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木心先生的詩,引來人們(men) 對“慢時光”的無限留戀,但若要回到那時,卻是萬(wan) 萬(wan) 不願意了。十年創新發展,“黑馬”蹄疾步穩。郵政快遞業(ye) 飛速發展,觸角遍及大山溝壑深澤、邊疆海島沙漠,郵路從(cong) 無到有,時效由慢至快,一封封郵件,一件件包裹,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傳(chuan) 遞著美好生活。
滄海變幻,桑田更迭。這十年,我們(men) 見證郵路覆蓋全國,見證郵政快遞業(ye) 數據不斷刷新。郵政業(ye) 業(ye) 務收入從(cong) 1980.9億(yi) 元增長至12642.3億(yi) 元,年均增幅達到22.9%,與(yu) 全國GDP的比值從(cong) 2012年的0.37%提升到去年的1.11%;快遞業(ye) 務量從(cong) 57億(yi) 件增長到1083億(yi) 件,是原來的19倍,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郵政快遞業(ye) 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抗疫保供、保通保暢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為(wei)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作出了巨大貢獻。
普服傳(chuan) 幸福 郵路總長超過千萬(wan) 公裏
路遠迢迢,翻山越嶺,2019年8月10日,經典電影《冰山上來客》的拍攝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的熱斯喀木村,收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封郵件,標誌著我國村村直接通郵任務完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郵政網絡加速下沉,實現了“鄉(xiang) 鄉(xiang) 設所、村村通郵”,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用郵需求,有效服務了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塔什庫爾幹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達布達鄉(xiang) 熱斯喀木村距縣城260公裏,是離邊境線最近的村莊之一。村裏580口人以遊牧為(wei) 生,村裏沒電、沒路、沒網絡,成為(wei) “村村通郵”工作中一塊最難啃下的“硬骨頭”。
相似的村落還有很多。十年前,我國農(nong) 村及西部地區很多地方尚未實現直接通郵,邊遠村落大多位於(yu) 高寒山地、戈壁沙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自然災害頻發。國家郵政局將空白鄉(xiang) 鎮郵政局所補建工作列為(wei) 郵政業(ye) 改革發展工作的重點。2015年6月底,8440個(ge) 空白鄉(xiang) 鎮補建郵政局所全部運營,“十二五”期空白鄉(xiang) 鎮郵政局所補建的目標任務完成;“十三五”末,全國建製村全部實現了直接通郵。
天涯海角、邊關(guan) 哨所,雪域高原、大漠戈壁,無論南北,無論遠近。
目前我國郵路的總長度超過1000萬(wan) 公裏。郵路連接千家萬(wan) 戶,帶來了摸得著、看得見的變化。
十年間,《村郵站服務規範》出台,《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施行,填補了郵政企業(ye) 普遍服務內(nei) 控管理沒有總辦法的曆史空白。隨著營業(ye) 渠道係統上線應用,實現網點核心基礎數據實時看板展示,對全國普服質量的實時管控。普郵全程時限專(zhuan) 項檢查、建製村投遞服務專(zhuan) 項檢查,有效督導網點服務能力保障,夯實農(nong) 村投遞管理。
2021年,郵政普遍服務業(ye) 務量完成271.38億(yi) 件。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共有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郵政營業(ye) 場所5萬(wan) 餘(yu) 處,其中設置在農(nong) 村地區的占73.4%。直轄市、省會(hui) 城市間普郵總平均時限接近2.4天,較年初提速了30%以上;西部地區建製村投遞頻次大幅提升,周三頻占比從(cong) 93%提升至97%以上;全國縣及縣以上城市黨(dang) 政機關(guan) 《人民日報》當日見報率提升至85.5%……
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綻放。郵政普遍服務的征途中,越來越多的鴻雁故事口口相傳(chuan)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雲(yun) 南省迪慶州分公司雲(yun) 嶺鄉(xiang) 郵政所郵遞員尼瑪拉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若爾蓋縣分公司鄉(xiang) 郵投遞員哈弄奪機……曆經十年的努力,他們(men) 的足跡遍布各地通達鄉(xiang) 村,將幸福傳(chuan) 遞給每一個(ge) 家庭。
科技賦能普惠城鄉(xiang) 舌尖美味包達千家萬(wan) 戶
