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的意義(yi) 與(yu) 思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 汪鳴
在2024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推進會(hui) 的演講(摘要)
(2024年3月28日 山東(dong) ·煙台)
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與(yu) 發展是一個(ge) 涉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和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全新話題。
近幾年,在物流人的共同努力下,物流業(ye) 從(cong) 從(cong) 屬地位、派生需求,逐步轉變為(wei) 既是派生需求,又是原生需求的發展階段。所謂派生需求,就是由生產(chan) 和生活產(chan) 生物流需求,所謂原生需求,就是從(cong) 供給側(ce) 影響產(chan) 業(ye) 布局和增量發展創造需求。正是由於(yu) 原生和派生雙重需求的影響,物流業(ye) 發展上升到一個(ge) 全新的發展平台,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
一是物流提質增效降本發展,這六個(ge) 字具有緊密的內(nei) 在聯係,是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nei) 涵。要形成具有新質生產(chan) 力特點的現代物流,一是要廣泛深度的應用現代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二是形成全新的物流發展和創新服務場景;三是培育價(jia) 值創造力強的現代化物流產(chan) 業(ye) 。這些都是物流服務和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特點的基本要求。
二是高效物流服務係統建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物流要為(wei) “大循環”“雙循環”提供暢通生產(chan) 、消費聯係和內(nei) 外貿聯係的產(chan) 業(ye) 布局條件,同時,還要引導和支撐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
三是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載體(ti) 建設。要讓物流發生上述兩(liang) 個(ge) 具有脫胎換骨性質的變化,需要一個(ge) 重要的抓手和載體(ti) ,這個(ge) 載體(ti) 就是物流樞紐經濟區。從(cong) 國家物流樞紐到樞紐經濟再到樞紐經濟區,完成了一個(ge) 高質量物流產(chan) 業(ye) 運行係統建設發展的邏輯閉環:物流樞紐是一個(ge) 空間上的物理載體(ti) ,樞紐經濟是這個(ge) 載體(ti) 上的發展形態,樞紐經濟區把載體(ti) 和發展形態結合,對物流業(ye) 發展的空間布局結構和運行方式進行了創新。
在“通道+樞紐+網絡”運行係統的基礎上,推動物流提質降本增效,營造特定區域內(nei) 產(chan) 業(ye) 布局環境和優(you) 化生產(chan) 力布局,將會(hui) 成為(wei) 我們(men) 推動現代物流發展、推動當前條件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和布局的一個(ge) 重要抓手,也將會(hui) 成為(wei) 國家的重大戰略。
四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布局發展載體(ti) 的升級迭代。在改革開放的較長時期,經濟開發區、高新區、保稅區、物流園區等在我國經濟騰飛當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的推進,這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園區無論是功能還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組織形態等均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如何完成脫胎換骨的轉變?其重要基礎和模式就是以物流供應鏈為(wei) 支撐,通過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協同來完成中國經濟的兩(liang) 個(ge) 根本性的轉變:
一是向存量要價(jia) 值,我國有很大的經濟存量,但是價(jia) 值不高,怎樣才能有高價(jia) 值?那就是用物流係統再造產(chan) 業(ye) 運行係統,這個(ge) “造”不是每個(ge) 環節繼續降成本,而是用全新的經濟循環方式把生產(chan) 和生活、內(nei) 貿和外貿有機銜接起來,最大限度砍掉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使得產(chan) 業(ye) 的全鏈條在產(chan) 值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jia) 值,提升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率。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完全具備了生產(chan) 與(yu) 消費直接對接的能力,電商網購和快遞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競爭(zheng) 力和成功,其實就是這個(ge) 模式的預演,所以我們(men) 要向存量要價(jia) 值。
二是向規模要紅利,我國有世界級的生產(chan) 規模,世界級的消費規模和世界級的國際貿易規模,但是這些規模轉化成GDP的能力太弱,GDP的生成率太低,如果中國能夠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80%左右,即將產(chan) 業(ye) 的增加值率提高10個(ge) 百分點,在產(chan) 量、產(chan) 能都不變的情況下,GDP增長潛力將是巨大的。我們(men) 要把規模轉化成為(wei) 創造價(jia) 值的紅利,這兩(liang) 個(ge) 轉變就需要一個(ge) 產(chan) 業(ye) 質態的變化。建設物流樞紐經濟區就是要形成一個(ge) 全新的、創造價(jia) 值為(wei) 主體(ti) 的、能夠成為(wei) 城市接續產(chan) 業(ye) 增量的經濟發展高地、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
