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物流樞紐升級改造高質量發展
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園區專(zhuan) 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 薑超峰
在2024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推進會(hui) 的演講(摘要)
(2024年3月28日 山東(dong) ·煙台)
一、 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情況
(一)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進展迅速
2018年,1886號文件規定了127個(ge) 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規劃了212個(ge) 國家物流樞紐,目前已獲批125家,這是不含複合的樞紐,已經批準的占整個(ge) 名額的59%(其中含複合型的樞紐),陸港型31家,占75.6%;港口型26家,占86.7%;空港型13家,占56.5%;生產(chan) 型26家,占55.3%;商貿型23家,占41.8%;陸上邊境口岸型10家,占56.3%。各個(ge) 類型的樞紐建設進度是不均衡的,進展最快的是陸港型和港口型,說明了已選擇樞紐的基礎條件是比較好的。現有的32個(ge) 陸港型樞紐,有31個(ge) 擁有鐵路專(zhuan) 用線或者是鐵路運營中心,97%的中歐班列、中亞(ya) 班列是從(cong) 國家物流樞紐基地開出的。港口型物流樞紐包括沿海、沿江的主要大港,兼有鐵、水、公運輸兼運的便利,但是第一大港上海港目前沒有批準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這也說明大家對這個(ge) 問題的認識還不一致。
(二)國家物流樞紐發展重點突出、業(ye) 態齊全
從(cong) 大類看,涵蓋生產(chan) 物流、商貿物流、國際物流、保稅物流。從(cong) 業(ye) 態看,涵蓋倉(cang) 儲(chu) 保管、裝卸搬運、加工加固、選揀包裝、拚車拚箱集裝、商貿快送、中轉換裝集散、共同配送、冷鏈化危物流。各類運輸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內(nei) 河、近海、遠洋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過境運輸、循環取貨、卡車航班、穿梭巴士等;延伸業(ye) 務和增值業(ye) 務,包括貨運代理、入廠物流、集合采購、供應商庫存管理、及時製生產(chan) 、期貨交割、通關(guan) 保稅、信息服務、金融保險擔保、融資租賃、支付結算、財務管理、大數據服務等。物流要素組織方麵,包括平台網絡、供應鏈管理、全程代理、 國際班列、鐵水聯運、江海聯運、網絡貨運、海絲(si) 陸絲(si) 。還有市場交易 、電商與(yu) 快遞、跨境電商、物業(ye) 服務、停車餐飲、維修維護。從(cong) 業(ye) 務模式的角度來看,國家物流樞紐是最齊全的。
(三)國家物流樞紐的骨幹作用日益加強
125家樞紐投入運營倉(cang) 儲(chu) 麵積,平均達到193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6%,這個(ge) 麵積已經是相當不小了。有90家樞紐建有冷藏冷凍庫房,90家建有口岸或者保稅區,96家有鐵路接入,86家樞紐有自動化立體(ti) 倉(cang) 庫。最重要的一條指標,就是87個(ge) 樞紐建立了綜合物流信息服務平台。
二、國家物流樞紐的發展趨勢
第一是物流樞紐整體(ti) 網絡化。我們(men) 國家的物流通道,除了邊境的沿邊沿海的廊道需要加強外,四橫五縱、兩(liang) 沿十廊的基本布局已經建成了。現在物流樞紐125家,物流園區2553家,鐵路場站3200家,6000家左右的節點星羅棋布。物流網絡已經初步形成,今後的重點是優(you) 化升級、協同運營。
