye) 性收費下降11.5%。

劉金雲(yun) 表示,展望二季度,受國際國內(nei) 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影響,財政收入仍呈下降態勢。但隨著我國生產(chan) 生活秩序加快恢複,複工複產(chan) 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財政收入降幅會(hui) 逐步收窄。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王新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財政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全力支持做好疫情防控有關(guan) 工作。

一是提高站位,全力應對疫情防控。疫情發生後,財政部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劉昆部長任組長,明確分工,形成機製,確保及時響應防控需求。同時,明確要求各級財政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統籌謀劃,采取更加有力的舉(ju) 措,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二是高度重視,統籌做好防控經費保障。為(wei) 支持疫情防控,尤其是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財政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關(guan) 於(yu) 患者救治費用補助、一線醫務人員臨(lin) 時性工作補助等一係列政策措施,並分兩(liang) 批預撥了疫情防控資金,同時加大國庫庫款調度力度,切實做到“兩(liang) 個(ge) 確保”,即“確保人民群眾(zhong) 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同時,財政部發文要求各級財政部門千方百計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做到“政策落實到位、工作部署到位、預算安排到位、資金撥付到位、監督管理到位”五個(ge) 到位。截至4月19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52億(yi) 元,各地疫情防控經費得到較好的保障。

三是多措並舉(ju) ,全麵支持複工複產(chan) 。隨著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財政部在繼續抓好疫情防控相關(guan) 工作的同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點工作,全麵支持複工複產(chan) 。出台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減免增值稅、對防疫補助收入免征個(ge) 人所得稅等稅費支持措施和一係列社保繳費減免政策,較大幅度減輕企業(ye) 負擔;出台財政貼息政策,為(wei) 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ye) 專(zhuan) 項貸款提供貼息支持,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助力企業(ye) 穩產(chan) 保供;出台政府兜底采購收儲(chu) 政策,充分發揮中央政府儲(chu) 備作用,鼓勵重點企業(ye) 保質保量增加緊缺的重點醫療物資生產(chan) ;出台促進就業(ye) 政策,通過加大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力度、鼓勵地方采取緩繳社保費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大就業(ye) 工作。

四是精準施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為(wei) 幫助各地做好困難群眾(zhong) 兜底保障工作,同時落實好國務院關(guan) 於(yu) 階段性加大價(jia) 格臨(lin) 時補貼力度的要求,財政部進一步加大對困難群眾(zhong) 的保障力度。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下達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1560億(yi) 元,已超過去年的實際執行數,積極支持各地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

中央財政加大力度支持“三保”

支持基層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是保障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政府履職和各項政策實施的基礎條件,中央財政對此高度重視。

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表示,疫情發生前,已經布置地方在編製今年預算時要優(you) 先統籌安排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各地結合預算安排層層抓落實,總體(ti) 上看,預算安排能夠滿足相關(guan) 支出需求,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不會(hui) 出現大的問題。

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麵臨(lin) 較大壓力,但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製,企業(ye) 加快複工複產(ch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走上正軌,財政收入回歸正常,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壓力也將逐步減輕。為(wei) 支持地方切實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中央財政綜合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專(zhuan) 門成立了以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劉昆同誌為(wei) 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的統籌指導,研究解決(jue) 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二是及時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6.1萬(wan) 億(yi) 元的基礎上,今年以來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yi) 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製獎補資金406億(yi) 元,增強地方財政經費保障能力,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同時,下達部分中央基建投資、促進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等方麵的資金,促進經濟社會(hui) 平穩發展。

三是強化對地方的督促指導。3月初,財政部專(zhuan) 門印發通知,要求壓實保障責任、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加快下達轉移支付預算、強化地方庫款運行監測督導、切實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切實采取措施提高基層財政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能力。

王克冰表示,下一步,中央財政將按照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的“六保”要求,研究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資金,統籌加大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加強對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財力支持。同時,密切跟蹤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督促地方加快資金撥付和使用,加大對疫情較重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全力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底線。

