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Ofcom監管報告稱英國上年度快遞業務量26億件

發布時間:2020-01-14 09:20:24 王宏峰 譯自 Ofcom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英國郵政監管機構Ofcom最近公布了其對英國皇家郵政2018-2019年度的監管報告,以確保皇家郵政提供reported business並具有財務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本輪監管框架將持續到2022年。該報告主要分析了6個(ge) 領域,如信函市場、包裹市場、消費者和小企業(ye) 郵政服務、皇家郵政業(ye) 績表現、皇家郵政規定上報業(ye) 務的有效性,及皇家郵政的監管合規性。皇家郵政承擔的普遍服務需要每周6天為(wei) 用戶提供可負擔的統一價(jia) 格的信函收寄服務。

Ofcom並不監管皇家郵政的所有業(ye) 務,而是上報業(ye) 務,即英國皇家郵政的UKPIL業(ye) 務,即英國包裹、國際和信函業(ye) 務,也就是普遍服務和其他通過普遍服務網絡實施的服務,也就是零售大宗郵件和使用普服網絡的產(chan) 品和包裹。

該報告分析指出,2018-2019年,英國的信函量和收入持續下滑,其中有址信函量減少8%,至102億(yi) 件。跌幅高於(yu) 上一年度的5%。信函收入下跌7%,減少至38以英鎊。包裹量同比增加10%,達26億(yi) 件,比上年度11%的增速稍有放緩,收入增加4%,為(wei) 100億(yi) 英鎊。

消費者滿意度持續提高,84%的英國居民對英國皇家郵政服務表示滿意,86%對郵政總體(ti) 服務滿意,使用皇家郵政服務中86%的居民對其服務滿意。不過,在對皇家郵政的一類和二類郵件服務調查中顯示,其一類郵件中隻有91.5%實現次日達,未達到標準的93%。另一方麵,其成本微漲,整體(ti) 效率表現不盡如人意,單位小時人工成本並未降低。而這正是確保普遍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之一。

2018-2019年度(52周)皇家郵政的上報業(ye) 務息稅前利潤率為(wei) 1.6%。2019年5月,皇家郵政推出5年發展策略,計劃在2019-2020至2023-2024年間使集團收入每年增長2%-3%,尤其重點發展包裹業(ye) 務,這與(yu) 國際寄遞企業(ye) 步調一致。如果策略進展順利,皇家郵政預計2023-2024年英國業(ye) 務收入將實現增長。當然,這一戰略也存在風險,即集團管理和工會(hui) 博弈,宏觀經濟風險和市場競爭(zheng) 。早在皇家郵政前半年報中就顯示其改革進展滯後,影響後半年的表現。皇家郵政預測其2019-2020年信函量下滑7%-9%,而不是此前預計的5%-7%。其英國國內(nei) 業(ye) 務預計在2020-2021年度將持平或虧(kui) 損。

函件市場包括3部分,主要是皇家郵政收寄的大宗郵件mail和零散郵件,其他郵政運營商收取的函件並交由皇家郵政寄遞的郵件,以及由其他運營商收寄的函件。因此,函件競爭(zheng) 主要是全程端到端和投遞服務的比拚。尤其投遞端的函件競爭(zheng) 尤為(wei) 激烈,約占整個(ge) 函件量的65%,同比提高兩(liang) 個(ge) 百分點,而全程收投領域皇家郵政無可匹敵。所謂投遞端競爭(zheng) 即第三方郵政運營商而非皇家郵政攬收郵件進行分揀再運輸給皇家郵政國內(nei) 郵件處理中心進行末端投遞的。這也是政策對皇家郵政的規定動作。當然,皇家郵政也為(wei) 包裹提供類似服務,這並非規定動作。與(yu) 其函件類投遞服務量收相比,包裹投遞占比很小。英國的包裹市場競爭(zheng) 來自於(yu) 其他運營商自有網絡的全程端到端服務。

過去幾年,英國函件市場主體(ti) 並購活動不斷。如郵政寄遞企業(ye) Whistl(前身為(wei) TNT郵政英國)涉足電商履單領域,收購了電商集團Spark。2019年6月,末端郵件投遞運營商Secured Mail的母公司Delivery Group和全鏈路郵件運營商CMS聯合收購了投遞端運營商OnePost。據PrintWeek數據,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全球有77起印刷出版業(ye) 的並購交易涉及到至少一家英國企業(ye) 。

2018-2019年,英國有址函件量下降8%,減少為(wei) 102億(yi) 件,這說明交易類函件如賬單、公文和廣告郵件等數量也在下降,而上一年度同期下降則為(wei) 5%。使用普遍服務發送的函件和包裹也在減少,降幅9.8%。2018-2019年,英國的函件收入減少7%,為(wei) 38億(yi) 英鎊,其中皇家郵政的端到端全程函件收寄收入下降9%。