第二是物流樞紐運營精益化。粗放經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精益化時期已經到來,物流樞紐的精益化要求就是快、準、省、安:快速響應、準確操作、節省成本、人貨安全,這就是我們(men) 未來樞紐的總體(ti) 精益化要求。今後的重點是物流組織方式的提升,比如供應鏈管理、大數據應用、多式聯運、倉(cang) 、幹、配一體(ti) 化等,這些都是組織化提升的重要抓手。
第三是物流樞紐組織平台化。這個(ge) 平台應該成為(wei) 生產(chan) 企業(ye) 、物流企業(ye) 、公共服務企業(ye) 集聚的平台。將三類企業(ye) 都集聚集中在樞紐,樞紐經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國家物流樞紐一定要成為(wei) 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場所,現代流通體(ti) 係的承載主體(ti) ,形成采購、展示、交易、體(ti) 驗、市場、貨物集散、多式聯運、滾裝運輸、專(zhuan) 線等生態體(ti) 係。
第四是物流裝備技術的現代化。在人機成本比較的前提下,采用最先進的物流技術裝備,隻有當機器的使用能夠取代人力所帶來的高成本的時候才用機器,目前這個(ge) 情況仍然存在,所以我們(men) 需要更多地使用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鐵路貨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如果引進鐵路元素,物流樞紐就會(hui) 有進一步的變化和發展:
一是鐵路貨改完成之後,500公裏以上的貨物運輸,公轉鐵的趨勢明顯。貨運列車要客運化管理,保證了運輸的時效和量。過去鐵路運輸被詬病的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門到門,現在集裝箱發展起來之後,門到門的公鐵聯運不再是障礙。場站將由鐵路場站升級為(wei) 物流園區,多功能、多模式地發展物流園區的業(ye) 務。
二是鐵路物流市場化的進度將會(hui) 加快,從(cong) 現在物流的鐵路幹部、職工的培訓力度來看,市場化速度將會(hui) 加快;會(hui) 形成新的社會(hui) 化分工;會(hui) 創造新的業(ye) 務模式,比如鐵路快運分撥、經濟區域聚合、物流樞紐的核心;運營隊伍迅速成長,鐵路物流人才要來源於(yu) 多元化,信息、裝備、財務、算力等多方麵的人才會(hui) 進入鐵路物流。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動物流行業(ye) 進入高科技時代。就像高鐵已經帶動了客運發展一樣,將來的鐵路貨運高科技進入也會(hui) 對我們(men) 整個(ge) 貨運帶來高科技的時代。
但是物流樞紐運行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物流樞紐的組織模式是以管理委員會(hui) 製為(wei) 主,或者是由政府設立的投資公司來執行管理職能、企業(ye) 聯合聯盟來進行管理。此外,企業(ye) 之間的聯盟是鬆散的管理機構,約束力和執行力都不強。二是部分樞紐多片區功能衝(chong) 突,片區分布麵積比較大,因此功能設計的時候往往有重複的地方,重複的地方就有可能盲目競爭(zheng) 。三是能級不一,不僅(jin) 要看業(ye) 務是否齊全,還要看業(ye) 務收入比重如何。能級有短板,樞紐內(nei) 和樞紐之間的匹配度不夠,這是第三個(ge) 問題。四是有的樞紐存量設施設備落後,成新度低,老舊設備多,物流工藝流程標準和參數都不太合理。五是缺少大型鬆散型物流聯合體(ti) 的管理經驗,特別是缺乏管理沒有產(chan) 權關(guan) 係的、業(ye) 務上不緊密的、鬆散的實體(ti) 的經驗。主體(ti) 企業(ye) 號召力不足、協調困難。六是傳(chuan) 統業(ye) 務占主導地位,新質業(ye) 務量不足,領袖級企業(ye) 缺乏。七是智能化停留在庫場管理、追蹤查詢、人臉識別、貨物追蹤管理的階段,需要向決(jue) 策執行來提升,物流樞紐平台的功能需要增強。八是少數樞紐和成員企業(ye) 報送運營情況不及時,有缺項,應該夯實統計工作。這就是我們(men) 當前物流樞紐運行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三、物流樞紐需要升級改造