減稅降費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稅政司副司長陳東(dong) 浩介紹說,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財政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及時研究出台了一係列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這些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給予稅費優(you) 惠。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新購置設備,允許一次性稅前扣除,全額退還其2020年1月1日後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免征增值稅;對相關(guan) 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免收注冊(ce) 費。

二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e) 企業(ye) 給予稅費減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ye) 企業(ye) ,虧(kui) 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wei) 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免征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各省(區、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ye) 企業(ye) 給予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

三是加大鼓勵社會(hui) 捐贈的稅收優(you) 惠力度。企業(ye) 和個(ge) 人通過公益性社會(hui) 組織等捐贈用於(yu) 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或直接向醫院捐贈用於(yu) 應對疫情的物品,允許在繳納所得稅前全額扣除。對單位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無償(chang) 捐贈用於(yu) 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是對防疫補助收入免征個(ge) 人所得稅。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規定標準取得的臨(lin) 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以及單位發給個(ge) 人用於(yu) 預防的藥品、醫療用品和防護用品等實物,不計入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ge) 人所得稅。

五是加大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小微企業(ye) 稅收優(you) 惠力度。對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其他地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六是出台擴大汽車消費的稅收政策。對二手車經銷企業(ye) 銷售舊車,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七是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對今年年底到期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chan) 業(ye) 企業(ye) 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ye) 所得稅的政策,延長至2030年12月31日,同時降低享受政策的門檻,將鼓勵類產(chan) 業(ye) 項目當年度主營業(ye) 務收入占企業(ye) 收入總額限製比例由70%降至60%。

此外,還出台了階段性減免企業(ye) 社會(hui) 保險費、支持穩外貿的稅費政策。

實施上述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將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幫助各類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

下一步,財政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繼續落實落細已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同時,密切跟蹤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進一步研究完善稅費政策措施。

地方債(zhai) 發行呈現四大特點

王克冰表示,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授權,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先期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券額度18480億(yi) 元,包括一般債(zhai) 券5580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券12900億(yi) 元。截至4月15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券15691億(yi) 元,占提前下達額度的85%;其中,發行一般債(zhai) 券4624億(yi) 元、占83%,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11607億(yi) 元、占90%。

一是發行規模大、進度快。截至4月15日,全國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券發行規模同比增長26%。北京、天津、遼寧、寧波、安徽、福建、江西、山東(dong) 、廣東(dong) 、深圳、四川、貴州、雲(yun) 南、西藏、甘肅15個(ge) 地區已全部完成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務限額發行工作。

二是期限更加合理,長期債(zhai) 券占比近九成。截至4月15日,全國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券平均發行期限15.8年,比2019年延長5.5年,與(yu) 往年相比債(zhai) 券期限與(yu) 其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限更加匹配。其中,10年期及以上長期債(zhai) 券發行13532億(yi) 元、占86%,比2019年(47%)提高39個(ge) 百分點。

三是發行利率逐月降低。2020年1—3月以及4月上半月,新增地方政府債(zhai) 券平均發行利率分別為(wei) 3.5%、3.34%、3.23%、3.14%。其中,4月上半月平均發行利率為(wei) 2019年以來最低水平,較2019年的3.47%低33個(ge) 基點。

四是帶動擴大投資。截至4月15日,各地發行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11607億(yi) 元,主要用於(yu) 新建和在建項目建設。其中,用於(yu) 新建項目4179億(yi) 元、約占36%,用於(yu) 在建項目7428億(yi) 元、約占64%。同時,按照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各地發行的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全部用於(yu) 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農(nong) 林水利,市政和產(chan) 業(ye) 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經履行法定程序,近期財政部擬再提前下達1萬(wan) 億(yi) 元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目前,財政部正指導各地盡快將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對應到具體(ti) 項目,組織做好債(zhai) 券發行準備工作,力爭(zheng) 5月底發行完畢,確保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盡快形成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