正是基於(yu) 以上原因,對於(yu) 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發展的意義(yi) 與(yu) 思路,需要在物流學術理論和實踐方麵進行創新。
一、樞紐經濟區建設的依據和基礎
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這一概念的提出,其依據和基礎主要體(ti) 現在布局和產(chan) 業(ye) 組織等方麵。樞紐經濟區的提出,是從(cong) 2018年開始布局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積極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係統開始的。在“主通道”上,90%的樞紐都建設完成了,但是通道上樞紐之間的對接,以及樞紐對接形成網絡,這項工作還沒有真正開始。現代經濟的發展、現代產(chan) 業(ye) 的發展是一個(ge) 高度分工但又緊密合作的經濟係統,我們(men) 必須擺脫過去的傳(chuan) 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向現代化的信息型經濟轉型。正是在這個(ge) 基礎上,我們(men) 從(cong) 培育現代物流的新質生產(chan) 力出發,從(cong) 發揮現代物流組織效能切入提出新的物流和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運行形態和規模發展的概念。從(cong) 概念的提出來看,樞紐經濟區是一個(ge) 經濟發展的空間實體(ti) ,但因為(wei) 技術支撐問題,它也可能是一個(ge) 虛擬的空間實體(ti) ,所以這是實體(ti) +虛擬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運行組織的空間概念。
(一)樞紐經濟區的發展基礎
樞紐經濟區的發展基礎有兩(liang) 點。一是依托物流、交通、集群化產(chan) 業(ye) 園區、開發區、高新區、自貿區等各種樞紐載體(ti) ,這些區域產(chan) 生的物流需求更大,對物流組織的要求更高。我們(men) 需要延伸服務鏈條、提升價(jia) 值創造能力,並為(wei) 能力的提升提供新模式、新路徑。二是城市在區域競爭(zheng) 當中構建價(jia) 值創造、場景塑造、規模擴張能力的運行新形態,實現經濟規模發展範式的創新,成為(wei)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體(ti) 現形式和重要載體(ti) 。樞紐經濟區的建設發展既具有物質基礎,又具有城市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提出樞紐經濟區的建設是順理成章的、符合現代產(chan) 業(ye) 邏輯的。
(二)樞紐經濟區建設的推進方向
這一過程的推進有三個(ge) 方向。一是建設具有強大輻射組織功能的物流樞紐,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大型設施都是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二是設計規模化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輻射組織係統,這需要兩(liang) 個(ge) 設計共同作用,第一是政府的頂層設計,第二是企業(ye) 產(chan) 業(ye) 運行發展的設計,企業(ye) 要思考怎麽(me) 把自有的資源、社會(hui) 資源很好地整合起來,形成全新的價(jia) 值創造能力。三是提升物流樞紐網絡運行功能,成為(wei) 擴大樞紐輻射範圍的重要支撐。
二、樞紐經濟區建設的建設形態和邏輯
要明確樞紐經濟區建設的建設形態和邏輯,就需要提出一係列基礎概念和定義(yi) 。
(一)樞紐經濟區的基本概念
以大型物流樞紐(包括但不限於(yu)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為(wei) 空間載體(ti) (四至範圍內(nei) )或依托(超越四至範圍),以生產(chan) 、消費組織型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實現空間載體(ti) 或依托範圍產(chan) 業(ye) 規模發展、價(jia) 值創造、範圍擴張為(wei) 特征的新的經濟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
在這個(ge) 模式裏可以集中集約聚集的布局,形成更好的配套,所以能夠不斷地擴大規模。從(cong) 概念的角度出發,一是全麵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提質增效,為(wei) 產(chan) 業(ye) 規模擴張創造條件;二是以產(chan) 業(ye) 組織創新為(wei) 抓手,加快城市產(chan) 業(ye) 布局競爭(zheng) 力的提升,最終的目的是培育產(chan) 業(ye) 發展有規模,產(chan) 業(ye) 提升有價(jia) 值,產(chan) 業(ye) 輻射大範圍的區域經濟發展高地。
(二)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發展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發區、高新區、產(chan) 業(ye) 園區等對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經濟發展進入存量為(wei) 主的競爭(zheng) 階段,布局增量產(chan) 業(ye) 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必須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組織模式與(yu) 形態,向提取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紅利的方向轉型。必須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組織模式和形態,通過價(jia) 值來支撐我們(men) 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靠規模來支撐發展。