集中在七個(ge) 方麵:
一是物流樞紐功能升級,要突出特色,創出品牌,要有網絡的功能,要和大家連在一起。
二是平麵布局優(you) 化,最重要的是集約節約使用土地。樞紐內(nei) 的布局要科學合理,綠色物流加快行動。土地約束目前仍然是我們(men) 最大的約束,樞紐經濟要發展,需要的土地量可能還會(hui) 增加。
三是設施設備要適配。四是物流技術要先進 。包括管理技術、信息技術、作業(ye) 技術、建造技術升級。
五是業(ye) 務模式創新。不斷地滿足需求、挖掘需求、創造需求、加強營銷、多業(ye) 融合。
六是整體(ti) 實現智能。信息深度自感知、判斷分析自決(jue) 策、精準控製自執行。
七是樞紐平台建設,增強成員粘合力。成員企業(ye) 通過業(ye) 務合作、合資、合同、規則、樞紐平台、政府監管來增強粘合力。不要成為(wei) 一團散沙,樞紐要真正成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
當前要進入到營銷時代。市場容量一定,企業(ye) 要領先,就必須競爭(zheng) ,競爭(zheng) 就需要營銷。整體(ti) 要實現智能化,就是信息深度自感知、判斷分析自決(jue) 策、精準控製自執行,達到這個(ge) 階段,樞紐平台要加快建設,增強成員粘合力。
四、物流樞紐的智能化
講到智能物流樞紐,就要提到一些數字化技術。需要發展的技術體(ti) 係大致有信息采集技術、信息交換技術、物聯網技術、貨物跟蹤係統、智能交通和智能運輸係統、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地理信息係統,這幾個(ge) 技術體(ti) 係應該不斷升級,滿足我們(men) 物流樞紐的要求。
智能化能夠在八個(ge) 方麵改變物流行業(ye) 。一是供應鏈管理,促使我們(men) 向供應鏈管理的方向發展,信息流通更加快、更加準確;二是層級減少,有些產(chan) 品經過三級批發,才可以銷售給客戶,今後是更多產(chan) 品產(chan) 銷直接見麵,減少層級、降低成本;三是產(chan) 業(ye) 融合,物流業(ye) 要和製造業(ye) 、商貿業(ye) 、金融業(ye) 相融合;四是凝聚行業(ye) ,比如樞紐互聯互通,規則統一,信息共用,業(ye) 務互為(wei) 代理、互相代理操作;五是完善誠信機製,物流樞紐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強了誠信機製的建立,誠信、征信,尤其是樞紐為(wei) 入駐企業(ye) 提供征信報告,企業(ye) 更容易取得資金支持,所以物流樞紐的一大功能就是征信;六是綠色物流;七是信息通達;八是貨運方式改變。智能化的進展能夠從(cong) 這八大方麵影響到我們(men) 的物流行業(ye) 的模式。
五、小結
一是物流樞紐的戰略性功能,在於(yu) 加強國家供應鏈的韌性,是我們(men) 國家現在流通體(ti) 係的基石和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物流樞紐要把國家的安全當作自己的主要責任,任何時候都把國家利益放到第一位。
二是物流樞紐的集約化運營,是降低社會(hui) 物流總成本的重要手段。
三是管理好、運營好樞紐,是物流企業(ye) 家的責任,是我們(men) 應該做的事情。
四是加快樞紐平台建設運營,是增強物流樞紐成員企業(ye) 合作關(guan) 係的紐帶。信息平台是最有效的連結手段,既能給大家提供共同的信息,也讓大家提供樞紐發展的信息,從(cong) 而增強樞紐間的凝聚力。
五是積極參與(yu) 鐵路貨運改革,讓物流樞紐擁有鐵路貨運新質生產(chan) 力。我們(men) 對鐵路貨運改革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我們(men) 能多加合作,增加新的生產(chan) 力要素。
六是建議國家有關(guan) 部門謀劃國外物流樞紐的建設,目前國外物流樞紐比較大的體(ti) 係有大概50-60家,小一點的體(ti) 係也有70-80家,但是仍然不夠,控製力仍然不夠強,所以希望今後我們(men) 能夠建設更多的國外的物流樞紐。
謝謝大家!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