英國的包裹市場看點很多。Ofcom研究報告搜集的包裹企業(ye) 信息主體(ti) 包括The Alternative Parcels Company、亞(ya) 馬遜物流(包括Amazon Marketplace和Amazon Retail)、DHL國際和DHL包裹英國(前身是英國郵政)、DPD集團、DX、聯邦快遞和TNT英國(聯邦快遞子公司)、Hermes、皇家郵政集團(包括Parcelforce Worldwide)、Tuffnells、UPS和Yodel,且僅(jin) 包括包括業(ye) 務,不包括貨運業(ye) 務數據,本報告采集的信息不包括僅(jin) 提供當日達的包裹寄遞公司。

英國的包裹業(ye) 務量和收入同比上一年度增速放緩,不過依舊分別達到10%和4%的水平。2018-2019年,英國包裹業(ye) 務總量為(wei) 26億(yi) 件,總收入為(wei) 100億(yi) 英鎊。平均單件包裹收入下降5%,為(wei) 3.86英鎊,2017-2018年為(wei) 4.08英鎊。

2018-2019年,英國國內(nei) 包裹量增長9%,達21億(yi) 件,約占全部包裹量的81%,國內(nei) 包裹收入62.5億(yi) 英鎊,占包裹收入的62%。國內(nei) 包裹單件收入下降5%。

國際進口包裹量為(wei) 3.1億(yi) 件,同比增加15%,包裹收入增速並不快。國際進口包裹單件收入下降9%,從(cong) 5.22英鎊降為(wei) 4.75英鎊。國際進口包裹量占總量的12%,收入占15%。分析指出,跨境電商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包裹增加可能是主要驅動力之一。據國際郵政公司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包裹占全球跨境包裹的38%;英國50%的跨境網購者都從(cong) 中國購買(mai) 過商品,2017年這一數據為(wei) 40%,而排在第二位的是從(cong) 美國網購過商品的僅(jin) 占19%。國際出口包裹增加10%,達1.9億(yi) 件,但其收入增幅緩慢僅(jin) 為(wei) 4%,達23億(yi) 英鎊。盡管業(ye) 務量僅(jin) 占7%,但國際出口包裹收入占英國包裹總收入的23%,單件包裹收入也有所下降,從(cong) 12.62英鎊到11.92英鎊。

2018-2019年,次日達(D+1)包裹占國內(nei) 包裹總量的59%,比2017-2018年增加3%,收入占65%,與(yu) 上年度持平。

包裹量的增加說明英國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其網絡銷售額占英國零售總額的18%,比2017年的16.3%和2016年的14.7%均有提高。其中,中英跨境電商增速明顯。早在2018年11月,英國包裹運營商Yodel就在中國成都開設了其第一個(ge) 國際辦公室,滿足英規消費者對中國產(chan) 品的需求。辦公室可以承接深圳和香港的業(ye) 務。此外,皇家郵政也與(yu)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為(wei) 中國消費者提供英國商品的追蹤和簽收服務。

亞(ya) 馬遜是英國影響最大的國際品牌零售商,其2018年在英國的淨收入為(wei) 145億(yi) 英鎊,同比提高28%。其在2019年夏天針對企業(ye) 推出企業(ye) 會(hui) 員服務,提供免費次日達快遞服務,當時的年費為(wei) 80-4500英鎊不等。

英國的快遞企業(ye) 為(wei) 了滿足電商和消費者需求加大投資,尤其是對自動化的建設,對商品追蹤的技術投入,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亞(ya) 馬遜在英國有近20個(ge) 分揀設施。DPD公司2018年在蘇格蘭(lan) 啟用了最大的倉(cang) 庫,預計2022年其在英國欣克利和萊斯特郡啟用投資1.5億(yi) 英鎊的歐洲最大樞紐。皇家郵政去年5月公布了5年發展計劃,將追加投資4-5億(yi) 英鎊支撐其英國國內(nei) 業(ye) 務發展,重點之一就是包裹處理自動化投入,在郵件中心增加小包裹處理設施,處理單件非追蹤包裹,以及3個(ge) 全自動化包裹樞紐,處理大小不等的追蹤型延期送達包裹。

Hermes早在2017年就啟用了Rugby分揀中心,2019年進行了升級,其處理能力提升40%,每天最高可以處理135萬(wan) 件。不過,2019年末,皇家郵政則將其在愛丁堡的一個(ge) 分揀倉(cang) 儲(chu) 中心,以2500萬(wan) 英鎊的價(jia) 格出售給Hines Global Income Trust信托公司,這裏之前是皇家郵政在蘇格蘭(lan) 東(dong) 部所有郵件的集散和分揀中心,雇員700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