(三)樞紐經濟區建設的基本形態
服務生產(chan) 、消費對接為(wei) 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的基礎,大力發展體(ti) 現產(chan) 業(ye) 組織功能的產(chan) 業(ye) ,主要形態是平台經濟、通道經濟、臨(lin) 港經濟、樞紐經濟等。
(四)樞紐經濟區建設發展的基本邏輯
利用較為(wei) 成熟的空間開發和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經驗,在新的起點上按照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要求,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接續既有產(chan) 業(ye) 發展的業(ye) 態、模式創新,探索經濟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路徑。
產(chan) 業(ye) 園區要實現轉型難度是很大的,經濟貢獻更加集中在少數園區,城市和企業(ye) 都麵臨(lin) 著困難,部分園區因為(wei) 隻進行了物理性的產(chan) 業(ye) 布局,其功能,尤其是要素獲取和產(chan) 品輻射範圍的功能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以各式各樣的保稅區和貿易區為(wei) 例,功能發揮不足三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在創新質態上找解決(jue) 方案,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產(chan) 業(ye) 載體(ti) 之間的高效互聯互通,支撐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都麵臨(lin) 這個(ge) 問題,必須加快各地各種園區的轉型和升級。
三、產(chan) 業(ye) 園區發展成效和轉型升級的難點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園區發展麵臨(lin) 的一些共性問題,一是發展空間受限,土地利用效率低,需要就地取材進行組織方式和價(jia) 值創造能力的再造;二是生產(chan) 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對用傳(chuan) 統的方式進行拓展造成了製約;三是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不強,特別是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組織和輻射能力不強;四是發展質量不平衡,東(dong) 中西存在明顯的差距,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物流樞紐經濟區的基礎上,各個(ge) 區域互動發展,有望打破這種東(dong) 中西的不平衡。
產(chan) 業(ye) 和園區的目標都是規模和效率,但是兩(liang) 個(ge) 規模和效率的價(jia) 值取向是不一樣的,因此戰略方向也不一樣,需要在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產(chan) 業(ye) 園區效率和規模的獲得手段上來進行調整。調整的方向就是要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模式和創新的載體(ti) ,質態就是通道經濟、平台經濟、臨(lin) 港經濟、門戶經濟、產(chan) 業(ye) 園區經濟等一係列的新經濟,手段就是鏈接和融合。“鏈”和“融”也是現代產(chan) 業(ye) 的組織方式,要通過“鏈”和“融”,找到城市和區域GDP生成能力和創新方向的路徑。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下沉到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層級進行發展模式的創新設計,就必須下沉到產(chan) 業(ye) 組織的層麵進行設計,必須下沉到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與(yu) 現代物流服務,基於(yu) “通道+樞紐+網絡+平台”的融合設計,才能找到發展的新路徑。就是要提高樞紐的發展地位、提升依托樞紐的雙向輻射功能,發展物流樞紐經濟、培育產(chan) 業(ye) 聚集業(ye) 態,賦能樞紐輻射發展、實現價(jia) 值規模的雙升;就是要按照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追求經濟增量、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組織創新、產(chan) 業(ye) 布局競爭(zheng) 力提升來實現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創新;就是要通過選準產(chan) 業(ye) 類型把握產(chan) 業(ye) 布局趨勢,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完成基於(yu) 成本效率和輻射能力的產(chan) 業(ye) 空間組織的再造;就是要尋求樞紐經濟建設發展的新支撐;就是要打造樞紐經濟區建設發展的新模式,來實現樞紐經濟區作為(wei) 現代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協同的城市經濟發展高地和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的發展目標。
產(chan) 業(ye) 融合組織的形態,就是在製造業(ye) 、物流業(ye) 的流通鏈、要素鏈、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創新鏈、產(chan) 品鏈、服務鏈這一係列鏈的基礎上實現融合,所以“鏈”和“融”就成為(wei) 發展物流樞紐經濟、打造樞紐經濟區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我們(men) 發展成果和水平的重要標準。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