奮楫者先,勇為(wei) 者成。將指針撥回到十年前——2012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達57億(yi) 件,媒體(ti) 驚呼“快遞業(ye) 凶猛!”當年,國內(nei) 人均寄出4.38件快遞。十年後的今天,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已突破千億(yi) 件大關(guan) ,人均年快遞使用量為(wei) 76.7件,平均每人每月快遞量超6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郵政快遞業(ye) 集中發力,進入快車道,2014年全年快遞業(ye) 務量突破百億(yi) 大關(guan) ,超過美國,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快遞市場,此後連續每年登上一個(ge) 百億(yi) 級台階。“十三五”期間,我國包裹快遞量超過了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ti) 總和,對世界CEP(快遞包裹)市場貢獻率超過了50%。
龐大的市場、海量的服務、速進的時效,離不開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裝備的加持。截至今年6月底,行業(ye) 全自動分揀中心超過400個(ge) 。十年間,郵政快遞業(ye) 步步為(wei) 營,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伴隨著每件包裹領取“身份證”、無人機遠程配送、大型分撥中心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快遞“黑馬”宛如添上科技翅膀,每一件包裹都充盈著智慧光芒。
2014年5月,菜鳥網絡聯合14家快遞公司推出公共電子麵單平台。
2015年6月,深圳市豐(feng) 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在一年內(nei) 投放了4萬(wan) 台快遞櫃。代收點、快遞驛站等不同的末端收件形式改變了人們(men) 的快遞生活。
2020年,中通投入近100億(yi) 元用於(yu) 基礎設施、智能化設備和數字管理係統;百世集團總投入15億(yi) 元升級自動化設備;圓通研發投入2.96億(yi) 元;申通實施了“ALL-IN-Cloud”戰略,將全部業(ye) 務係統搬到雲(yun) 上;韻達研發投入2.96億(yi) 元,發布全國快遞企業(ye) 首個(ge) 自主研發的5G無人機。
如今,全流程智慧物流正深刻改變著郵政快遞業(ye) ——在倉(cang) 儲(chu) 端,智能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揀貨;在幹線運輸環節,大數據工具計算運輸路線;在中轉環節,各快遞公司自動化流水線總長超過6000公裏,自動化分揀設備從(cong) 1層增加到4層,每小時可分揀7.6萬(wan) 件包裹;在末端配送環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驛站、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日漸普及……
弄潮兒(er) 向濤頭立。伴隨著科技發展,快遞上船、上車、上飛機、上高鐵,借用各種交通工具不斷提速。十年間,郵政快遞業(ye) 已形成普惠城鄉(xiang) 、聯通國際、安全高效的快遞服務網絡,不斷打造國際快遞航空樞紐,壯大快遞航空機隊規模,高鐵快遞、航空快遞運能不斷增強。
速度的提升,意味著時空的重塑。
紫蟹霜肥秋縱好,綠醅蟻滑晚慵斟。到了秋日,“東(dong) 海魚倉(cang) ”浙江舟山的梭子蟹、帶魚、大黃魚便是無數“吃貨”的心頭好。過去,舟山島嶼交通不便,主島托運、汽運模式為(wei) 主的運輸方式耗時較長且容量有限、成本高。舟山梭子蟹一旦脫離海水環境會(hui) 很快死亡,在汽運過程中品質大打折扣。
2020年9月16日,舟山順豐(feng) 在國內(nei) 首次大規模采用無人機運輸海鮮,舟山的海貨最快12分鍾即可“上天出海”,運輸效率提高了15倍。網點和中轉場再通過冷鏈直發和航空貨運等模式極速運輸到全國各地,實現了即時運輸、快速寄遞、全程溫控,大大提升了舟山海鮮的新鮮度。
不僅(jin) 是舟山梭子蟹,廣東(dong) 的荔枝,煙台的櫻桃,內(nei) 蒙古的牛肉和寧夏的灘羊,都能在幾天之內(nei) ,經由快遞運輸、新鮮入市,呈上消費者的餐桌。郵政快遞業(ye) 飛速發展,助推多行業(ye) 產(chan) 能沸騰,郵政業(ye) 成為(wei) 支撐農(nong) 業(ye) 、疏通農(nong) 村、服務農(nong) 民的重要生力軍(jun) ,在實現“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吸納貧困人口就業(ye) ,幫助農(nong) 民增收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果農(nong) 、菜農(nong) 、漁民、牧民們(men) 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產(chan) 品會(hui) 由於(yu) 運輸問題而脫銷。身著各色工服的郵遞員、快遞員們(men) ,帶著來自山南海北的農(nong) 特產(chan) ,成為(wei) 了那片土地上亮麗(li) 的風景,帶來希望,也帶來一天比一天幸福的好日子。
萬(wan) 千包裹低碳行 人人參與(yu) “綠色革命”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十年間,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綠色發展已成為(wei) 郵政快遞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新業(ye) 態”變為(wei) “新常態”,海量快遞包裝背後的環境問題受到業(ye) 內(nei) 外長期關(guan) 注。
2016年,《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出台,全行業(ye) 持續發力,綠色發展穩步推進。2017年2月,國家郵政局選取順豐(feng) 等5家品牌快遞企業(ye) 和北京等8個(ge) 省市開展快遞綠色包裝應用試點。2018年,中國郵政對外發布《中國郵政綠色行動宣言》,出台《綠色郵政建設行動三年規劃大綱(2018—2020年)》,全麵啟動綠色郵政建設行動,2019年,中國郵政進一步完善綠色采購機製,建立信息管控機製,探索包裝回收循環利用,培育發展體(ti) 係。2020年,中國郵政進一步深入推進綠色包裝、綠色運輸和綠色金融“三大工程”,大力開展綠色電商、綠色建築等6項示範行動,持續優(you) 化綠色發展模式。
2019年年初,國家郵政局推動實施“9571”工程,對電子運單使用率、不再二次包裝率、循環中轉袋使用率提出了明確目標。2020年實施的“9792”工程,給快遞包裝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wei) 了加快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和國家郵政局辦公室2021年發布了《關(guan) 於(yu) 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提出通過開展試點,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模式;推廣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較低、綠色低碳的可循環快遞包裝產(chan) 品;促進可循環快遞包裝使用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使用範圍逐步擴大,投放和回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回收方式更加豐(feng) 富有效,調撥運營網絡基本健全。
2020年1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要求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chan) 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yu) 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ti) 係,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十年來,全行業(ye) 不斷推廣環保應用,促進郵件快件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設計應用新型包裝、簡約包裝,大力推廣使用電子運單,使用環保包裝袋及填充物,減少塑料膠帶使用量,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管理,建立健全快遞包裝回收體(ti) 係。末端循環包裝也不斷推陳出新,“漂流箱”“豐(feng) ·BOX”“青流計劃循環快遞箱”紛紛問世。
綠色之路很快結出果實。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1.5%,在營業(ye) 場所設置了7.6萬(wan) 個(ge) 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不斷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快遞車輛持續降低行業(ye) 碳排放;順豐(feng) 將包裝材料滿版印刷改為(wei) 無底紋印刷,節省油墨用量70%,蜂窩箱代替木箱包裝,每年節約原木360噸;京東(dong) 物流研發“專(zhuan) 利防撕袋”,采用安全環保的新型塑料,消費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循環使用;菜鳥通過“智能打包算法技術”,可迅速將商品與(yu) 箱子的長寬高、承重量進行匹配,一年可節省約10億(yi) 個(ge) 包裝箱,保護324萬(wan) 棵樹木;不少末端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回收裝置,每年預計可以循環再利用上億(yi) 個(ge) 快遞紙箱,減少的碳排放相當於(yu) 種下74萬(wan) 棵梭梭樹……
綠色是郵政快遞業(ye) 最為(wei) 人熟悉的顏色,綠色,也是行業(ye) 持續發展的底色。萬(wan) 千包裹出林海,十年來,每一名消費者、從(cong) 業(ye) 人員都親(qin) 身參與(yu) 環保事業(ye) ,低汙染、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快遞,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不斷加力。
最新論文